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509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docx

《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docx

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

对历史特殊论学派的评述

【内容提要】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其中一个分支,对人类学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且对人类学的影响也最深刻,本文将从该学派的产生、发展、代表人物、其核心理论思想及其传承等几方面作简要评述。

【关键字】历史特殊论博厄斯克罗伯威斯勒

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其中一个分支,对人类学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且对人类学的影响也最深刻,该学科以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变迁和演化的过程为主。

美国的文化人类学者,在19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是处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进化论学说的原则下开展工作的。

但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诞生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新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

本文将从该学派的产生、发展、代表人物、其核心理论思想及其传承等几方面作简要评述。

1、历史特殊论学派的产生、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一)历史特殊论学派的产生、发展的简要概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人类学界,本族中心主义盛行,“文明”、“进化”、“普世价值”、“欧洲中心说”、“白人种族优越论”等思想居主导地位。

欧美学界普遍习惯“居高临下”地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去看待评判所有的异文化,但自20世纪以来,由于亚非及其他大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欧洲中心论及其类似的理论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于是对各民族文化“价值”的评价就成了现实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此历史条件下,经赫斯科维茨等人的极力宣扬,历史特殊论出现并得以流行,且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以历史特殊论为核心的学派称作历史特殊论学派,因其创始人是美国着名“文化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FranzBoas),故该学派又被称作“博厄斯学派”。

该学派成员众多,人才济济,当时有名的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

克罗伯、罗维、威斯勒、拉尔夫?

林顿、露斯?

本尼迪克特、米德、赫斯科维茨等,都是博厄斯的弟子。

当时的美国人类学界正在寻找研究文化的更令人满意的方法。

由于文化分布问题的研究已达到顶峰,博厄斯的学生们开始探求新的领域,正是通过这些学者的努力,人类学才得以长足发展。

博厄斯学派曾在美国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占统治地位长达30年左右。

但任何学派在持有其主流观点的同时难免会存在某些分歧,由于其内在相互矛盾的各种因素的存在,加上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新思潮的涌现,学术领域内各种观点的挑战,博厄斯学派开始分化、演变。

该学派中的个别思想后来引伸发展演变为本尼迪克特的“文化人格学派”、赫斯科维茨的“文化相对论”、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等,至此,美国文化人类学界一家独尊的局而也宣告终结。

(二)弗朗兹·博厄斯(FranzBoas)

博厄斯是博厄斯学派的创始人,他1858年出生于普鲁士威斯特伐利亚州明登市一个富有的犹太商人的家庭。

5岁开始对自然科学有了浓厚兴趣,分别在几所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

在明登读大学预科时,又深深地爱上了文化史。

他先后在海德堡、波恩和基尔大学求学,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受到德国民族学家拉采尔地理环境论的影响,25岁时,参加了到加拿大巴芬岛的考察。

从此,他的人生有了根本性的转折。

在巴芬岛,博厄斯对当地土着居民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时的爱斯基摩人社会整体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但部族内部高度平等,所有家庭的生活物资标准几乎完全一致。

博厄斯还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当地人的工具使用方面——对枪械的熟练使用、对新鲜事物的迅速接受等等。

这些观察成为他日后建立人类学理论的最初材料。

  1886年博厄斯开始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夸扣特尔人和其他部落进行研究,归途中决定定居纽约,在那里担任《科学》周刊编辑。

1889年在克拉克大学任教,次年赴芝加哥,筹备1893年哥伦比亚博览会人类学展览。

1892年加入美国国籍。

1896年任哥伦比亚大学体质人类学讲师,1899年任人类学教授。

1901-1905年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民族学馆馆长,他是美国人类学协会创始人之一,1907-1908年任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1910年任纽约科学院主席,1931年任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

1942年12月31日,博厄斯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员俱乐部为迎接列维?

斯特劳斯的拜访举行午宴。

博厄斯的女儿,扬博尔斯基夫人,以及本尼迪克特,莱查德及林顿等几位人类学家均出席。

席间,博厄斯去世。

引用列维?

斯特劳斯的话:

“博厄斯去世之后的美国,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没有了。

每个人都在博厄斯开垦的土地上各捡一小块耕耘”。

  博厄斯作为博厄斯学派的创始人,作为美国人类学之父,一生最重要的思想观点就是历史特殊论和文化相对论——平等、自由理念在人类学领域内的理论形态。

正是这种尊重异文化,认真、客观、不盲从的博大学术精神,为他赢得了享誉全世界,万古流芳的盛名。

他的学术理念和思想贡献,不仅为现代人类学的奠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成为了全世界有理性、有素养的知识分子在理解异文化时所通行的基本理念。

  博厄斯是富于创见而且着作宏富的学者,对体质人类学、描述与理论语言学、美洲印第安人种学以及民俗和艺术研究,都有巨大贡献。

其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人类学史上的地位,成为极有影响的教授。

他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任职期间,计划并参加了美、俄两国合作的杰塞普北太平洋探险,以解决对亚洲北部文化和美洲西北部文化之间关系问题的认识,他主编了该探险队的报告。

他的早期着作有《孩子的成长》、《中部爱斯基摩人》、《夸扣特尔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与秘密结社》、《美国印第安人手册》等,1911年他出版了《原始人的心灵》一书,此书遭纳粹德国毁禁,并取消了他的博士学位,1937年博厄斯对该书增订再版,与纳粹进行了斗争。

其他重要着作还有《潜山神话学》、《人类学通讯》、《文化和种族》、《原始艺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普通人类学》、《种族,语言和文化》等。

在他的倡导下,学者们对美洲各部落的民族文化进行了广泛调查。

(三)博厄斯学派成员及其成就

博厄斯学派很多成员当时都是博厄斯的学生,他们为该学派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学术贡献,并且很多人以该学派的核心理论为蓝本,发展了自己在学术界具有影响的理论思想。

阿尔弗雷德?

克罗伯,德裔美国人,学术视野宽广,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是他主要的学术活动空间,整个世界、整个历史的各种文化是他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他是用比较研究民族志的办法分析复杂的现代文明社会高级文化的首批人类学家之一。

他的成就是揭示了文化现象中不同的课题模式或规律性。

罗维,德裔美国人,对各种广泛的历史民族学理论,尤其是进化主义理论抱有极端的怀疑主义态度,反进化主义是他学术观点的根本特征。

他的主要观点是文化发展非规律论。

威斯勒,美国人,从心理学转入人类学,认为文化是社会集团或部落所表现的文化特质复合的总体,提倡研究这种文化特质复合的分布,并将文化区域和年代区域研究上升为一种研究方法。

拉尔夫?

林顿,领导了一场名为“文化与个性”的运动,从心理学和个性研究的角度研究文化人类学问题。

露斯?

本尼迪克特,美国第一位驰名国内外的女人类学家,从文学转人类学,对文化人类学尤其是文化与个性领域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提出文化模式理论,并因1940年出版的研究日本国民性的专着《菊与刀》而在世界范围内声名远播。

米德,是另一位蜚声世界的女人类学家,对文化心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创新精神,认为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赫斯科维茨,主张文化相对论的主要及最着名代表,文化相对论的主要传播者,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博厄斯学说最有力的继承者。

2、历史特殊论学派的理论思想

历史特殊论学派反对单线演化论和平行演化论,指出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

但是,他们所主张的“文化史”不是指世界各国的一般历史,而是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

历史特殊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是每个文化群体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所以那些想要从各民族的独特历史中得出普遍、抽象的理论或发展规律的进化论观点,都是不可靠的,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和可靠的。

他们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提倡“历史的方法”,反对摩尔根等人的所谓“思辨的方法”,重点研究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事件特点和规律。

以下主要对博厄斯及他的继承者克罗伯和威斯勒的理论思想作简要述评。

(一)博厄斯的主要理论

博厄斯作为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创始人,他是继摩尔根之后的又一位人类学研究大家,除此之外,博厄斯还是着名的人类学家、体质人类学家兼语言学家。

他对文化人类学的成就也是丰富的:

1、历史特殊论

历史特殊论是博厄斯全部理论的核心。

博厄斯反对古典进化论单线进化和平行演化论,驳斥那些寻求人类普遍进化法则的企图。

博厄斯认为,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全部总和,而这构成人类的历史。

但是历史特殊论的首要任务是“构拟”具体地域或民族的历史,寻找过去常称之为“类似事物”的东西,寻找出现在过去各种不同社会中相似的社会特点。

博厄斯认为世界各地许多相似的文化现象虽然不能被传播论所成功地解释,但也未表现出历史进化的统一性;文化进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无法完全用古典进化论来解释的,因为各种文化是各个社会独特的产物,这些相似的文化现象实际上都有其各自发展的历史线索。

所以,博厄斯主张进化法则的获得只能从分析特定地域的实际历史得出。

也就是说,文化人类学应该是研究特殊地区的特殊历史,即历史特殊论。

博厄斯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每一个文化特质都有复杂的历史,虽然历史发展时空存在着许多相似事物,但它们的来源和功能都不一样,有着自己发展的历史线索,不能从人类心灵的自然活动来追溯。

从他的《原始人的心智》中可以读出——文明是在发展、沿承,但它不一定只在一种族里延续发展,有时候它的文化历史是在传播过程中得以发展的,换句话说就是文化在此一族产生、发展,然后可能会到另一族延续它的生命,而前者或许会因各种原因在历史的长河里渐渐衰落、消失。

所以,一个新兴民族不一定它的文化历史就是空白的,它的“存货机理”可能更加成熟完善。

因此,博厄斯认为理解或解释某一特定文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建该文化的独特历史,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构拟历史”。

2、文化区域理论

博厄斯学派的一些成员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文化圈”的概念,提出了“文化区”的理论,故“文化区域”是博厄斯学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虽然这一概念原是博物馆的一种分类范畴,但后来被博厄斯充分运用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群体的考察。

博厄斯认为,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传播要比独立发明更普遍。

为此,博厄斯提出了“文化区域”的概念,这一概念类似于德奥传播学派的“文化圈”学说,但又不尽相同。

“文化圈”更多强调的是文化特征,对区域范围的连续性没有特别的强调,而博厄斯的“文化区域”概念则对一个共同单位区域内文化密集的成批性尤为重视,却基本不涉及传播的过程与轨迹。

美国的奥·梅森最早提出“文化区域”这一术语、后来博厄斯的弟子克鲁伯和他的学生H·德赖弗对文化区域的概念进行了修正和分类。

所以,文化区域理论几乎是整个美国人类学派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此基础上,博厄斯又提出了“文化中心”(culturalcent)及“文化边缘”(culturalmargin)

两个概念“文化中心”是指在一个文化区域内表现其文化特征最集中的核心地区。

“文化边缘”是指在一个文化区域内远离文化中心、文化特征表现得较不明显的边缘地带。

博厄斯指出,在同一个文化区域内,离文化中心越近的地方其文化特征越显着,相反,离得越远的地方文化特征越模糊。

而“文化边缘”是相邻的文化区域间的过渡地带,其文化内涵由相邻各文化区域的文化特征混合而成。

“博厄斯的目的是想绘制‘文化区域’的地图,探索各文化区域内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影响的具体因素。

博厄斯的‘文化区域’理论实际上并未脱出‘文化圈'理论的案臼。

在民俗学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也会借鉴到“文化区域”这一理论。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根据所处地域位置,我们把山西分为晋北、晋中、晋南、晋西南等区域;根据特有的文化特征,我们又可以将山西分为晋北游牧文化区、晋东南神话文化区、晋南农耕文化区等。

另外,我国商业民俗历史悠久,而且历久弥新,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使在特定地域形成了特别的文化,我国的商帮文化就是一个典型。

综观古今,依据地缘关系,可将我国商帮划分为十大商帮,分别是晋商、徽商、闽商、粤商、赣商、苏商、浙商、鲁商等,通过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商帮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在模式。

“晋商以“票号”着称一度执全国金融界之牛耳;徽商厚朴敦实,其在盐、粮、棉、布帛、典质等传统商业领域的成就称雄一时;粤商果敢练达、在内外贸易中独树一帜,但又或刻板、或好儒或轻贾日趋衰落......”

博厄斯对“文化区域”研究,激发了博厄斯学派其他成员对“文化区”的深入研究。

威斯勒在1917年出版的《美洲印第安人》一书中提出:

我们发觉新大陆之土着可以按照单纯的文化特质加以分组,此类文化特质为我们划分许多区域,如食物区域、织物区域、陶器区域等等的依据。

总之,我们把各种特质同时加以考虑,然后把我们的眼光转向社会或部落单位,就能分成适当和固定的团体,这也就是按照文化特质所分成的文化区,或文化团体之分类。

”赫斯科维茨也提出:

“当客观地观察文化时,它们看起来可以说是许多充分同类的丛体,它们所发生的区域可以在地图上圈出来,若干相似文化存在的区,也就是一个文化区。

”克罗伯则认为:

文化区是有地区限制的那种文化。

而罗维提出了“文明是一件东拼西凑的百纳衣”的名言。

3、文化相对论

博厄斯认为每一种族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这一观点的提出动摇“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种族优越论”,也正是在这样观点的基础上促使文化相对论产生。

博厄斯在《原始人的心智》中,从环境影响、遗传因素、心智特征、文化结果等各个方面,通过列举大量详实的例子驳斥白种人要比其他种族人优越的谬论。

他写道:

“在古代欧洲,同化的条件远比现代刚接触到文明的原始国家优越。

从而我们并不需要假定古代欧洲人比直到最近才受到文明影响的那些种族具有更高的天分。

”“各种族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能作为我们判断一个种族比另一个具有更高才智的依据。

”博厄斯通过大量有说服力的事实表明,对各族文化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产生影响的是历史条件,而决不是各个种族能力上的差异。

大量材料说明,各种族体质特征的差异,丝毫也不能证实白种人离我们的动物祖先更远的意见。

而种族特征的变化是在地理环境、锻炼、饮食、种族混合等影响下发生的。

博厄斯指出,种族、民族并无优劣之分,文明人与原始人之间的差异只是表面现象,一切人种构造都是一样的;各族文化发展的水平不同并不是由于生理原因,而是由于社会原因和历史条件。

所谓古典进化论者强调的进化序列实在是无事实依据的臆造,世界上并没有文化的高低之分,将西方的社会制度作为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更是荒唐可笑。

博厄斯在《人类学与现代生活》一书中对文化相对主义思想作了充分的阐述。

他指出人类需要突破定式的文明局限,需要放眼了解不同人种的文明,这样会发现不同人种有不同的文明价值观。

他强调文明价值是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自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优越的,以己之标准来衡量他族文明是不准确的,只有在每种文化自身的基础上深入每种文化,深入每个民族的思想,并把在人类各个部分发现的文化价值列入我们总的客观研究的范围,客观的、严格科学的研究才有可能。

“应当指出,这种对于其他文化的公允评价实际上是非常难做到的,自己的价值标准总会在研究问题中产生折射。

当代人类学正是从这一方面进行反思的。

不过,文化相对论的提出,确实揭露和防范了那种依据我们自身文化价值观念来对别的文化的价值作出判断的作法。

就此而论,文化相对论确实是认真而负责地进行田野调查和文化分析的一个先决条件。

文化相对论的提出,对于我们民俗学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民俗学在作田野调查研究工作时,要注重协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里的主体是指被调查对象,而客体指调查者。

民俗学很多研究者强调,我们在进行田野调查工作时,要摆正、明确主客体的所指,协调好主客体的关系,切不可以调查者的主观意识去衡量评判被调查者的价值观、感情偏向,要将自己融入到被调查者的价值观中,站在主体的立场上去认识问题、分析现象、思考问题。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调查实践中,对这一方法论充分、合理的运用,很有利于我们的研究学习。

(二)克罗伯及威斯勒的文化学思想理论

博厄斯是美国文化人类学的一代宗师。

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

在他周围集结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年青学者,他的一些出色的门生,如本尼迪克特,以及再传弟子玛格丽特·米德等,后来都另创新派,独立门户,使博厄斯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派的范围。

这里仅介绍他的其中两位学生克罗伯和威斯勒的理论思想。

1、克罗伯的人类学理论思想

克罗伯(AlfredLouisKroeber1876一1960),美国人类学家,是继博厄斯之后在美国文化人类学中影响最大的人物。

1901年,在博厄斯指导下,克罗特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

克罗伯一生着作多达500余篇(部)文章、专论和专着。

权威着作是《人类学》(1923年初版,1948年修订再版)。

他在文化研究方面的巨着是《文化发展的结构》(1946年),该书力图找出人类文明的全部思想和艺术的兴衰过程。

克罗伯在文化学方而的主要贡献有如下几个方而。

(1)“超有机体”论

“文化超有机体”理论可谓是克罗伯理论中最有名的理论。

他重新界定了斯宾塞“超有机体”一词的涵义。

他用超有机体指喻文化的自律性,即独立和超越于个人的生物和心理过程的性质。

举例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社会,而在于文化。

在克罗伯着名论文《超有机体论》中,把世界各种现实物象归结质与力的现象,生命的现象,意识的现象,社会生活或文化的现象等四层,指出文化属于第四个层次,是超有机体的,不受较低层次物象的影响,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有独具一格的特点。

文化只能用文化来解释,不能用地理的、生物的、心理的因素来解释。

(2)“文化形貌”论

克罗伯的“文化形貌”论是指一个由各种错综复杂的文化特质所构成,但又能明显辨别出其他独特面貌与风格的整体。

克罗伯的这一理论事实上是与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是基本相似的。

克罗伯认为,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模式。

不同层次的文化模式被人意识的程度、复杂程度和性质都不同。

他在1948年修订再版的《人类学》一书中分别将不同层次的模式称为类型性模式、全局模式和总体性模式。

(3)“激起传播”论

文化是人们各种选择的历史积淀,当然也包括历史上各种文化传播的积淀。

以博厄斯为代表的历史学派形成了一个尤其注重研究各种文化传播的传统,克罗伯继承了老师的衣钵。

他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机制,他称之为“激起传播”论。

这里理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结合了文化的内部发展和外来影响,既包含了广义的发明因素,也涵括了一种特殊的传播。

激起传播中既有历史的联系和依赖关系,同时也有独创性。

克罗伯说,如果原来意义上的传播像领养孩子,那么激起传播便像繁衍后代,施以影响的文化在其中扮演了父亲的角色。

(4)文化区理论

历史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文化区的研究,克罗伯也不例外。

不过他在继承博尼斯的思想后,又有创新。

从1904年写出第一篇有关文化区研究的论文起,克罗伯就认为文化区研究的重点不在地理区域,而在于文化内容,其终极目的是了解各个文化的发展过程或文化历史。

1939年出版的《北美的文化区与自然区》一书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作,该书以北美印第安人的民族志材料为基础,讨论了各种文化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有关文化区的理论。

首先,克罗伯提出文化区虽然与自然环境有关系,但是,前者并不受后者决定,文化发展不可能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最终是由于文化本身的作用。

其次,文化区都有文化高峰,它是文化特征最丰富的地方。

他还提出了“强度”这个概念来分析各个地区相关文化要素的分布状况。

一种文化的高峰是说文化区内的中心,这个中心向四周释放影响,一直达到该区的边缘,而强度也逐步减弱。

第二,划分文化区的最难之处在于边界的不易确定,两个文化区相邻地域的文化总是含混不清的。

也就是说,交界处的两个民族拥有的共同文化要素要远多于文化中心地。

这一理论在我们研究传说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现在很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也在有意识的运用这一理论,如《昭君风物传说圈的文化特色》、《论炎帝陵传说圈及其原始文化意义》、《民间传说演变的动力学机制——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文化圈内传说为中心》等等。

克罗伯关于文化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有许多观点至今仍是有用的。

但是在她的理论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他很注重整体文化的研究,却致使他忽视了对文化某一方面的细致研究;又如他在“超机体”理论中指出文化处于第四层次,这便导致他对文化的研究有所拘泥,最终的出对文化的认识也存在很多可辩驳之处。

2、威斯勒的人类学理论思想

威斯勒(DarkWisler1870-1947)美国人类学家。

20世纪美国的历史学派,在博厄斯注重地区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培养下,许多学者对文化要素的分布和传播问题开展研究,以探讨自然环境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博厄斯在整理民族志资料搞陈列品分类时提出了“文化区域”概念,以后由威斯勒详细阐述,并将其与”代区域论”一起上升为一种研究方法,使美国在文化区域研究方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威斯勒的文化学思想主要体现于如下几个方而。

(1)“文化丛”理论

威斯勒认为,研究部落文化,必须首先分析它组成的单元,因为文化是由各种层次的单元所组成的一种结构。

威斯勒认为“文化特质”是文化可以分析到的最小单位,如一把锄头、一种祭礼用具等。

然而,单个的文化特质本身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它必须与另一些文化特质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才能显示其价值。

所以调查一个文化,绝不是调查其零零碎碎的“文化特质”,而是要调查高一层次的“文化丛”,为此,他提出了“文化从”理论。

要研究一种文化,其内包含着许多单位,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把握所有这些文化特质单位,然而这些文化特质是与其附带的其他东西组成文化从的。

比如研究婚嫁的文化从,它必然附带着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以及法律、社会惯例、宗教禁忌等事物结合为一团,这就是“婚嫁文化从”。

比“文化从”更高一层的单位,威斯勒称之为“文化型”。

例如我国汉人占绝大多数,儒家思想浓重,汉文化虽有一定差异,但基本属于同一类型;而也有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汉文化存在巨大差异,那么他们由属于另一种类型。

同丛、同型的文化特质占着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地域称作“文化带”。

“文化带”是一系列相关的“文化从”互相结合,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并占有一定的地域。

至于“文化区”,其地域就更广了。

在同一“文化区”内存在着一系列内容基木相同的,在生产和生活上关系密切的“文化从”。

“文化区”有一个中心,那里的文化特点最典型,特点数也最多,标准的文化特质最多的地方即是中央带,或称文化中心。

在中央带的周围文化特质较少的为一个带,更少的又组成一个带,最后以边缘地区为最外而的带,其间的文化特质必定最少。

由此可见,文化特质向外扩展时典型性和数量会逐渐递减,愈远愈稀,并出现另一个“文化区”的某些“文化特质”,如此,逐渐进入另一个“文化区”。

(2)“年代区域”论

与博厄斯一样,威斯勒也力图对文化区作历时性的说明,为此,他提出了“年代区域”论。

他假定:

一般说,分布范围广泛的文化要素比分布范围狭小的传播年代古老。

即文化是有时间观念的,是从古到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同时,文化又是从一个中心传播开去的,好比一块石头投入水中,激起层层涟漪,向四周扩散开去。

因此,研究文化既要考虑到时间因素,又要考虑到空间因素,文化是时间与空间的交叉。

由此可见,在“文化区”边缘地带的各个文化特质,代表这个文化区最古老的一个层次,因为它分布得最广;愈向中心推进,年代就愈接近。

不过,一个“文化中心”,不仅是典型文化之所在,而且也是文化特质存在时间最久地区。

相对的,边缘地区的文化特质和中间各地的文化特质,对于重建中心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