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声现象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509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声现象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声现象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声现象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声现象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声现象解析版

专题练习声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

B. 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用同样的力拨动,响度不同

C. 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 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

2.声音在空气、水、真空、钢种传播,速度最慢的是(  )

A. 空气                                       

B. 水                                       

C. 真空                                       

D. 钢

3.有一根足够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 一次声音                           

B. 两次声音                           

C. 三次声音                           

D. 四次声音

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学校附近禁止鸣喇叭,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来控制噪声

C. 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歌曲,我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所用乐器

D. 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 “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公路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

6.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  )

A. 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B. 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加,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变大

C. 听诊器能改变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D.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7.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 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C. 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8.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语“声如洪钟”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色

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一定是340m/s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相同的

9.我们之中的小男生,成长过程中声音逐渐变的低沉浑厚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声带振动变快                  

B. 声带振动变慢                  

C. 声带振幅变小                  

D. 声带振幅变大

10.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A. 声音已传向远方               B. 锣面停止了振动               C. 锣面的振幅减小               D. 锣的声调变低

11.在实验室,小华看见一支音叉上标有“256”字样,她请教老师后得知该字样表示此音叉的频率为256Hz.接着她将这支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决定音调的因素      

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2.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 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 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

C. 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 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二、填空题

1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这种方法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原因是________.(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m/s)

14.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 ________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________

15.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

16.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17.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指轻敲桌面,我们能听到清晰的敲击声,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可以传声.在水中的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_______也能传声.我们在教室听老师讲课,老师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8.如图所示,古人用编钟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________而产生的。

古人用编钟能演奏乐曲是因为编钟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乐曲在传播过程中________发生了变化。

(选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

19.过去万源交通不便物质运输全靠人力,“巴山背二哥”是人们对当时背运货物的人的俗称,每当“背二哥”登上一座山时总要高歌一曲,这里的“高”指________ ,日久天长“背二哥”都练成了男高音,这里的“高”指________ .

20.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一切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却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属于________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是必须有相同的________.

21.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

(1)用超声波碎石

(2)用声纳探海深  (3)利用B超做体检 (4)用超声波除尘.

其中利用声波传递的“信息”的是________、________:

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以上各空都选填序号)

22.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 ________振动产生的.用力吹柳笛发出的声音响度 ________;相比较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 ________

三、解答题

23.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该金属中的声速.

24.要提高胡琴的音调,胡琴的弦应绷的松一些还是更紧一些,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25.现给你如下器材:

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硬纸片、小锤.你任选器材(一种或几种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列要求填写.

(1)写出你所选用的实验器材:

(2)实验过程和现象:

________;

(3)实验结论:

________.

五、综合题

26.智成同学利用吸管进行了如下小实验:

(1)取一根吸管,将一端压扁用剪刀倾斜剪去两刀,如图甲所示.用嘴吹吸管剪过的一端,可听到吸管由于________ 而发出响亮的声音.边吹吸管,并用剪刀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去,听到吸管发出声音的音调将________ (变高/变低/不变);

(2)将吸管与头发摩擦后,放置在撕碎的小纸屑堆中,发现吸管能吸引很多小纸屑,其原因是________,请列举出该现象在生活的一个实例:

________ 

27.阅读《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自从iPhone5s带着指纹识别TouchID火了以后,这门技术已经成为iOS和Android旗舰手机上的标配了.虽然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也偶尔向TouchID发起挑战,但仍无法撼动其地位.不过,这种情况可能要改变了,因为手机芯片厂商高通来了一发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亦称超声波SenseID).

原有的指纹识别的原理是电容式信号感测,核心是电信号.手指(人体)的微电场与电容传感器之间形成微电流,指纹嵴与峪(波峰与波谷)间会有高低电容差,这也是描绘指纹图象的基础.

超声波指纹识别如其名,是利用的是超声波去做检测.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嵴与峪所在的位置.超声波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的能量被控制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

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可以识别指纹的3D纹路,采集更精细的指纹数据,而电容式的识别是2D图象.另外一点优势是可以置于塑料、玻璃等多种材料之下,不对机身外观造成影响,不受汗水、油污的影响.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________(填“会”或“不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音.

(2)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A. 蝙蝠                                       

B. 猫                                       

C. 狗                                       

D. 大象

(3)超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波________的作用.(填“传递信息”或“具有能量”)

(4)下面是超声指纹识别系统,在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16ms、0.30ms、0.14ms、0.30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

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故A错误;

B、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用同样的力拨动,音调不同,故B错误;

C、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说法正确;

D、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音调与发生体的长度、松紧等因素有关;(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2.【答案】C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解析】【解答】解: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C.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答案】B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解析】【解答】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

故选B.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气体最慢.

4.【答案】B

【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

A、物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出声音,但不是所有的声我们都能听见,声音响度很小或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故A错误;

B、学校附近禁止鸣喇叭,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来控制噪声,故B正确;

C、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歌曲,我们能根据音色分辨出所用乐器,不是利用音调,故C错误;

D、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而不是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1)只有达到一定响度且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人才能听得到;

(2)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5.【答案】A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

【解析】【分析】①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的到,只有响度和频率合适,人耳才能的到声音;

②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与地球之间是有一段真空的;

③人们通过音色来辨别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④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

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据此分析.

【解答】A、人耳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即频率20-20000Hz之间,且有一定的响度,因此,并非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说法错误;

B、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说法错误;

C、“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说法正确;

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说法错误.

故选A.

6.【答案】D

【考点】响度

【解析】【分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能减弱声音的分散,固体传声效果好.

【解答】固体传声效果好,固体传声能减弱声音的分散,听诊器能减少人心脏跳动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使医生准确判断心脏的跳动情况.

故选D.

7.【答案】A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

A、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是声音靠空气传播的,故A正确;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色的不同,故B错误;

C、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越远,声音传播速度与响度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

A.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叫做音色;(3)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在入耳处减弱噪声;(4)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介质种类和温度.

8.【答案】D

【考点】响度,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成语“声如洪钟”是指声音的响度,不是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

B、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声音传播的速度不一定是340m/s,故B错误;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响度不同,音调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2)声音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9.【答案】B

【考点】音调

【解析】【分析】

A、声带振动变快,是频率大,音调高,声音变细.不符合题意.

B、声带振动变慢,频率小,音调变低,声音变粗.符合题意.

C、声带振幅变小,响度减小,声音变小.不符合题意.

D、声带振幅变大,响度减大,声音变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B

【考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用手按住锣面,锣就停止了振动,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消失了,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故应选B。

11.【答案】A

【考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它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当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时,可以感觉到有震动,所以此实验是想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12.【答案】A

【考点】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A、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与生活,属于噪声,A符合题意;

B、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是为了营造氛围,是人们有意为之,不属于噪声,B不符合题意;

C、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没有影响到其他人,不属于噪声,C不符合题意;

D、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没有影响到其他人,不属于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噪音的了解。

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指物体做不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一切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有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二、填空题

13.【答案】225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

(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

×3s=1.5s,∵v=

,∴该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1.5s=2250m;

(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故答案为:

225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

(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

(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

14.【答案】空气柱振动;音调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

【解析】【解答】解:

吹哨子时,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当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故答案为:

空气柱振动,音调.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15.【答案】音调;能量;1531;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

(1)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长度、粗细有关,调节二胡的松紧程度,改变了弦的松紧,改变了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

(2)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3)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

×2s=1s,由v=

可得,海洋的深度为s=vt=1531m/s×1s=1531m.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

故答案为:

音调;能量;1531;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分析】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3)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回声测距离分应用等,考查内容多,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中招的热点.

16.【答案】传递信息;响度

【考点】响度,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故答案为:

传递信息;响度.

【分析】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

17.【答案】固体;液体;气体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解析】【解答】解: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故答案为:

固体,液体,气体。

【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答案】振动;音调;响度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

【解析】【解答】解:

当演奏员用编钟演奏乐曲时,编钟由于被敲击而振动,发出声音;用编钟能演奏乐曲是因为编钟发出声音的振动的频率是不同的,即音调不同;乐曲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的远近不同,所以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不同.

故答案为:

振动;音调;响度.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指的是物体振动的快慢,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

19.【答案】响度大;音调高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

【解析】【解答】

“背二哥”登上一座山时总要高歌一曲,说明歌声可以传很远的距离,这里的“高”指响度大;

“背二哥”练成了男高音,这里的“高”指音调高,指唱歌时声带振动的频率很快。

故答案为:

响度大;音调高。

【分析】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0.【答案】发声体都在振动;共振;频率

【考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

(1)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却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属于共振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是必须有相同的频率.

故答案为:

发声体都在振动;共振;频率;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共振发生的条件是物体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外界周期性作用力的频率一致.

21.【答案】

(2);(3);

(1);(4)

【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分析】超声波碎石、除尘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用声纳探海深、利用B超做体检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

(2);(3);

(1);(4).

22.【答案】空气柱;大;高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

【解析】【解答】“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柳笛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用力吹柳笛,空气柱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细而短的“柳笛”内,空气柱质量小、体积小,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大,音调高。

故答案为:

空气柱;大;高。

【分析】物体发声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吹柳笛发声,是柳笛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