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0881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练习合集

21、《与朱元思书》

白云中学孙娟

1、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2分)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3.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

(2分)

写山的“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6、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3分)

一问: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

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

氏之民欤?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亦不详其姓字()

(2)每有会意()(3)期在必醉()(4)其言兹若入之俦乎()8.(l)知道;

(2)休会.领会;(3)期望,希望;(4)辈,同类。

(4分,每题1分)

9.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我的译文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分,如关键词语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

10.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2分)

我的理解:

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2分,意近即可)

11.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3分)

我的介绍:

参考示例:

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柳树,而得号为“五柳”。

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语。

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3分,能从生活状泥、性格、、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

答案:

先生,不。

葛天氏之民欤?

18、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A

(2)B(3)D。

(1)A、期在必醉 B、君问归期未有期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D、度已失期

(2)A、或置酒而招之  B、怅恨久之

C、楚人怜之  D、又数刀毙之

(3)A、亲旧知其如此 B、其两膝相比者

C、以彰其咎      D、其真无马邪

19、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0、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

21、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

《》;作者:

(2分)

人物形象: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2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2分)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有人说:

“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2分)示例:

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参考答案7、A9、好读书欣然忘食性嗜酒期在必醉

《马说》

 世有伯乐,、。

不知马也。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策之不以其道(    )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执策而临之(     )

⑴通“饲”,喂养(喂)  ⑵鞭打(驾驭)  ⑶通晓(知道、明白、懂得) ⑷面对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

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2分)

.示例一:

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

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

示例三:

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二)(9分)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

师贫甚,炊不得米。

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

师怒,谓其窃,却弗受。

林归以告母,母笑曰: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

”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

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

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

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②亟:

急忙。

③束修:

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

④呼备:

叫人准备。

⑤赍(jī):

携带。

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⑴从师读(      )  ⑵以袜实米(      )⑶负以致师(    )

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

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22

(二)(9分)

23.⑴跟从(跟) ⑵装满(装)  ⑶背(背着)

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

(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

”)

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

(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

)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世有伯乐,然、。

日: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4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或者: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

为什么?

(4分)答:

伯乐更重要。

(1分)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或者:

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2分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答:

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

(或:

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送东阳马生序》

一、余幼时。

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专心致志B.益慕圣贤之道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母色义正辞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

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

(原旬中词语翻译错一个扣0.5分,句子不通顺扣O.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2分)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

(1);

(2);(3)(3分)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各1分

答案:

6.2分A(A致:

取得/集中B益:

更加C患:

忧虑D辞:

言语)

  

二、余幼、。

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蒋士铨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

母视铨,辄无言而悲。

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

“母有忧乎?

”曰:

“然!

”“然则何以解忧?

”曰:

“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

母微笑曰:

“病少差③矣。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①铨:

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

②争药鼎沸:

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

③差():

同,病愈。

译文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

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诗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

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

每当我生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病稍稍好一点,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母亲生病,我总是坐在她枕边不离开。

母亲看着我,常常一句不说,很悲伤的样子,我也很伤心地依恋着她。

我曾经问她:

“娘,您心里不快活吗?

”她说:

“是不快活。

”“那末怎么能让娘高兴呢?

”她说:

“你能把读的书背给我听,我就高兴了。

”于是我就背书,琅琅的书声,和药罐煎药水沸声和在一起。

母亲微笑着说:

“你看,我的病好些了!

”从此,母亲生病的时候,我就拿了书在她床边读书,这样,她的病就会好。

  9、第一段选文的文体是      ,第二段选文的文体是      。

(2分)

  10、下面每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请解释其含义。

(2分)

  

①手自笔录

  暇更录唐宋人诗

  ②尝趋百里外

  未尝寝

11、第一段选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

(2分)

  12、第二段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2分)

  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

(3分)

  14、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

(4分)

答案:

9、序或赠序;记。

(共2分,每空1分)

  10、①抄写②曾经(共2分,每小题1分)

  11、围绕“勤学苦读,不畏艰难”回答即可。

(共2分)

  12、围绕“望子成材,期望殷切”回答即可。

(共2分)

  13、围绕“第一段选文宋濂回忆自己年少时刻苦求学的经历”和“第二段选文蒋士铨回忆自己年少时得到母亲悉心培育的经历”回答即可。

(共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14、围绕“尊师勤学”和“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回答即可。

(共4分,启示2分,结合经历和体验谈1分,语言表达1分)

三、余幼时、。

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弗之怠

(2)走送之

(3)未尝稍降辞色(4)俟其欣悦

(1)懈怠(松懈、怠慢)

(2)跑(3)脸色(神色)(4)等待(等到、等)(4分,每小题1分)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C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B、弗之怠(指代抄书)

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D、益慕圣贤之道(的)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的(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些知识)。

(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2分)答案:

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守信用(2分,答出“学习刻苦”或“求学诚心”给1分,答出“尊敬老师”或“守信用”给1分)

(二)(10分)

读书佐酒(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

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

觇⑤之。

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

“惜乎,击之不中!

”遂满饮一大白。

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

“君臣相遇,其难如此!

”复举一大白。

公闻之,大笑曰:

“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

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

岳父。

③率(lǜ):

标准。

③子弟:

家中的晚辈。

⑤觇(chān)偷看。

⑥副车:

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

上,指刘邦。

译文、苏子美为人豪放不羁,喜欢饮酒。

他在岳父杜祁公的家里时,每天读书,(他边读边饮酒,)以喝完一斗为限度。

杜祁公(对此)深感怀疑,就派家中年轻的晚辈去偷偷察看他。

正听到子美在读《汉书•张良传》,(当他)读到张良与刺客偷袭行刺秦始皇,刺客抛出的大铁椎只砸在秦始皇的副车上(这一段)时。

他突然拍手说:

“可惜呀!

没有打中。

”于是满满喝了一大杯酒。

又读到张良说:

“自从我在下邳起义后与皇上在陈留相遇,这是天将我送给陛下呀。

”(苏子美)又拍桌子说:

“君臣相遇,竟如此艰难呀。

”又喝下一大杯(酒)。

杜祁公听说后,大笑说:

“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不算多啊。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好饮酒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3)遽抚掌曰(4)此天以授陛下

(1)喜欢

(2)听到(3)拍(击)(4)授给(给、给予)(4分,每小题1分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B

A、以一斗为率(把、用)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D、与上会于留(在)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杜祁公对此非常怀疑,派加重晚辈秘密地去偷看他。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豪放。

(2分,答出“热爱读书”或“喜欢饮酒”给1分,答出“性情豪放”或“性情不羁”给1分)

四、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5分)

[甲]余幼时、。

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①!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②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注】①当涂:

当权。

②博士:

古时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

③蒙乃始就学乃:

④及鲁肃过寻阳及:

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分)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

10.甲文是通过和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3分)

11.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

(4分)

答案:

五、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

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

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孤]幼年丧父。

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⑤[闾里]乡里。

⑥[士人家]读书人家。

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

务,致力,从事。

⑧[文字]文章。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趁机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无从致书以观

③弗之怠④家贫无资

①因此②得到③懈怠,放松④钱财

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

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

(只需填序号)(2分)①

假①借。

②宽容。

③如果,假如。

④非正式的。

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B(2分)

A.余幼/时即嗜学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D.多诵古人/篇章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①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要点与评分:

扣住基本字词,译句要通顺。

每句2分。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5分)C(2分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

(只需填序号)(2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

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

(3分)

例一:

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

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例二:

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要点与评分:

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阳修成长的角度说。

结合文段说出看法2分,语言表达1分。

六、(济宁)

[甲]当余之从师、。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

译文、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

①晨人持汤沃灌:

②腰白玉之环:

③再适长山朱氏④往往馕粥不充:

答案:

①热水②挂在腰间(腰佩)③到、往④够、充足

8.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倦了,就用水洗洗脸。

9.[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

(2分)

[甲]文: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或“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乙]文:

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

10.[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5分)

答案要点:

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

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

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业有成评分:

本题5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

意思对即可。

七、兰州市[甲]余幼时、。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

译文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

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弗之怠()

(2)负箧曳屣()(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懈怠,放松;背;同肢,肢体;爱好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余因得遍观群书余/因得/遍观群书

21、比较[甲][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4分)

(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