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430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docx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docx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操作规程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作业规程

Operatingregulationsofpumping-conveyedplugsettingandclusteringperforating

 

编号:

HSEW3001-2014

 

编制:

彭兆强

审核:

姚志中

批准:

任延忠

 

2014-10-28发布2014-10-30实施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技术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标准主要起草人:

彭兆强、姚志中。

 

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作业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平井水力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施工的作业条件、作业准备、现场作业程序和HSE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平井水力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施工过程控制和现场监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25-2005射孔施工及质量监控规范

SY/T5726-2004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程

Q/SH10250473-2007电缆输送射孔施工作业规程

Q/SH10250686.3-2010测井作业安全规程第3部分:

射孔作业

Q/SH0291-2009射孔作业质量控制规范

3施工条件

3.1资料要求

相关单位应予提供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施工通知单、测井综合图、固井质量测井图、井斜数据表(连斜测井图)、套管程序表、《XX井易钻桥塞分段压裂/完井试油(试气)工程设计》。

3.2设备要求

3.2.1绞车1台(配备φ8mm单芯电缆1盘,长度大于5500m);

3.2.2数控射孔系统1套、可选择正负供电点火面板1套(或电子选发点火系统1套);

3.2.3天滑轮张力计1个、地滑轮张力计1个;

3.2.4绞车面板(可现实深度、张力)1套;

3.2.5射孔工程车1台;

3.2.6井口电缆防喷装置1套(至少耐压70MPa,防喷管长度至少15米,配备各规格的转换法兰)。

3.2.6.1各规格套管适合的压裂井口配套的转化法兰规格

套管规格

井口法兰耐压

法兰钢圈型号

法兰内通径(mm)

法兰外径(mm)

法兰螺孔数(孔)

法兰两对称螺孔距(mm)

4.5"

10000PSI

BX-155

103.18

315.91

8

258.76

15000PSI

BX-155

103.18

360.36

8

290.51

20000PSI

BX-155

103.18

446.09

8

357.19

5.0"

10000PSI

视压裂井口的法兰钢圈、通径而定

15000PSI

20000PSI

5.5"

10000PSI

BX-169

130.17

357.19

12

300.04

15000PSI

BX-169

130.17

419.1

12

342.9

3.2.7起重40t以上的吊车1台(要求把杆40米可吊2.5吨);

3.2.8排量满足施工需要的压裂车(泵车)、水罐(或罐车);

3.3人员要求

3.3.1射孔队应具备中石化、中石油达标队资质;

3.3.2射孔队相关作业人员应持岗位资格证、涉爆证、HSE证、井控证、司索证、高处作业证上岗。

3.4井场及油气井要求

3.4.1井场平整,无积水、杂物等影响施工作业。

应满足专用射孔器材运输车辆、泵车、吊车、注脂系统摆放要求,且进出井场道路畅通;

3.4.2测井车应停在上风口或侧风口,距井口应不小于15m;

3.4.3施工区域面积应不小于15m×10m,起吊防喷管串作业区域面积应不小于25m×8m;

3.4.4夜间施工应备有防爆照明设施,保证照明条件;

3.4.5井口应安装防喷器、放喷管线、压井管线和工作台,并进行耐压试验;

3.4.6通井、刮削标准

3.4.6.1施工前油田公司(甲方)对5.5″套管使用[1.5m*ɸ116mm(ɸ114--118mm都可行)通井规+1根油管+1.5m*ɸ116mm]连接形式的通井规;5″套管使用[1.5m*ɸ106mm(ɸ105--108mm都可行)通井规+1根油管+1.5m*ɸ116mm]连接形式的通井规;4.5″套管使用[1.5m*ɸ94mm(ɸ92--96mm都可行)通井规+1根油管+1.5m*ɸ116mm]连接形式的通井规通井至人工井底,洗井,确保井筒畅通无阻;

3.4.7在施工过程中,压裂车应连接好压井管线始终处于待命状态,并配备足量合格的泵送液,泵送液应清洁、无沉淀物;

3.4.8低温地区施工时,井口装置、放喷管线和压井管线应采取防冻措施;

3.4.9井口防喷器、套管质量和固井质量合格。

4施工设计

4.1根据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施工通知单,进行桥塞坐封深度及射孔层位深度的校正与计算,并编写施工设计书。

4.2施工设计书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施工井基本参数、施工方案、注意事项、器材清单等。

4.3针对复杂工况,应有详细的防护措施和应急程序。

5施工准备

5.1资料准备

甲方应提供泵送射孔与快钻桥塞联作施工通知单、套后放磁图(若有测井组合图则一并提供)、固井质量图、井斜数据表(连斜测井图)、套管程序、易钻桥塞分段压裂/完井试油(试气)工程设计等资料。

5.2仪器、设备检查

电缆缆芯绝缘阻值≥200MΩ、点火面板完好。

5.3器材准备

1——按施工设计准备桥塞及坐封工具、射孔枪、选发短节、压力开关,雷管测试防爆筒;

2——按施工设计准备发火管、缓燃火药柱、射孔弹、导爆索、雷管火工器材。

6现场准备工作

6.1射孔队队长、操作工程师对井场环境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并了解井况、核对射孔及桥塞坐封深度数据;

6.2射孔队队长与甲方及压裂队等施工配合方结合,进行技术交底,并主持召开施工前会议,交代安全及施工注意事项,针对现场风险识别制定防范措施并做记录。

要求:

3——射孔队将测井车停置于距井口≥15m的上风口或侧风口,绞车滚筒中心正对井口,回正前轮、拉好断气刹,用掩木(高度不低于20cm)掩住后轮;

4——射孔队注脂泵托撬、射孔工程车停置于高压软管允许的范围内,不妨碍绞车操作人员视线、井口安装,设备、设施连接。

车辆、托撬间距大于2m,不得停于高压电线下方;

5——射孔队设置测井车及注脂泵拖橇接地线,接地棒插入地面以下至少30cm,并用水浸泡接地棒处土地,确保接地良好;

6——射孔队在测井车后部设置地面电缆运行警戒区域,在工程车后部设置井下工具装配联接警戒区域;

7——射孔队将警戒线设置牢固,地面人员坐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7现场施工

7.1测井车就位、检查、准备

7.1.1现场施工设备地面布置,严格执行《现场作业安全防护规范》。

7.1.2绞车摆放距井口15m-20m的上风口或侧风口,绞车滚筒中心正对井口;

7.1.3检查用电线路无断路、短路和漏电,接地良好;在轮胎后安放好垫木;

7.1.4将马丁代克计量装置从固定架上松开,确定电缆穿过计量装置的正确性,并调节扶正轮使电缆处于导向轮槽的中心位置;

7.1.5对于机械排绳的,调整排绳器下的开式索具螺旋扣,使计量装置高低位置合适,即作业中电缆基本水平进入或拉出滚筒。

对于液压排绳器,可扳动绞车室手压泵操纵手柄、储能器开关阀,以保证其高、低位置适中;

7.1.6检查喷油装置储液罐内是否有足够的润滑剂;

7.1.7按润滑表要求在有关部位加注润滑油;

7.1.8接入外接电源,并检查输入电压为220V/50Hz;

7.1.9打开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开关;

7.1.10打开仪表照明灯;

7.1.11检查液压油箱油位,并打开液压油箱端头的吸油截止阀;打开气源开关;

7.1.12松开绞车刹车;

7.1.13绞车变速箱挂空挡;

7.1.14扭矩阀(系统调压阀)调节旋纽处于非工作状态;

7.1.15滚筒速度方向控制阀手柄处于中间位置(即油泵控制阀手柄处于中位);

7.1.16油门控制阀手柄处于最小位置。

7.2辅助设备及工具就位

7.2.1工具箱的摆放:

在绞车舱门一侧,与电缆走向平行,与电缆垂直距离3米,距井口6米以上;

7.2.2试井辅助设备的摆放:

与工具箱成一线,发电机及空压机靠近测井车、注脂泵距井口6米以上;

7.2.3工具与工具箱成一线,靠近井口一侧,按照大小依次摆放;

7.2.4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和警戒线。

7.3绞车启动

7.3.1将行车排档置于空档位置;

7.3.2踩下离合器,按下启动开关启动发动机,使发动机在低转速下运转;

7.3.3当储气罐压力大于0.7MPa时,将换向开关从行车扳至绞车,缓慢抬起离合器。

7.4控制液压油工作温度

7.4.1如果液压油工作温度低于15℃,应调节系统调压阀(扭矩阀)使液压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让液压油在运转中升温;或对液压油进行预热升温;

7.4.2液压油工作温度达到60℃,须对液压油进行降温处理;

7.4.3液压油工作温度达到80℃,停止液压系统工作。

7.5放出电缆

7.5.1操作油门控制阀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1500r/min;

7.5.2调节系统压力阀,使系统压力能启动绞车滚筒为宜;

7.5.3操作滚筒换向阀(控制阀)下出电缆,下出电缆的长度是绞车至井口距离+防喷管长度的1.5倍;

7.5.4在下出电缆时应用人拉电缆至井口,注意滚筒上的电缆不应有松垮现象,下出足够长度电缆以后,拉紧刹车,将所有控制阀回位。

7.6安装地滑轮

7.6.1将6m的铁链用U形卡使张力计与压裂井口连接,将地滑轮与张力计连接;

7.6.2连接好地滑轮使电缆通过的夹角为90º。

7.6.3将电缆依次穿过地滑轮、天滑轮。

7.7安装注脂密封管串

7.7.1卸掉注脂密封管串防喷盒上的压帽及压紧柱塞总成;

7.7.2依次卸掉防喷盒母由壬、防喷盒主体、盘根限位器、压紧格兰、橡胶盘根;

7.7.3将电缆依次穿过防喷盒压帽、压紧柱塞总承、防喷盒母由壬、橡胶盘根、压紧格兰、防喷盒主体、盘根限位器、阻流管串;

7.7.4按照顺序依次安装好橡胶盘根、压紧格兰、盘根限位器、防喷盒主体、防喷盒母由壬。

7.8连接防喷管(防喷岗、装枪岗及坐封岗负责)

7.8.1根据预估的工具串长度连接防喷管(防喷管长度大于工具串长度至少1米);

7.8.2将防喷管放到防喷管支架上,卸掉由壬护丝,清洁检查密封接头与密封室,更换损坏的密封“O”圈,并在“O”圈上和密封室内涂抹密封脂;

7.8.3将密封头与密封室对接到位,上紧由壬丝扣;

按照以上方法,依次连接下节和上节防喷管;

7.8.4将电缆绳帽穿过防喷管串,将阻流管串与防喷管串对接,上紧由壬丝扣。

7.9电缆防喷系统试压

7.9.1吊车配合射孔队在井口顺次安装连接转换法兰、泵入循环三通、三闸板防喷器、下捕捉器(联接次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井口转换法兰联接方法:

8——清洁井口防喷器法兰钢圈密封槽并涂抹密封脂或黄油,将新的完好的钢圈放入密封槽内;

9——清洁井口联接转换法兰的钢圈密封槽并涂抹密封脂或黄油;

10——将井口联接转换法兰平稳置于已放好钢圈的井口防喷器法兰上,使上下法兰螺丝孔对齐,四周间隙一致;

11——联接法兰螺栓,使用法兰螺丝扳手拧紧螺帽(注意:

在紧螺帽时,对角依次循环拧紧,使各螺栓拉力一致,保持四周间隙一致,清洁密封室并涂抹密封脂);

12——联接井口转换法兰与循环三通,确保由壬上满扣;

7.9.2射孔队在地面连接防喷管串、上捕捉器(可选)、电缆密封控制头,安装好吊装装置,并将电缆依次穿过地滑轮、天滑轮、密封控制头、上捕捉器(可选)、防喷管串;

7.9.2.1铠装电缆头(电缆弱点按施工设计书的要求制作)、计算所需加重的质量;

7.9.2.1.1电缆头弱点设置原则:

视井深变动;

7.9.2.1.2制做电缆头

7.9.2.1.2.1将穿出防喷管的电缆从绳帽顶部穿过;

7.9.2.1.2.2将电缆从梨型块有钢丝孔眼一端穿过,从梨型块底部算起,留约300mm电缆;

7.9.2.1.2.3然后根据设计井深,决定绳帽弱点钢丝根数,钢丝均匀分部后并将多余钢丝从梨型块底部剪去(8mm额定拉断力为4.5T的电缆,外、内铠钢丝数为18、12根,依照外10内2的形式留取钢丝,弱点拉力1.8吨);

7.9.2.1.2.4先将外层钢丝等间隔反穿于梨型块顶部的孔眼中,再将钢丝下翻拉紧后将多余钢丝头剪去,用同样方法将内层钢丝拉紧,剪去多余钢丝头;

7.9.2.1.2.5穿好钢丝的梨型块推进绳帽,并将电缆芯线从压片中心孔穿过,然后把压片压紧;

7.9.2.1.2.6芯线穿过空心短节,穿上绝缘胶套,剥去芯线的绝缘层,将芯线头紧绕在绳帽下接头的接线柱上,压紧胶套,将胶套两端扎紧,缠上高温防水绝缘胶带,确保密封绝缘良好;

7.9.2.1.2.7在短节内注满绝缘硅脂,将绳帽下接头对准空心短节螺纹,用专用工具反时针旋转空心短节,确保两端丝扣同步上紧;

7.9.2.1.2.8拔下滑环,兆欧表和万用表测量电缆绳帽电气指数,绝缘值应大于200ΜΩ。

导通值应小于100Ω为合格(由电缆性质决定);

7.9.2.1.2.9接CCL地面测试信号、数据应正常后将滑环接好。

7.9.2.1.3工具串加重的配置原则:

以8mm单芯电缆为例,井内1MPa对电缆的上顶力为5KG,下井电缆受防喷注脂头摩擦力30-50KG,工具串在井内所受的浮力40-60KG。

所加配重量=工具串自重G-5P(P为井口压力)-摩擦力40KG-浮力50KG。

7.9.3断开滑环线,检查、确认各环节均处于完好状态,连接马笼头、加重、CCL下井仪、下连接器、连枪短节、模拟射孔空枪、模拟坐封工具及模拟桥塞,将模拟通井工具串牵引入防喷管内,连接防喷管与起吊滑车;

7.9.4射孔队人员将电缆穿过天滑轮、地滑轮,安装张力计、备用深度马达等设备;

7.9.5吊车、绞车配合射孔队人员在井口连接防喷管与下捕捉器;

7.9.6人工压电缆配合绞车将工具串提至防喷管上部,确保电缆头紧靠防喷管顶部;

7.9.7打备压

7.9.7.1连接700型泵车开始向防喷管内注液10MPa,然后提升注脂压力至12MPa(5-10分钟)。

观察有无遗漏,将注脂压力提高到24MPa,再把备压提高到20mp;观察注脂头0.5-1分钟无溢流时,将注脂压力提至36MPa后,再将备压提至30MPa;依次类推。

7.9.7.2以7.9.7.1的过程类推,将注脂压力提到1.2P时,再将备压提到PMPa;阶段性缓慢升压至现场要求达到的压力值,稳压10min,压力降不大于0.5MPa为试压合格;

7.9.7.3试压合格后将防喷管内压力缓慢放至与井口关井压力平衡,保压,再泄掉注脂压力至井口压力的1.2倍。

7.10泵送模拟通井

7.10.1下井

7.10.1.1压裂队或试(油)气队缓慢开启井口主阀门,确保闸板开启到位;

7.10.1.2射孔队绞车以不超过300m/h速度匀速下放电缆.到100m接通滑环线

7.10.1.3以不超过2000m/h的速度将工具串下至井口以下,跟踪监测磁信号、张力值等曲线;

7.10.1.4工具串下至井斜30°时停车,以200m/h速度上提电缆,待张力稳定后以1000m/h速度上提电缆10m停车,记录下放、停车、上提时的张力值;

7.10.2泵送通井工具串

将防电缆落地支架摆放到位后,下放电缆至井斜50°处记录电缆张力值,同时通知压裂队开泵(提前20分钟通知压裂队循环泵车),从0.5m3/min起泵,井斜每增加10°,泵送排量增加0.2m3/min-0.3m3/min,保持张力值变化量不超过100kg、CCL信号正常的条件下,适当调整电缆下放速度,将工具串泵送至预定深度(CCL信号超过桥塞坐封标节2m)停泵;

13——始终保持射孔队仪器及绞车操作室与压裂队仪表车可靠通讯、及时沟通;

14——泵送工具串前进速度维持在1200m/h-2400m/h;

15——泵送过程密切观察井口泵压、张力值、CCL信号;

16——泵送排量可根据泵压、张力、CCL信号变化情况适当增大或减小,排量要求:

按照工具串速度为水流速度1/3的原则计算,4.5"套管内泵送的排量不超过1.5m3/min;5.0"套管内泵送的排量不超过1.8m3/min;5.5"套管内泵送的排量不应超过2.2m3/min;

各种套管规格下排量与工具串速度控制一览表

17——若出现张力值波动较大(可能超过100kg)、单根套管长度偏长3m以内、但泵压变化趋势较平稳的现象,不应急于调整排量,应保持电缆下放速度不小于200m/h继续观察泵压、张力及CCL信号;

18——确认工具串遇阻则应立即停泵,且停泵后应继续下放电缆2m~3m再停车;

19——遇阻停车后,应以不超过200m/h速度上提电缆,直至张力正常稳定后逐步提高上提电缆的速度;

20——若上提电缆时张力增大至电缆头弱点强度的75%,则应立即停车,进行“解卡”操作;

21——将工具串上提至防喷管内关闭井口主阀门,以不小于井筒容积1.5倍体积的滑溜水大排量冲洗井筒,然后方可打平衡压力、开主阀门、下井再次尝试泵送;

22——若出现泵压骤增、张力骤减现象,则应立即停泵,且停泵后应继续下放电缆2m~3m再停车;

23——水平段、大斜度井段电缆上提速度不得超过2000m/h,直井段电缆上提速度不得超过3600m/h;

24——泵送时不得出现猛刹车等误操作;

25——桥塞不得前进至前一段射孔位置;

26——若前一段压裂后地层吸水性较好,则可考虑从井斜50°处开始泵送;

27——压裂队提升泵送排量应阶梯性平稳操作,不得猛提,井口泵压不得超过设定的限压值。

7.10.3起出模拟通井工具串

7.10.3.1以不超过300m/h速度上提电缆,直至张力正常稳定后逐步提高上提电缆速度:

水平段、大斜度井段电缆上提速度不得超过2000m/h,直井段电缆上提速度不得超过3600m/h。

7.10.3.2随着电缆重量的不断减轻,调节系统调压阀(扭矩阀),不断减小系统压力,将绞车的提升拉力始终控制在电缆弱点拉断范围以内;

7.10.3.3工具串起距井口50m时,断开滑环线并将速度缓慢降至800m/h以内,绞车鸣笛防喷装置负责人上井口绞车工可以看到的地方打手势,当上提工具串至距井口20m时,停车,人工压稳电缆后,绞车以不超过300m/h速度上提电缆,直至将工具串起至下捕捉器以上,工具串完全进入防喷管后示意停止电缆上提(看下捕捉器确定)。

并示意绞车岗缓慢下放电缆,探测下捕捉器挡板1—2次,与绞车岗共同确认工具串完全进入防喷管内,关闭压裂井口主闸门;

7.10.3.4以不超过300m/h速度下放电缆,确认工具串在下捕捉器拨叉上遇阻后,通知压裂队或试(油)气队关闭井口主阀门并放压、放水;

7.10.3.5射孔队卸开防喷管与下捕捉器之间的由壬,吊车上提分离防喷管与下捕捉器并使防喷管下端距地面高度大于工具串总长度,绞车同步下放电缆,保持工具串在防喷管内与防喷管相对静止;

7.10.3.6绞车下放电缆,使用滑车将工具串水平至于地面支架上,拆卸工具串。

7.11泵送桥塞-分簇射孔联作

7.11.1射孔枪安装

7.11.1.1将射孔枪上部的定位键取出,取出弹架;

7.11.1.2截取比弹架长30cm的导爆索,两端切口处用胶布粘贴好;

7.11.1.3仔细检查导爆索无破损;

7.11.1.4将导爆索穿入弹架内,最上端离弹架顶部1-2cm,沿弹架上凹槽进行螺旋布置;

7.11.1.5将射孔弹从弹架顶部依次开始安装,应使导爆索完全进入弹体尾部凹槽内,并将射孔弹牢靠固定在弹架上;

7.11.1.6将贯通电线从弹架顶部中心孔穿入沿导爆索进行螺旋布置,从弹架尾部中心孔穿出并用胶带固定在弹架上,顶部和尾部各留40cm余量;贯通线不能安装在射孔弹的药型罩上;

7.11.1.7将弹架从枪身顶部装入,弹架顶部凸出部分正对枪身内凹槽部分,最后将卡簧垫圈装入枪身固定弹架。

装弹架过程中应避免损坏贯通线和导爆索,安装过程中严禁使用工具进行敲击;

7.11.1.8剥出枪顶部贯通线2-3cm绝缘层露出芯线按顺时针方向接在连接总成的螺丝柱上,并拧紧螺丝,将连接线总成的垫片凸起对准枪身凹槽装入完成后用万用表检测贯通线与枪身的绝缘性。

7.12.2点火头,侧窗短接及其尾部接头的安装

7.12.2.1清洁检查丝扣及密封“O”圈槽,确保无磨痕,更换新密封“O”圈,并在丝扣上涂抹丝扣油,在密封“O”圈上涂抹密封脂;注:

(密封圈每下一口井更换一次密封圈)。

7.12.2.2将点火头与枪身上端进行连接,连接的同时要注意贯通线的保护,同时将绝缘接触接头A与贯通线连接,并安装在上点火头上。

注(连接绝缘接触接头A前应保证绝缘良好)。

7.12.2.3将侧窗短节连接到每根射孔枪枪尾,枪尾的贯通线、导爆索和下一根枪的地线从短节侧窗口穿出,上扣时应避免损伤贯通线损伤

7.12.2.4在最后一根枪的末端安装上装配短接以及尾部接头,在安装尾部接头的同时,确保二级管的通断良好,最后在安装快速接头。

7.12.3压力开关的测量与安装

7.12.3.1检测压力开关完好:

7.12.3.2检测二极管完好:

7.12.3.3将压力开关接入每根射孔枪下部的侧窗短节中。

7.12.3.4入井前用万用表对压力开关进行检测,确保功能正常;将压力开关和大电流雷管连接好;(用安全万用表量电流雷管时,手机要进行关机)

7.12.4枪体的测量

7.12.4.1在整跟枪连接完毕后,要对整跟枪进行测量通断跟绝缘;

7.12.4.2测试通断

7.12.4.3测试二极管

7.12.5座封工具安装

7.12.5.1检查坐封工具。

检查项目包括:

7.12.5.1.1检查各部件的螺纹及密封面是否有碰伤、锈蚀情况;

7.12.5.1.2检查O形圈外观是否有凹陷、切口、断裂等。

7.12.5.1.3检查及装配的工具准备:

管钳、平口起子、勾头扳手、专用扳手、什锦锉、泄压工具、量油尺、小头卡簧钳、ø2和ø4铝棒或PVC棒、英制内六方、活口扳手等工具。

7.12.5.2座封工具(Baker20)的装配步骤为:

7.12.5.2.1将坐封工具和套筒连接件(以下称十字键套管)放在台钳上。

7.12.5.2.2给挤压心轴的丝扣涂油,以其丝扣一端朝工具的上方插入十字键套管。

7.12.5.2.3给活塞推杆涂油,插入心轴套管,使其推杆下端的槽与心轴和十字键套管(连接体)的槽对齐。

7.12.5.2.4插入插板。

套上插板护圈,使其贴紧十字键套筒,上紧键板护圈上的顶丝。

7.12.5.2.5给下堵头丝扣涂油,装O圈。

7.12.5.2.6给活塞涂油,装上三个O圈;将活塞装在活塞推杆上端;把销杆从活塞的侧孔拧进,穿过活塞推杆孔并上紧销杆与活塞侧孔上的丝扣。

7.12.5.2.7给二级缸内壁上涂少许机油,将它套在活塞外边,放平之后用铝棒撞击心轴套管内部装好的心轴,直到与下堵头的丝扣连接并上紧。

7.12.5.2.8给中间接头涂油,装上四个O圈;将中间接头中心孔孔大的一端朝向液压传动仓(以下称二级缸),上到二级缸上,拧紧丝扣;中心孔小的一端必须朝外(即小孔向油)。

至此,桥塞工具的下半部分已装配完毕,先放在一边。

7.12.5.2.9给火药仓(增压室)下端丝扣涂油,装上O圈。

让火药仓(增压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