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9304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docx

《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docx

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

(一)烟叶采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对潍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采收原则、烟叶成熟特征、采收时间、数量、方法作出了

规定,确保烟叶采收技术落实符合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市公司烟叶生产技术部、县级单位、烟站的烟叶成熟采收技术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771.1烟草术语第1部分:

烟草栽培、调制与分级

GB/T23219-2008烤烟烘烤技术规程

Q/SDYC113160-2016山东优质烟叶成熟采收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

采收

采取人工或机械作业方式将成熟烟叶从烟株上采下,一般分次进行。

3.2

采收成熟度

采收时烟叶生长发育和内在物质积累与转化达到的成熟程度和状态。

3.3

叶龄

烟叶自发生(长2cm左右,宽0.5cm左右)到成熟采收时的天数。

3.4

生理成熟

烟叶已完成干物质的积累,达到了最大的生物学产量,并开始呈现某些成熟特征。

3.5

工艺成熟

烟叶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充分进行内在生理生化转化,达到了卷烟原料所要求的可加工性和可用

性,烟叶质量达最佳状态,即达到了适合采收烘烤的工艺水平。

4职责

4.1

市公司烟叶生产技术部

职责如下:

a)负责烟叶采收技术规范的修订;

b)负责全市烟叶采收技术的督导、考核。

4.2

县级单位职责如下:

a)负责本单位烟叶采收技术的培训、指导;

b)负责本单位烟叶采收技术的督导考核。

4.3

烟站

职责如下:

a)负责本辖区烟叶采收技术的落实;

b)负责各片区烟叶采收技术的考核。

5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烟叶采收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率达到标准要求;

b)烟叶成熟采收到位率。

为达到管理目标,需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改进。

6管控内容及方法

6.1原则

为达到工艺成熟,烟叶采收遵循以下原则:

a)严格掌握成熟度,做到下部烟叶适熟采收,中部烟叶成熟采收,上部烟叶充分成熟采收;

b)正常情况下,参照叶龄、栽后天数及表面的成熟特征进行采收;

c)同一炉采收的烟叶,品种、部位、成熟度应相同,整体素质应相近。

6.2部位成熟特征

6.2.1下部叶

叶片颜色由绿色开始变为黄绿色,以绿为主,黄绿各半;叶耳浅绿;茸毛部分脱落;主脉稍变白;

叶尖、叶缘稍下垂。

叶龄50d~60d,移栽后65d~70d。

6.2.2中部叶

叶片呈较明显的黄绿色(约8成~9成黄),叶尖、叶缘落黄明显;叶耳浅黄;茸毛大部分脱落;主

脉变白2/3以上,支脉变白1/2以上;叶片自然下垂;茎叶角度增大。

叶龄70d~80d,移栽后90d~100d。

6.2.3上部叶

叶片基本全黄(约9成~10成黄),叶面发皱,出现明显的黄色成熟斑,叶尖、叶缘变白;叶耳淡

黄;茸毛基本脱落;主脉全白,支脉变白2/3以上;茎叶角度明显增大,叶尖、叶缘向背面卷曲。

叶龄

80d~90d,移栽后110d~130d。

6.3采收

6.3.1采收时间

烟株打顶后10d~15d开始采收。

采收宜在上午6时~10时进行。

6.3.2采收数量及次数

单株采收5次,前4次每次采2片~4片叶,第5次上部6片叶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收。

第1次、第2次采

收结束后,依据部位成熟特征停炉7d~10d,再进行第3次、第4次采收;第4次采收结束后,停炉10d进

行第5次采收。

6.3.3采收方法

人工采收时,以中指和食指托着叶柄基部,大拇指放在叶柄上面,向下轻轻一压,向侧拧下。

采收

时轻拿轻放,避免因挤压、摩擦、日晒等造成损伤。

6.3.4采后堆放

烟叶采收后放置在阴凉处,叶基对齐、高度不超过50cm;当天采收,当天编烟装炉。

6.4相关方及需求及期望

在第6.3节点,应充分考虑省局(公司)对提高烟叶可用性的需求和期望,应充分考虑烟农对烟叶

采收质量的需求和期望。

6.5风险识别及管控

6.5.1质量风险

第6.3节点质量-低,因采收标准掌握不到位导致烟叶采青或过熟;因烟叶堆放过厚导致烟叶发热变

坏。

控制措施:

落实“烟叶准采证”制度,由烘烤师对烟田逐块查验,据实开具烟叶准采证,指导烟农

严格按成熟标准采收并合理堆放烟叶。

6.5.2安全风险

第6.3节点安全-低,因烟叶采收期间田间温度较高导致采收人员高温中暑;因安全意识不强导致鲜

烟叶运输过程发生事故风险。

控制措施:

加强安全培训,作业前及时做好安全风险告知,落实防范措施,

督促做好安全防护和安全作业。

7相关文件

表1相关文件清单

序号

文件名称

发布单位

文号

发布日期/频次

1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烟叶

生产指导意见》

市公司

年度

8相关记录

表2相关记录清单

序号

记录名称

填制/收集部门

保管部门

保管年限

1

《烟叶采收烘烤情况

统计表》

烟站、县级单位、市公司烟叶生产技术部

烟站、县级单位、

市公司烟叶生产技

术部

2年

2

《烟叶准采证》

烟站

A

烟站

2年

(二)烤烟密集烘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对潍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烤前准备、采收后烟叶整理、装烟、烘烤工艺及烤后烟叶

回潮技术作出了规定,确保烤烟密集烘烤技术落实符合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市公司烟叶生产技术部、县级单位、烟站的烤烟密集烘烤技术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771.1烟草术语第1部分:

烟草栽培、调制与分级

GB/T23219-2008烤烟烘烤技术规程

Q/SDYC1206密集烤房建造技术规程

Q/SDYC113158-2016山东优质烟叶精准密集烘烤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

烘烤

将田间成熟采收的鲜烟叶以一定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加工设备内,人为创造适宜的温湿度环境,

使烟叶颜色由绿变黄并不断脱水干燥,内在化学成分转化,实现烟叶烤黄、烤干、烤香的过程。

常划分为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干筋阶段。

3.2

密集烤房

烤烟生产中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基本结构包括装烟室和加热室,主要包含供热设备、通

风排湿设备、温湿度控制设备等。

基本特征是装烟密度大,强制通风,热风循环。

3.3

密集烘烤

使成熟采收的鲜烟叶在密集烤房中完成烘烤。

3.4

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计上所显示的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代表烤房内空气的温度。

3.5

湿球温度

在烤房内空气中相对湿度的水蒸汽压与湿球表面的水蒸汽压相等时,湿球温度计上所显示的温

度值,单位为摄氏度,代表湿烟叶的组织温度。

3.6

变黄程度

烟叶变黄整体状态的感官反映,以烟叶变为黄色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

通常应用的有:

a)3成~4成黄:

叶尖变黄,叶片变黄程度达到30%~40%;

b)5成~6成黄:

叶尖部、叶边缘变黄,叶片整体明显由绿色向黄色转化,叶片变黄程度达到50%~

60%;

c)7成~8成黄:

叶尖至中部、叶缘变黄,主脉、基部、主脉两侧仍可见明显绿色,叶片变黄程

度达到70%~80%;

d)9成黄:

黄片青筋,烟叶叶片全部呈现出黄色,叶基部、主脉两侧的支脉呈现出青色;

e)10成黄:

黄片白(黄)筋,烟叶叶片、支脉全部呈现出黄色,从叶尖到叶基部无含青痕迹。

3.7

干燥程度

烟叶含水量的减少反映在外观上的干燥状态。

通常应用的有:

叶尖变软:

烟叶尖部明显凋萎,其余绝大部分呈膨硬状,烟叶失水量相当于烤前含水量的10%左右;

a)叶片变软:

主脉两侧的叶肉包括支脉均已变软,但主脉仍呈膨硬状,烟叶失水量相当于烤前含

水量的20%左右;

b)主脉变软:

叶片充分凋萎,并向正面收拢,烟叶主脉变软变韧,难以折断,烟叶失水量相当于

烤前含水量的30%~35%;

c)勾尖卷边:

叶尖和叶缘出现一条干燥带,叶尖明显勾尖,叶缘自然朝正面卷起,烟叶失水量相

当于烤前含水量的40%左右;

d)小卷筒:

烟叶约有一半以上面积达到干燥发硬程度,两侧叶片向正面卷曲,烟叶失水量相当于

烤前含水量的50%~60%,俗称“小打筒”或““半打筒”;

e)大卷筒:

叶片几乎全干,更加卷缩,仅主脉中基部未干燥,烟叶失水量相当于烤前含水量的

70%~80%,俗称“大卷筒”;

f)干筋(烟筋收缩):

烟叶主脉水分基本全被排出,主脉一折即断,并有清脆的断裂声,叶片含

水5%~6%。

4职责

4.1

市公司烟叶生产技术部

职责如下:

a)修订烤烟密集烘烤技术规范;

b)负责全市烤烟密集烘烤技术落实的督导、考核。

4.2

县级单位

职责如下:

a)负责本单位烤烟密集烘烤技术的培训、指导;

b)负责本单位烤烟密集烘烤技术落实的督导、考核。

4.3

烟站

职责如下:

a)负责本辖区烤烟密集烘烤技术的培训、落实;

b)负责各片区烤烟密集烘烤技术的考核。

5管理目标管理目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烤房检查、鲜烟分类、编烟、装炉、烘烤、回潮等技术操作达到标准要求;

b)烘烤技术落实到位率。

为达到管理目标,需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改进。

6管控内容及方法

6.1烤房检查

烟叶烘烤前,做好以下项目的检查工作,烘烤设施检修到位率100%。

a)检查烤房墙体、房顶、门窗、炉门等,确保烤房的密封性良好;

b)检查进风口、回风口、排湿口、加热器、烟囱等,确保烤房加热排湿顺畅;

c)检查自控仪主机、传感线路、干湿球温度传感器等,确保自控设备工作正常;

d)检查电机、风机、电器保护、后备电源等,确保机械及动力配套设备工作正常;

6.2烟叶整理和编烟

6.2.1鲜烟分类

编烟前将烟叶按照成熟度差异、叶片大小、病残情况等分类,剔除不适用烟叶。

6.2.2烟竿编烟

单竿(长145cm的烟竿)鲜烟质量9kg~11kg。

编烟时每束2片,叶基对齐(叶柄露出约6cm~7cm),

均匀分布,单竿编烟160片~180片,烟竿两端空出5cm~8cm,编扣牢固不掉叶。

编烟用棉线绳,编烟在

干净的阴凉处进行,已编竿的烟叶应分类挂在挂烟架上,避免日晒,防止损伤烟叶。

6.3装炉

6.3.1装烟密度

装烟时上下层竿距均匀一致,相邻两个烟竿之间中心距离10cm~15cm,含水量多或阴雨时竿距

13cm~15cm,含水量少或天气干旱时竿距10cm~12cm。

6.3.2分类装烟

装烟时,同层鲜烟素质基本一致。

变黄快的鲜烟叶及成熟度高的烟叶装在温度相对最高的一层(即

气流下降式烤房的顶层、气流上升式烤房的底层),质量好的鲜烟叶装在其他层。

观察窗附近放置具有

代表性的烟竿。

烤房必须装满装匀,不留空隙。

6.4烘烤操作

6.4.1点火和烧火

完成装烟后,关严装烟室大门、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及时点火烘烤。

烧火时火力大小按烘烤各阶

段目标及升温速度的要求灵活掌握,烘烤初期烧小火,小排湿烧中火,大排湿烧大火。

6.4.2风机操作

点火升温后开启风机通风,烟叶变黄阶段低速到高速运转,定色阶段高速运转,干筋阶段转为低速

运转。

6.4.3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自控仪传感器挂置在距隔热墙2m、距侧墙1m位置。

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挂置在上棚挂烟梁烟

叶叶尖以上8cm~10cm处,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挂置在底棚挂烟梁烟叶叶尖以上8cm~10cm处。

6.5烘烤技术

6.5.1变黄阶段

6.5.1.1烟叶变化要求

烟叶变黄达到黄片青筋,失水干燥达到凋萎塌架、勾尖、主脉变软(温度最高的层次)。

6.5.1.2干湿球温度控制

烟叶装炉后,关闭门窗和进风口,点火,5h内将干球温度升至36℃,湿球温度控制在36℃,稳温5h

至烟叶叶尖变黄,风机低速运转;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38℃,湿球温度控制在37℃,

稳温20h至烟叶变黄3成~4成,叶片失水稍软,风机低速运转;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0℃,

湿球温度控制在38℃,稳温24h至烟叶变黄7成~8成,叶片失水全软,风机高速运转;以1℃/h的升温速

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温度控制在37℃,稳温15h至烟叶黄片青筋,主脉发软,风机高速运转。

6.5.1.3注意事项

变黄阶段中后期视湿球温度和烟叶变化适排湿,防止烟叶硬变黄。

6.5.2定色阶段

6.5.2.1烟叶变化要求

全炉烟叶黄片黄筋,失水干燥大卷筒。

6.5.2.2干湿球温度控制

以0.5℃/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5℃,湿球温度控制在37℃,稳温15h至支脉变白,勾尖卷

边,风机高速运转;以0.5℃/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7℃,湿球温度控制在37℃,稳温12h至烟

叶黄片黄筋,叶片干燥1/2以上,风机高速运转;以0.5℃/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50℃,湿球温

度控制在38℃,稳温5h至叶片干燥2/3以上,风机高速运转;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54℃,

湿球温度控制在39℃,稳温20h至烟叶大卷筒,叶片全干,风机高速运转。

6.5.2.3注意事项

烧火控温要准,保持温度稳定,防止升温过急和掉温。

根据烟叶变化,灵活掌握烘烤温湿度,确定

适宜的升温和定色速度。

湿球温度前段宜掌握在37℃,后段38℃~39℃,适排湿,缓定色,防止因排湿

定色过快出现回青或青筋,或因排湿定色过慢出现烤糟。

6.5.3干筋阶段

6.5.3.1烟叶变化要求

全炉烟叶主脉充分干燥。

6.5.3.2干湿球温度控制

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65℃,湿球温度控制在40℃,稳温5h至主脉收缩,干燥2/3

以上,风机低速运转;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68℃,湿球温度控制在41℃,稳温8h~10h

至全炉烟叶的主脉完全干燥,风机低速运转。

6.5.3.3注意事项

严禁大幅度掉温,以防洇筋。

严格控制干筋最高温度不超过68℃,防止出现烤红。

干筋期最高温度

条件下不超过12h。

青杂烟比例限定率≤10%

6.6烟叶回潮

6.6.1水分要求

手感干燥明显,手握沙沙作响;叶脉硬脆,很容易折断。

以能够进行卸烟操作为准,含水量13%~

14%。

6.6.2回潮方法

6.6.2.1自然回潮

烤烟季节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关闭门窗,把冷风进风口开到最大位置,持续开启风机,低速运

转,利用烤房外界空气进行循环,达到为装烟室增湿的目的;风机开启的时间,根据烟叶的回潮程度及

外界空气湿度灵活掌握。

6.6.2.2强制回潮

烤烟季节湿度较小的情况下,烤房温度降至40℃~45℃时,采用加湿器(微雾加湿、超声波加湿等)

或在加热室散热器和地面加水,利用水分的汽化,进行加湿回潮。

加湿时必须关闭进风门,同时开启风

机进行空气内循环,在整个回潮期间循环风机不停运转。

若回潮时供热设备已明显回冷,可再加热,温

度控制在40℃~45℃,促进水分的汽化,以使烟叶水分含量适宜。

6.7相关方需求及期望

在第6.1-6.6节点,应充分考虑烟农对烘烤操作质量的需求和期望。

在第6.4节点,应充分考虑省局(公司)对烟叶烤黄烤香的需求和期望;第6.5节点,应充分考虑省

局(公司)对烘烤技术符合烟叶质量要求的需求和期望。

6.8风险识别及管控

6.8.1质量风险

第6.1节点质量-低,因检查不严不细导致烘烤设施存在问题没被检查出来影响设施正常使用;控制

措施:

严格按烘烤要求对烘烤设施进行检修,并明确分工、落实专人、加强督导。

第6.4节点质量-中,存在烟叶烤青、烤糟、烤杂,影响烟叶质量风险;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精准密

集烘烤工艺,加强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第6.6节点质量—低,因回潮技术操作不当导致烟叶回潮过度;控制措施:

加强回潮技术培训,严

格按要求进行回潮。

6.8.2安全风险

第6.4节点安全-低,因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当导致出现用电隐患、装炉卸炉踏空风险;控制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使用烤后干烟卸炉撑杆。

7相关文件

相关文件清单

序号

文件名称

发布单位

文号

发布日期/频次

1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烟叶

生产指导意见》

市公司

年度

8相关记录

相关记录清单

序号

记录名称

填制/收集部门

保管部门

保管年限

1

烤房使用计划统计表

县级单位/市公司

烟叶生产技术部

县级单位、市公司烟叶生产技术部

2年

2

烤房检修情况统计表

县级单位/市公司

烟叶生产技术部

县级单位、市公司烟叶生产技术部

2年

3

烟叶烘烤实操培训记

录表

烟站

烟站

2年

4

烘烤工作奖惩通报

烟站

烟站

2年

烟叶采收技术规范附表:

烟叶采收烘烤情况统计表

单位

种植面积

(亩)

采收上炉进度(座)

累计上炉数量

(座)

烤出干烟

(担)

备注

第1炉次

第2炉次

第3炉次

第4炉次

第5次

合计

LE准准予予收采收采请您于。

请您于植您种的植您种的收收片位;片对位于;对于亩烟亩烟田中,田有中,有

M月月F

B日日INGKD地的烟田地点竿(夹)点的竿(夹)烟田烟叶准采证(烘烤师联)烟叶准采证(社员联)22合作社时前前,,对对时位位于于00块烟田块烟田、、合作社1166年年

C

采块,平均每株块,采平均每株;合片计采收;片合计采收

,装烟JH

,装烟JH

月月社员块,平亩均每株采收,面块场均判每断株采收积经现符平合成熟标准

烘烤师开具炉。

日烘烤师开具:

炉。

地点地的烟田点的烟田

烟叶采收技术规范附表:

烟叶准采证

社员:

您种植的亩烟田中,有块烟田、亩面积,经现场判断符合成熟采收标准,准

予采收。

请您于月日时前,对位于地点的烟田块,平均每株采收片;

对位于地点的烟田块,平均每株采收片;合计采收竿(夹),装烟

炉。

合作社烘烤师开具

年月日

烤烟密集烘烤技术规范附表:

烤房使用计划统计表

单位

合作社

小烤房

密集烤房

合计(座)

备注

1-4座

5—9座

10—19座

20—29座

30-39座

40—49座

50—59座

60座以上

烤房数量

(座)

烤房数量

(座)

烤房群

数量(个)

烤房数量

(座)

烤房群

数量(个)

烤房数量

(座)

烤房群

数量(个)

烤房数量

(座)

烤房群

数量(个)

烤房数量

(座)

烤房群

数量(个)

烤房数量

(座)

烤房群

和烘烤

工场数

量(个)

烤房数量

(座)

烤房群

和烘烤

工场数

量(个)

烤房数量

(座)

合计

烤烟密集烘烤技术规范附表:

烤房检修情况统计表

单位

烟站

密集烤房

普通小烤房(座)

烤房数量合计(座)

已完成检修烤房数量(座)

备注

5座以下/群

(组)

5座以上/群(组)

(含5座)

小计(座)

自控仪检修

加热设备

检修

烟囱和散叶

器的清灰

数量(座)

数量(座)

合计

烤烟密集烘烤技术规范附表:

烟叶烘烤实操培训记录表

单位:

地点:

烟叶部位:

装烟方式:

装烟量:

(竿)

烘烤时间

烟层温湿度

烟叶变化

操作情况

记录员

签字

干球(℃)

湿球(℃)

变黄程度

干燥程度

通风排湿状况

烤烟密集烘烤技术规范附表:

烘烤工作奖惩通报

QP2015年号烤房学员签名:

O月日时

各烟农、烘烤师:

根据工作计划安排,于月日组织专人对烘烤工作开展了专项检查,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单位

技术员

烟农

烘烤师

存在问题

处罚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