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9005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docx

《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docx

自净式传递窗确认方案

方案名称:

自净式传递窗2013年再确认方案

方案编号:

VP-P1012-01

 

 

1.验证方案审批

验证方案起草

起草部门

姓名

日期

生产车间

分析中心

 

验证方案审核

审核部门

姓名

日期

生产车间

分析中心

生产技术部

质量管理部QA

 

验证方案批准

批准人

姓名

日期

质量管理部部长

生产副总经理

 

2.概述

文件概述:

本验证方案特定用于自净式传递窗确认。

本文件描述了自净式传递窗设备确认的验证目的、职责分工以及各个确认项目的验证目的、可接受标准、确认方法。

本文件应由经过符合GMP专业训练的人员来执行。

确认程序中所有提到的项目都要经过验证,每个项目完成后,应记录检查确认的结果,并签字和署明日期,验证完成以后,这将被作为报告提交。

设备概述:

本机采用联锁装置,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循环对腔式及内置物料、物品等进行风淋自净,以确保进入D级区内的物料及物品符合要求。

主要设备基础资料

传递窗编号

使用部门

安装位置

NT

精干包Ⅰ

过筛内包间

NT

精干包Ⅰ

干燥暂存间

NT

精干包Ⅰ

内包材暂存间

NT

精干包Ⅰ

外包脱包间

NT

精干包Ⅰ

混粉内包间

NT

精干包Ⅰ

废弃物间

3.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本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均符合设计要求,联锁装置正常工作,传递窗的高效检漏、自净时间、紫外灯辐照强度测定、沉降菌数、表面微生物应符合D级区要求。

4.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自净式传递窗的设备确认。

5.确认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2原料药

◇《药品GMP指南》原料药

◇《Q7A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uidanceforActivePharmaceuticalIngredients》(ICHQ7A原料药GMP指南)

◇欧盟GMP指南Volume4EUGuidelinesto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MedicineProductforHumanandVeterinaryUsePartII-BasicRequirementsforActiveSubstanceusedasStartingmaterials&Annex15QualificationandValidation.

◇21CFRPart211Current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forFinishedProduct.

◇GR-0040《确认(验证)实施指南》。

6.确认实施日期

确认小组人员名单、职责分工

人员名单和职责分工

组长

姓名

职务/职称

部门

职责

培训档案号

负责确认方案和报告的审核;负责确认期间各部门的协调,组织小组按照确认计划进行实施;现场对确认过程进行指导以及对确认项目进行偏差分析。

100213

100936

职责

培训档案号

负责对确认方案的起草;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确认方案具体进行安装确认检查;并对传递窗进行高效检漏、自净时间的确认,负责汇总检验数据至报告中,负责确认报告的填写整理和每个确认单元的检查及评价结果和偏差说明。

100393

103313

102378

负责微生物试验的测定,填写记录;负责确认报告的整理。

100226

104235

负责传递窗确认涉及的仪器仪表的校准。

100509

负责确认方案和报告的修订和审核;现场监督整个确认过程的实施;确认项目的结果评价与最终的确认结论评价;负责确认方案及报告的归档工作。

101352

102718

负责确认方案和报告的修订和审核;现场监督整个确认过程的实施和确认报告的会签。

100265

4646

参与确认的所有人员已经过相关SOP等确认知识的培训,具备从事再确认的工作能力,并经过质量管理部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确认工作。

8.所用仪器仪表的确认

确认工作开始前应准备好确认所需的仪器仪表,这些仪表必须经过校验并且在有效期内,否则不能用于确认工作。

具体确认记录见下表:

名称

型号

制造商

校验证书号

校验有效期至

尘埃粒子计数器

浮游菌采样仪

紫外线强度测定仪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9.风险评估

评估目的:

为保证Ⅰ自净式传递窗能符合生产工艺和GMP要求,降低和控制带来的潜在质量风险,保证精干包Ⅰ自净式传递窗按照工艺规程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为精干包Ⅰ自净式传递窗的再确认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风险评估工具:

应用失败模式效果分析(FMEA),识别潜在的失败模式,对风险发生的频率、严重性和可测量性评分。

风险等级确定标准

风险系数

分数

风险水平

描述

严重程度

(S)

5

关键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

直接影响GMP原则,危害生产厂区活动。

4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

此风险可导致未能符合一些GMP原则,可能引起检查或审计中产生偏差。

3

尽管不存在对产品或数据的相关影响,但仍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

此风险可能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或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坏影响。

2

尽管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但对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仍产生较小影响。

1

无影响

对产品质量无影响。

可能性

(L)

5

极高

极易出现的问题,几乎每次均会发生。

4

偶尔出现的问题,有时会发生。

3

很少出现的问题,很少会发生。

2

极少出现的问题,几乎不会发生。

1

不可能

不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可能发生。

可检测性

(D)

5

不可测

不可能检测到。

4

极低

风险不易发现或用户投诉后才能发现。

3

通过周期性手动控制或必须取样分析检测才能发现或检测到错误。

2

通过加强现场检查就能发现或检测到错误。

1

配备自动控制或在线检测装置,随时能检测错误(如警报)或错误明显或错误不能继续进入下一阶段。

风险优先系数(RPN)计算

风险优先系数(RPN)=严重程度(S)×可能性(L)×可检测性(D)。

RPN

风险水平

可接受程度

评估

≤25

可接受

无需采用额外的控制措施。

25<RPN<60

或严重程度≥4

采取控制措施,

经确认后可接受

要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

所采用的措施可以是规程或技术措施,但均应经过确认。

≥60

不可接受

必须尽快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

确认应先集中于确认已采用控制措施且持续执行。

风险评估信息表

本系统的风险评估信息汇总如下:

评估项目

风险发生的失败模式

风险分析

R

P

N

风险控制和预防措施

严重

程度

可能

可检

测性

1

设备信息

设备变更或大的维修导致设备运行参数或性能与原工艺不符

影响产品质量及系统稳定性5

2

2

20

参照上次确认时设备信息确定是否存在变更,应对变更设备进行相关确认,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需在安装在确认中确认。

2

文件系统

操作规程及SOP不完善或缺失

无法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充分培训4

2

2

16

检查工序相应的SOP文件是否完善,是否为现行版本。

需在安装在确认中确认。

3

设备零部件

设备关键零部件缺陷或损坏

设备无法正常运行5

3

2

30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检查设备关键零部件是否正常,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及定期维护保养。

需在安装在确认中确认。

4

电路控制系统

电线接头等松动、接触不良

设备无法正常启动3

3

2

18

定期做好检查工作,需在安装在确认中确认。

5

拦截率

高效过滤器损坏

除菌除尘效果不达标5

4

3

60

当检漏结果超过高效允许拦截率时,需要修补或更换,需在运行在确认中确认。

6

辐照强度

辐照强度不到要求

污染物料5

4

3

60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达不到要求及时更换,需在性能在确认中确认。

7

传递窗联锁装置

传递窗联锁损坏

物料污染5

4

3

60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日常维护保养及定期维护保养,需在运行在确认中确认。

8

自净时间

尘埃粒子数超标

影响产品质量5

4

3

60

传递窗高效过滤器应处于正常状态,做好检测工作,需在运行在确认中确认。

9

沉降菌

沉降菌超标

影响产品质量5

4

3

60

传递窗高效过滤器应处于正常状态,做好检测工作,需在性能在确认中确认。

10

紫外灯

杀菌效果

杀菌效果差

影响产品质量5

4

3

60

按规定做好日常环境监测工作,需在性能在确认中确认。

通过风险评估可见精干包Ⅰ自净式传递窗中拦截率、辐照强度、联锁装置、自净时间、紫外灯杀菌效果、微生物风险较大。

因此可以确定精干包Ⅰ自净式传递窗中拦截率、辐照强度、联锁装置、自净时间、紫外灯杀菌效果、微生物为关键项,本次系统再确认需对所有关键项进行再确认。

可接受标准

针对该系统再确认过程中所有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识别出潜在风险;进而进行风险分级,通过分级的结果来决定所需采用的适宜控制措施。

确认项目、确认过程和确认结果均证明该系统设备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符合现行GMP的标准,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10.确认内容

设备安装再确认

文件资料的确认

按下表内容逐项检查51车间精干包Ⅰ自净式传递窗的文件资料,检查结果记录在表格内,下列资料应齐全,若有缺失,应说明理由。

分类

文件名称及SOP编号

文件版本

是否现行

存放处

是否齐全

操作规程

PS-0009《传递窗使用规程》

是□

否□

是□否□

QC-0021《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监测规程》

是□

否□

是□否□

QC-0026《洁净区沉降菌监测规程》

是□

否□

是□否□

EQ-0080《Y09-01型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安全操作规程》

是□

否□

是□否□

EQ-0076《FKC-1型浮游菌采样器安全操作规程》

是□

否□

是□否□

QC-0030《生物指示剂试验规程》

是□

否□

是□否□

上一次确认方案及确认报告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设备信息的确认

检查传递窗是否与上次确认设备一致,将确认结果记录在下表: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安装位置

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设备现状再确认

按下表内容逐项检查该设备安装情况,确认该系统设备部件无缺陷和损坏;安装稳定并将确认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过筛内包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检查内容

可接受标准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外表面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内腔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密封垫

垫圈贴合完整,密封性好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干燥暂存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检查内容

可接受标准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外表面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内腔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密封垫

垫圈贴合完整,密封性好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内包材暂存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检查内容

可接受标准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外表面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内腔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密封垫

垫圈贴合完整,密封性好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外包脱包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检查内容

可接受标准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外表面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内腔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密封垫

垫圈贴合完整,密封性好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混粉内包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检查内容

可接受标准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外表面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内腔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密封垫

垫圈贴合完整,密封性好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废弃物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检查内容

可接受标准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外表面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内腔

不锈钢,表面光滑

是□否□

设备密封垫

垫圈贴合完整,密封性好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按下表内容逐项检查该设备安装情况,确认该系统设备配电的连接应符合有关要求,根据设计要求逐项检,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过筛内包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项目

设计要求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电压

220V

是□否□

频率

50HZ

是□否□

保护等级

三级保护

是□否□

线路

隐蔽布线,无卫生死角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干燥暂存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项目

设计要求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电压

220V

是□否□

频率

50HZ

是□否□

保护等级

三级保护

是□否□

线路

隐蔽布线,无卫生死角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内包材暂存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项目

设计要求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电压

220V

是□否□

频率

50HZ

是□否□

保护等级

三级保护

是□否□

线路

隐蔽布线,无卫生死角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外包脱包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项目

设计要求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电压

220V

是□否□

频率

50HZ

是□否□

保护等级

三级保护

是□否□

线路

隐蔽布线,无卫生死角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混粉内包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项目

设计要求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电压

220V

是□否□

频率

50HZ

是□否□

保护等级

三级保护

是□否□

线路

隐蔽布线,无卫生死角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废弃物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项目

设计要求

实际安装

是否符合要求

电压

220V

是□否□

频率

50HZ

是□否□

保护等级

三级保护

是□否□

线路

隐蔽布线,无卫生死角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安装再确认检查偏差分析

安装确认检查过程中,若存在偏差,应将存在的偏差予以描述,并采取纠正措施,经批准后重新实施,跟踪结果。

安装确认过程是否存在偏差:

是□否□。

偏差描述及评价:

 

分析人:

日期:

安装确认检查结果评价

 

评价人:

日期:

传递窗运行检查

传递窗联锁装置确认

验证目的:

确认传递窗联锁装置符合设计要求。

可接受标准:

传递窗的两侧门不可同时开启。

过筛内包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测试内容

接受标准

工作状况

是否符合要求

联锁装置

内侧门开启时,外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联锁装置

外侧门开启时,内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干燥暂存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测试内容

接受标准

工作状况

是否符合要求

联锁装置

内侧门开启时,外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联锁装置

外侧门开启时,内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内包材暂存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测试内容

接受标准

工作状况

是否符合要求

联锁装置

内侧门开启时,外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联锁装置

外侧门开启时,内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混粉内包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测试内容

接受标准

工作状况

是否符合要求

联锁装置

内侧门开启时,外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联锁装置

外侧门开启时,内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外包脱包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测试内容

接受标准

工作状况

是否符合要求

联锁装置

内侧门开启时,外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联锁装置

外侧门开启时,内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废弃物间传递窗

设备编号:

测试内容

接受标准

工作状况

是否符合要求

联锁装置

内侧门开启时,外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联锁装置

外侧门开启时,内侧门不可开启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高效过滤器的检漏

测试方法:

在高效过滤器的上游使用气溶胶发生器产生合适浓度的PAO气溶胶(仪器自动判断),然后在高效过滤器的下游使用扫描探头进行扫描检测,扫描头距过滤器约20-30mm,以30-50mm/s的速度来回扫描,在TDA-2H光度计的显示屏上直接显示泄漏率,从而判断高效过滤器是否存在泄漏。

可接受标准:

泄漏率合格标准:

≤%

确认记录见下表:

高效过滤器位置

泄漏率%

泄漏部位

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传递窗自净时间的确认

测试方法:

在洁净区内一侧将尘埃粒子采样管放在传递窗的内,关闭传递窗门,传递窗开始吹淋的同时,开启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当尘埃粒子数达到D级洁净级别要求的时间即为传递窗的自净时间。

应连续检测三次。

(具体测试记录见附件)

可接受标准:

检测项目

洁净级别

粒子数

法定标准

纠偏限

警戒限

悬浮粒子

(个/m3)

D级

3520000

3000000

2000000

≥5um

29000

20000

15000

第一次测试

设备名称

达到D级洁净级别要求的时间

实测粒子数

是否符合要求

≥5um

过筛内包间

传递窗

是□否□

干燥暂存间

传递窗

是□否□

内包材暂存间

传递窗

是□否□

混粉内包间

传递窗

是□否□

外包脱包间

传递窗

是□否□

废弃物间

传递窗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第二次测试

设备名称

达到D级洁净级别要求的时间

实测粒子数

是否符合要求

≥5um

过筛内包间

传递窗

是□否□

干燥暂存间

传递窗

是□否□

内包材暂存间

传递窗

是□否□

混粉内包间

传递窗

是□否□

外包脱包间

传递窗

是□否□

废弃物间

传递窗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第三次测试

设备名称

达到D级洁净级别要求的时间

实测粒子数

是否符合要求

≥5um

过筛内包间

传递窗

是□否□

干燥暂存间

传递窗

是□否□

内包材暂存间

传递窗

是□否□

混粉内包间

传递窗

是□否□

外包脱包间

传递窗

是□否□

废弃物间

传递窗

是□否□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数据汇总

设备名称

过筛内包间

传递窗

干燥暂存间

传递窗

内包材暂存间

传递窗

混粉内包间

传递窗

外包脱包间

传递窗

废弃物间

传递窗

达到D级洁净级别要求的最长时间

传递窗自净时间规定

经确认,传递窗在自净时间内均已达到D级区,因此传递窗自净时间规定为。

检查及评价结果:

偏差说明:

执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运行确认检查偏差分析

运行确认检查过程中,若存在偏差,应将存在的偏差予以描述,并采取纠正措施,经批准后重新实施,跟踪结果。

运行确认过程是否存在偏差:

是□否□。

偏差描述及评价:

 

分析人:

日期:

运行确认检查结果评价

 

评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