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翻译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870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翻译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翻译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翻译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翻译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翻译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翻译题.docx

《古代汉语翻译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翻译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翻译题.docx

古代汉语翻译题

古代汉语翻译题

 

 

———————————————————————————————— 作者:

————————————————————————————————日期:

 

古代汉语翻译题:

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耳。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译文: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

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

"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

"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

"曾子说:

"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

小孩子并不懂事,什麽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

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

"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2.《战国策》扁鹊见秦武王

[文言文/古文原文]:

昔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ﻫ[文言文翻译/解释]:

从前扁鹊拜见秦国的武王,武王告知他自己的病,扁鹊请求让他来治好这病。

ﻫ[文言文/古文原文]:

  左右曰:

“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文言文翻译/解释]:

(国王)左右的人说:

“您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去除它未必能彻底清除,那将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

”ﻫ[文言文/古文原文]:

 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

“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ﻫ[文言文翻译/解释]:

武王把这些话告诉扁鹊。

扁鹊恼火地扔下治病的器具说:

“您和懂得治病的人商量治疗(的方案),却和不懂的人否定治疗(方案),用这样的方式主持秦国政治,那么您一定会亡国的啊。

3.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翻译: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

有人对惠子说:

"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前往看望惠子,说: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你知道吗?

鹓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

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刚巧从空中飞过,鹞鹰抬头看着鹓,发出一声怒气:

'吓'!

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怒叱我吗?

4. 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隐。

成公贾入谏,王曰:

“不榖禁谏者,今子谏,何故?

”对曰:

“臣非敢谏也,原与君王隐也。

”王曰:

“故不设榖矣?

”对曰:

“有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

”王射之曰:

“有鸟止于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意也;其不飞,将以长羽翼也;其不鸣,将以览民则也。

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

贾出矣,不榖知之矣。

”明日朝,所进者五人,所退者十人。

群臣大说,荆国之众相贺也。

翻译:

楚庄王继王位三年,不喜欢直言进谏而喜欢隐语。

成公贾进谏,庄王说:

“我禁止进谏,现在你来进谏是什么缘故?

”成公贾回答说:

“我不敢来进谏,我是和君王说隐语的。

”王说:

“为什么向我说隐语呢?

”回答说:

“有只鸟栖息在南方的山上,三年不动不飞不叫,这是什么鸟?

”庄王猜度说:

“有只鸟停在南方的山上,它三年不动,是用来定自己的志向;它三年不飞,是用来增长翅膀(增强国力);三年不叫,是用来观察治民的法则。

这只鸟虽然不飞,飞就要冲天;虽然不叫,叫就要惊人。

你出去罢,我知道这个隐语的意思了。

”第二天上朝,提拔了五个人,贬退了十个人。

群臣非常高兴,楚国的百姓互相庆贺。

5.《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一》: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

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

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

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

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

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

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翻译:

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

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

“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

”(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

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

“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

为什么啊?

”晏子回答说:

“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

”灵公说:

“好。

”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6.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翻译:

人做学问,如果不是一天天进步,那就是在一天天退步。

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

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不好的习气。

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路费,仍要广泛得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与古人相合,以便探求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

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像一个面对着墙壁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

孔子说:

“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勉励自己吗?

7.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宴子入见,立有间,公曰:

“怪哉!

雨雪三日而不寒。

”宴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

宴子曰:

“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

寡人闻命矣。

”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

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

“宴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

“怪啊!

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

”晏子回答说:

“天气果真不寒冷吗?

”晏子笑了笑。

景公说:

“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

”景公说:

“说的对!

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

命令凡看见路途时候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闾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

已任职的发给两月救济粮,生病的发给两年救济粮。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

“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

” 

8.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

“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于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后也。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译文】

 赵襄王向善于驾车的人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习不久之后就与他进行比赛,赵襄王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了。

赵襄王说:

“你教我驾车,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

”王子期回答说:

“本领全部都教给你了,只是你使用得不恰当。

但凡驾车特别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

现在国君在落后时就一心想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我赶上,其实驾车赛跑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掉在后面。

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怎么能有心思去关心调整马呢?

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的原因了。

【启示】

赵襄王同王子期赛马,在三次的比赛中,都没有超过王子期。

赵襄王的逞强好胜,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当然值得赞誉。

问题在于青之所以能够胜于蓝,需要在老师的教导下,悉心向学,并且下一番工夫,勤学苦练,才能做到。

赵襄王跟王子期学御,时间不长,就要求跟老师比赛,姑且不谈技术掌握得如何,单就驾车的基本要领还摸不着边。

这种急于求胜求成的做法,实在是学习之大敌。

水到才能渠成,水还到不了,便要求渠成,要求发挥作用,是绝难办成的。

赵襄王学御之事,无疑是极好的启示。

 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做任何事,如果不专心致志,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

做学问也是如此,只有抛弃杂念,集中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9.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

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宵则振铎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以守。

卒岁,虎不能获。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驰其极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绝而不理。

无何,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驱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二爪之,毙。

翻译; 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

若石率领他的人昼夜警惕。

日出的时候敲响钲,日落就点起篝火,夜晚就敲铃铛守夜。

种荆棘灌木、在山谷筑墙来防守。

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大喜,自以为老虎死了没有对自己形成威胁的动物了。

于是放松了警惕和机谋,撤除了防备。

墙坏了不修,藩篱破了不整理。

没过多久,有貙追捕麋鹿来到(这里),在他家的一角停了下来,听到他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入并吃它们。

若石不知道它是貙,呵叱它,它不跑开,(又)用土块打它,貙象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

10.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31),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翻译:

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

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

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

11.原文:

管仲束缚①,自鲁之②齐。

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

“适③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曰:

“如子④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

  译文:

管仲因罪被捕,从鲁国押往齐国。

饥渴地在大道上走着,路过绮乌郡时,防守边疆的人跪在地上非常恭敬地请他吃食物。

因此私下里,这个防守的人对管仲说:

“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而没被处死,还被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

”管仲回答说:

“假如真像你说的话,那么我重用贤良者,让有才能的人得以发挥,我怎么谢你呢?

”这个防守的人因此怨恨管仲。

 ①束缚:

被囚禁

②之:

③适:

正当、当

④之:

(结构助词)的

知识要点

1、特殊句式:

甚敬。

(省略句,省略“之”) 

  将何以报我?

(宾语前置,应是“将以何报我?

”)

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宾语前置,即用贤,使能,论劳。

“之”作助词,不译,作用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谓语之前。

 用齐(介词省略句即用于齐)(被动句,被用于齐国) 

 2、重要虚词:

而绮乌封人跪而食之连词,表修饰 

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连词,表递进

  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连词,表承接

 3、重要实词

管仲束缚束缚:

被捆绑

封人因窃为管仲曰 窃:

私下地,因:

乘机。

劳之论论:

评定

 道而饥渴 道:

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食:

名词作动词,喂 

 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适:

如果

12.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

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①所谓之不祥也?

”晏子曰:

“国有三不祥,是不与②焉。

夫有贤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

如④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⑤曷为不祥也?

翻译:

齐景公出外打猎,在山上看见了老虎,在沼泽又看见了蛇。

心情很不好,回去之后,他询问晏子:

“今天我去打猎,上山看见老虎,下沼泽又看见了蛇,这大概就是一般人所说的不吉利的预兆吧!

”晏子回答说:

“一个国家有三种不吉利,而你刚才说的都不在其内。

国家的不祥是:

有贤人却不知道,这是第一不吉利;知道了却不能任用,这是第二不吉利;任用了却不能信任,这是第三不吉利。

所谓不吉利,就是像这样的事情。

今天大王上山看见老虎,山本来就是老虎的窝呀;下沼泽看见蛇,沼泽本来就是蛇的洞穴呀!

到老虎窝看到老虎,到蛇穴看到蛇,这是很正常的,怎么说是不吉利呢?

12.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

哀公曰:

“请用。

”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

哀公曰: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

”仲尼对曰:

“丘知之矣。

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

果蓏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

丘之闻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

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从上雪下也。

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译文:

孔子陪坐在鲁哀公身边,鲁哀公赐给他桃子和黍子。

哀公请孔子吃。

孔子先吃黍子而后吃桃子,鲁哀公身边左右侍从都掩口而笑。

鲁哀公说:

“黍子,并不是吃的,而是用来擦拭桃子的。

”孔子回答说:

“我知道这种用法。

那黍子,是五谷中排在第一位的东西。

祭祀先王时它是上等的祭品。

瓜果蔬菜有六种,而桃子为下等品,祭祀先王的时候不得拿进庙中。

我孔丘听说,君子用下等的东西擦拭高贵的东西,没有听说用高贵的东西来擦拭低贱的东西。

如今用五谷中高贵的来擦拭瓜果蔬菜中低贱的,是用上等的来擦拭下等的。

我以为这样做损害了礼义,所以不敢把桃子放在宗庙的祭品前面先吃。

13.戴盈之曰: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

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

“今有人日(日:

每天)攘(攘:

偷)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道:

行为)。

’曰:

‘请损(损:

减少)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如知其非义,斯(斯:

那么)速已矣,何待来年?

翻译:

戴盈之说:

“只征收十分之一的田赋,去掉在市场上征收的商业税。

今年怕是做不到了。

请让田赋和关市之征减轻些,等到明年再完全废除,怎么样?

孟子说:

“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

有人劝告他说:

‘(做)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

’那个偷鸡的人说:

‘(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是正当的行为,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