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713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docx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docx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

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

 

|

 

华东电网有限公司

2005年9月

 

 

1、

范围………………………………………………………

2

2、

引用标准…………………………………………………

2

施工及验收标准…………………………………………

`

2

测试和试验标准…………………………………………

2

3、

基本要求…………………………………………………

3

4、

·

表面处理…………………………………………………

3

5、

涂装材料…………………………………………………

4

6、

涂装工艺…………………………………………………

6

*

环境要求…………………………………………………

6

预涂装……………………………………………………

7

施工工艺流程……………………………………………

&

7

涂装工艺规范表…………………………………………

7

7、

安全措施…………………………………………………

9

8、

工程验收…………………………………………………

10

工程资料检查……………………………………………

10

工程质量验收……………………………………………

10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500kV线路铁塔防腐工程技术指标的测试………

1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500kV线路铁塔防腐工程竣工现场抽查项目……

14

附录C

(资料性附录)500kV线路拉线棒防腐与防盗工程综合施工

工艺推荐方案……………………………………

16

附录D

(资料性附录)运行管理………………………………………

17

附录E

}

(资料性附录)新建线路工程管理………………………………

19

 

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

1、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华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铁塔在采用冷涂锌进行防腐工程的技术和工艺要求。

对500kV线路施工和竣工验收及线路巡视、检查、维护和技术管理提出了相应要求.

1.2本规范适用于华东电网500kV交流和直流架空输电线路铁塔防腐工程中的招标技术条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竣工检查。

1.3华东电网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杆塔以及500kV及以下户外变电站结构(包括平台、支架、栏杆、扶梯、避雷针等),其冷涂锌防腐工程技术和工艺规范,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GBJ233-90《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DL/T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3、DL/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4、国家电网生[2003]481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5、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6、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8、GB/T1720—88《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

9、GB9286—8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10、GB/T9750—88《涂料产品的包装标志》

11、GB/T3491—92《涂料产品的包装通则》

12、GB/T2705—92《涂料产品的分类、命名和型号》

测试和试验标准

1、GB/T1723—93《涂料粘度测定法》

2、GB/T1724—79(89)《涂料细度测定法》

3、GB/T1725—79(89)《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

/

4、GB/T1726—79(89)《涂料遮盖力测定法》

5、GB/T1727—92《漆膜一般制备法》

6、GB/T1728—7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测定法》

7、GB/T1730—93《漆膜硬度测定法》

8、GB/T1731—93《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9、GB/T1732—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10、GB/T1763—79(89)《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

11、GB/T1764—79(89)《漆膜厚度测定法》

|

12、GB/T3186(89)《涂料产品的取样》

13、GB/T5208(85)《涂料闪点测定法》

14、GB/T9721—8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测定法》

15、GB/T9728—88《涂料试验状态调节和试验测定法》

16、GB/—92《色漆和清漆漆膜测定法》

3、基本要求

输电线路铁塔钢结构防腐工程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本规范的相关技术指标,并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等技术资料。

对于新的防腐材料必须经检验和实际应用证明效果良好或经省部级(含)以上质检中心的鉴定合格后方可选用。

防腐施工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及防腐材料的使用说明执行。

其材料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施工要求,做好防腐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4、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等级

根据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的规定,采用手工除锈方式的st3和st2两个质量等级。

铁塔表面除锈要求

铁塔钢结构表面除锈应达到st3级要求:

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且无附着不牢的起壳氧化皮、铁锈和旧漆皮等附着物,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

铁塔钢结构表面不易清理部位(如塔缝、螺丝钉、背对背钢缝隙等部位)的除锈要求:

必须达到st2级。

{

对于污染严重的塔体表面(如塔体下部),被油脂污染或被氧化物污染或附有旧漆层,应进行表面预处理,去除油脂或铲除厚的锈层等附着物,除锈后,清除塔材表面应无浮灰和碎屑,除锈等级亦应达到st3级。

表面处理的保护

表面处理后应尽快(一般应不超过4小时)刷涂第一层底漆。

表面处理后,因故不能立即刷涂底漆,要妥善保护,以防再度生锈和污染,如发现生锈和污染,应按除锈标准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500kV拉线塔拉棒的表面处理和防腐施工工艺

拉线棒表面处理:

拉线棒地上部分表面进行人工除锈,应达到st3级标准.拉线棒地下部分挖深50cm,除净表面泥土,去除污垢和锈蚀物等附着物,除锈应达到st3级标准。

干燥后,按铁塔钢结构表面的涂刷工艺标准,涂刷冷涂锌防腐底漆两道。

拉线棒防腐与防盗工程综合施工工艺推荐方案见附录C。

*

铁塔接地线的表面处理和防腐施工工艺

接地线下挖50cm深度,除净表面泥土,去除污垢和锈蚀物等附着物,除锈应达到st3级标准。

干燥后,按铁塔钢结构表面的涂刷工艺标准,涂刷冷涂锌两道底漆和两道面漆。

为增强埋入地下接地线的防水性能,埋入地下部分涂一道厚浆型环氧煤漆。

5、涂装材料

涂装材料的选择:

工程要求应采用防锈、防腐性能优异的冷涂锌作涂装材料,冷涂锌漆包括底漆和面漆,并配有底漆和面漆的专用稀释剂、固化剂。

铁件表面防腐寿命必须达到8年以上。

涂装材料使用前的技术要求

检查

a)主控项目:

铁塔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指标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b)一般项目:

检查防腐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检查数量:

抽查。

"

抽查数量为每批按相同的产品总包装桶数的

取样(n为总运装桶数),但不少于3桶,每桶取样不得少于0.5kg。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开桶

开桶前应先确认其牌号、品种、颜色、批号等,并记录在案。

开桶时避免灰尘杂物混入桶内,桶内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搅拌

涂料中各成份的比重有差异,比重大者易沉淀,故要求使用前必须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均匀如一。

配比

双组份涂料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所规定的比例来混合,一旦配比混合后,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

熟化

双组份涂料都有熟化时间的要求。

将两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必须达到规定的熟化时间才能使用。

稀释

应使用配套专用稀释剂,严格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添加稀释剂调整粘度,一般稀释剂的添加应不超过5%。

冷涂锌底漆。

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1)具有阴极保护作用,防腐蚀性能优异。

(2)耐酸碱、耐油性、耐水性和耐溶性好。

(3)附着力强,漆膜与铁塔钢结构表面的粘接性能好。

耐磨、耐冲击性强。

(4)干燥快,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与面漆很好地配合使用。

(5)漆膜对铁塔钢结构母材的性能不应产生不利的影响。

(6)涂层损伤应易于修补。

冷镀锌底漆的主要技术要求(表1)

表1冷镀锌底漆的主要技术要求

序号

<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标准

1

漆膜外观

漆膜平整

GB/T1729-93

2

~

硬度(摆杆)

GB/T1730-93

3

粘度(涂4杯,25℃)S

≥35

GB/T1723-93

4

细度(μm)

≤70

GB/T1724-79

5

干燥时间

(25℃)

表干(h)

*

实干(h)

≤2

≤24

GB/T1728-79

(89)乙法

GB/T1728-79

$

(89)甲法

6

柔韧性(mm)

≤2

GB/T1731-93

7

冲击性()

≥40

GB/T1732-93

8

附着力(划圈法)(级)

≤2

GB/T1720-79

(89)

9

干膜厚度(μm)

平均每道漆最小取40计

GB/T1764—79(89)

冷涂锌面漆

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1)漆膜应有优良的耐侯性,耐久性,良好的光泽,反射紫外线能力强。

(2)漆膜密实性能高,水蒸汽渗透性低,耐水性好,良好的耐酸碱性。

(3)干燥快,漆膜层间结合力应优良,坚韧耐磨。

(4)防腐涂层损伤应易干修补。

<

冷涂锌面漆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

表2冷涂锌面漆的主要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标准

1

漆膜外观

漆膜口明亮、平整

GB/T1729-79

2

硬度

GB/T1730-93

3

.

粘度(涂-4杯25℃)

≥35

GB/T1723-93

4

细度(μm)

≤60

GB/T1724-79

5

干燥时间

(25℃)

表干(h)

≤2

GB/T1728-79

(89)乙法

`

实干(h)

≤10

GB/T1728-79

(89)甲法

6

柔韧性(mm)

≤2

GB/T1731—93

|

7

附着力(级)

≤2

GB/T1720—79(89)

8

耐候性24个月

不起泡、不剥落、不开裂

GB/T1766—79(89)

<

9

干膜厚度(μm)

平均每道漆最小取40计

GB/T1764—79(89)

6、防腐工程涂装工艺

环境要求

在以下环境条件的施工现场禁止施工:

(1)环境温度小于5℃或大于38℃;相对湿度大于85%;

(2)铁塔体材表面可见露水;

(3)下雨、下雪、雾天、结露、风力大于5级的天气;

(4)如遇雷电(听见雷声、看见闪电);

(5)塔材表面潮湿或施工过程中有灰尘等外界污染。

预涂装

架空线与铁塔连接处、绝缘子顶端悬挂处、爬钉、螺栓、螺帽和钢板背对背处等特殊部位,应先进行预涂,必须防止漏涂或涂层不均匀。

施工工艺流程。

^

质量检查、验收质量检查、验收

 

质量检查、修补质量检查、修补

质量检查、修补

在上述的工艺流程中,后道漆必须在前道漆实干后再涂刷。

<

涂装工艺规范表(表3)

表3涂装工艺规范表

序号

工序

名称

工艺流程

施工方法

标准及

要求

施工环境

注意事项

1

人身及机具安全保障

1、熟悉输电线路和设备运行情况;

2、技术交底和进行安全教育;

3、检查施工安全防护用具;

"

4、做好铁塔上标牌等部位遮盖保护;

5、做好带电涂刷各项安全措施。

1、用绝缘物遮挡;

2、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操作。

1、施工工具和安全防护用具符合安全使用标准;

2、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

1、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措施必须到位;

2、输电线路以上部位的防护板当天当班收工时摘除。

2

涂装工艺前的生产准备。

1、开罐前检查;

2、搅拌;

3、混合、熟化;

4、稀释。

1、全数检查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2、应检查防腐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等;

3、搅拌,应使涂料均匀如一;

4、严格按产品说明书混合、熟化和稀释。

1、涂装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有关国家标准;

2、检查数量为每批按总桶数随机抽查

,且不少于3桶;

3、油漆应均匀如一,无沉淀。

禁止阳光暴晒

1、防腐涂料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2、禁止混合不均匀施工。

3

铁塔钢结构表面处理。

除去钢结构表面的油脂、油污和附着不牢固的氧化皮、铁锈、旧漆皮等附着物。

采用手工除锈方式。

应达到GB8923-88st3标准,不易清理部位也应达到st2标准。

[

1、钢结构表面基体无露水;

2、相对湿度小于85%;

3、无外界污染。

 

表面处理的质量是整个涂装工艺流程中的关键工序。

4

@

涂第一道冷涂锌底漆

按st3标准除锈完毕,应尽快涂第一道底漆,一般应在4小时内。

1、施工时应戴耐酸手套,以刷涂为主;

2、采用刷涂法纵横涂刷。

 

^

 

1、涂层漆膜均匀平整,无疏松、流淌等缺陷,无漏涂等现象;

2、干漆膜厚度最小每道为40μm。

1、施工现场环境相对湿度小于85%,环境温度15℃~30℃为最佳。

2、钢结构表面无露水;

3、无外界污染;

4、风力适合。

 

1、严禁油漆滴落绝缘子上;

2、防止油漆滴落。

 

 

5

涂第二道冷涂锌底漆

应在第二道底漆实干后,间隔时间应在24小时,刷涂第二道冷涂锌底漆。

6

涂第一道冷涂锌面漆

底漆完全固化后,刷涂第一道面漆,其间隔时间应在24小时,但最长间隔时间不应超过7天。

1、涂层漆膜上均匀平整,色泽一致,无疏松、流淌、皱皮等缺陷、无漏涂等现象;

2、干漆膜厚度平均每道最小为40μm。

7

涂第二道冷涂锌面漆

应在第一道面漆实干后,间隔时间应在24小时,刷涂第二道面漆。

8

工程的检查和验收

第二道面漆涂刷完后,应全面检查施工质量,及时按标准修补,按标准进行验收。

1、目测检查涂层;

2、仪器检测涂层;

3、按标准及时修补。

"

1、涂层漆膜均匀平整,色泽一致,无疏松、流淌、起皱皮等缺陷,无漏涂或涂层脱皮等现象;

2、漆膜总厚度:

平均不得小于160μm,最小不小于128μm。

1、检查和验收现场相对湿度小于85%,环境温度10℃~30℃;

2、钢结构表面无露水。

1、检查应全面;

2、修补应保质保量,达到标准的要求。

7、安全措施

%

根据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和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要求,认真做好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在输电线路铁塔上刷涂、工作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与带电导线最小距离不得小于表4的规定。

表4在输电线路铁塔上防腐作业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

(kv)

10及以下

20、35

63(66)、110

[

220

330

500

安全距离

(m)

1.00

感应电压的防护

在500kV带电线路铁塔上及变电站构架上作业,必须采取防静电感应措施,例如,穿静电感应防护服、导电鞋等。

%

绝缘架空地线应视为带电体。

在绝缘架空地线附近涂刷作业时,作业人员与绝缘架空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用绝缘绳索传递大件金属物品(包括工具、金属油漆桶等)时,铁塔或地面上的作业人员应将金属物品接地后再接触,以防电击。

在带电导线绝缘子以上部分施工时,悬垂串绝缘子上端(地电位端)应临时安装绝缘防护板,防止涂料滴落在绝缘子串上,并注意防护板放置的安全可靠,防止大风吹落,施工结束应拆除。

在500kV带电线路上端部位刷涂时,应采取架空地线接地措施,安装临时接地线,施工结束必须拆除。

装设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的顺序连接,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牢靠,不准缠绕。

拆接地线时的顺序与此相反。

装拆接地线时,施工人员均应使用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

高处作业的安全措施

凡在离地面(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铁塔部位涂刷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在铁塔高处作业时,应严格执行高处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

~

在高处作业现场,工作人员不得站在作业处的垂直下方,高空落物区不得有无关人员通行或逗留。

铁塔上下无法避免垂直交叉作业时,应做好防落物伤人的措施。

作业时要相互照应,密切配合。

施工现场应避免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

8、工程验收

工程资料检查

检查现场施工记录应包括:

日期、天气、除锈、底漆、面漆、塔号等原始作业记录。

现场施工原始记录应齐全、真实。

工程质量验收

在工程质量现场记录检查的基础上,根据附录B《500kV线路铁塔防腐工程竣工现场抽查项目》的要求,进行施工现场抽检,并记录在案。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500kV线路铁塔防腐工程技术指标的测试

涂料性能的测定

外观和透明度:

按GB/T1721—79《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检测。

外观的测定:

将试样装入干燥洁净的比色管中,在暗箱的透射光下观察是否含有机械杂质。

透明度的测定:

将装有试样的比色管与一系列不同浑浊程度的标准液比较,通过比对确定相对应的等级。

{

颜色:

按GB/T1722—92《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检测。

将不含颜料的涂料产品与一系列标准色阶的溶液在暗箱的透射光下进行比较,以确定涂料颜色的深浅程度,并以最接近标准色阶的号表示颜色等级。

涂料粘度的测定:

应按GB/T1723—79《涂料粘度测定法》检测。

采用涂-4粘度计测定,即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25±1℃),将漆液倒入100ml的粘度计中,以秒计算漆液从漏嘴孔中流出的时间,即为该涂料的粘度。

涂-4粘度计适用于测定在150s以下的涂料产品。

涂料细度的测定:

按GB/T1724—79(89)《涂料细度测定法》检测。

采用刮板细度计测定,将漆液滴入细度计沟槽的最深部位,用两手将刮刀垂直于平板,向身前移动过来,并立即从300角对光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的位置,此时刻度线的度数,即为该涂料漆样的细度。

底漆及防锈漆的细度要求见表A1

表A1底漆及防锈漆细度指标

#

品种

细度(μm)

等级(等)

底漆及

防锈漆

50以上

1

50~60

2

60以上

3

漆膜性能的测定

漆膜颜色和外观测定:

按GB/T1723—79《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法》检测。

]

在试板上涂刷的涂料干燥后,其颜色应与设计规定的颜色一致,检验时与标准色卡的色标对比的方法,评定漆膜颜色。

漆膜外观,要求均匀、致密和光泽丰满。

漆膜附着力的测定:

按GB/T1720-7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检测。

使用附着力测定仪,采用画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

漆膜硬度测定:

按GB/T1730-93《漆膜硬度测定法》检测。

使用摆杆硬度计测量漆膜硬度,系以一定重量的摇杆,在漆膜上摆动一定的振幅所需的时间与摆杆在玻璃板上摆动同样的振幅所需时间的比值。

漆膜柔韧性测定:

按GB/T1731—93《漆膜柔韧性测定法》检测。

漆膜柔韧性使用柔韧性测定器测量。

柔韧器测定器由粗细、曲率半径不同的6个钢制轴棒组成,固定在底座上。

测量时把涂有漆膜的试件的漆膜面向上,把轴棒弯曲1800,然后用4倍的放大镜目测,以不引起漆膜破坏的最小轴棒直径来表示,要求小于或等于2mm,如有网纹、裂纹及剥落等损坏现象,即为不合格。

&

漆膜冲击性测定:

按GB/T1732—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检测。

使用冲击强度测定器,以1kg的重锤落在按规定制备试件的表面上,用4倍的放大镜观察,无裂纹、皱纹及剥落等现象,即为合格。

其强度为重锤的重量与其落于样板上而不引起漆膜破坏之最高度的乘积()

漆膜干燥时间测定:

按GB/T1723—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检测。

漆膜干燥时间,系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漆膜表层成膜的时间为表干时间;全部形成固体涂膜的时间为实际干燥时间。

表面干燥(表干):

在漆膜表面上轻放一小脱脂棉球,距棉球100-150mm用嘴沿水平方向轻吹棉球,如能吹走且膜面不留有棉丝,即认为表面干燥。

实际干燥(实干):

表面干燥后,待漆膜里全部形成固体,以滤纸或棉球轻放在漆膜上,并加压干燥试验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取下干燥试验器,滤纸或棉球能自由落下,漆膜不粘纤维或无棉球痕迹,且无失光现象,均认为漆膜实际干燥。

漆膜厚度的控制和测试:

按GB/T1764—79(89)《漆膜厚度测定法》检测。

漆膜厚度的控制方法:

涂料严格按其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量进行涂刷,用湿膜测厚仪测定湿漆膜厚度,以保证干漆膜的要求厚度和涂层的均匀。

漆膜厚度分布应控制在两个80%,即80%以上的测点测得的膜厚值必须达到或超过规定膜厚值,余下20%的测点测得的膜厚值不得低于规定膜厚值的80%。

测点的选择:

选择测点要有代表性,如刷涂面积<10m2时,测量取点≥5点,每个点的数值为3个相距约50mm的测点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刷涂面积≥10m2时,每2m2为一个点,且不少于9点。

漆膜厚度的测试:

用测厚仪测量干漆膜厚度,最后检查总厚度,按涂装工艺规范,每涂完一层后,其厚度偏差应保持在两个80%,即80%以上的点测得的每道工序的干漆膜厚度或涂层总厚度应达到或超过规定膜值,余下的20%测点测得的膜厚度值不得低于规定膜厚值的80%。

 

>

 

 

!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500kV线路铁塔防腐工程竣工现场抽查项目

工程资料检查

乙方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有□无(报告附后)

乙方竣工报告□有□无(报告附后)

乙方现场施工记录□齐全□基本齐全□缺少(记录齐全应包括:

日期、天气、除锈、底漆、面漆、塔号、班组、签字)

项目负责单位现场监督(理)工作记录□有□无(问题提出与整改记录、日期、签字记录)

项目负责单位的竣工(预)验收报告□有□无

报告结论对乙方施工企业项目完成的总体评价(安全、质量)

□优秀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