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632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docx

《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docx

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

[摘 要]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或同情或厌恶或恐惧的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们的情感,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动物习语对比研究,探讨两种语言折射出的文化信息的差异。

由于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差异、社会心理差异、地理环境差异导致中英文动物习语的语义及内涵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下,为传达语言准确信息就必须挖掘动物习语所隐含的文化信息。

从而帮助人们顺利、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动物词汇;英语;汉语;文化;内涵

中英文中关于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

习语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语言的精华,是表达完整意义、结构定型的短句,是多种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段的集中表现。

英汉两种语言都以习语丰富而著称,其中动物习语颇丰,有的习语折射出了中英的历史、文化渊源。

动物习语的使用可以使英汉两种语言形象生动、性格鲜明、色彩丰富。

本文将通过研究中英文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文化意义异同点;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关文化内涵;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影响;英汉动物习语具体比较;英汉翻译中应该注意语言的文化内涵等方面来探讨两种语言折射出的文化信息的差异。

一、同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的文化意义异同点

(一)人类文化的一般进化导致英汉动物习语的共性

人类文化的一般进化反映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就是各民族在生活经历,思想认识上所存在的某些共性。

①这种共性也被称为文化重叠(culturaloverlaps)。

在英汉语动物习语中也表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相似或相同之处。

例如,英汉语中都用公鸡来比喻骄傲(asproudasapeacock),用熊来比喻粗暴的脾气(belikeabearwithasorehead),用蜜蜂来比喻勤劳(asbusyasabee),用猴子来比喻淘气、顽皮(monkeywith)②,用猪来比喻胖、贪吃(asfatasapig,makeapigofoneself),用蜗牛来比喻速度缓慢(asasnail’space),用鹦鹉来比喻学舌(parrotfashion),用驴来比喻固执、笨拙(asstubbornasadonkey,asstupidasadonkey),用羊羔来比喻温顺(asgentleasalamb)③等。

下面的几个句子中的喻体也和汉语中的喻体比喻形象都非常相似:

Don’ttrusthim;heisawolfinsheep’sclothing.(别相信他,他就像披着羊皮的狼。

Wecangetagoodbird’s-eyeviewoftheriverfromthehill-top.(从山顶鸟瞰这条河。

Shedroppedafewcrocodiletearsoverherhusband’sdeath,thengothisinsurancemoneyandmarriedagaintwoweekslater.(她流着鳄鱼的眼泪带着丈夫死亡保险金,两周之后再次嫁人了。

 

EveryonethoughtthatshewouldfailtheFOEFLtestbutshegot665point.Shewasindeedthedarkhorse.(人人都认为她通不过托福考试,但她考了665分。

她真不愧是只黑马。

Ididnotknowmostofthegueststhere,Ifeltlikeafishoutofwater.(那儿的大部分客人我都不知道,就像离水之鱼一样地不自在。

)②

Shewentofftostartorganizingthemeetinglikealambtotheslaughter,notrealizingwhatanunpleasanttaskshehadtakenon.(她乖乖地去组织会议,一点也未意识到承担了令人不快的工作。

成了天真无辜的牺牲品。

It’snouseexpectinghimtostandupforhimself;heisastimidasamouse.(指望他自己挺身而出是不可能的,他胆小如鼠。

)③

而出现这种文化重叠现象是由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各民族在自然环境、生活经历、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许多共性,使英汉动物习语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这些惊人的相似之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起初,由于科技水平、认知水平等的影响,这种影响只存在于相邻民族之间。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这种影响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例如,英语中的“apapertiger”就是从汉语中的纸老虎来的,而汉语中的“一匹黑马”、“披着羊皮的狼”则是从英语的“adarkhorse”,“awolfinsheep’sclothing”移植而来的。

正是由于这种交流,人类的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和融合,经过发展与融合后的先进文化又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和沟通,必然使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语言精髓为各民族借鉴,为全人类共享。

(二)人类文化进化的特殊性使英汉动物习语存在差异

由于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人类在进化进程中表现出了其特殊性,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人类文化的特殊性。

和人类文化进化的一般性相比,文化进化的特殊性更为普遍,在英汉动物习语的比喻形象上看,这种差异表现得也相当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1、部分对应。

就是指英汉动物习语在比喻形象、感情色彩上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但又存在着共同之处,有时又可对等。

而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用不同的动物比喻相同意义。

例如,killtwobirdswithonestone,汉语则用一箭双雕来表示相同意思;killthegoosethatlaysthegoldenegg,汉语则用杀鸡取卵来表示;likeadrownedrat,汉语则用落汤鸡来表示;asstrongasahorse,汉语则用力大如牛来表示;theblacksheepofthefamily,汉语则用害群之马来表示;lockthestabledoorafterthehorsehasbolted,汉语则用亡羊补牢来表示;alionintheway就是汉语中的拦路虎。

③(2)用同一动物形象表达相近意思,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例如,英语中“dogeatdog”正确的译法为你死我活④,强调的是冷酷无情的斗争,而汉语中的“狗咬狗”则强调坏人间的斗争。

2、完全不对应。

由于英国和中国这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种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完全不对等的动物习语最能表现出英汉两个民族观察世界和表达思想方式上的差异,反映了东西文化不同的宇宙观、审美观和信仰。

⑤而这些不对应的习语又可以分为两类:

(1)同一种动物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比喻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相同的比喻意义。

比如,cat在英语民族中有相当丰富的比喻意义,有raincatanddogs,bellthecat,letcatoutofthebay,makeacatlaugh等③,这些习语从字面上看就让我们摸不着头脑。

而汉语中也有一些动物比喻意义是英语中所没有的。

例如“只羡鸳鸯不羡仙”,也让英语国家的人摸不着头脑,因为鸳鸯在他们的语言中没有相同的比喻意义。

还有与蚕有关的习语,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而蚕在英语中并没有奉献精神的比喻意义。

Silkworm在英国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只会吐丝的小虫子。

(2)同一种动物在英汉习语中却有截然不同的比喻意义。

例如龙在英语习语中是邪恶的象征,而在汉语中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还是古代帝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二、一些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没有相关文化内涵

(一)、一些动物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英语中却没有相关对应的文化内涵

  汉语文化中,乌龟(turtle)是长寿的象征,中国人认为龟有千年的寿命。

龟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历代关于龟的作品很多,且古代墓碑上常以龟为装饰物,龟背上常刻有帝皇的手稿。

然而龟也有其贬义。

日常生活中,“龟”字是对人的谩骂和污辱。

而在西方文化中它不过是行动缓慢的动物而已,无此联想。

  汉语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五蝠”与“五福”同音,象征幸福、吉利。

再如汉语“鱼”会让人联想到“结余”、“年年有余”,“鸡”会让人联想到“妓女”,这是因为汉字可以谐音而转承同音异形字的语义值,而英语词汇音节过多,谐音概率低,通过谐音获得文化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

[6]因此,英语中相对应的“bat”、“fish”、“hen”就无法使英美人产生诸如“忠心”、“笨拙,累赘”、“结余”、“妓女”之类的联想。

  同样的在汉语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有些动物词汇只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却引不起什么联想。

例如,“鹤”与“龟”一样在汉语中都是长寿的象征。

鹤常与象征长寿的松树联在一起。

人们给老人祝寿的时候,喜欢赠送画有松鹤图案的礼物。

因此,汉语中有“鹤寿”、“松鹤延年”的说法。

再如,“鸳鸯”(MandarinDuck)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鸟,雌雄偶居,形影不离,戏水玩耍,过着一种自由而甜美的生活,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里过着幸福美满生活的夫妻的代名词,有“棒打鸳鸯”、“野鸳鸯”、“鸳鸯被”等词。

尽管我们也较熟悉《鸳梦重温》这部小说,但实际上这部小说是中国译者根据其内容译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书名,它的英文名为“Rebecca”。

[7]而鸳鸯在英语文化中则缺乏这样的内涵。

“蚕”会让人联想到“勇于献身,死而后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大象”指大而笨重的东西、累赘的事务或招致亏损的财产。

古时中国曾有位皇帝很讨厌他的一个大臣,皇帝就把一只大象赏赐给他。

这位大臣年复一年的喂养着恩赐的大象,既不能让大象干活又得好生喂养它,结果大臣很快就一贫如洗了。

  再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虎的联想有好坏两个方面。

从好的方面说,英勇大胆、健壮有力、坚决果断,如虎将、干起活来像小老虎、虎老雄心在、虎虎有生气等词语和男人的名字“大虎”、“二虎”、“小虎”等。

从坏的方面说,凶猛残忍、冷酷无情,如拦路虎、狐假虎威、苛政猛于虎等。

西方却无此联想。

[8]

 

(二)、一些动物词在英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关对应的文化内涵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些动物词在英语中常有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汉语中就可能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

  如:

英语中“cat”常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爱说别人坏话的女人;而汉语中对应“猫”却没有这层含义。

如果将“AndIsupposehewilltellallthepeople,theoldcat.”翻译成“我猜想他会告说所有的人,这位温顺的老太太。

”就大错特错了。

英文中用“cat”形容女人是含贬义的。

“AndIsupposehewilltellallthepeople,theoldcat.”的原意是“我猜想他会告说所有的人,这个长舌的老太婆!

”。

  Dog(狗)在英语民族文化中是一种有着丰富喻义形象的动物,如Everydoghashisday.(人人都有出头之日。

)中国人对此想象不到。

由于文化差异更难于理解!

英语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习语.

  如,ashungryasabear(饿得像狼);astimidasahare(胆小如鼠);asmuteasafish(噤若寒蝉);wetlikeadrownrat(湿如落汤鸡)等等!

  Turkey(火鸡)在英语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内涵,talkturkey(打开天窗说亮话),coldturkey(突然停止,完全戒除);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已,火鸡这一动物词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联想!

[9]

  在西方文化中,abull让人联想到行为粗鲁、手脚笨拙、会惹麻烦的人,如behavelikeabullinachinashop;eagerbeaver(卖力的河狸)比喻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chicken”指懦夫、胆小鬼;鳝鱼暗指狡猾、不老实、不可靠的人(asslipperyasaneel),[10]但在中国文化中无此联想。

三、不同的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即中英文中用不同的动物词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虽然两种语言中所用的动物词不同,但它们的比喻意却是相似的。

  比喻“胆小”,我们立刻会想到中文的“胆小如鼠”,中国人常用鼠来形容胆子小。

而英语中却用rabbit,chicken,pigeon来类比,如astimidasarabbit,chicken-heartedorpigeon-hearted.

  比喻“说大话”,汉语说“吹牛”,可英语却用talkhorse.

  比喻“着急”,汉语用“热锅上的蚂蚁”,英语却用likeacatonhotbricks(热砖上的猫)

  汉语一般用牛来形容力气大;而英语中用horse,如,Heisasstrongasahorse.

  比喻“顽固”,英语用asstubbornasmule(顽固得像头骡子),而汉语通常说“犟得想头牛”。

  形容一个人蠢笨,在汉语中一般用“猪”来指代,如蠢猪,笨得像头猪等。

而英语中却用ass来表达这个意思,如,makeanassofoneself(干蠢事)。

  多数情况下,汉语的老虎和英语的狮子可以互相替换。

举例来说,我们汉语中的“拦路虎”在英语中就是“alionintheway”(拦路狮),“置身虎穴”在英语中是“putone'sheadinthelion'smouth”(把头放到狮子嘴里),“虎头蛇尾”可以译成“comeinlikealionandgooutlikealamb”(来时像狮子,走时像羊羔)。

这些成语中的老虎在英译时都变成了狮子。

[11]

  以上数例说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的动物词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

正是文化差异导致了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四、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影响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差异的不同会造成对一种动物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

这与汉英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那相对的动物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

反之,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同一种动物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褒贬意义截然不同。

同一种动物在英语中表示贬义,在汉语中却是褒义,反之亦然。

如蝙蝠,在欧洲的民间传说中,蝙蝠只在夜间出来,象征着灾难。

梦见蝙蝠就要倒霉,意味着生病和灾难。

在西方广泛流传着吸血鬼的说法。

对西方人来说蝙蝠是一种可怕的动物。

一提到它,人们就会想到丑陋、凶恶、吸血鬼的形象。

所以,西方人对蝙蝠的感情很像中国人对猫头鹰的感情,又怕它,又讨厌它。

从英语成语中的一些说法就可见一斑。

例如:

asblindasabat(视力不佳,看不见),havebatsinthebelfry(精神稍微不正常,想法荒诞),batone’seyelashes(挤眉弄眼,眉目传情)。

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的形象与西方完全不同。

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

民间有许多图案采用蝙蝠以表示吉祥。

在许多饰物、家具、窗花上都有五只蝙蝠,象征五福。

而猫头鹰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和西方人完全不同,由于它多在夜间活动,鸣声凄厉,因此,人们把它的叫声与死人相联系,谁要是在树林里听见了猫头鹰的叫声,就预示着家里可能有人会死。

所以,中国人很忌讳说起猫头鹰。

但在英语中,owl是一个表示智慧的鸟,是褒义的。

例如:

wiseasanowl(非常聪明),anightowl(熬夜的人,夜猫子)。

究其原因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造成的。

五、英汉动物习语具体比较

(一)、狗

狗是一种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动物,但由于中英两国人民对狗的喜好程度不一,因此,狗在中英两国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欧洲大陆是英语的发源地,受当地气候、环境因素影响,欧洲人民以渔猎、游牧为主,而狗就成为了重要的劳动工具和生产工具,于是就出现了猎犬、牧羊犬。

狗对于英国人来说,即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可视作人的伴侣和爱物。

因此,英国人对狗不但没有厌恶感,反而有爱怜之情。

于是,在英语中就有许多含有褒义的有关狗的习语,如agaydog(生性活跃,喜欢欢乐的人)③,aluckydog(幸运儿)⑨,topdog(优胜者),everydoghashisday(人人皆有得意日)⑦。

另外,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生活水平已处于相当高的阶段,西方人把宠物狗看成了自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把狗看成了家庭成员之一,他们养狗的目的已不再是为自己看房子,而是陪伴自己,视为忠实的朋友,因此就有了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⑩。

西方人享受狗的跟随与忠诚,喜爱它,赞美它,把它比喻为人,亲切地称之为“he”。

11

而在汉语中,狗是卑贱的动物,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充其量也只不过是“看门狗”,一不小心还要落入人们的餐盘中。

而这在把狗看成是自己朋友的英语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在汉语文化中,“狗”一般用于贬义,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狼心狗肺、狗嘴吐不出象牙等等。

   然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对狗的态度也有所改变,许多家庭也把狗当成宠物。

(二)、蝙蝠

在欧洲民间传说中,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bat(吸血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

⑧一提到蝙蝠就会让他们联想到丑陋、凶恶吸血动物的形象。

因此,英语中有关蝙蝠的习语是含有不好的比喻形象,如,asblindasabat(像蝙蝠一样瞎),havebatinthebelfry(异想天开,古里古怪)③,crazyasabat(发痴)⑧。

而在汉语中,蝙蝠的比喻形象完全与英语中相反。

因为在汉语中“蝠”字与“福”字是同音字,所以中国人便认为它是吉祥的象征。

又由于“鹿”与“禄”同音,所以蝙蝠与鹿在一起构图正合着“福禄”两字,成了民俗年画的题材,很能代表中国文化。

(三)、马、牛

马,不论是在中国还是英国,都主要是人们的坐骑或是一种交通工具。

就这一点而言,它在两国的地位都是相当高的。

马在中古世纪,近代的欧洲都很盛行。

英汉两种评议都有相当多有关马的习语,且一般都属正面形象。

不同的是,马是英国皇家动物,英民族早期用马耕地,与马结下头了不解之缘。

而汉民族文化中,牛才是生产劳动的好帮手。

⑦因此,在英语中一些用马比喻的习语却与汉语中用牛的比喻形象的习语对应了起来。

例如,asstrongasahorse(力壮如牛),eatlikeahorse(食量大如牛),ironhorse(铁牛),Youcantakeahorsetothewat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牛不喝水强按头),worklikeahorse(老黄牛),talkhorse(吹牛)。

(四)、狮、虎

对英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

从regalasalion(狮子般庄严),majesticasalion(狮子般雄伟)等词语可以看出,狮子享有很高的声誉。

12世纪后期英王理查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誉为lion-hearted(狮心理查)。

雪莱也在他的诗中以睡狮比喻英国人民:

Rise,likelionsafterslumber(快像狮子般从梦中醒来)。

难怪英国人选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了。

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对狮子一般没有那么多的联想。

狮子不过是一种凶猛强大的野兽,不见得庄严雄伟,倒是老虎往往会引起类似联想。

⑧因此,在汉语中,关于虎的习语大部分都是以庄严雄伟的形象出现,例如,英雄虎胆、虎踞龙盘、如虎添翼、藏龙卧虎等。

由于英汉两种语由中对虎狮的比喻形象的不对等,因此,造成了英语中的一些用狮的形象来比喻的习语,在汉语中却与用虎的形象来比喻的习语对应。

例如,asbraveasalion(勇猛如虎),alionintheway(拦路虎),putone’sheadinthelion’smouth(落入虎口)③,likeadonkeyinalion’shide(狐假虎威)⑦等。

英语和汉语分别隶属于两大不同的语系,不同的语言在其漫长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不同的语言习惯,不同的历史发展,不同的政治、经济、宗教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共性是有限的。

因此,彼此间的习语也并非完全对等。

通过以动物习语的比喻形象为焦点,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动物习语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既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具体表现形式的异同,又显示了英汉两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注意语言交流,更要注重文化传递。

只有将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相结合,才能行之有效地交流,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

六、英汉翻译中应该注意语言的文化内涵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出发,大多数词汇含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

在英汉动物词的翻译中,应该注意到该词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歧义。

  如“牛”和“马”在英汉既产生非对应性联想共鸣又形成对应性共鸣。

中国人说“吹牛”,英美人说talkhorse,二者都表示夸大其辞;中国人说“壮得像头牛”,英美人说asstrongasahorse;中国人形容一个人固执,就说他“犟得像头牛”英美人形容为asstubbornasamule(骡子也是马的变种后代)。

因此如把“牛不喝水强按头”译成“Youcanpullahorsetoariv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就比“Youcanpullabulltoariv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贴切。

  龙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中文的“龙”是吉祥尊贵的,而英文中dragon是邪恶凶残的,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封建社会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

时至今日,龙在人们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可以看成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

  英汉的文化差异使我们在运用中要加倍注意它的用法。

人们在运用时要明确指代。

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tigers”,而不是“Fourdragons”。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由于英汉民族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动物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通过英汉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