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543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docx

《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docx

中学高级教师答辩题信息技术学科

高级答辩题2009-3-28

第一组

1、我国2003年办颁发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提出了哪些教学建议,你在教学中试用了哪些建议?

效果如何?

请举例说明。

答:

教学建议有:

(1)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2)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3)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4)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5)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有那些?

编写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中,ABCD的含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

(1)学习者

(2)教学目标(3)教学策略(4)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编写的方法--ABCD法:

明确教学对象(A-audience);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作什么(B-behavior);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condition);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度(D-degree)。

3、计算机硬件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解释ROM,CPU,BIOS,RISC这几个英语简写的中文含义,并简述它们的作用?

答:

 

运算器

CPU(中央处理器)

控制器

主机

内存储器(主存储器)

硬件系统

输入设备

外部设备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如图所示:

 

ROM:

(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

用于存放接通电源后启动计算机的引导程序、高级语言的加工程序和各种微程序。

ROM还被作成字符产生器、函数表、汉字字型库、游戏卡、音乐卡等。

其作用是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软硬件功能、可靠性、灵活性及经济性。

(摘自《全书》P958-959)

特点:

①存储单元的内容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

②断电后所保存的信息不丢失,即为非易失性。

CPU:

(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在计算机内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过程进行控制。

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和内部总线等组成。

(摘自《全书》P979)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数据位数(字长)和主频。

字长是指计算机进行一次基本运算所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字长标志着计算精度、计算机速率,因而字长较长的计算机,相对而言具有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摘自《计算机》Win95版P5)

BIOS:

(basic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管理程序),存放在只读存储器中,它提供了对PC机的I/O设备,如显示器、磁盘驱动器等最基本的I/O操作服务。

(摘自《全书》P1046)

RISC:

(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采用简化了的指令系统和硬连线控制器的计算机。

RISC是在高效的流水线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指令并行执行和编译优化技术的计算机。

CISC:

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

(《数据库技术》高级P29)

计算机流水线(《全书》P399)

第二组

1.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什么?

在中小学开展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答: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

Ø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Ø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Ø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各地要根椐上述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加快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的步伐。

(摘自“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意义:

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2.霍华德.爱德华说:

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举例说明你的理由。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这是“多元智力理论”的创始人霍德华·加德纳(H·Gardner)的一句名言。

(给的答辩题上似乎把名字写错了)

多元智力理论是:

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

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教师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其次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即关注评价的教育功能,发展和发现学生身上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等等。

3.计算机中的图片分为矢量图和点阵图两类,请说明它们各自的成图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

答:

矢量图使用直线和曲线来描述图形,这些图形的元素是一些点、线、矩形、多边形、圆和弧线等等,它们都是通过数学公式计算获得的。

矢量图形最大的优点是无论放大、缩小或旋转等不会失真。

Adobe公司的Freehand、Illustrator、Corel公司的CorelDRAW都是著名的矢量图形的设计软件。

FlashMX制作的动画也是矢量图形动画。

矢量图与位图最大的区别是,它不受分辨率的影响。

因此在印刷时,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图形而不会影响出图的清晰度,即可以无限放大,它的特点是放大后图像不会失真,和分辨率无关,文件占用空间较小,适用于图形设计、文字设计和一些标志设计、版式设计等。

常见格式:

CDR,COL,EPS,ICO,DWG等等。

位图图像(bitmap):

亦称为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称作像素(图片元素)的单个点组成的。

这些点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构成图样。

当放大位图时,可以看见赖以构成整个图像的无数单个方块。

扩大位图尺寸的效果是增多单个像素,从而使线条和形状显得参差不齐。

然而,如果从稍远的位置观看它,位图图像的颜色和形状又显得是连续的。

处理位图时要着重考虑分辨率。

处理位图需要三思而后行,因为给图像选择的分辨率通常在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文件。

因此位图不能随意放大,超过它的设定分辨率就会失真了。

常有图形格式:

BMP,JPEG,GIF,TIF,PIG等等

第三组

1.我国2003年办颁发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提出了哪些建议,举例说明你在教学中尝试过哪些评价方式?

效果如何?

答:

评价建议

(1)评价原则

①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极力、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

②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③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造实践;

(2)内容与评价方式

①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②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③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3)评价的组织实施

①选用评价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目标,体现针对性和效益性;

②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提高评价效率;

③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评价的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

2.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其学习理论中的知识观与学习观是什么?

建构主义学习观带给你教学的启发是什么?

答: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1.学生的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而非外界赋予的,学生是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及新知识意义的过程,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大量的经验背景。

2.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

学生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出发。

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等的协助下,形成一种独特的信息加工过程,建构出更符合意义的东西。

3.关于学习的条件,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作用;注重情境的作用,特别是实际情境(结构不良领域),要注重协作学习。

要强调师徒式的传授及学生间的相互讨论与学习;注意对学习环境进行设计,为教育者提供充分的资源。

4.学习的结果,是建构了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表征;知识是围绕关键概念形成的网络结构,不是层级结构(认知派观点:

学习结果是按知识水平的高

低而形成的层级系统)。

 

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后答案。

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做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

3.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列举几个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例。

答: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technology)是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承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象等多种不同类型媒体信息的技术。

其技术特点包括运行的实时性、并发性及人机交互的灵活性等。

(摘自《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P151多媒体计算技术)multimedia(computing)technology(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的主要特征是:

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多样性:

(借助多媒体技术,人们可以广泛采用文本、图形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来传递信息);

集成性:

(包括两方面:

1是把存储信息的实体集成,即视频、音频设备等和计算机集成;2是把承载信息的载体集成,即文字、数字、图形等集成);

交互性:

(用方便、友好的图形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界面,人们可以使用键盘、鼠标、触摸屏等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可以增强对信息的注意和理解,改变信息的组织过程,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应用:

一般说来,由于要处理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多媒体计算机必须配上CD-ROM驱动器,需要有较大容量的硬盘和内存储器,需要有较高的运行速度,需要有高质量的显示设备。

此外,多媒体计算机一般还装有“声卡”、“视频卡”,以及话筒、立体声音箱、立体声耳机等音频输入输出设备。

从软件方面看,多媒体计算机要配备能够管理相应设备的操作系统,如,Win98等。

(摘自《计算机教程(Win95版)》P264)举例:

外部设备:

输入与输出(如摄像机、录像机、音响等);人机交互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存储设备(磁盘、可擦写光盘等)。

(摘自: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李克东著)

第四组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总教学目标是什么?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各学段教学内容设置的建议。

答: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

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摘自“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新课程中提倡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新的学生观在你教学中是如何体现的?

请举例说明。

答: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新课程倡导具体的学生观是: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第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1,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要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第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第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反而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

第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3,学生是责权主体。

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摘自:

走进新课程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著)

3.逻辑运算中的摩根定律指的是什么?

有一真值表如下,请写出F逻辑表达式,并化简。

A0011

B0101

F1011

(在摩根定律中,讲述了集合的互补性,举凡其中最简单的形式:

A~∩B~=(A∪B)~,集合A的补集与集合B的补集之交等于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之补,矛盾的双方在摩根定律中是协调的。

(反演规则:

对于任意一个逻辑函数式Y,若把式中所有的“·”换成“+”,“+”换成“·”;0换成1,1换成0;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换成原变量,并保证原来运行顺序,那么所得的结果就是原逻辑函数的反函数。

例:

注意:

1、保持变换前的运算优先顺序,必要时可加括号;

2、反变量变原变量、原变量变反变量只对单个变量有效,对与非、或非等的长非号保持不变。

3、反演规则是求原来函数的反函数的一种方法,当然,也可直接利用摩根定理求反函数(本来反演规则就是由摩根定理推广得到的)。

如上例中,利用摩根定理可得:

例如:

F=A'٠B+C٠D'根据反演规则可得到F'=(A+B')·(C'+D)

又如F=A'+B'٠(C+D'٠E)根据反演规则得到的反函数该是F=A٠[B+C'٠(D+E')]

而不应该是F=A٠B+C'٠D+E'

答:

摩根定理(DeMorgansTheorem):

A‧B=A+BA‧B‧C=A+B+C

A+B=A‧BA+B+C=A‧B‧C

F=A’B’+AB’+AB=A’B’+A(B’+B)=A’B’+A=(A’+A)(B’+A)=B’+A

第五组

1.新的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

新的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摘自:

走进新课程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著)

2.什么是多元智力理论?

谈谈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的?

请举例说明。

答:

多元智力理论是:

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3、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按照传输距离和速率,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哪几类?

各自的特点如何?

请举例说明。

第六组

1.新的课改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三个相互承接的任务是什么?

谈谈你在教学中落实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目标的方法。

答:

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三个相互承接的任务是:

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校校通”工程,计划用5-10年时间,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等)。

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第三,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摘自:

走进新课程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著)

2.什么是“最临近发展区”理论?

举例说明该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3.计算机有哪些重要的存储设备?

它们的存储原理各是什么?

其中哪种存储速度最快?

哪种最慢?

为什么?

答:

(1)按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存储器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即内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即外存储器)、缓冲存储器等。

(2)内存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时随时需要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它的工作速度较快,存储容量较小,主要采用半导体存储器,按随机存取方式工作。

外存是一种不直接向中央处理器提供程序和数据的大容量存储器,它的工作速度慢,存储容量大,主要采用磁表面存储器和光存储器,按串行存取方式工作。

缓存是位于两个不同工作速度的部件之间的、起缓冲作用的存储器。

如,高速缓冲存储器、先进先出缓冲器(FIFO)等。

(摘自《全书》P106)

(按存储媒体分类,存储器可分为半导体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光存储器等。

Ø在半导体存储器中,广泛使用的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即MOS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RAM)主要采用MOS存储器,可分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SRAM)、视频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VRAM)等。

半导体存储器也可用来作只读存储器芯片(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PROM)、可擦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EPROM)、电可擦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EEPROM)、快可擦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FlashEPROM)。

Ø常用的磁表面存储器有磁带存储器和磁盘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可分为硬磁盘存储器和软磁盘存储器。

Ø光存储器可分为只读型光(CD-ROM)存储器、一写多读(WORM)光存储器和可擦光存储器等。

(摘自《全书》P106)

(3)高速缓冲存储器最快(但容量最小)

(4)外存最慢(摘自《全书》P107)

(5)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解决高速CPU和低速内存之间的平衡或匹配问题,以求系统性能的整体提高。

第七组

1.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简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你认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答: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