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958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

《长城》一课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

也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颐和园》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秦兵马俑》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

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作了相应的安排──“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文物古迹,并说说自己能为保护文物做什么,“习作”让学生为自己熟悉的“世界文化遗产”写导游词,并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而且要介绍它最有特色的内容。

“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写作时所运用到的作比较的写作方法,能形象生动的进行描写,并且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有些了解,他们能把书看懂,但多数学生对于从课文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要靠教师有方法的去引导。

要教会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从不同角度欣赏到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才会有效的学习到介绍某个地方的写作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本组生字生词,积累词语。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4、认真朗读文本,感受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描写细致的特点。

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6、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议,去说,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7、是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单元读写训练重点:

1、阅读能力训练点:

1、学习在阅读中把握事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2、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和优美。

2、表达能力训练点:

1、学习按照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2、按游览顺序,记一次游览活动。

3、习作训练点:

1、初步了解到由此的基本特点,鼓励学生个性、创意导游词。

2、运用有没形象的语言介绍景物特点。

课时总数:

4课时

 

单元教学具体安排:

内容

(课题,含课外阅读补充等)

所需课时数

承载的单元读写训练点(没有承载单元读写训练点的内容,可针对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语言学习目标)

落实语言训练点的措施

《长城》、《迷人的张家界》

2

1、学会运用准确的词语、生动的联想来描写景物。

2、学会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写出长城的特点。

3、学会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和建造的不易。

4、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

1、抓住描写长城特点的句段,反复朗读,默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联想的丰富。

2、通过自读、互读、默读等方式,感受作者的观察方法。

《颐和园》、《秦兵马俑》

2

1、学会总——分——总的写作结构。

2、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式,体会两篇文章结构的严谨。

3、学习按游览顺序,写作文章。

4、巩固学习用比较异同的方法阅读描写景物特点的文章。

1、抓住重点句子,如: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有人通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体会作者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文章的;

2、抓住两篇文章的手段和最后一段进行讲解,并让生反复读,体会文章结构的严谨和完整及首尾呼应。

3、抓住重点字,如:

“滑”,体会昆明湖的特点;抓住《颐和园》中的数字“700,273”,体会长廊的长《秦兵马俑》中2000,230,62,14260等数字体会兵马俑的宏大。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整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教学准备:

1、了解“世界遗产”。

2、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1、揭题1、板书:

长城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本图片)这就是长城。

我们知道,“长”指物体形状的长度,“城”特指城墙,那么多长的城墙才被称为“长”城,这长城又是什么样的“城”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课文《长城》。

2、初读课文

1、边读边画课文中的生字词(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到不漏读、不错读。

2、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峻、峪、屯”等。

2)根据自己的预习,你弄懂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词语的意思。

(指名反馈)重点指导“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理解。

3、字面理解课文,师生合作(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感悟语言、运用语言。

以言语学习为宗旨,教师引领学生从感悟语言的表达形式入手,到领悟语言表达的精妙,丰富语言仓库的储存。

1、师范读课文,学生完成以下问题1)听了师的朗读,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找词语,也可以说自己想出来的词语。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长城?

由远到近,整体到部分(板书:

远——近)

4、再读课文,图文结合1)哪幅图和哪个自然段分别是作者远看、近看长城的?

2)指名读图文相对应的自然段。

师指导学生读难以读通的句子。

五、小结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长城,明天我们再具体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及作者的联想。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1、激情导入。

师: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古代建筑:

她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无数劳动人民为了修建她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她历经了两千年的风雨至今仍然屹立在祖国的北方;她是中国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她是中国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代建筑之一;你们知道她的名称吗?

对,是长城。

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必须认识长城,了解长城。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深入了解长城。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课题。

2、看图。

师:

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中的哪一自然段描述了图上的内容?

齐读第一自然段。

4、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

(作者的观察点离长城近还是远?

)(换成长蛇好不好?

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形象生动)(板书:

远看一条长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

成语中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马精神。

蛇就差远了,虎头蛇尾、蛇鼠一窝。

5、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6、看图识“万里长城”。

(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具体)步行要花多少时间?

(大概67天)7、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们能用那些词语形容长城?

(在朗读中体现出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放开品读。

通过读,使文本意旨触摸学生的心灵,让文本语言激荡学生的精神,引发情感共鸣,产生感想,走进文本认识长城、体验长城的气概。

过渡句:

师: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气势雄伟。

近观长城,作者又看见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长城由哪几部分组成?

1、长城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城墙、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画示意图,让学生标出垛子、瞭望口、射口。

在图片上指出城台。

城墙的外沿是哪边?

即敌人进攻的方向。

2、城墙顶有多宽?

(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像很宽的马路。

举例说明五、六匹马可以并行,相当于教室的宽度。

)3、瞭望口、射口和城台有什么作用呢?

4、学到这儿,同学们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拓展烽火台军事上的作用)5、八达岭上的这段长城,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形容?

(板书:

高大坚固)师:

高大坚固的长城,成为北方游牧民族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从而保护了华夏文明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再一次体会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过渡句:

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知道我们班有没有登上长城的英雄好汉?

站在长城上,你想到了什么呢?

让我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联想。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导”的过程,更关注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状态,促进师生在课堂上积极有效、积极互动,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让学生感悟到怎样才是课内外结合。

1、体会几个动词,用词语代替“很自然地想起”()在长城上,()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站、踏、扶”说明作者身临其境。

可以用“情不自禁、不禁、油然而生”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2、体会修长城的艰辛,古代劳动工具的落后,加上地形的险峻,更加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块条石两三千斤重,拿班上的学生体重比较,相当于多少位学生的体重。

工具的落后,工程的艰辛(拓展想象)修建长城时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或课文的句子,汇报自己想到的画面。

联系“崇山峻岭、一万三千里”理解。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智慧与力量)指导朗读。

3、具体分析: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体会修建长城的艰辛,表达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4、指导朗读。

理解、初读、指名读、示范读、配乐读。

4、总结:

师: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什么是奇迹?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各国领导人对长城的赞叹。

(展示)这也是长城毫无争议地、顺利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之一。

5、拓展。

(设计意图)教材只不过是教师和学生的凭借,应该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更开阔的天地。

1、长城的近况,呼吁保护长城。

2、课外收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6、板书:

17长城

远看一条长龙

气魄雄伟近看高大坚固伟大的奇迹联想血汗智慧

 

《颐和园》

一、课前谈话

1、“十一”国庆长假去玩了吗?

可以肯定大家100%玩得都很开心,但98%回来后很烦恼、担心。

把旅游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就是游记-----[板书:

游记]。

到底如何写游记呢?

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游记!

相信学习之后会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

二、引入新课

1、北京有一座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那就是——[读课题:

颐和园]只要一进颐和园,你准会着迷、陶醉、惊叹。

[指课题]“颐和园”三个字中最难写的是哪个?

[红笔描出小“口”]最难理解的是哪个字?

(颐)“颐”什么意思?

没人举手,是难理解。

“颐”是保养、休养身体健康。

它是皇家园林,过去颐和园保养的是皇亲国戚的身体健康的。

三、初读,抓脉络

1、都预习过课文了吧!

这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什么样的公园?

[板书:

美丽、大]

作者的感觉呢?

在哪儿?

(第一句)告诉你感觉,告诉你他的印象!

一下子让你们心中有了期待和憧憬!

像这样总感觉总印象的句子,作者总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结尾。

[为加深印象再读读: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提示:

强调哪个关键词?

美丽、大]

2、既然是游记,一定、必然会告诉你作者浏览参观的顺序,你看-----[出示句子:

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

像这样告诉你走的顺序,走的线路,就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书上还有很多,再读读书,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划下来。

(出示五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乱、不碎、全面、清晰)

3、总结规律。

就这样带着你走,带着你游,这是写游记最基本的规律。

板书:

(1)游览线路再把这五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整个游览顺序。

4、过渡。

就这样跟着作者走了一遍,就这样结束文章,可以吗?

------(不可以,没有具体介绍,没有详细描绘。

具体而生动地描绘景点是游记最重要的规律------[板书:

景点描写]这也是同学们觉得最困难的地方。

那我们今天就主要解决这个问题,看看作者是怎么具体描绘每个景点的。

5、那你们最想先去哪儿呢?

(学生各说各的,众说纷纭)噢,听你们的,咱们得兵分五路,想先去哪儿就去哪儿。

(生)可以是可以,可不好,走冤枉路,走回头路,走错路。

6、好吧,跟着作者就是最佳选择、最佳线路。

我,林导游,简称林导,带你们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走,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细细地游。

四、学习“长廊”

1、大家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各位团友,我们来到颐和园的第一站啦——[板书:

长廊]。

第一句话中很平常的字眼,但却很关键(有名)。

真厉害,一下子捕捉到关键,这是会学习的表现。

2、十分有名。

长廊被联合国文化组织评为世界“长廊之最”,还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猜猜看,长廊被称为“世界上最_______的廊。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书中找依据。

3、“最长的廊”:

700多米长,分成273间,700多米大约绕操场三、四圈,273间是学校里所有房间的三倍还多,就这样一字排开啊,这么长堪称“世界之最”啊,怎么读才能读出长廊的长?

再读读[二次读,指导朗读:

重音强调,拖长音强调。

]

你们看,课后有一道思考题,不同的特点作者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作者用了什么办法写出了长廊的长?

(生)对,让数字说话,让事实说话。

让我们在这些数字词下面加上着重号。

4、“画儿最多的长廊”。

几千幅、两幅

这句话中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

(几千幅,还是用数字)这句话也就是说,几千幅画——(都不一样),每一幅画——(都不一样)。

[课件:

各色各样、五彩缤纷、美仑美奂的画,有多少幅?

林导查过最权威的资料,横槛上的画竟有一万两千多幅呢!

]把你的感叹读出来(二次读)。

5、最美的长廊。

(这边的花,那边的花------)数不清的花,看不完的花,竞相开放的花,的确美不胜收。

6、小结:

同学们通过读书,猜得有根有据。

长廊呀,被称作“世界上最长的画廊”猜对了吗?

长廊看似平常,但却用它的长、它的画表现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美,它是世界之最,也组成了颐和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学习万寿山上的“佛香阁”

1、现在我们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啊!

各位游客,快告诉我,你们看见了什么?

佛香阁什么样?

指名读课文。

2、对比读:

一生读:

佛香阁是一座八角宝塔型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教师读:

一座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3、这两句读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

读第二句,你仿佛能看到游客在喊:

那就是佛香阁啊!

太美啦!

百闻不如一见啊!

4、小结:

你看,这句式一变,顺序一变,就写出了惊喜,写出了激动,写出了兴奋!

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多有意思啊!

再来读一读。

[点击课件,句子颜色变化:

一座八角宝塔形(蓝)三层建筑(红)耸立在半山腰(绿),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黄)。

那就是------佛香阁(黑)。

]

[合作读:

4个学生与老师------4个小组与全班]

5、你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美,佛香阁的------壮,佛香阁------金碧辉煌。

[板书:

高、美]居高临下的佛香阁,犹如一座天宫,在颐和园中占着最重要的位置,再次让我们感叹。

同样的句子,有时,只要变化一下顺序[板书:

变换顺序],倒着说,让人意外之感,能更好地表达情感,这种表达很特别,很特殊的。

把这句话用波浪线划下来。

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写一句话。

[--------------,那就是---------。

]

六、学习“昆明湖”

1、同学们,继续前进吧!

现在我们可要爬山啦!

加油啊!

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我们终于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又望见了怎样美丽的景色呢?

2、(教师配乐朗读)

3、印象最深的,最美的要数------昆明湖了。

4、谁愿意读(三、四位学生读)[打出课件: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5、都说这儿有一面镜子,一块碧玉,你们看,[课件:

昆明湖图片]看到了-----的镜子,-----------的碧玉。

6、(明亮、闪闪发光、照得见影子、仿佛巨大画卷)的镜子.(说、读)

(一尘不染、碧绿无瑕、人间绝品)的碧玉.(说、读)

7、游船、画舫在这样的镜子上,碧玉上滑过,怎么滑过?

------[板画“滑”,重重滑过,不留一点儿痕迹滑过](都不对,应该是------)对,就这样若隐若现,就这样若有若无,似乎连游船、画舫都不忍心打破这宁静而美丽的湖面啊!

8、假如此时你就坐在画舫上、游船里,你又有什么特别感觉?

9、师生合作读,背。

10、小结:

如果说佛香阁仿佛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天宫,那么昆明湖就是无与伦比、令人惊叹、让人陶醉的天河(湖)。

11、同学们,陶醉了吧,享受吧!

让我们休息一会儿,伸伸懒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呵,也让我们暂时回过神,思考用什么办法把昆明湖写得这么美,让我们产生美好的幻想?

(比喻)

七、小结2、3、4自然段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游客回到读者,看看课文。

到此为止,我们学习了“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发现每段描写方法都不一样。

可其实啊,这几段也有一个共同的写法。

出示表格

景点

共同点

长廊

两边、昆明湖

佛香阁

排云殿

昆明湖

城楼、宫墙

不写,可以吗?

------[孤立,单调,不那么美,犹如绿叶衬托红花,云彩托起明月,犹如美丽的花边点缀。

会把主景打造、衬托得更美,更精彩。

]

八、小结游记的特点。

学习了《颐和园》这篇游记,你觉得对你今后写游记有什么帮助和启发?

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

掌握了这些绝招法宝并努力运用就会提高。

九、布置作业

远看昆明湖很美,近看昆明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你们瞧------

[打图片:

鲜花装点的昆明湖别样绚丽多彩;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是晨曦初露,还是夕阳西下,都美得令人难忘;哦,湖面上的桥造型各异,引多少游人驻足观赏;数也数不清的石狮子一定会是你的最爱;黑天鹅是那么优雅、悠闲、姿态优美;一个个湖心小岛犹如一颗颗珍珠宝石镶嵌在湖面上……]

俗话说得好,“千人千景,万人万色”。

希望你能用你的观察,你的发现,你学到的写游记的方法一起来写昆明湖独具魅力的美。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⒈认识8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理解课题

1、同学们,我们感受了横贯东西的长城,游览了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西安看一看,知道去看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秦兵马俑,了解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宝库。

(写课题,齐读课题)

2、这兵马俑究竟有多壮观呢,我们先欣赏一下图片。

3、刚才的图片中用泥土做的好多兵马,那么你明白什么是“俑”吗?

(课件出示)俑是殉葬时所用,我们了解一下殉葬。

(课件出示)课题中的“秦”又是指什么呢?

(秦始皇)了解一下秦始皇与兵马俑。

4、秦始皇身体力行,成为第一个结束殉葬制度的君王,而改用俑来陪葬,为这统一六国的千古一帝陪葬的兵马俑究竟有多雄伟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二、检查自学

1、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能说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呢?

(第3段)你能说说这段话的作用吗?

(过渡段,承上启下,概括文章大意,中心句)

哪个自然段写了规模宏大呢?

(2)哪些段落写了类型众多?

(4-7)个性鲜明呢?

(8)

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呢?

三、教学首尾段

1、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写了兵马俑的什么呢?

(地理位置、世界地位)作者一开始就怎样称赞它?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珍贵历史文物)“举世无双”是什么意思呢?

(独一无二)谁能通过读把秦兵马俑的“享誉世界”的地位读出来。

2、我们再来看看第9自然段。

第9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刚才大家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段中有一个词语跟“举世无双”的意思相近。

(绝无仅有)

从“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这两个词语中你读到了什么?

(珍贵、非常少有)

为什么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呢?

(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吧!

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最后一自然段又说它绝无仅有,那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研读“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

(1)列数字:

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

(2)作比较

想象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啊,看见没有,要是这些兵马俑都来到哲商小学的操场上,一定站不下啊!

如果作者不用篮球场作比较来说明,你能想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吗?

(3)作者围绕哪句话写的?

这一段作者还采取看总分的结构。

让我们读一读,读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秦兵马俑被发现的三个俑坑中,作者介绍了哪一个?

(1号)这种方法叫举例子。

作者是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一号坑(鸟瞰)你知道“鸟瞰”的意思吗?

(站在高处往下看)

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规模宏大呢?

(一行行、一列列)看了这样的兵马俑,作者觉得真像是(大军句子)是啊,当年秦始皇就是命人按照自己的军队塑造了这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啊,他死后仍要统率六军,南征北战,让更辽阔的土地,更多的人臣服在他的脚下!

看看图片,再次感受一号坑的规模宏大。

(课件出示)让我们的朗读来表现吧!

四、教“类型众多”部分

1、课文除了写“规模宏大”外,还写了什么?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读读课文的4-7段,课文描写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

找出你最喜欢的兵马俑。

(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3、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俑啊?

(1)将军俑:

先读读课文。

作者在描写将军俑的时候主要抓住了它的什么来写呢?

(外貌、动作、神态)你看描写时都采用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啊!

如果你在当时的战场,你一定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

一起再读读,现在你就是将军了,你指挥的就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

(2)武士俑:

体形(列数字)、衣着、动作

(3)骑兵俑:

衣着、动作。

老师看到了骑兵俑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4)马俑:

衣着、动作。

“跃跃欲试”是什么意思?

(急切地想试试)你能读出“跃跃欲试”的样子吗?

作者不光抓住陶马的特点,还加进去自己的联想。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观秦兵马俑时,说过:

“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

这4种兵马俑各有各的特点,你会连一连吗?

(课件出示)

4、这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只有这4中种吗?

老师再来介绍几种。

但不管我怎么介绍都介绍不完,那里可是有近八千个兵马俑啊!

而且每一个都是(神态各异)

五、教“个性鲜明”部分

1、下面我们一起再进一步靠近秦兵马俑,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秦兵马俑的“个性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