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782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docx

《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docx

钢轨探伤工电子版本4

第四章钢轨超声波探伤

掌握钢轨探伤,必须了解各种探头的探测范围和超声波传播方向,熟悉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回波规律,以及钢轨内缺陷的类型,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判定钢轨伤损的能力。

本章以探测60kg/m钢轨为例进行论述,涉及回波显示部分会说明仪器标定比例,但由于目前钢轨探伤仪种类多,探测范围标定方式不同,以及各探头厂生产的探头折射角误差,因此,论述中的出波和探头位置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会有差别,这一点在学习与实践中予以注意。

第一节70°探头的探伤

70°探头采用横波在钢轨轨头内进行反射式探伤,主要探测轨头核伤和钢轨焊缝轨头的夹碴、气孔和裂纹等。

一、声波的传播途径

(一)偏角扫查

为了一次性检查较大范围轨头内、外侧伤损,采用70°探头置轨面与钢轨纵向呈一定的偏角扫查,使入射钢轨中的横波经轨颚反射来扩大扫查范围。

1.一次波探头发射的超声波在未被轨头下颚反射之前,由伤损或轨端断面反射的回波,图4-1声束0~1段。

2.二次波超声波经轨头下颚反射后,尚未被轨顶面反射之前,由伤损或轨端断面反射的回波,图4-1声束1~2段。

图4-1偏斜放置70°探头声波在轨头内的走向

(二)无偏角扫查

为了有效检测轨头中心区域的横向裂纹,采用70°探头置轨面中心,声束方向与钢轨纵向平行,入射钢轨中的声波由轨面向轨头三角区传播(图4-2),有利于发现钢轨轨头中心区域横向裂纹。

图4-2无偏角放置70°探头声波在轨头内的走向

二、轨端回波显示

(一)A型显示的偏角扫查

当70°探头入射点距轨端(60kg/m轨)216mm左右(图4-3a),荧光屏刻度9.2左右(仪器标定为横波声程1:

2.5),将显示轨端顶角反射波;随着探头向轨端移动,由位置0移至位置1,回波由刻度9.2向5.0移动(图4-3b),这时二次波由轨端顶角向轨颚方向移动,同时,在荧光屏刻度4.8处显示轨颚底角波(图4-3c),探头位置距端轨108mm左右,继续前移,二次回波波幅下降,一次回波波幅上升(图4-3d),并随着探头从位置1移向位置2,一次回波由刻度4.6向1.0处移动(图4-3e)。

图4-3偏角70º探头轨头端面回波A型显示过程

已知:

60kg/m轨、轨颚面中心距轨顶面约为39.5mm、折射角70°、标定比例1:

2.5,二次波:

F=(39.5÷cos70°)×2÷25=9.24

1.上述是70°探头发射方向和探头移动方向相同的显示过程,由于钢轨探伤仪上还装有向后发射的70°探头,即探头移动方向与发射方向相反,因此,该探头轨端断面回波显示正好与上述过程相反,回波从刻度值小向刻度值大的方向移动,先显示一次回波,再显示二次回波。

2.钢轨探伤仪为提高二次波探伤灵敏度,接70°探头的通道,接收放大电路中采取远距离补偿方式,加上二次波是经轨颚反射,受声束扩散、轨头侧面和顶面的影响,二次波在轨头内的反射较复杂,呈多支波交替显示现象;另外,为防止近区杂波而产生频繁报警,在接收电路中又采取近区抑制方式,使一次回波移不到0刻度。

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切勿为追求一次回波位移到0刻度或二次回波单支波显示,而采取提高或降低探伤灵敏度,这样不利于钢轨探伤。

(二)A型显示的无偏角扫查

当无偏角70°探头入射点距轨端(60kg/m轨)140mm左右(图4-4a),荧光屏刻度10.0(仪器标定为横波声程1:

1.5),显示轨端反射波;随着探头向轨端移动,探头距轨端距离越来越小,回波由刻度大向刻度小移动(图4-4b),它的显示特点与偏角70°探头端面回波显示不同,只有一次波,无二次波。

图4-4直70°探头轨头端面回波A型显示过程

(三)B型显示

B型显示与A型显示不同,某处反射回波,在屏幕上只以一个点表示回波的空间位置。

当70°探头入射点距轨端(60kg/m轨)216mm左右,荧光屏轨颚线下开始出现回波反射点(图4-5a),由于二次回波反射,声程大于一次波,折算出的深度大于轨颚厚度,因此显示回波的“点”出现在轨颚线下部;随着探头向轨端移动,探头由位置0接近位置1,回波声程越来越小,B型显示回波点向上延伸接近轨颚线(图4-5b);探头移过位置1时,回波显示图会出现继续向上延伸和在轨颚线上同时出现回波显示点,这是一、二次波交替中出现的现象(图4-5c);当探头由位置1移至位置2(轨端),回波显示点由轨颚线向上延伸接近轨面线(图4-5d、e)。

图4-570°探头轨头端面回波B型显示过程

三、声束覆盖范围

了解和掌握声束覆盖范围,对实际探伤中波形分析有很大帮助。

目前,钢轨探伤仪的探伤工艺一般都采用70°探头在轨面偏角和无偏角两种扫查方式,偏角扫查是利用轨颚反射作用,扩展扫查范围;无偏角扫查是为弥补偏角扫查未检测的区域。

(一)偏角扫查声束覆盖范围

1.一次波声束覆盖范围约占轨头总面积约20%(图4-6a),实际扫查面积大小与探头偏角、位置和探伤灵敏度等有关。

2.二次波声束覆盖范围约占轨头总面积约45%(图4-6b)。

3.同时用两个70°探头,一个检查轨头内侧,另一个检查轨头外侧,由于探头偏角的因素,在轨头中下部仍存在一个“盲区”(图4-6c)。

图4-6偏角70°探头声束覆盖范围示意图

声束覆盖范围的检验方法是在轨端不同位置上向内纵向钻平底孔(图4-7),模拟不同位置的核伤,按正常探伤方法对每一个平底孔进行探测,并记录回波位移情况(表4-1)。

从表中可以看出,轨头中部检测灵敏度比较低,正常探伤灵敏度下,10、15、20号孔无回波,如伤损处于该区域是无法检测出;9、14、18、19、21、22号孔只有一次回波,说明70°探头偏角扫查,对轨头侧面灵敏度较高,对轨头中部检测困难,因此,采用70°探头偏角扫查,轨头中部存在一定的“盲区”,必须使用无偏角70°探头来弥补。

图4-7(4T4)平底孔试块孔位示意

表4-1平底孔回波显示记录

孔号

回波位移

孔号

回波位移

孔号

回波位移

孔号

回波位移

孔号

回波位移

1

6.3~7.7

2

6.0~8.4

3

6.4~8.6

4

0.9~1.1

8.5~9.2

5

7.7~7.8

6

5.5~6.5

7

5.8~6.6

8

1.2~1.5

7.2~7.6

9

1.1~1.8

10

——————

11

4.6~5.8

12

2.2~2.7

5.2~6.0

13

1.8~2.5

7.2~7.4

14

2.0~2.3

15

——————

16

3.4~4.4

4.5~5.1

17

3.0~3.6

4.6~5.7

18

2.4~3.4

19

2.2~2.6

20

——————

21

3.1~4.4

22

3.4~4.4

——————

(二)无偏角扫查声束覆盖范围

根据晶片宽度和声束扩散特性,无偏角70°探头的声束覆盖范围约为轨头总面积的20%(图4-8),从图中可知对,主要探测轨头中部。

图4-8无偏角70°探头声束覆盖范围示意图

根据两个偏角70°探头声束覆盖范围(图4-9a),再增加一个无偏角70°探头探测,三个70°探头同时使用,声束可覆盖整个轨头范围,满足轨头全面扫查的目的(图4-9b)。

图4-9两个偏角加一个无偏角70°探头声束覆盖范围示意图

四、核伤回波显示

70°探头属反射式探伤法,探伤中无伤损存在时,一般不会有回波显示,当遇有伤损,且反射回波能被探头接收时,荧光屏显示伤波并报警,探伤人员可根据回波显示特点,大约确认伤损存在的位置和大小。

(一)规则核伤的显示

规则核伤是指核伤反射面与钢轨纵向基本垂直。

1.偏角检测核伤回波显示

⑴核伤位于轨颚附近由于伤损存在于一、二次波扫查区,且接近轨颚,因此,A型显示在荧光屏刻度5.0左右,一、二次回波连续显示(图4-10a);B型显示有轨颚线附近,且伤波图形较长。

⑵核伤位于轨头上方一、二次波扫查区,A型显示回波在荧光屏扫描线上分两次显示,两次显示越靠近扫描线两端,则核伤距轨面越近(图4-10b);B型显示在轨面线附近和离轨颚线较远的下方。

⑶核伤位于轨头一侧上角处于二次波扫查区内,A型显示回波显示于荧光屏刻度5.0以后,回波位置刻度越大,核伤距轨面越近(图4-10c);B型显示伤损图形在轨颚线下方,离轨颚线距离越大,核伤越靠近轨面。

图4-10偏角探测核伤的位置和回波显示

规则核伤回波显示规律一般具有伤损垂直高度越大,A型显示回波位移越大、B型显示伤损图形越长的特点;伤损位于一、二次重叠扫查区时,则A型显示一、二次波都有,B型显示在同一垂线附近出现两个伤损图形;若核伤处于一次波扫查范围之外,则A型显示仅有二次波显示,B型显示在轨颚线下方仅有一个伤损图形;如果核伤直径已经很大,则A型显示伤波近似与轨端回波,B型显示较长的伤损图形从轨颚线下方至轨面线附近。

2.无偏角检测核伤回波显示

核伤的位置与回波显示刻度相对应(图4-11),伤损越浅,A型显示回波位置靠近起点,B型显示靠近轨面线,反之,伤损越深,A型显示回波位置靠近基线后端,B型显示靠近轨颚线。

图4-11无偏角探测核伤位置和回波显示

(二)倾斜核伤的显示

由于疲劳源的倾斜,以及双线地段列车单向运行或单线地段上、下行列车运量悬殊,使核伤早期呈倾斜性发展,给核伤检查带来难度。

由于核伤倾斜后,伤损回波途径发生改变,伤损回波的显示规律与规则性核伤不相同,认识倾斜性核伤回波显示规律,对波形分析、防止核伤漏检有益。

1.偏角检测倾斜核伤回波特点

⑴核伤位于轨颚附近虽然伤损存在于一、二次波扫查区,当探头接收不到二次波时(图4-12a),A型显示回波在5.0之前,B型显示在轨颚线之上;当探头接收不到一次波时(图4-12b),A型显示回波在5.0之后,B型显示在轨颚线之下。

图4-12偏角检测倾斜核伤位置和回波显示

⑵核伤位于轨头上方虽然在一、二次波扫查区内,由于核伤倾斜后,使一次回波探头无法接收到(图4-13a),从波形显示上会误以为核伤位于内侧上角处;当二次波探头无法接收到(图4-13b),会误以为核伤位于轨头中心处。

图4-13偏角检测倾斜核伤位置和回波显示

⑶核伤位于轨头一侧上角虽然核伤在二次波扫查区内,因核伤倾斜后,当核伤反射面正好与二次波正交时(图4-14a),会有回波显示;当核伤与二次波的入射角过大(图4-14b),回波无法被探头接收,会造成漏检,这一漏检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为防止倾斜性核伤漏检,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探头(图4-14c),从另一侧检查,或定期调换70°探头的发射方向,即原来一个探头向前向内,另一个探头向后向外,调整为一个探头向前向外,另一个探头向后向内,以便提高核伤检出的可靠性。

图4-14偏角检测倾斜核伤位置和回波显示

2.无偏角检测倾斜核伤回波特点

当倾斜核伤与声束正交时(图4-15a),在仪器显示屏上会出现核伤波(A显示)或图(B显示);当倾斜核伤与声束不正交时(图4-15b),虽然核伤处于声波扫查范围之内,因核伤回波无法返回到探头中,荧光屏上无伤波显示,为防止倾斜性核伤漏检,应采取增加探头或调向检查的方式弥补(图4-15C)。

图4-15偏角检测倾斜核伤位置和回波显示

五、非核伤回波识别

(一)剥离层多次反射波

钢轨制造和淬火不良,产生轨头表层剥离,形成不规则的薄层(图4-16)。

超声波在薄层中多次反射后被探头接收,A型显示的荧光屏一次波范围会出现单支或多支回波同时显示的现象;B型显示轨面线附近会有不规则的、密集分布的点,同时会在轨底线上显示0°探头的失波。

图4-16剥离层多次反射波

该类伤损可根据回波和探头位置对应关系来进行识别,如果探头入射点在剥离层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