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254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x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x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计50分)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

B.标准状况下,22.4LCC14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4NA

C.1molN2与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D.78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

2.科学家发现铂的两种化合物有不同的特性,a具有抗癌作用,而b没有。

则a和b属于()

A.同分异构体B.同素异形体C.同位素D.同一种物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力、化石燃料、天然铀矿都是一次能源

B.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

C.用脫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CO2气体的含量

D.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

4.在塑料袋中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和一些青香蕉,将袋口密封,两天后青香蕉成熟了。

导致青香蕉成熟的物质是成熟苹果释放出的()

A.C2H4B.CH3COOHC.C6H6D.CH3CH2OH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3RO4

B.O22-与S2-的具有相同的质子

数和电子数

C.所有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带电荷数与其族序数相等

D.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长征2号”火箭发射的重要燃料,LiH、LiD、LiT的化学性质不同

6.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

Sm与

Sm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可实现

Sm与

Sm的相互转化

B.

Sm与

Sm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

C.Sm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50

D.

Sm与

Sm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7.下列不能证明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的是()

A.HCl的稳定性强于H2S

B.Cl元素最高正价为+7,而S元素最高正价为+6

C.将Cl2通入Na2S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D.单质与H2化合所需的反应条件,S比Cl2苛刻

8.下列关于铷(

)的叙述正确的()

A.它在周期表的第5周期,第IA族

B.氢氧化铷是弱碱,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C.铷的一种核素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49

D.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D.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10.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NH5的电子式为

D.NH5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H-+H2O===NH3·H2O+H2↑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原子的变化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只可以转化为热能

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作催化剂以改变该反应的限度

C.SO2和O2合成SO3的反应中,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减小

D.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3.圣路易斯大学研制的新型乙醇燃料电池,使用能传递质子(H+)的介质作溶剂,反应原理为C2H5OH+3O2→2CO2+3H2O,下图是该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4H++O2+4e-═2H2O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则电路中有6mol电子转移

14.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使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15.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

Y(g)+Z(g),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是()

①X的分解速率与X的生成速率相等

②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③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生成lmolZ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16.右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X(g)+Y(g)

2Z(g)+W(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压强B.增大X的浓度C.升高温度D.加入W

17.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是的()

A.有机物可分烃和烃的衍生物

B.含C化合物就是有机物

C.有机物都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D.有机物都能燃烧

18.下列变化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反应

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C.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反应

D.乙烯的燃烧反应

1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院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D.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乙烯的加成,还是乙烷的取代反应都可制得氯乙烷

B.使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可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杂质

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

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

21.有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R—CH=CH—COOH,式中的R为烷基,下列关于这种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与镁反应能放出氢气

B.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22.乙醇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在浓硫酸催化共热下与乙酸反应时断裂②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2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把煤加强热,使它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除可用做清洁能源外,也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D.焦炉气的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4.从海带中提取碘要经过灼烧、浸取、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25.可逆反应mA(s)+nB(g)

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φ(C)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的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后

,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n<e+f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综合题(共3题,总计50分)

26.(14分)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

l/LH2C2O4溶液

H2O

3mol/L稀H2SO4溶液

0.

05mol/LKMnO4溶液

25

3.0

V1

2.0

3.0

1.5

25

2.0

3.0

2.0

3.0

2.7

50

2.0

V2

2.0

3.0

1.0

(1)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

V1=,V2=。

(2)实验①、②探究的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上

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4)利用实验1中的数据,计算用KMnO4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再向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H2C2O4溶液

H2O

3mol/L稀H2SO4溶液

0.05mol/LKMnO4溶液

25

2.0

3.0

2.0

3.0

MnSO4

t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7.(20分)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丙同学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

,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

【实验步骤】

(1)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2)将试管①固定在铁架台上(3)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4)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a.用序号写出该实验的步骤____________;

b.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还应检查____________;

c.写出试管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

d.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6分)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

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X、Y原子半径的大小:

X______Y(填“>”、“<”或“=”)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______(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段考卷

高一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解析

1.A

【解析】A、1mol水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10mol,18g水合1mol,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故B错误;C、N2+3H2

2NH3,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因此产生NH3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C错误;D、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

2.A

【解析】a、b属于化合物,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选A。

3.C

【解析】A.风力、化石燃料、天然铀矿都是一次能源,A正确;B.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B正确;C.用脫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SO2气体的含量,但不能减少CO2的含量,C错误;D.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D正确,答案选C。

4.A

【解析】乙烯具有催熟作用,成熟的苹果可以释放出乙烯,导致青香蕉成熟,答案选A。

5.B

【解析】A.周期表中第15列元素是氮族元素,其中N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NO3,其余的化学式均为H3RO4,错误;B.O22-与S2-的电子数都是18个,质子数都是16个,所以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正确;C.对于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其简单离子带有的电荷数与其族序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8,错误;D.由于氕、氘化、氚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所以它们与Li形成的化合物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的化学性质相同,错误。

6.B

【解析】A.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化学变化不能实现

Sm与

Sm的相互转化,故A错误;B.

Sm与

Sm属于同一种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故B正确;C.Sm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二者按照一定比例关系计算得到的,150可以看成

Sm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故C错误;D.

Sm的中子数为82,

Sm的中子数为88,故D错误;故选B。

点晴:

本题考查了同位素的判断以及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等知识点。

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本题的易错点是A,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7.B

【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故A正确;B、Cl元素最高正价为+7,而S元素最高正价为+6,化合价高低与价电子有关,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氯气与Na2S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S,故C正确;D、单质与H2化合所需的反应条件,S比Cl2苛刻,说明S的非金属性弱,故D正确;故选B。

8.A

【解析】A、铷的原子序数为37,位于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A族,第四周期的为K元素,故A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进行逐渐增强,NaOH为强碱,则氢氧化铷也强碱,且碱性更强,故B错误;C、铷的一种核素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86-37)-37=49-37=12,故C错误;D、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故D错误;故选A。

9.D

【解析】A项,离子键中的静电作用包括吸引和排斥,A错误;B项,非金属原子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如NH4Cl中NH4+和Cl-之间存在离子键,B错误;C项,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离子键,不太活泼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C错误;D项,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该原子可能为H原子,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D正确。

10.A

【解析】A、根据氮原子的原子结构,最外层5个电子最多和四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其中一个是配位键,氮原子提供一对电子,氢离子提供空轨道形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铵根离子,所以另一个氢原子只能是形成H-,阴阳离子间形成离子键,故A错误;B、NH5是离子化合物氢化铵,铵根中的氮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NH4+与H-之间为离子键,故B正确;C、H―氦结构,最多两个电子,故C正确;D、NH5+H2O=NH3·H2O+H2↑该反应中化合价只有氢元素发生变化,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氢气,NH5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11.B

【解析】A.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所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A正确;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元素的各类和原子的数目不会发生变化,所以B不正确;C.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取决于这两者的能量

差,所以C正确;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既不放热也不吸热的化学反应是不存在的,D正确。

本题选B。

12.D

【解析】A.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也可以转化为其它能量,例如电能,A错误;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作催化剂以改变该反应的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限度,B错误;C.SO2和O2合成SO3的反应中,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D.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正确

,答案选D。

13.C

【解析】A.原电

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a为负极,故A错误;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在该电池中由b极流向a极,故B错误;C.正极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故C正确;D.乙醇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被氧化后升高到+4价,则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12mol电子转移,故D错误;故选C。

14.C

【解析】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在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正确。

B.电池,MnO2为正极,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s)+H2O(l)+2e-﹦Mn2O3(s)+2OH-(aq),正确。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错误。

D.由于Zn是+2价的金属,所以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则反应消耗Zn的物质的量是0.1mol,其质量是m(Zn)=n∙M=0.1mol×65g/mol=6.5g,正确。

15.A

【解析】①X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②该反应是反应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故错误.③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所以各物质的浓度也不变,故正确.④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生成lmolZ,故错误.所以①③正确。

16.A

【解析】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平衡不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故A正确;B、增大X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时X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W是固体,加入W,平衡不移动,不能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A。

17.A

【解析】A.有机物可分烃和烃的衍生物,A正确;B.含

C化合物不一定就是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等,B错误;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例如乙醇与水互溶,C错误;D.有机物不一定都能燃烧,D错误。

答案选A。

18.C

【解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据此进行判断: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故A错误;B.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C.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烯,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D.乙烯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9.A

【解析】A、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丁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说法错误;B、苯可以发生溴

代、硝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说法正确;C、油脂在碱彻底水解,工业上该反应用于生产肥皂,此反应成为皂化反应,故说法正确;D、煤的气化将煤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石油分馏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

20.D

【解析】乙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的是不可控的取代,应该会得到从一氯乙烷到六氯乙烷都有的混合物,选项A错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并未达到除杂的目的,选项B错误。

乙烯和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并不等,所以质量相同的乙烯和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不等,那么最终生成的水的质量也一定不等,选项C错误。

乙烯中的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开,所以乙烯的化学性质比甲烷活泼,选项D正确。

21.C

【解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COOH,因此,能和镁反应放出氢气、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以使溴水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能进行加聚反应。

22.C

【解析】在在浓硫酸催化共热下与乙酸反应时,发生的是取代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断裂①,C错误。

23.C

【解析】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故A正确;B.只有含有双建或三键的物质才可以用于聚合反应,石油分馏产品为烷烃,不能发生聚合反应,故B错误;C.天然气是一种公认的清洁、高效、绿色能源,也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故C正确;D.焦炉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和氢气,故D错误;答案为C。

24.D

【解析】A.不能在烧杯中高温灼烧固体,烧杯易炸裂,固体的灼烧应在坩埚中,A错误;B.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浊液外漏,B错误;C.苯的密度比水小,从上口倒出,C错误;D.碘易升华,蒸馏时,冷凝管应从下端进水,上端出水,温度计的水银球在支管口处,D正确,答案选D。

25.D

【解析】A.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故A错误;B.由图①可知,温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A为固体,加入A,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平衡都不发生改变,故C错误;D.由②可以看出增大压强,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n<e+f,故D正确;故选D。

26.

(1)V1=2.0,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