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5997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嘉鱼县实验小学潘秀珍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

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诗歌共有4小节,结构清晰明朗。

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写出了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

第二、三小节具体推想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情景,这些想象都源于真实的生活。

第四小节,风吹树叶的的“沙沙”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我”对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深深的慨叹,真挚挚的感情由衷表露,强调辽阔丰茂的原始森林是祖先赖以生存的摇篮,与开头彼此照应。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

”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

疑问的句式,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

“摘、掏、逗、采、捉、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确又形象,儿童情趣溢于言表,这些词语也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范例。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内容较为抽象,对于二年级小学生而言,光从诗句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

不过课文中的句子生动地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边想象边读,极具画面感。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与课文描述的事物一一对应。

整幅画面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教学建议

1.识字时,可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巩固识记等多种方法进行识记。

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诗歌中的问句和感叹句,要读出不同的感受。

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本文学习可以采取想象画面、读中感悟的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让诗句内容变为鲜活生动的画面,在反复朗读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在此基础上,仿照第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摘、掏、望、蓝、赛”5个生字。

会写“一望无边、蓝天、赛跑、野果、野兔”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识字卡片,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摇篮的图片,问:

看,这是什么?

你见过吗?

我们的祖先呀,也有自己的摇篮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祖先的摇篮。

2.板书课题。

3.识记“祖”字,给它找词语朋友。

4.齐读课题。

二、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儿歌

大森林,像摇篮,绿树荫,遮蓝天。

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那回忆,多遥远。

2、描红儿歌中的生字词,自由练读。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都藏在儿歌里面了,你们还认识它吗?

3、开火车读,及时纠错。

4、齐读。

三、听范读,整体感知

1、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想一想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小节?

2、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1、4小节。

(1)祖先的摇篮指的是原始森林,你是从课文哪一小节知道的?

(2)祖先的摇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课文中哪儿写出了摇篮的大?

(4)理解并指导朗读“一望无边”、“苍苍茫茫”。

(5)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感受原始森林的一望无边和苍苍茫茫。

(7)指导朗读。

引语:

那这么大的森林,这么大的摇篮,你能读出来吗?

(8)自由练读,指人读,齐读。

2、学习第2、3小

节。

(1)这么大的森林,这么大的摇篮,祖先会在这里做什么呢?

自由读2、3小节,边读边圈画出来。

(2)指人说,随机在黑板上贴板书。

(3)品析“掏”字的妙用

a、出示生字卡片“掏”和“萄”,对比识字。

b、出示“鸟窝图片”,想象一下祖先是怎样掏的。

c、出示道具鸟窝,学生演示“掏”的动作。

(学生演示动作掏时,引导学生把手伸进去,并且小心一点,别把鸟蛋摔破了,让学生意识到掏是小心翼翼的。

d、这里的“掏”能换成“拿”吗?

为什么?

出示掏在字典中的意思

e、迁移运用,在生活中还可以说掏什么呢?

(掏钱 掏耳朵 掏口袋) 

f、小结:

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有趣情景。

(无痕教育:

师范读词语“掏鹊蛋”,让学生意识到词语的趣味性。

(4)随文识字“逗”和“逮”,在生活中你逗过什么?

逮过什么?

图片识字“蔷薇”。

(5)根据诗句意思填表示动作的词语。

出示:

和野兔赛跑—()野兔看蘑菇打伞—()蘑菇

师:

你也能根据诗中的“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像上

面写的填上一个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吗?

师生交流:

(追)野兔(赏)蘑菇

(6)指导读词语,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摇篮里的一个孩子,你最喜欢在里面做什么?

为什么?

随机引导学生带着喜欢读词语,在想象中读出感情。

(7)指导品读2、3小节的问句。

a、出示第二小节

引语:

我们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性,也想象的画面,能不能读好诗句呢?

b、引导理解“可曾”。

c、指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好奇、猜想的感觉。

d、想象画面,指人读,师范读,男女比赛读。

e、出示第三小节,交流画面和自己的感受,相机指导读好问句。

五、仿说训练

1、引语:

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做了什么?

根据想象,仿照“抛鹊蛋,逗松鼠”,说一说这样的词语。

(生说:

逗小猫、捉小鱼、逮蚊子……)

2、师出示一些类似表示动作的词语。

2、仿照第三小节,让我们来当一当小诗人,请同学们自由编写诗歌。

3、指人说一说自己编的诗。

六、结合板书和课题进行总结,朗读全诗

七、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摘、掏、蓝、赛、望”,按结构归类。

2、指导书写“赛“和”摘”。

(1)观察各部分占位,强调要点。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评价反馈。

板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 掏鹊蛋

追野兔赏蘑菇

逗松鼠采蔷薇

捉蜻蜓 逮蝈蝈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两点:

1、加强朗读训练。

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

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不足。

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

比如“一望无边”和“苍苍茫茫”。

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怎样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我想,这是以后自己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祖先的摇篮》+图书《村里的池塘》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7个生字,写好“祖、摘、掏”3个字。

2.积累“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等含动词的短语。

3.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儿童诗。

能仿照诗歌中第2、3小节自编小诗。

【教学重点】

积累“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等短语。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仿照诗歌自编小诗。

【教学过程】

一、读题识字

读题解题,认读“祖”字。

(1)认读“祖”:

引导学生发现“祖”是由“示字旁”+“且”组成,利用熟字“粗”换偏旁来识记。

说说学过的“示字旁”的字。

识字规律:

“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神仙、祖宗有关。

(2)了解“祖先”

出示《三字经》“高曾祖,父而身”,说说印象中的祖先是什么人。

学生借助图画认识人类的远祖。

二、读文识字

说说课文有几个小节,分组朗读课文。

1.了解“摇篮”,比较认识“蓝”和“篮”。

(1)出示:

“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2)说说在课文中“祖先的摇篮”指什么。

(3)区别“蓝”和“篮”:

蓝的形旁是草,它原来是一种可以作颜料的草,因此,凡是跟这个字有关的词都是跟颜色有关的,比如:

蓝色,蔚蓝,蓝天……

篮的形旁是竹,古时主要用竹和木做各种器物,比如篮子就是以竹编成,后来篮状的东西或跟此相关的东西也用这个篮字,比如篮子、花篮、篮球(球篮是篮状的)。

(4)学词“一望无边”。

看图进行句式训练:

一望无边的

2.认读生字“浓”“忆”。

(1)出示短语“浓绿的树荫、美好的回忆”,正确认读。

提示:

读出画面、读出意境,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2)说说如何记住“忆”?

还可以组什么词?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并通过扩词巩固。

3.认读“蔷薇”。

出示图片,认读“蔷薇”。

提示:

借助实物认读,并通过观察说话认识蔷薇这一植物。

4.认读“掏、逗、摘、逮”。

(1)读准字音。

(2)说说分别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要点:

“熟字换偏旁”,如“掏”与“淘”;“熟字加偏旁”,如“逗”;

“摘”和“逮”联系生活通过扩词识记:

摘逮

(3)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很了多很多的事——

认读短语“掏鹊蛋、摘野果、逗小松鼠、逮绿蝈蝈”。

4.积累“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等短语。

(1)出示课后习题“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

摘野果、掏鹊蛋、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

(2)读一读,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注意朗读:

带有动词的短语重音放在动词的朗读上,动词后适度停顿,读出节奏。

(3)试着说一说这样的词语

5.认读“啊”。

要点:

“啊”在不同的位置,读音有变化。

出示: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你能读好这两句话吗?

要点:

第一句“啊”在句末,表示惊叹,读轻声。

第二句“啊”在句首,表示赞叹(音较长),读第四声。

三、观察比较,学写汉字

学写“祖、摘、掏”。

(1)出示熟字:

“粗、滴、淘”。

(2)辨析识记,并说说书写要领。

要点:

左窄右宽。

四、想象画面,练习仿写

1.读第2、3小节,指导读好两小节里的问句。

(1)出示第2、3小节,找出这两小节中的疑问句。

(指名读)

(2)自由读读这些问句,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要点:

这一连串的问句,是作者充满童趣的幻想,把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句的语言美。

2.说一说。

我们的祖先还会在摇篮里做些什么呢?

 

请用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说。

提示:

出示祖先生活的模拟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

3.想象画面,练习仿写。

(1)仿照诗歌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祖先们还可能做些什么?

(2)出示范例,学生填空: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

可曾在,?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

也在这里?

提示:

学生任选一个小节,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先说一说,再仿写。

(3)全班交流,师生共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1)指名男生读第1、4小节,女生读第2、3小节。

要点:

第1、第4小节宜采用实声读,声音自然、响亮。

第2、3小节宜采用虚声读,声音轻柔,边读边想象。

(2)教师范读。

(3)学生评价。

提示:

学生的评价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如问句的语调要上扬,“我想”中“想”字的读音要延长等。

4.全班齐读。

五、拓展阅读,想象画面练习仿写

阅读《村里的池塘》

1.出示牛宝军《村里的池塘》。

2.学生分组朗读,注意读好短语中的动词。

3.想象画面仿照其中一小节的格式续写《村里的池塘》。

村里的池塘

【板书设计】

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美好的回忆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摘、掏”两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一小节中的感叹号,第二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一小节中的感叹号,第二小节中的问句。

3.能认读含有“摘、掏”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仿照第二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流程:

一、复习字词,回顾内容。

1.猜一猜:

小豆豆走啊走(逗)回想以前(忆)

2.找不同:

祖组租

3.读词组: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

4.齐读第2小节。

二、直奔重点,精读感悟。

1.自主读第三小节,将表示动作的词语,画上着重号。

2.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在森林里做了些什么呢?

(1)交流:

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指导朗读。

3.迁移训练、内化语言。

(1)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孩子们还会做些什么?

请仿照3小节说一说。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也在这里

指名说。

师适时出示图片,提供情境。

4.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学生读第四小节:

“苍苍茫茫”是什么意思?

(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它的近义词是“一望无际”。

“沙沙”句要读得轻柔缓慢,“又那么遥远......”声音逐渐低柔,“遥远”要适当拖长,读出回味无穷的感觉。

最后两句要读出心中的赞叹之情。

感受原始森林的辽阔、茂密、美丽。

(2)提问:

作者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因为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饱含着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希望大森林永远清脆苍茫的美好祝愿。

5.齐读三、四小节。

6.尝试背诵全文。

三、指导写字、识记生字。

1.观察“祖”、“望”、“赛”、“忆”

2.师范写难写的字“赛”,学生描红临写。

3.反馈评议。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一背这首儿童诗。

2.把积累的诗句写到小本子上。

附板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

逗小松鼠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摘”2字,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体会故事的神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体会故事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组摇篮图)同学们请看这些是什么?

最初的摇篮是用藤或竹子制成的,所以“篮”字是竹字头(边说边板书“摇篮”)同学们想象一下,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感觉?

(舒服,温暖)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和猿猴差不多,手脚不分地攀爬和奔跑。

经过千千万万年的进化,我们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这时腾出来的双手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课件出示图片)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狩猎捕鱼、结绳记事……,人类逐步走向文明。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祖先的摇篮吧。

(板书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2.识记“祖”。

通过熟字“祝、福、神”找到规律:

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祭祖敬神活动有关。

指导书写“祖”,注意“祖”的左高右低,偏旁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学生写完后同桌互评,教师巡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读书要求:

(1)在生字下面做“△”记号。

(2)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

(3)给各小节标上序号,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组词语:

树荫浓绿的树荫

原始森林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回忆美好的回忆遥远的回忆

指名读、齐读。

(2)出示第二组词语:

摘野果掏鹊蛋捉蜻蜓

采蔷薇逗松鼠逮蝈蝈

指名读、开火车读,指导书写“摘”,注意“摘”左窄右宽,右边不是“商”字。

(课件出示蔷薇图片)蔷薇是一种植物,“蔷”和“薇”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

(3)说词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

逗()逮()掏()

捉()挖()

(4)指导读难读的句子,注意读好2~3小节中的问句。

3.分小节读课文,简单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

原始森林)

三、展开想象,仿说训练

1.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

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指名回答)

2.啊,原来“我”是这样想象的呀!

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了些什么?

默读第2、3小节,用“○”圈出来。

3.学生交流,教师分步贴词语卡片。

4.再读第2、3小节,你从哪里知道这都是“我”的想象?

预设1:

学生抓住“我想——”看出这是“我”的想象。

预设2:

抓住“可曾”和“?

”看出这是“我”的想象。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5.指导朗读:

“我”对祖先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好奇,脑海里都是小问号。

谁来读出自己的感受?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并进行评价。

6.小组合作:

在祖先的摇篮里,孩子们还会做什么?

仿照第2、3小节,想象创编。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

可曾在,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也在这里

过渡:

这里真的是我们祖先幸福生活的摇篮啊!

孩子们在这摇篮里生活得也格外开心!

7.读了课文,我们想象到了祖先们在摇篮里做了这么多事情,生活得多么幸福快乐啊!

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这幸福快乐的感受读出来吧!

(配乐齐读全文,板书:

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

四、整合“语文主题学习”图书《奇妙世界》中的《神奇的聚宝盆》

1.读一读《神奇的聚宝盆》,边读边思考:

聚宝盆神奇在哪里呢?

把相关的句子用“”画出来。

指名朗读交流。

(往盆里放什么,就会生出什么,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再读课文,想一想,如果你拥有这个聚宝盆,你想往盆里放什么呢?

(放玩具、放书、放公主裙)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全班同学互相交流。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每个人都有着美好的愿望,好好学习,用勤劳和智慧去实现你的梦想。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抄写生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