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013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许明同志在全市第六次学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作者(来源):

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1-11-23

同志们:

今天,我们第六次以主题推进会的形式,召开一年一度的学校精致管理现场会。

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为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拓展质量增长空间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和总结一年多来我市精致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分析当前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主要原因;研究和部署今后一段时期深入推进精致管理的策略和举措,进一步提升管理转型的速度,提高管理增质的效度,提增管理保障的力度,努力促进高邮教育优质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

昨天高邮中学,今天上午周山小学、幼儿园,三垛初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现场,从学校管理的多个层面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相信同志们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

刚才,会上又播放了20XX年常规管理百校行专题片,表扬推广了3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管理亮点,曝光批评了39所学校(幼儿园)近90个薄弱环节。

总体来看,管理成效有目共睹,但部分学校常规管理仍待强化,后勤管理有待细化,教学管理亟待优化,行为管理还待内化。

希望在座的校长(园长)能切实端正态度,边参观边学习,边分析边思考,回到学校能静下心来反省不足,沉下心来落实措施,潜下心来创新管理。

在此,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正确认识前一阶段精致管理工作取得的进步和成效

一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质量效益主题,以“高效课堂推进”为主线,以理念提升为引领,以精致管理为目标,以特色建设为追求,创新管理理念,创优管理办法,切实改变了学校的管理面貌,提高了管理的品位。

一是常规管理,质态稳步提升。

全市中小学校园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许多学校窗明几净、绿草如茵,环境已做到集净化、绿化、美化为一体;学生行为文明规范,活动参与积极主动,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守纪律、讲团结、懂礼节。

不少学校文化建设颇有特色:

周山镇中心小学把“绿色”融入学生生活,借“绿色”开展德育活动;南海中学抓住“集中家访月”的契机,创新开展家校联系活动,定期组织评比和公示;三垛镇幼儿园根据幼儿特点,精心进行园内设计;市实验小学强化教室文化,把责任和创意浓缩在教室的每一面墙上。

二是教学管理,规范日益加强。

在精致管理旗帜的引领下,学校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教学流程管理有效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开始跟踪,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得到改善。

尤其是在“高效课堂推进年”的统领下,许多学校以建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式,以优化合作小组改变学习方式,以加强过程监控优化管理方式:

周巷镇中心初中以全镇为中心组,充分利用定期抽检和不定期巡查的方式,广泛采用摄像拍照、问卷调查、民主座谈的形式,以行政手段深化“五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并着力过程考量,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综合考评挂钩,已经形成了两次提醒、三次通报、四次惩戒、五次停课的问责机制;市城北小学突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过程性督查和考核,以评价来调控课堂教学的质量;周山镇中心小学立足“四步七环”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备、教、研活动,编撰了校本化的高效课堂优秀教学设计集;三垛镇初中围绕“一学二议三指导四巩固”的教学模式,坚持引领教师将导学案的使用与课件进行融合,以媒体的辅助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高邮中学、第二中学,突出对教学计划的审核与把关,统筹训练的时空安排,形成了“滚动+纠错”的训练模式。

三是后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后勤保障一直是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容易滋生问题的焦点。

近年来,各学校突出对学生宿舍和学校食堂的管理,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得到增强,服务本领得到提高,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还有一些学校,不但后勤管理规范,而且创新特色:

八桥镇初中等学校每日公示菜谱,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临泽高中加强宿舍文化建设,通过各种评比推进宿舍管理上台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宿舍“家”园。

学校发展是一个综合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课堂改革是一个内涵建设逐步深化的过程。

这几年,我们围绕扬州市“质量效益”、“自主发展”、“百千万工程”等重大主题,全市学校管理经历了从粗放向精致迈进,从他律向自律转变,从外延向内涵延伸的过程;一年半来,全市高效课堂建设也历经了行政推动、现场拉动、典型带动、过关促动的过程;上半年,我市顺利接受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评估验收。

实践充分表明,以深化精致管理为抓手,加强有效德育、建设高效课堂、强化校本教研这“三驾马车”来实现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抉择是正确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更大的信心、更坚的决心、更强的雄心来建设和推进“三驾马车”,并做到毫不置疑,毫不懈怠,毫不放松。

二、要理性反思当前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就全市的管理而言,从历史纵向看,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与周边横向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管理还不全面。

部分学校常规管理与教学管理较为松懈,学校管理环节上有漏洞,管理方法上搞突击,管理范围上存盲点;许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较为软弱,存在着教师备课不足课后补,学生课内不足课外补,讲评不足作业补的现象,仍有一些学校还寄希望于片面增加课时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二是发展还不均衡。

乡镇之间有差距,一些乡镇不但学校曝光所数多,而且曝光频率高;学校之间有档距,个别学校在专题片中几乎年年有批评镜头,可至今仍“涛声依旧”;学段间有距离,高中和幼儿园的常规管理显得比较薄弱;管理盲点集中,功能处室和教师教学行为一直是曝光最多的镜头。

三是思想转变还不彻底。

精细是一种工作方式,需要实实在在地抓落实,而精致是一种工作境界,需要一定理念作支撑。

少数学校和部分教师都存在着“小富即安,小胜即满”的意识,满足于一时的成功,止步于暂时的成绩。

“得过且过”的心态时有表现;懈怠、回潮的现象时有抬头。

四是课堂推进还不得力。

突出表现在一些校长对教育行政指令贯彻不到位,重点工作推进不力;对高效课堂的意义认识不到位,推进缺乏清晰的思路,不知推什么、不知怎么推、不知推到什么高度;对实际教学缺乏足够的调研,研究课堂少、探究模式少、引领教师少、关注学生少,教学指挥的话语权不多。

综合这些问题,虽然各个学校的具体表现不同,但其根源性原因却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是对精致管理的认识不足。

认为花大力气抓管理、抓细节,层次太低、小题大做;认为与其花精力抓常规,不如集中精力抓成绩,只要质量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出点问题无关紧要。

二是行政管理效能不高。

行政管理不力,工作效能不高,归根结底是校长治校责任意识的缺失,对问题视而不见,少了静下来想工作的意识;责任能力的缺乏,对问题力不从心,少了沉下去做工作的行动;责任管理的缺位,对问题置之不理,少了走进去干工作的劲头。

三是动真碰硬力度不够。

管理是真功夫,对出现的问题要敢于较真,坚决问责;对相关责任人要敢于碰硬,坚决惩处。

但有的校长做事讲人情、重关系,工作不讲原则、不分轻重,对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不追究、不问责,对管理不力的人不处置、不汇报。

以上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制约学校精致管理水平的关键,成为学校质量提升的瓶颈因素,务必引起各学校的高度重视。

三、要准确把握下一阶段学校管理工作推进的方向和策略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质量效益的工作主题,深入实施有效德育,深入开展精致管理,深入推进高效课堂,着力固化常规管理,强化教学管理,优化课堂管理,创新特色管理,有效促进管理内涵更丰富,管理方式更多元,管理特色更鲜明,管理效益更显著,努力形成校校有特色、片域有样本、面上有典型的管理格局。

(二)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核心”——质量效益。

始终将质量置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聚力高效课堂的教学质量,更加倾力有效德育的教育质量,更加给力校本教研的研究质量,逐步形成高中向初中、小学延伸,基础教育学校向职业学校拓展,毕业年级向非毕业年级辐射的质量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校长、班主任、教师三级质量责任传递,质量考核机制,凝心聚力抓质量,全神贯注促效益。

2.聚焦“两个重点”——课堂和学生。

进一步聚焦管理重点,把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

引导学校关注课堂校本化模式的构建,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引导教师研究课堂、探究模式、关注导学;研究学生、关注学情、优化学态。

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乐学,提升自觉学习力、持续学习力和合作学习力。

3.强化“三个专题”——执行力、教学管理和特色建设。

把“执行力”作为精致管理的重要砝码,转变观念,强化执行力;校长垂范,引领执行力;落实制度,提升执行力;完善机制,保障执行力。

把“教学管理”作为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应用,加大课前、课中、课后等关键环节的监控力度,提高教学流程的质量效益;把“特色建设”作为创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重要途径。

坚持因校、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抓好特色课程、建设特色文化、开展特色活动。

(三)主要措施

1.狠抓行政管理,提增学校开展工作的执行力度

学校名声响不响,关键看校长。

学校管理行不行,关键看执行。

校长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是衡量一所学校行政管理品位与校长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要以转变思想来强化执行力。

思想统一步调才能一致,执行才会有力。

思想领导是校长最重要的领导手段。

各校要针对队伍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尤其是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畏难言论、畏惧心理、厌烦情绪,按照“不换思想换岗位”、“谁有问题问责谁”的原则,“对症开方”,要以开展校本培训、“校外学习”来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以践行规范、加大督查来转变教师的思想态度;以专题沙龙、研修反思来转变教师的思想认识。

当前,各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大讨论、教学大反思、规范再学习的活动,有效解决高效课堂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引导教师坚决摒弃陈旧的学生观,打破生源决定论,走出“五严”限制论,破除本本经验论,打消爬坡畏难论,切实为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和深化精致管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用队伍思想的大解放,引领管理执行力的大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大提升。

要以率先垂范来引领执行力。

率先垂范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校长要率先成为转变思想的典范。

校长对课堂改革的认识高度,对传统课堂的批判力度,对导学模式的推行效度,对教学督查的重视程度,时时都会对师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前,在高效课堂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如果校长观念转变不彻底,执行态度不坚决,思想迟疑、行动迟缓,很容易导致课改重走回头路,所以说高效课堂建设“成在教师、败在校长”。

校长要率先成为课堂实践的模范。

校长关注课堂,率先垂范,知道高效的课堂要素是什么,才能掌握制定推进方案、实施课堂评价的主动权;校长驾驭课堂,躬身实践,知道制约推进的瓶颈是什么,才有引导教师、引领课改的指挥权;校长走进课堂,融入师生,知道师生最盼望什么,才能获得学校教学管理的话语权。

今后,各校校长要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做到“工作一线指挥、教学一线示范、感情一线加深、模式一线推广”,真正以自身率先垂范的作风带动执行力的提升,推动精致管理和高效课堂建设的深入。

要以落实制度来提升执行力。

制度是个广义的概念,“五严”规范、学校规章、教学要求、工作职责都是制度。

用制度管理,照制度行事,是执行力的最好体现。

今后,各校要根据当下精致管理和高效课堂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要,不断补充和修订新的管理制度,提倡把学校施之有效、推之可行的做法与经验努力上升到制度层面,并通过教代会、年管会、周例会等多种途径强化制度宣传,让教师理论上熟悉制度,思想上认同制度,行动上内化制度,提高制度落实的自觉性和有效性;要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环环相扣的封闭式管理网络。

要坚持立一个制度就抓实一个制度,有一个制度就发挥一个制度的效益,引导教师以制度观照行动,凭制度恪尽职守,对有违背制度、践踏制度的行为和个人,要一着不让,下准招、出实招、施狠招,加大奖惩力度,提高制度落实的规范化和实效性。

要以完善机制来保障执行力。

建立完善的机制是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执行指数的有效举措。

要建立督查奖惩机制。

各学校要以督查为抓手,采用日巡、周检、月检、学期考评的方式,以流水台账的形式,为教师建立不同层次的实绩档案,为选人用人、评优晋级、绩效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市教育局职能科室要经常性深入基层,广泛采用飞检、抽检、普检的方式对学校综合管理和高效课堂推进情况,开展突击式检查,实行全方位解剖,并向全市通报检查情况。

要完善工作激励机制。

各学校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激励机制,要让想干事的人主动请缨,让能干事的人勇挑重担,让会干事的接受锻炼,特别是要积极推荐、宣传、表彰、奖励在高效课堂建设中表现出色的教师,总结他们的成果,推广他们的经验,激励他们的精神。

市教育局对管理特色鲜明,高效课堂推进力度大、取得成效多的学校和个人,也将在表彰奖励、综合投入等诸方面予以倾斜。

要形成事故问责机制。

市教育局将建立问责机制,加大问责力度。

今后,凡在扬州市、高邮市专题片中曝光的学校、在市局中心工作中,特别是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因工作不力被通报的单位,都要写好书面整改报告,提出具体整改措施,由校长签名并加盖公章,在通报之日起10日内送达到市教育局相关科室;凡连续遭曝光和通报的学校,对校长将采取一次谈话、二次警告、三次换岗的处理;凡在专题片里被曝光批评的教师、在各种督查抽检中被点名批评的个人,三年内不得参加任何评优和晋级。

连续两年被问责的,将取消其骨干教师称号。

各学校也要建立机制、落实相应措施,动真问责,真正做到奖勤罚懒,鞭策落后、激励先进。

2.实抓常规管理,提增学校日常工作的规范力度

学校常规是学校管理最基础、最经常化的工作,是对教学质量、教师行为、学生素养最直接产生影响的工作,也是最易体现精细管理功力的工作。

要持之以恒抓常规。

常规管理贵在常态。

各学校要一如既往地把功夫花在平时,突出管理的重点,严守管理的难点,消除管理的盲点;常规管理难在经常。

要时时关注,事事留心,处处留神,全天候、全方位,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常规管理功在长效。

要把管理经常化、制度化,常督促、勤检查、严考核,最终内化为师生自觉行动。

要注重细节抓常规。

常规管理的内容都是学生学校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就是这些“小事”、“细节”形成了学生的习惯,影响到校园的文明。

回顾近几年,全市各学校在扬州市、高邮市专题片中点名的镜头,表扬源自于细节,批评也定格在细节,充分说明细节管理的重要性。

今后,各学校都要充分关注细节,要用“蹲点”的方式、“排雷”的方式,突出校园盲区和盲点的搜索与管理,重视关键部位和重点时段的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和重点活动的管理,把看似平凡的事做优,把看似简单的事做精,真正将“精致”管理做得精细而雅致。

要突出规范抓常规。

各校要将《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扬州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本次会议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规范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校本化的实施细则。

要换一种视野和视角,从教师进入校园的每一天、所上的每一节课、开展的每一项活动抓起,抓实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环节,引领和督促教师按规范工作,依规范行事,逐步将规范要求内化为行为习惯;要换一种方式和方法,从学生踏进校园的每一刻、每一个时段、参与的每一项活动抓起,抓实礼仪规范、文明习惯、体验活动等教育,启迪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要换一种思维和思路,从校园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处室抓起,抓实门卫安保、物品摆放、食宿管理等单元,从无效之处抓改进,从低效之处抓整改,从常态角度抓长效,切实提升常规管理的力度和效度。

3.重抓教学管理——提增高效课堂建设的推进力度

教学管理的着力点在课堂,要把质量聚焦在课堂,本领展示在课堂,效益产出在课堂。

要加大教学模式的践行力度。

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两年来,课堂改革有进展,有成效,但与高效课堂的内涵要求相比,与我们预期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市许多学校还缺少一些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课堂模式,缺少一些具有代表性、推广性的课堂范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强根固本的同时,要积极围绕市局“预-学导航”的模式架构,充分开展个性化的课堂实践,打造具有校本化的课堂模式,切实推动高效课堂改革走向深入,这也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要科学建模。

各校首先要提高对模式的认识。

构建教学模式,能较快缩短教师间的差距,加快教师智慧的提升,带动质量效益的大面积丰收。

去年,市教育局提出了“预-学导航”模式,它只是一个“规定动作”,而不是“唯一动作”,只是为大力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提供的一个蓝本。

当前作为学校而言,要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探究当今教育界影响大、范围广、效果好的模式(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如皋活动单导学模式、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课例收集、理论分析、概况提炼、归纳总结等途径,不断探究、揣摩“自选动作”,完善本校的教学模式建构。

各相关科室要在帮助基层学校学模、悟模、选模、建模上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构建和落实校本化、学科化乃至学段化的教学模式。

要强化用模。

“建”的目的在于应用,也贵在广用。

各校校长要把推广用模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带头示范,强势推进,形成督查机制,加强量化考核;教研员、骨干教师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带头上践行模式的汇报课、示范课、研讨课;当前,教科室、教研室要广泛组织基于用好模式、推广模式、研究模式的沙龙活动、竞技活动、征文活动,要把“是否用模”、“用得怎么样”作为一条重要的评价指标;市局、学校网络、刊物等宣传平台,要优先发表、刊载有价值的教学模式探究成果,形成面上整体推动建模、用模的良好氛围。

要实时超模。

深化课堂改革,始于“模式”,但不能终于“模式”。

有专家认为:

教学有模,贵在习模,无模终为至模。

但“临模”的过程是必经之路。

当前的这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借助“模”的历练,需要在“临模”的过程中规范教学的常态,练好教师的内功。

教学本身的多样性和模式的发展性,也需要我们鼓励各学科教师在“临模”到一定的程度,大胆创新,结合个人特色,创生出更加适合不同学科、不同教师风格的子模式,切实提高模式的效益。

这就是建构教学模式能引领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用模”深化高效课堂建设的愿景所在。

要加大教学科研的探究力度。

得教研者得天下。

追求更高质量,构建质量效益提升的长效机制,就必须立足教科研。

要形成教学研究的机制。

今后,各校要把学科教研、学段教研,有计划的教研、经常的教研纳入到学校计划中,要创新教研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做到有课题,有人员,有考核,有奖励;要规范教研流程,优化教研效果,确保定时间、定地点、定对象、定主题;要营造教研氛围,提高保障力度,形成校长担当旗手,教研员甘为舵手,教师争做主攻手的教科研格局。

要聚力教学研究的内容。

教研工作要本着“实情、实用、实效”的宗旨,真真切切地研究身边问题,实实在在地付诸教学实践。

要以问题进行研究。

教研员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引导一线教师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日常教学,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课题,剖现象、析原因、阐对策,真正发挥教科研的教学第一生产力作用;要分专题进行研究。

教科室、教研室要加强教育教学前瞻性研究,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扎实开展以“小课题、小课例、小沙龙、小论文、小展示”为主要形式的“五小”教科研活动,切实发挥教育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的作用。

要重校本进行研究。

前段时间,我们对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和考核,发现部分学校在课堂教学、流程管理还存在许多无效、低效的现象,问题源于校本研究、管理的缺位。

今后,各校要围绕校本化的教学模式,针对课前怎么指导、学前怎么预习,课中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课后如何辅导、督导,来着力开展校本化的探究,尤其要加强学生自觉学习力、持续学习力、合作学习力的研究,努力形成校本化的特色。

要加大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

监控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也是优化过程控制的有力举措。

在深化精致管理和高效课堂建设的进程中,校长作为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副校长作为过程监控的主要责任人,都应该努力朝着“五个一”(教学场所每天巡视一遍、个别师生每周交流一次、重点学科每月蹲点一个,专题活动学期亲自组织一次、师生座谈学年进行一回)的方向看齐,着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立体式教学过程监控机制。

要立足“三案”抓监控。

“三案”即教案、学案、习案(作业)。

要对“三案”的格式、内容、使用、管理提出明确的要求,扎实抓好每一个环节,规范好教师、学生的每一个行为,提高监控的实效性。

要着眼“三课”抓监控。

“三课”即课前、课堂、课后。

着眼课前,就是要关注集体备课和个人复备两个主要环节,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着眼课中,当前就是要关注教师观念转变的程度,关注教师课堂用模的频度,关注教师是否真正放手让学生动起来的力度。

着眼课后,就是要优化教师反思和培优环节,提倡实实在在反思,兢兢业业培优。

要关注“三考”抓监控。

“三考”即考试、考评和考核。

规范办学行为后不是要取消考试,而是要提高考试的质量。

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义务段质量检测机制,重点就是要求各学校要把握好考试的频度,控制考试的次数;掌握好考试的尺度,“考什么,怎么考”都要进一步优化;再者就是提高考试的信度,严格考试纪律,用好考试结果,提高公信力。

考评是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评价,是总结教与学成功与不足,成绩与问题的契机,应该用多纬度的分析结果,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

考核是对考试成果的实际运用。

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考量,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决不打和牌。

4.力抓特色建设,提增学校自主发展的创新力度

质量是立校之本,特色是立校之根。

一校一特、一校一品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社会多样需求对未来学校办学提出的应然要求。

要努力建设特色课程。

今后,各学校要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管理、校本培训、教学科研、课堂评价等途径,积极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打造特色课堂;要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地方资源、师资优势,积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

到20XX年底,全市生源五百人以下的学校(幼儿园)至少形成一个主题系列的校(园)本教材,五百人以上的学校(幼儿园)至少有两个主题系列,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

各高中学校都要积极参与创建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努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要着力建设特色文化。

学校文化是校长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的结晶,是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全市各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第一小学的致用文化、南海初中的“邮”文化、川青小学的芦花诗社都是文化建设的代表。

今后,各学校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积极探索,努力尝试。

要强化主题鲜明的德育教育,建设学生德育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学生的活动文化;进行优雅整洁的环境建设,打造学生的班级、寝室文化。

要通过教师阅读工程,建设以读书为主体的学习文化;通过写教学后记、教学日记等形式,建设以反思为主调的研修文化;通过网上结对、教学沙龙等途径,建设以草根式探究为方式的协作文化。

可以预言:

如果我市的每一所学校都能把先进的文化内化成自己学校的校本文化,让文化滋润师生的心灵,日久推进,进而积淀成学校的特色文化,我们高邮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明显地增强,到那时,我们的每一所学校都会成为师生求知的学园、生活的花园、活动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

要倾力开展特色活动。

活动是教育的生命。

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特色文化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静态层面,要有切实可行的特色活动为支撑,并引领不断前行。

今后,各学校要紧紧围绕学校特色建设,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形成活动规模,挖掘活动内涵,并将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特色文化凝成一个个序列,打造成一个个品牌,让它走出高邮、迈出扬州,踏向省外。

特色建设作为精致管理的重要内涵,各校校(园)长是第一责任人,今后全市中小学都要积极开展各项专题德育活动,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