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00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969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0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0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0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0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0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002.docx

《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00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002.docx

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文档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1含答案精品002

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

隋唐

总特征

魏晋至隋唐(220~907年)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时期。

政治上

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

封建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成就辉煌。

思想上

文学艺术绚丽多彩,道教、佛教思想盛行,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文学艺术领域兼收并蓄、全面繁荣。

课时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1)三省制。

(2)九品中正制度。

(3)北魏孝文帝改革*。

2.唐朝的政治:

(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

(2)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3)科举制与监察制度。

(4)唐太宗*。

注:

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 魏晋至隋唐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机构的演变

(1)魏晋南北朝:

初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但职掌和权力分配还未定型。

(2)隋唐:

三省六部制

①职责

②特点: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2.监察制度与选官制度

(1)监察制度

①概况:

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②评价

(2)选官制度

①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a.含义: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b.盛行:

魏晋南北朝。

c.弊端:

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②隋唐时期:

科举制

a.背景:

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b.创立:

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c.完善:

科举制度在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d.影响:

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考点二 选修部分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历史背景

(3)个人因素: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改革内容

3.历史作用

(1)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

(2)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3)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4)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选修4)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制度:

发展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2)法律:

修订颁行《唐律》,重视法制建设。

(3)经济:

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奠定了唐初经济逐步复苏的基础。

(4)选官:

发展隋代的科举制,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5)民族政策开明。

(6)对外: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7)个人品德:

从谏如流,克制自励。

2.唐太宗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执政时期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调整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巧学妙思]

[漫画解史]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实质

★三省六部制下相权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皇权得以加强。

[构图解史]三省六部制运转

[构图解史]选官制度的演变

[图说历史]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取士,为广大庶族地主、寒门子弟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史论观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条件下进行的。

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汉族、鲜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知识拓展]唐太宗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1)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文化的丰富多彩。

(2)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也间接影响了欧洲的文化发展。

1.史实概念——士族门阀制度

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形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后期开始衰落,随着隋唐科举制的推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士族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选官用人制度的主要依据。

其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高低、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世袭传承。

2.史论概念——朝议制度

朝议制度,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

朝议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国家制度是封建统治集团普遍实行的一种决策制度,体现了地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

它较为有效地限制了君权的非正常行使。

3.历史现象——宦官专权

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也是皇帝与文武官员争权的手段。

通常情况下,皇帝年幼,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时,则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

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主题一 从“相权独揽”到“共议国事”——汉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

晚年又用中书。

(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

东晋则侍中始优。

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

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

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史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史料三 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

1.史料一为后人历史评论类文献史料,主要说明了君权与相权之争推动了汉至魏晋、隋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2.史料二为文献史料,主要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由史料二中“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中“中书、门下”的职能。

3.史料三为历史文献史料。

史料“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说明了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

1.根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

答案 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答案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唐代宰相名称不同,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分散了宰相权力,与实际宰相地位不相符;皇权加强,削弱了相权。

[史论归纳]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伴随相权的逐步衰落和君权的逐渐强化而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了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主题二 从“任人唯亲”到“选贤任能”——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汉代……“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史料二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史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史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

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史料一为历史文献史料,据史料信息可知汉代通过察举制、举孝廉的方式,注重品行进行选拔人才。

2.史料二为后世史学研究性材料,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信息,可知主要反映了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门第为选官的主要的标准。

3.史料三为后世历史文献,主要反映了科举制相对汉晋时期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通过概括“前此选举”的弊端,认识科举制的进步性。

4.史料四为后人史学评论性史料,注意史料中省略号对史料分层的作用。

史料信息“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人才等借鉴价值。

1.根据史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答案 

(1)选官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2)进步性:

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根据史料四,概括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答案 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史论归纳]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

(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真题研析]

考法1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历史记载的真伪

【考题1】(2017·课标全国Ⅰ,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 分析表格信息和提示可知:

唐武德元年的皇帝为唐高祖李渊,李世民是“秦王”,当时尚未称帝,A项错误;根据《旧唐书》中记载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等信息可知,唐军主帅为李世民,B项错误;结合材料中“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等信息可知,唐军作战失败,C项正确;“太宗有疾”只是题干表中的《新唐书·太宗本纪》有记载,未见表中其他史籍的记载,证据孤单,不足以“被认定”,D项错误。

答案 C

【素养解读】本题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历史史料记载真伪的辨析。

具体解读如下:

考查素养

点拨说明

史料实证

新、旧《唐书》有关唐武德元年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的史料记载

历史解释

解读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载和阐述

考法2 从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角度考查科举制的影响

【考题2】(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察举制更注重考察官员的品行,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答案 D

【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学科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两方面。

具体解读如下:

考查素养

点拨说明

时空观念

据题干从两汉、魏晋及隋唐可以说明时空观念的变迁

唯物史观

隋唐科举制的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等角度,置于当时历史背景下评价

[连线命题人]

【命题素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评价

首先,科举制打破了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从而稳固了政权的统一。

其次,科举制度以才取士,能够选拔出比较优秀的人才加入政权。

再次,科举考试有固定的考试内容,促使士子必须娴习辞赋,熟谙儒家经典,无形中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解读观点】本段评论性材料,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认为唐代科举制巩固了政治统治,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命题预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形成原因及历史影响。

点拨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统治的需要、前代选官制度的弊端、阶级关系的变化及经济的发展加以概括。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统治巩固、官员素质及思想统一等角度分析。

答案 形成原因:

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封建经济的发展;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崛起等。

历史影响:

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政权的统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思想统一等。

[高考题组]

1.(2017·江苏单科,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解析 中级官员地位上升,尚书省权力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C项正确;三省六部一直存在,并没有废除,A项错误;“政府的行政效率”在材料中未体现,B项错误;门下省负责审核,D项错误。

答案 C

2.(2016·海南单科,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解析 据题干材料“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信息,可知在宗法制,国为大家,官吏受命管理百姓,相当于小家中的家长,因而对官称呼为父母,故选B项;无法判定官员与皇族的关系,故A项错误;以民为本是古代儒家的执政理念,“民贵君轻”,与“为民父母”不相符,故C项错误;官员之间的共同政治诉求是维护封建统治,“为民父母”是德行的一种表现,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5·四川文综,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解析 材料叙述的主体是中书令、尚书令的地位变迁,而非少府,A项不是材料的意思,故排除。

B项是材料信息的一部分,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材料反映了中书令、尚书令由汉代“去公卿甚远”到唐代“居真宰相之任”,这说明了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模拟题组]

1.(2018·四川巴中零诊)“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小监;监督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这类位卑权重的官职都掌握在寒门子弟手中,这反映出(  )

A.皇帝与贵族共治天下

B.皇族与士族(门阀)共治天下

C.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D.皇权振兴以图独掌天下

解析 南朝后期,为了重新实现大权独揽,皇帝常常刻意任命一些出身地位卑微的庶族小地主来担任诸多位卑权重的官职,意图逐渐削弱士族门阀特权,这是专制皇权在利用地位卑微的庶族地主以图独掌天下,故选D项。

答案 D

2.(2017·广东百校联考)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

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

A.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

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C.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D.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

解析 据材料“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可以得出九品中正制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故选D项。

答案 D

3.(2018·四川宜宾调研)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说明唐代三省制(  )

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制约B.提高了行政效率

C.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D.政事堂权力膨胀

解析 根据材料“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得出唐代三省制对皇权形成制约,但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掌握最终决策权,所以制约有限,故选A项。

答案 A

4.(2017·河南中原名校考评)《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

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这些规定(  )

A.旨在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

B.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正确

C.有利于提高部门行政效率

D.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反映出唐朝对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及处理官文书延误者的处罚规定,说明唐朝重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故选C项;这些规定针对的是“延缓诏令文书颁发”,与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无关,故A项错误;颁布诏书不等于行政决策,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提高行政效率,而不是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8·江西第二次联考)隋朝时期,除了创立科举制度,还建立起中央政事堂议事制度、对官员进行监察的制度,还建立起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的制度。

隋朝以上制度建立的主要作用是(  )

A.有利于政府统治机制完善

B.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直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标志着封建皇权的强化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制度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是政府统治机制完善的表现,故选A项;材料中制度都属中央制度,未提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科举制能够间接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材料中制度能够强化皇权,但非主要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测试)唐太宗说:

“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

”(《贞观政要》卷三)据此可知,唐太宗(  )

A.重视地方官的人选B.主张提高地方官的素质

C.担忧中央集权弱化D.反对君主权力受到约束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唐太宗的意思是“我住在深宫之中,看不到也听不到远处,所依靠的就是都督、刺史,这些地方长官实在是关系到国家的太平和动乱,特别需要选择得力的人”,故选A项;材料未对地方官员的素质做出规定,故B项错误;唐太宗意思是选得力的人管理地方,是加强地方管理的需要,故C项错误;材料未强调制约君主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

(时间:

45分钟 分值:

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检)学者阎步克认为:

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

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

此材料反映(  )

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解析 据题干中“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士林舆论属于民间文化性评价,故选A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品评官的作用,故B项错误;士林舆论是官员选拔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影响因素,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民间舆论性评价的作用,但并未与政府评价做对比,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联考)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

“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

这样的做法(  )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解析 据所学可知南朝选官方面实行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题干“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表明梁武帝对通过九品中正制选举出的人才进行了一定的文化水平的限制,同时规定学校学生可凭借策试得第出仕且不受年龄限制,说明此时选官注重才学,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故选A项。

答案 A

3.(2018·四川绵阳模拟)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

这有助于(  )

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

C.继承华夏传统D.促进民族融合

解析 据题干可知,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故选D项;材料能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但并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对于民族矛盾的化解有效,但是并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单纯一个称谓的变化对于华夏传统的继承有限,故C项错误。

答案 D

4.(2017·山西太原期中)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

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

A.是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

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的机制

D.导致了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

解析 据题干,抓住科举制纠正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