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科学116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940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科学116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二上科学116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二上科学116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二上科学116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二上科学116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上科学116课.docx

《二上科学116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科学116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上科学116课.docx

二上科学116课

1、动物的眼睛教学设计

累计课时

教材分析:

《动物的眼睛》是一堂蕴含着丰富的科普知识的活动。

通过观察动物的眼睛,了解其有趣和奇特,初步感知动物眼睛的特点与其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与动物眼睛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活动。

他不等同于单纯的知识教学。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掌握科学的方法,实现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眼睛的有趣和奇特。

2、初步感知动物眼睛的特点与其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利用动物眼睛的特点发明的工具,萌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ppt、视频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眼睛)

二、猜猜这是谁的眼睛?

出示ppt,请幼儿进行观察?

提问:

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这些眼睛的样子?

谁能猜到这些眼睛分别属于哪些动物?

揭晓答案,“你们猜对了吗?

三、马牛羊的眼睛及其特点。

1、马牛羊的眼睛长在什么位置,这种特点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好处。

2、了解猫的眼睛,观察它随光线强弱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青蛙、比目鱼、猫头鹰的眼睛。

四、了解青蛙和比目鱼他们的眼睛和他们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师:

动物们都来介绍自己眼睛的本领,谁先来介绍了自己呢?

1、看视频,了解越黑越灵敏的眼睛

提问:

猫头鹰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猫头鹰的眼睛能在黑暗中看的很清楚呢?

——像猫头鹰这样的动物还有谁?

(猫、老鼠等)

2、看视频,了解动物的复眼

提问:

我们人只有一双眼睛,可有的动物不止一双。

你们知道是哪些动物吗?

蜻蜓有多少双眼睛?

请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蜻蜓有这么多眼睛?

3、看视频,了解能变方向的眼睛

提问:

如果我们头不动,能看到后面的东西吗?

要想看到后面的东西,有什么办法吗?

有种动物不用转头,照样能看清前、后、左、右的东西。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蜥蜴的眼睛。

蜥蜴的眼睛是鼓出来的,可以自由地转来转去。

提问:

为什么蜥蜴要有这样的眼睛呢?

(躲避敌人,捕捉食物)

除了蜥蜴,还有谁的眼睛也会变方向呢?

(变色龙、螃蟹等)

4、看视频,了解其他动物的眼睛

提问:

从视频中,你还了解了哪些动物的知识?

小结:

大自然真是奇妙,动物们的眼睛不仅形态各异,为了生存,他们的眼睛都有了不同的本领。

四、小小发明家

师:

我们科学家很聪明,利用动物们眼睛的特点发明了很多工具,来帮助我们生活和工作,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1、观看ppt,说一说。

2、如果请你当科学家,你会利用动物眼睛的特点发明什么样的工具呢?

小结:

希望你们长大后能够用自己学到的本领,发明出许许多多有趣有用的工具。

 

2.动物的耳朵教学设计

累计课时

教材分析:

动物的耳朵是听觉器官,能够感知环境。

本课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不同环境中,兔子的耳朵有什么变化;其他动物是怎样用耳朵感知环境的。

学情分析:

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动物的图片,自己找一找动物的耳朵,形成大致认识,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有的动物耳朵大,有的动物耳朵小,有的动物没有耳朵,而且同一种动物的耳朵在不同的环境、状态中也有不同。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耳朵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探索动物耳朵的兴趣。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动物耳朵特点。

3.懂得要珍爱生命,爱护动物。

  

教学过程:

一、猜猜它是谁  

1、出示小兔的背影,猜猜是谁来了?

  

小结:

原来小兔的长长的半圆形的耳朵是长在头顶上的。

  

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顶上的?

  

2、出示被遮住一半的大象,猜猜又来了谁?

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看大象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

是什么样的?

(大象的耳朵长在头的两边,大大的像扇子)  

小结:

原来大象的耳朵大大的长在头的两边,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动物,它的耳朵也是长在头的两边的?

我们小朋友的耳朵长在哪里?

  

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现在谁来了?

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

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长在哪里?

(小熊的耳朵是半圆形的,长在头角上)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角上的?

  

5、原来小动物的耳朵它们除开形状不一样,长的地方也有不一样,但是它们有非常敏锐的听觉。

  

二、探索其它动物耳朵的兴趣  

1、看又来了一只小鸡,咦,小鸡有没有耳朵?

它的耳朵长在哪里?

幼儿讨论。

  

小结:

原来小鸡是有耳朵的,小鸡是没有外耳,只有内耳,但它们同样都可以听到声音。

  

2.还有什么小动物和小鸡一样,只有内耳,没有外耳?

观察没有耳郭的动物。

(1)学生在小组内观察鱼、鸟、鼹鼠等动物的图片,讨论它们地耳郭的特点以及它们地耳郭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

(2)教师小结:

这些动物都没有耳郭,便于减小阻力,方便自身活动。

3.学生模拟活动

增大耳郭能够让人听的更清楚。

三、拓展研究

蟋蟀是怎样感知声音的呢?

  

 

 

 

3动物的鼻子

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鼻子的特点,能举例说出动物是如何用鼻子感知环境的。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动物鼻子特点。

3.在好奇心驱使下,能对多种动物鼻子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

4.懂得要珍爱生命,爱护动物。

一、导人新课

教师播放课前准备的相关视频,在播放过程中截取警犬搜救、缉毒的视频段,让学生描述狗的鼻子在相应的场景下发挥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狗靠鼻子闻气味,可以做哪些事情?

1.教师出示多幅不同小狗鼻子的图片,引导学学生观察并思考:

狗的鼻子在什么位置?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带领学生交流:

小狗的鼻子都长在了什么位置?

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狗鼻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狗鼻子的共同点:

鼻头圆圆的,湿润,冰凉等。

4.学生讨论教科书出示的儿幅情景图,教师提问:

“观察狗在做什么?

狗靠鼻子除了可以闻气味,还可以做什么?

5.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展示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继续了解狗的鼻子是嗅觉器官,能够感知环境。

6..其他动物是怎样用鼻子感知环境的?

1.教师出示沙漠和绿洲场景图及相应环境下骆驼鼻孔特写图,引导学生察、思考骆驼鼻孔的形态在不同环境中有什么不同。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后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

3.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小结:

骆驼的鼻孔在沙漠中是微微闭合的,在绿洲地区中是张开的。

骆驼根据呼吸时体内水分的散失多少来调节鼻孔开闭的大小,此外骆驼在沙漠地区关闭鼻孔可以帮助其抵挡风沙。

4.教师提问: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鼻子的特点?

它们的鼻子的位置特点和本领分别是什么?

”随后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观察鸭子、食蚁兽、大象鲨鱼4种动物。

5.师生交流后,教师小结:

许多动物能够通过嗅觉器官感知环境。

三拓展活动

1.教师出示蜜蜂采蜜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蜜蜂是靠什么寻找蜜源的?

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频总结出蜜蜂确定蜜源的方法,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应活动。

4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累计课时

教材分析

教科书呈现了本节课的活动准备指向,寻找蜗牛,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

“蜗牛生活在那里”“观察蜗牛的反应,有什么发现”,拓展活动“饲养蜗牛,继续观察,看有哪些新的发现”。

学情分析

学生课前经过寻找蜗牛的活动体验,发现其生活环境的特点,为课上的研究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知道蜗牛可以通过嗅觉、味觉、视觉等感知食物和周围的环境。

3.能逐渐养成耐心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4.懂得要珍爱生命,爱护动物。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我师使为期中相关的随话开展赠进话动,调动课变学习气级、使学生明确研究主题,

二探究活动

(一)蜗牛生活在哪里?

1.师生交流:

蜗牛的生活地点有哪些?

2.教师出示蜗牛生活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3.待学生汇报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得出:

蜗牛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二)观察蜗牛的反应,有什么发现?

 

1.教师出示蜗牛对食物的反应实验场景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提示学生要耐心观察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进行记录。

3.待学生汇报观察记录后教师小结:

蜗牛会通过嗅觉、味觉等找到喜欢吃的食物。

4.教师出示蜗牛对白酷的反应实验场景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蜗牛对刺激的反应。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提示学生要耐心观察。

6.待学生汇报观察记录后教师小结:

当蜗牛接触到白醋等有一定刺激的物品时会收缩触角。

7.教师出示”判断蜗牛喜欢的光照程度”的实验场景图,引导学生研究蜗牛对光线的反应。

8.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提示学生要耐心观察并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活动。

9.待学生汇报观察记录后教师小结:

蜗牛更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三、拓展活动

饲养蜗牛,继续观察,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继续饲养蜗牛一周,仔细观察并记录其生活状态等。

 

5太阳的光和热教学设计

累计课时

教材分析

教科书给出了课前准备的指向:

了解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准备探究用的材料。

目的是提示学生课前做好知识准备和材料准备,微课堂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要准备的材料包括吸热能力不同的多种物品,如是快、玻璃杯、铁片和太阳伞。

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减准备材料。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

2、能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和感受阳光下的多种现象。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阳光下的物体表现出探究兴趣;增强强光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太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课前准备:

石头玻璃杯铁块太阳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导课。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工是怎么孵化小鸡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观看孵化室(亮着电灯)人工孵化小鸡的过程。

师: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孵化小鸡时都有电灯)

师:

为什么孵化室都要亮盏电灯呢,这有什么用呢?

(让学生纷纷猜测)

师:

是这样的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太阳的光和热》,探究这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

太阳的光和热)

二、观察、实验,探究规律

(一)初步感知太阳与温度的关系。

1、太阳出来后,走在阳光下和在树下有什么不同?

(1)、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说出感受。

(2)、师生交流,指多名学生说说。

2、用手摸一摸墙的背阳处和阳光下的墙。

(1)、你们有何感觉?

(2)、学生体验交流,师小结。

3、摸一摸准备的材料,晒一会再摸。

(1)、两次摸到的感觉是否一样?

(2)、通过这些体验你明白了什么?

(师小结板书:

光越强温度越高,光越弱温度越低)

(二)总结

正午和傍晚的阳光强弱与温度变化是有规律的:

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正午温度高,傍晚温度下降,是因为阳光强弱的缘故。

三、拓展活动

1、师:

人们利用光与热的这些关系,让它为我们带来很多帮助。

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

2、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相互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5太阳的光和热

光越强温度越高

弱低

 

6、太阳和生活

课型:

新授主备人:

张彦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和有重要影响。

2、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探究太阳对动植物影响的兴趣。

4、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收获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的影响。

2、难点:

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那么太阳对人们的生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太阳与生活》这一课。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

同学们看书P14的图中,比较一下白天与晚上的区别有哪些?

(预设:

白天太阳出来了,工人叔叔和农民伯伯在劳动,小鸟和小狗在活动。

夜晚月亮出来了,工人叔叔、农民伯伯、小鸟和小狗在休息。

活动二:

探究与发现

结合周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一说太阳的光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

(预设:

晒干粮食、晒被子(杀菌)、让水变热、发电……)

活动三:

引导学生理解:

人类的衣、食、住离不开太阳;

1、大家在一起找找看,太阳对我们的衣食住行有那些影响?

2、说一说太阳对人们生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预设:

白天,太阳出来了,鸽子在飞;鸡妈妈领着小鸡在寻找食物;小鸟在树上活动;治疗在树上唱歌;太阳花、芍药花开放晚香玉、昙花闭合等……)

3、夜晚,月亮出来了,猫头鹰出来活动了;太阳花、芍药花闭合,晚香玉、昙花开放。

4、那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吧!

(引导学生,太阳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

三、本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四、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

五、拓展:

1、关于太阳,你还想研究什么?

2、制定作息时间表

教学反思:

7春夏秋冬

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描述季节变化的现象,能举例说出季节变化时对

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在比较四季现象的过程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四季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

课前准备:

搜集人们参加户外活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展示学生带来的不同季节的图片,让其他学生

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季节拍摄的。

2、学生汇报,说出自己的线索。

3、师引出课题:

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这节

课一起了解神秘的春夏秋冬。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考察学生的已有经验,并迅速引入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本节课总体的活动指向。

二、活动过程

1、一年中,大自然有哪些变化?

(1)、学生初步观察在校园中拍摄的四季的图片,组内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

(2)、学生代表描述每一幅图片和其他图片的差别。

(3)、教师对季节的顺序、循环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在同一场景中比较四季的不同。

2、季节变化对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影响?

(1)、学生初步观察图片,在组内交流。

(2)、学生交流怎样观察以及观察什么。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3)、学生小组内相互观察各种带来的图片,回忆当时是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拍摄的照片,然后仔细观察照片中的景物特点、人们的衣着和活动等。

(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四季中进行的活动。

(设计意图:

以人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类活动出发,进行初步的对比。

3、在不同的季节,动物和植物有什么变化?

(1)、观察冬天与夏天的小猫。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

小猫就是这样通过换毛来适应环境变化的,很多动物有这样的习性。

(2)、观察枫树的叶子在春、秋两季时的不同之处。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

除此之外,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大多与季节密切相关。

(3)、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的填写。

(4)、开展“我说你猜”活动,教师出示校园内玉兰树在不同季节时的照片,学生猜测是什么季节拍摄的,并说出线索。

(5)、教师小结:

这种方法也是对比。

(设计意图:

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对四季中的动植物进行研究,强化学生对四季影响动植物的知识和比较技能。

三、拓展活动

展示4幅相同的桃树树干、树枝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补充四季中这棵树的其他元素。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绘画形式,对整节课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

教学反思:

 

8、看月亮

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月亮是变化的。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描述不同的月相,了解科学家探究需要制定计划。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月相的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自古人们就喜欢赏月。

美丽的月亮、如水的月光历来是诗人笔下的多情之物。

今天这节科学课我们也要来“欣赏月亮”,但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月亮”。

【出示课题:

看月亮】

二、探究

(一)、谈月亮

提问:

关于月亮,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小结:

月亮本身不发光,是球形的,只有半个球面反射太阳的光,又称月球。

1、画月亮

在你的印象中,还记得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吗?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吧。

指名到白板上画。

你能把这些月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一下吗?

在小组中排一排,指名到白板上排。

提问:

为什么这样排?

有不同意见吗?

有分歧没关系,我们继续学习,相信你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2、看月亮

(1)找原因

谈话:

看到同学们画的月亮,老师很奇怪,为什么你们看到的月亮这么多形状?

是什么原因呢?

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2)模拟月相变化

全班统一行动,月球站在1号位置上。

【1号位置】提问:

这个时候你们能不能看到月亮?

为什么?

所以我们说月亮的变化跟他本身不发光有关系?

如果他本身发光的话,我们就能够都看到圆圆的月亮了。

月亮就不会有形状的变化了。

好,月亮要移动了。

现在到了2号位置,你看到了什么?

画下来。

继续旋转记录。

回到1号位置。

谈话:

现在月亮绕着地球旋转了一圈,你知道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吗?

是一个月,准确的说是29.53天,我国农历的一个月就是这样规定的。

提问:

都看清楚、画好了吗?

哪个小组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误差是正常的。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部分就是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科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月相。

现在谁来说说月相变化的原因?

(小结:

月亮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

所以月亮始终只有一半发光,也就是朝着太阳的那一面发光,背着太阳的那一面是黑暗的,我们是看不到的。

由于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所以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有时我们能看到,有时我们一点也看不到,有时看得多一些,有时看得少一些,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3)找规律

在这一个月中,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呢?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一边看一边思考:

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说说在一个月中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从缺到圆再到缺,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上半月由缺到圆,缺口朝左,下半月由圆到缺,缺口朝右。

再看看我们做模拟实验的时候画的月亮,你知道是一个月中哪一天的月亮吗?

一边看视频一边写下时间。

了解各个位置月相的名称和时间。

看看你们开课的时候画的月亮,排列的顺序对吗?

错的改过来。

三、拓展活动

1、回顾:

在美丽月亮的陪伴下,一节课的时间就要过去了,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

填空连线

3、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月亮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要想真正的了解月亮,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细致观察。

看哪个同学有恒心、有耐心,能够坚持一个月。

教学反思:

 

9种大蒜

累计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部分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种大蒜和探究大蒜生长的条件。

【学情分析】

生活中学生见过种大蒜,并乐于动手操作。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大読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

(2)尝试用“接”、“压”的方法,种植大蒜

3)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愿意参与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

教学重点

能够采用比较、分的方法选出个大、饱满的蒜瓣,并能说出挑选的理由,通过小组合作按照步骤种大蒜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了解大蒜的生长变化与阳光和水分有关

【教法学法】

联系生活、小组合作、教师示范、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观案大蒜,认识其外形特征

师:

桌上有什么?

你在哪里见过?

调动学生对干大蒜的己有经验,初步感知大蒜

师:

请你看看大蒜是什么样的?

有点像什么?

学生描述大蒜特在征:

白色的球状,外面有皮,用简单的词语类比想象大蒜的外形特征

师:

请你把大蒜掰开看是什么样的?

再数一数有几瓣?

种大蒜学种植大蒜的方法

1)你会种大吗?

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

与学生一同讨论并明确中大蒜的材料工具等

第一步:

选种

第二步:

培育水培和土培

第三步,看老师是怎么种大蒜的?

学生观察老师示范种大的方法,励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达者师的种植方法。

3、尝试种植大蒜

1)学生自由种植大,重点观家学生是否将大蒜的失头朝上,井请学生按第主步给大素浇水。

再将种好的大毒端平摆在户外的平台上.

(2)师。

大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呢?

种下的大能长出叶子吗?

引导学生自由结周,大说出自已的想法

教学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当堂达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科学基础训练

【拓展延伸】:

1、利用早入园、中午步或离国前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连的观案与照料,每个1ー2天浇「次水『让学生比一比,看看哪个大蒜先发芽,长得好

2.等学生的大講叶已经长的很长很长的时候可带学生将长叶剪下.送到用周村料,让学生品制果,体验丰收的悦

【教学反思】

 

10植物和阳光

累计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部分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

【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见过植物在阳光下雨背阴处的生长情况不一样。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查阅相料的方法了解关于阳光与植物关系的知识

2能以自已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与同学分享

3能与同学合作“植物与阳光”的主题活动,意识到太阳与植物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能与同学合作分享

【教法学法】

联系生活、小组合作、教师示范、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景挖掘现象

询问:

通过第一课《种大蒜》的实践,有没有总结出让蒜苗生长茂盛的秘诀?

2、引入情景挖掘现象

问题:

观察老师种的两盆大蒜,你有什么发现?

一株放在窗台的阳光下另一株用盒子罩住放在角落黑暗

提取经验解释原因

问题:

小草在大树下和大树旁生长情况一样么?

重点观察叶子颜色、植株高矮、疏密程度

到校园实地观察向阳处和背阴处小草的生长情况,再汇报

小组合作,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师生总结:

阳光下的小草生长旺盛,背阴处的小草生长稀疏,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总结:

同种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情况不同

3、制定计划实验探究

(一)制定计划

问题:

如何验证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

你能制定一份实验方案么?

先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方案

总结:

不变量-同种植物、生长情况差不多、浇同样适量的水。

变量:

阳光强度不同。

(二)提前观察并记录

观察对象:

提前实验的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

观察要点:

花和叶的颜色、植物高度(花盆顶端到植物最高点),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图画,

阳光下的植株背阴处的植株

叶子颜色深叶子颜色浅

长得结实,叶子又肥又大,茎粗壮茎又细又长,像小瘦子,没力气

······

(三)动手实验

老师建议:

1、选一种喜欢的植物,课下完成对比实验

2、做长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3、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问题:

观察苹果表面的颜色,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

同一个水果,为什么表面颜色不同?

猜想是否与阳光有关?

师生归纳总结,解释得出结论:

同一水果,向阳面和背阴面接受阳光照射程度不同,颜色不同。

教学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