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921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docx

《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docx

模板方案承载力计算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根据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关于C9座、C10座结构施工图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单、工程联系单等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2.参照《理想0769家园C9座、C10座施工组织设计》及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与东莞市富通新家园房地产开发公司签定的关于《理想0769家园C区施工合同》。

3.根据现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现行《建筑施工高外作业技术规程》(JGJ80—90);现行《钢筋砼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6-2002)等国家相关法令法规。

4.国家、东莞市建设工程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定。

5.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ISO9002质量认证保证体系、QEO管理程序的有关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6.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技术装备力量及现场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介

理想0769家园C9座、C10座位于万江区四环路。

其建筑面积分别为:

C9栋总建筑面积为:

22051.38M2。

共10层,建筑物+0.000标高为绝对标高2.80M。

建筑物最大高度为54.30M。

首层层高为5.1M,二层层高为4.1M,三层以上为2.705M三层以上夹层均为2.195M。

本模板方案中对首层模板进行计算;C10座商住楼,共9层。

地上三层裙房。

建筑物室内地面+0.000标高为绝对标高2.80M。

建筑物最大高度为37.40M。

首层层高为5.1M、二层层高为4.8M、三层层高为5.5M、四层及四层以上层高均为2.8M。

本方案对首层、二层、三层及为框支结构(转换层)的四层模板进行计算。

第二.节工程特点

1.体高、量大、构件载面尺寸大。

施工中需作好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

2.施工质量要求较高,需严格按照确保合格优良工程争创优质样板工程的质量要求和管理程序进行施工。

第三章.适用范围及相关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理想0769家园C9栋、C10栋基础、柱、梁(包括框支梁)、板、剪力墙等模板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有与本方案不一致之处,请相关施工人员及现场班组注意按实际变更执行,并按程序上报相关部门。

该施工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现场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行更改。

第四章.施工方法选用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布署

根据结构施工图及现场情况,C9栋分为三个施工段:

第一段施工为21—30/A—C、第二施工段7—20/A—C、第三施工段1—1/6/A—C;C10栋分为两个施工段:

第一施工段1—17/A—H、第二段为18—36/A—H。

选拔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负责高支模施工,调集技术好的作业队伍;配备充足的施工用材,在施工期间合理的调配材料、人员以保证各施工段之间展开流水作业。

由于本工程工期比较紧,故每栋楼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暂准备两层材料,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因工期或其它因素考虑,可适当增加模板及支撑系统材料。

第二节.模板安装工程施工方法选用

一.模板材料选用

本工程基础、梁、板、柱、剪力墙均选用18MM厚夹板,梁底为20MM厚杉木板,楞木及背枋采用50×100MM杉木枋,¢12对拉螺杆,¢20MMPVC管。

模板及木枋要求:

顺直、方正、无虫蛀、腐朽、分层、大节、翘曲等缺陷。

二.模板支撑系统材料选用

C9栋首层选用满堂钢管架支撑系统;二层及以上为门型架支撑系统;C10栋首层至四层梁板采用满堂钢管架支撑系统;四层以上为门型架支撑系统。

1.钢管:

采用直径为48MM,壁厚3.5MM高频钢管。

其材质必须符合《普通碳素钢结构技术》要求,要求:

钢管必须顺直、无弯曲、裂隙、锈蚀等缺陷。

2.扣件:

选用可锻铸铁扣件,分别为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对接扣件,其规格型号与钢管匹配,且无裂纹、气孔、砂眼及滑丝现象,经检测符合相关验收标准。

3.门型架:

采用架高1700MM、宽1219MM立杆及上横杆¢42.7×2.4MM的优质钢管,加劲杆采用¢26.8×2MM的钢管。

要求:

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门式钢管脚手架JGJ76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

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有硬伤及严重锈蚀的钢管。

第三节.基础承台、地梁模板制作与安装

1.垫层模板安装:

垫层模板采用50×100MM杉木枋进行拼装,接头处用铁钉钉牢,用钢筋桩定位,在适当的位置打木锚进行支撑,其支撑点不大于1000MM。

其平面尺寸以基础承台每边放大100MM进行施工,在垫层四角打钢筋桩以控制垫层模板标高。

2.基础承台、地梁模板安装

a.根据结构施工图及相关设计变更文件等放出轴线,根据轴线放出承台、墙、柱平面位置线。

用木板条钉出承台模板外边线,即承台平面尺寸每边加上模板厚度,钉出模板承台模板定位框。

b.承台模板用18MM厚夹板拼装而成,其背枋采用50×100MM杉木枋竖向设置,间距为300MM。

横向自承台模板底以上150MM处设第一道钢管筋箍,钢管箍每道由两条钢管组成,其水平间距以500MM为准进行施工,承台四角钢管交接处用双扣件卡住,采用直径为12的HPB级钢对拉螺杆以水平间距不大于800MM呈“梅花形”进行拉接,竖向间距同钢管箍。

承台模板用钢管斜撑进行水平方向加固,其支撑部位:

承台底部的第一道钢管箍及承台上口第一道钢管箍,水平间距为1500MM,严禁支撑在地面、石头、或其它可移动物件上,更不允许两承台相互支撑。

承台侧模板应先留出地梁企口。

地梁支撑系统为钢管架,架底必须为夯实土,且必须垫300×500MM模板或高钢管底座。

支撑系统立杆沿梁纵向间距为800MM,横向为1000MM,小横杆间距为400MM。

地梁底楞木间距按300MM进行铺设,地梁断面高度大于等于700MM时在梁高400MM处设直径为12的HPB级钢对拉螺杆一道,以后梁每增加300MM增设螺杆一道,其水平间距为600MM,木斜撑间距为450MM一道,当设有对拉螺杆时木斜撑间距为600MM,与对拉螺杆相间布置。

地梁模板安装时应按设计要求起拱0.3%。

第四节.梁板模及支撑系统计算

一.梁模板计算:

以下模板安装及其支撑系统数据为设定值,如验算合格,模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设定相关数据进行施工,不合格验算数据不能作为施工依据。

由于首层层高为5.1M,因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该部位室内地坪以下回填土只填至承台顶,故按设计CT9为-1.60M,则首层层高按6.7M取值进行计算。

取梁最大断面尺寸者按最不利组合、最不利荷载进行验算。

本工程最大跨度为KL11(8100MM),其梁断面尺寸为300×800MM,梁底楞木间距按250MM,侧模支撑楞木间距按250MM,木材均按松木取值查表得:

fc=10N/MM2,fv=1.4N/MM2,fm=13N/MM2,E=9.5×103N/MM2,砼的重量按γc=25KN/M3,验算梁模板底板、侧模板是否满足要求。

取框架梁1M为一个计算单位

 

LLLL

1.梁底模板计算:

a.强度计算:

查表得模板自重为0.5KN/M2

模板自重取0.5KN/M2×0.30M=0.15KN/M

根据相关规定钢筋自重取1.5KN/M3

钢筋自重取1.5KN/M2×0.3M=0.45KN/M

根据相关规定砼自重取2.5KN/M3

砼自重取25KN/M3×0.3M×0.8M=6KN/M

施工荷载取2.0KN/M2×0.3M=0.6KN/M

总竖向荷载:

q=0.15KN/M+0.45KN/M+6KN/M+0.6KN/M=7.2KN/M

由于梁跨度为8100MM,施工时考虑中间设一接头,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

Km=-0.121;Kw=0.967

故:

Mmax=Kmql2=-0.121×7.2KN/M×0.3M2=0.26KN.M

查表得木材截面抵抗矩为:

WN=0.0970

截面抵抗矩:

σm=Mmax/Wn≤fm→0.26KN.M/0.0970≤13N/MM2→

2.68<13

故:

符合要求

b.剪应力验算:

查表得剪力系数:

Kv=0.620

V=Kvql=0.620×7.2KN/M×0.3M=1.34KN

τA=3V/2bh≤fv→3×1.34KN/2×300mm×20→0.067N/MM2<1.4N/MM2

故:

符合要求

c.刚度计算:

刚度验算按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

查表得:

Kw=0.967

故:

q=0.15KN/M+0.45KN/M+6KN/M=6.6KN/M

ωA=Kwql4/100EI=0.967×6.6KN/M×0.3M4/100×9.5×103N/MM2×1/12×300×203=0.27mm

[ω]=l/250=300/250=1.20mm

ωA<[ω]符合要求。

2.侧模板计算:

a.侧压力计算:

t。

按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得水泥初凝时间为1.5h;因砼中掺有外加剂β1取1.2;梁板砼因设计坍落度为80—120MM,故取β2为1.15;V取3M/H。

故:

F=0.22γct。

β1β2V1/2=0.22×25×1.5×1.2×1.15×31/2=19.75KN/M2

F=γcH=25×0.8=20KN/M2

取二者较小值19.75KN/M2进行计算。

b.强度计算:

因梁高为800MM,故设一道螺杆,取螺杆间距500MM,模板按四跨连续梁进行计算,梁上砼楼板厚度为100MM,梁底模板20MM厚,梁承受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取5KN/M2和新浇灌砼时对模板的侧压力,设侧模板宽度为200MM。

故:

q=(19.75×1.2+5×1.4)×0.2=6.14KN/M

弯矩系数与模板底板相同。

Mmax=Kmql2=-0.121×6.14KN/M×0.52=0.19KN.M

Wn=M/fm=0.19KN.M/13=14615MM3

选用模板的截面尺寸为300×18MM,截面抵抗矩W=300×182MM/6=16200

MM2>Wn故符合要求.

C.剪应力验算

剪力:

V=Kvql=0.62×6.14KN/M×0.5=1.90KN

剪应力Vmax=3V/2bh=3×1.90KN/2×300×18=0.53N/MM2

fv=1.4N/MM2>Vmax=0.53N/MM2

故符合要求.

d.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不考虑振动荷载,其标准荷载为:

q=19.75×0.2=3.95KN/M

ωA=Kwql4/100EI=0.967×3.95×5004/100×9.5×103×1/12×300×183→

=0.17MM<[ω]=500/250=2MM

故符合要求.

3.对拉螺杆计算:

对拉螺杆间距按500MM考虑,设置于梁中,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每根螺杆承受的拉力为:

N=(19.75×1.2+5×1.4)×0.5×0.4=6.14KN

采用¢12MMHPB235级钢对拉螺杆,其净截面积A=113.04MM2,每根螺杆承受拉力为:

S=113.04MM2×215=24.30KN>6.14KN

故符合要求.

4.木枋验算:

强度计算:

F=7.2KN/M×0.3M=2.16KN

Mmax=FL/4=2.16×0.25/4=0.135KN/M

Wn=Mmax/fm=0.135/13=10384MM2

木枋截面为50MM×100MM

[Wn]=1/6×50×1002=83333.3MM2>Wn=10384MM2

故符合要求.

二.支撑系统计算:

本项目采用满堂钢管架支撑系统,架子立杆顺框架梁方向暂按600MM验算,垂直于框架梁方向暂按1200MM取,距地面或楼地面200MM纵横设扫地杆一道,以上纵横设横杆间距为不大于1500MM,梁板底支撑楞木处设横杆一道,用立杆支撑,支撑板的立杆纵横间距不大于1500MM,剪刀撑每跨顺框架梁方向双面设置,其与地面或楼地面夹角为45—60。

首层模板支撑系统立杆底必须垫木板或钢管底座。

用于内架搭设的钢管均采用直径为48MM,壁厚3.5MM高频钢管。

1.横杆强度计算:

横杆的截面抵抗矩:

W=π/32.(d4-d14)/d=3.14/32×(484-44.54)/48=2835.46MM3

σmax=Mmax/W=10.8×0.62/10×2835.46MM3=137N/MM2<215N/MM2

故符合要求

2.刚度计算:

I=π/64.(d4-d14)=3.14/64×(484-44.54)=1102.48MM4

ωmax=ql4/150EI=10.8×1.24/150×2.1×105×1102.48=0.65MM

[ω]=1200/250=4.8MM>ωmax

故符合要求.

3.稳定性计算:

模板支架荷载为:

钢管支架自重250N/M2

模板自重500N/M2

砼自重2500N/M2

施工荷载2500N/M2

总计:

5750N/M2

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

0.72×5750=4140N

¢48×3.5钢管面积A=489MM2

钢管回转半径为:

i=√d2+d12/4=√482+412/4=31.56MM

σ=N/A=4140N/489MM2=8.47N/MM2

按稳定性计算支柱的受压应力:

长细比:

λ=L/i=1800/31.56=57

查表得φ=0.823则:

σ=N/φA=4140/0.823×489=10.29<215N/MM2

故符合要求.

第五节.框支梁模板计算:

因C10栋四层为框支结构,故对其框支部份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进行计算。

取梁最大断面尺寸者按最不利组合、最不利荷载进行验算。

本工程最大断面为KL10、KL11、KL13等,其梁断面尺寸为650×1800MM,梁底楞木间距按200MM框支梁水平方向螺杆按500MM间距考虑,竖直方向按400MM考虑,木材均按松木取值查表得:

fc=10N/MM2,fv=1.4N/MM2,fm=13N/MM2,E=9.5×103N/MM2,砼的重量按γc=25KN/M3,验算梁模板底板、侧模板是否满足要求。

取框架梁1M为一个计算单位

 

LLLL

1.梁底模板计算:

a.强度计算:

查表得模板自重为0.5KN/M2

模板自重取0.5KN/M2×0.65M=0.33KN/M

根据相关规定钢筋自重取1.5KN/M3

钢筋自重取1.5KN/M2×0.65×1.8M=1.76KN/M

根据相关规定砼自重取2.5KN/M3

砼自重取25KN/M3×0.65M×1.8M=29.25KN/M

施工荷载取2.0KN/M2×0.65M=1.3KN/M

总竖向荷载:

q=0.33KN/M+1.76KN/M+29.25KN/M+1.3KN/M=32.64KN/M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

Km=-0.121;Kw=0.967

故:

Mmax=Kmql2=-0.121×32.64KN/M×0.2M2=0.16KN.M

查表得木材截面抵抗矩为:

WN=0.0970

截面抵抗矩:

σm=Mmax/Wn≤fm→0.16KN.M/0.0970≤13N/MM2→

1.65<13

故:

符合要求

b.剪应力验算:

查表得剪力系数:

Kv=0.620

V=Kvql=0.620×32.64KN/M×0.2M=4.05KN

τA=3V/2bh≤fv→3×4.05KN/2×200mm×20→0.15N/MM2<1.4N/MM2

故:

符合要求

c.刚度计算:

刚度验算按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

查表得:

Kw=0.967

故:

q=0.33KN/M+1.76KN/M+29.25KN/M=31.34KN/M

ωA=Kwql4/100EI=0.967×31.34KN/M×0.2M4/100×9.5×103N/MM2×1/12×650×203=0.58mm

[ω]=l/250=650/250=2.60mm

ωA<[ω]符合要求。

2.侧模板计算:

a.侧压力计算:

t。

按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得水泥初凝时间为1.5h;因砼中掺有外加剂β1取1.2;梁板砼因设计坍落度为80—120MM,故取β2为1.15;V取3M/H。

故:

F=0.22γct。

β1β2V1/2=0.22×25×1.5×1.2×1.15×31/2=19.75KN/M2

F=γcH=25×0.4=10KN/M2

取二者较小值10KN/M2进行计算。

b.强度计算:

因梁高为1800MM,故设四道螺杆,取螺杆间距400MM,模板按四跨连续梁进行计算,梁上砼楼板厚度为100MM,梁底模板20MM厚,梁承受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取5KN/M2和新浇灌砼时对模板的侧压力,设侧模板宽度为200MM。

故:

q=(10×1.2+5×1.4)×0.2=3.8KN/M

弯矩系数与模板底板相同。

Mmax=Kmql2=-0.121×3.8KN/M×0.42=0.19KN.M

Wn=M/fm=0.19KN.M/13=14615MM3

选用模板的截面尺寸为650×18MM,截面抵抗矩W=650×182MM/6=35100

MM2>Wn故符合要求.

c.剪应力验算

剪力:

V=Kvql=0.62×3.8KN/M×0.4=0.94KN

剪应力Vmax=3V/2bh=3×0.94KN/2×650×18=0.22N/MM2

fv=1.4N/MM2>Vmax=0.22N/MM2

故符合要求.

d.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不考虑振动荷载,其标准荷载为:

q=10×0.2=2KN/M

ωA=Kwql4/100EI=0.967×2×4004/100×9.5×103×1/12×650×183→

=1.07MM<[ω]=400/250=1.6MM

故符合要求.

3.对拉螺杆计算:

对拉螺杆间距按400MM考虑,设置于梁中,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每根螺杆承受的拉力为:

N=(10×1.2+5×1.4)×0.4×0.5=3.8KN

采用¢12MMHPB235级钢对拉螺杆,其净截面积A=113.04MM2,每根螺杆承受拉力为:

S=113.04MM2×215=24.30KN>3.8KN

故符合要求.

4.木枋验算:

强度计算:

F=32.64KN/M×0.65M=21.22KN

Mmax=FL/4=21.22×0.2/4=1.06KN/M

Wn=Mmax/fm=1.06/13=81538MM2

木枋截面为50MM×100MM

[Wn]=1/6×50×1002=83333.3MM2>Wn=81538MM2

故符合要求.

二.支撑系统计算:

框支结构采用满堂钢管架支撑系统,架子立杆顺框架梁方向暂按600MM验算,垂直于框架梁方向暂按三条立杆间距均为600MM取,距地面或楼地面200MM纵横设扫地杆一道,以上纵横设横杆间距为不大于1500MM,梁板底支撑楞木处设横杆一道,用立杆支撑,支撑板的立杆纵横间距不大于1500MM,剪刀撑每跨顺框架梁方向双面设置,其与地面或楼地面夹角为45—60。

用于内架搭设的钢管均采用直径为48MM,壁厚3.5MM高频钢管。

1.横杆强度计算:

横杆的截面抵抗矩:

W=π/32.(d4-d14)/d=3.14/32×(484-44.54)/48=2835.46MM3

σmax=Mmax/W=32.64×0.62/2835.46MM3=54.8N/MM2<215N/MM2

故符合要求

2.刚度计算:

I=π/64.(d4-d14)=3.14/64×(484-44.54)=1102.48MM4

ωmax=ql4/150EI=32.64×1.24/150×2.1×105×1102.48=3.1MM

[ω]=1200/250=4.8MM>ωmax

故符合要求.

3.稳定性计算:

150N/M2

模板支架荷载为:

钢管支架自重250N/M2

模板自重500N/M2

砼自重2500N/M2

施工荷载2500N/M2

总计:

5900N/M2

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

0.72×5900=4248N

¢48×3.5钢管面积A=489MM2

钢管回转半径为:

i=√d2+d12/4=√482+412/4=31.56MM

σ=N/A=4248N/489MM2=8.68N/MM2

按稳定性计算支柱的受压应力:

长细比:

λ=L/i=1800/31.56=57

查表得φ=0.823则:

σ=N/φA=4148/0.823×489=24.6<215N/MM2

故符合要求.

框支梁支撑系统见附图二。

第六节.梁板模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采用18MM厚夹板,自身固定为木背枋及钢管箍。

一.梁、板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粱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千分之三。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悬桃梁均需在悬臂端起拱0.6%。

框架梁底楞木间距按250MM铺设;框支梁底楞木间距取200MM;次梁底楞木为300MM。

(3).梁侧模板;根据放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当梁高度大于等于700MM时设¢12对拉螺杆一道,梁高每增加300MM,增设一道,螺杆间距为600MM,套管均用¢20PVC管加塑料胶杯,边梁为止水螺杆。

框支梁设两道或两道以上对拉螺杆时,其螺杆间距按400MM施工,梁侧模板应竖向设置背枋,其间距为300MM,每道螺杆设钢管箍一道。

梁每侧用钢管箍为两根¢50钢管组成,螺杆卡在两根钢管之间,垫上垫木及铁垫片拧紧螺栓。

每道梁在柱附近设一清扫口,以清理梁柱内的垃圾,钢筋安装前再安装。

(4).对于结构中的弧形梁,可采用先配模后安装加固的方法施工,配模方法为将弧形线条划分为若干小段,每段均用小宽度板条拼成设计形状,再在模板面钉一层镀锌铁皮,然后将配好的各小段模扳运至现场拼在一起,并与其他模板合并加固。

二.楼面板模板

(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问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支柱及大横杆间距为800mm,楞木间距为500mm。

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通道。

(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横杆找平,架设板底楞木。

(3).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4).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5).楼板模板安装完成后,用木条铁钉及胶纸拼缝。

三.梁、板模支架系统

C9栋首层及C10栋首层至四层支架采用¢48满堂钢管架;其余各层均采用门型架。

满堂钢管架立杆间距为:

楼层次梁为600mm,板为800mm,横杆步距以1800MM为准,在距楼地面200MM处设扫地杆。

首层立杆支撑为夯实土,立杆下必须设置钢底座或300×500MM木板垫板,以防止支撑系统沉降。

对于第四层大截面框支梁,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变形,其下支架立杆搭设三排,其中两侧立杆间距≤600mm,中间立杆间距600mm,另外,考虑到其上为剪力墙,为保证质量,当浇上层混凝土时若该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00%,下层支架不得拆除。

因施工段内有后浇带,在后浇带跨内当施工层砼浇灌时,下一层模板已拆除,其施工层支撑系统均按人字撑进行施工,把施工层荷载传至另一跨,不直接作用在有后浇带跨内(见附图二);当上一层楼板荷载过大时,则应待作业层施工完毕后才能拆除下一层支撑系统。

C10栋四层框支梁不得按此方法施工,其施工方法为三层梁板支撑系统必须在四层框支梁砼浇灌完毕七天后或待四层框支梁砼强度等级达到100%后拆除,以承受四层框支梁传来的荷载。

楼梯支撑均采用钢管架,其立杆设置为垂直于板模,立杆、大、小横杆、楞木间距均同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