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676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docx

《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docx

针灸治疗学专业知识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试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针灸治疗学》试卷A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教务处

2016年12月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得分:

_________

1.痹证分为几种证型:

、、、。

2.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涉及的脏腑以为主,其中气血不足证的治则是。

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针刺手法为。

4.八会穴中骨会____、髓会_____。

5.针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为____________,治疗疳积的经验效穴为____________。

6.补法适用于治疗、型遗尿。

7.眼睑下垂先天不足、脾虚气弱者,治则宜;风邪袭络者宜。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得分:

_________

1.针灸治疗呃逆的基本处方及辨证加减是什么?

 

2.什么是“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3.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基本处方及辨证加减是什么?

 

五、病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得分:

_________

1.患者吴某,男,68岁,退休干部。

因“突然昏仆伴口角歪斜5小时”于2009年3月24日3pm被家属抬入我院求治。

家属代述:

患者患高血压病史已10余年,平时有头晕头痛等症,性情急躁,时见肢端和面颊发麻,喜食肥甘,嗜烟酒,近两年症状明显加重。

就诊前与人发生口角,眩晕随之加剧,继而昏仆倒地,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无汗,双手握固,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PE:

BP220/130mmHg。

其余略。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出疾病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刺灸方法。

 

2.吴某,男性,56岁,干部,2003年1月9日初诊。

头晕2周,加重2天。

2周前感头晕,也未在意,近2天来头晕加重,有时站立不稳,稍躺片刻有所好转,头重如蒙裹,胸中满闷不舒,纳差,肢倦乏力。

查体:

素体丰腴,平时喜食肥甘,精神可,血压18.5/12kPa,舌质红苔白腻,脉象弦缓。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一、A型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得分:

_________

1.针灸治疗肘劳肘内侧疼痛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A.下廉B.少海C.尺泽D.天井E.阿是穴

2.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处方中,除肾俞、太溪、三阴交外,还包括()

A.足三里、气海B.神门、内关C.太冲、风池

D.关元、百会E丰隆、中脘

3.下列各项中除()外都是治疗腰部扭伤的基本处方

A.肾俞B.腰阳关C.腰奇穴D.委中E.阿是穴

4.面痛的治疗以何经穴位为主()

A.手足少阳经B.手足阳明经C.手太阳经

D.任脉E.足阳明经

5.治疗耳鸣、耳聋取中渚、侠溪是属于()

A.辨证配穴B.临近配穴C.局部配穴D.循经远取E.以上都不是

6.肝阳暴亢型中风可在基本处方上再加()

A.足三里、气海B.太溪、三阴交C.丰隆、合谷D.风池、完骨E.太冲、太溪

7.下列病证取穴,不属于远部取穴的是()

A.胃痛取足三里 B.项强取后溪C.哑门治疗失语 D.人中治疗腰扭伤E.面瘫取合谷

8.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高热的主要病因()

A.暑热蒙心B.疫毒熏蒸C.外感风D.湿热蕴蒸E.温邪内陷

9.针灸治疗中耳炎,在操作时刺翳风穴要选较细的针、只捻转不提插是为了()

A.防止症状加重B.防止刺伤耳膜C.防止刺伤面神经D.防止出血E.防止疼痛

10.心俞、脾俞、三阴交同用,可以治疗哪一类型的失眠()

A心脾亏损型B.肾气不足型C.心胆气虚型D.脾胃不和型E.肝阳上扰型

11.热痹治疗除在病变局部选穴外,可再加()

A.肾俞、关元B.大椎、曲池C.内关、合谷D.膈俞、血海E.阴陵泉、足三里

12.治疗瘀血腰痛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膈俞B.肾俞C.大肠俞D.大椎E.委中

13.针灸治疗丹毒取穴以()为主

A.皮损局部和手阳明经腧穴B.皮损局部

C.手阳明经腧穴D.足阳明经腧穴E.督脉腧穴

14.风痰阻络型中风可在基本处方上再加()

A.曲池、内庭、丰隆B.丰隆、合谷C.足三里、气海D.太溪、风池E.太冲、太溪

15.头针治疗眩晕可取()

A.额中线、额旁1线B.顶中线、额旁1线C.顶中线、枕下旁线D.顶中线、枕上旁线E.枕上正中线、枕下旁线

16.针刺治疗风寒阻络型面肌痉挛加()

A.内庭B.太溪C.大椎D.风池E.翳风

17.治疗风湿头痛,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用()

A.丰隆B.内庭C.风府D.足三里E.三阴交

18.下列穴位除()外,都是治疗眩晕的基本处方用穴

A.百会B.风池C.头维D.大敦E.绝骨

19.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太溪、风池B.膈俞、风池C.行间、风池D.血海、风池E.肝俞、风池

20.下列病证中,不宜施用灸法的是()

A、哮喘 B、腰痛 C、虚寒胃痛D、高热  E、中风脱证

21.下列各项中除()外都能拔罐治疗落枕

A.大椎B.肩井C.肩外俞D.阿是穴E.风池

22.下列各项中除()外均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基本穴位

A.肩三针B.阿是穴C.阳陵泉D.天府E.中平穴

23.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头昏头痛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A.风池、太阳B.听会、太阳C.听会、百会

D.大迎、翳明E.翳明、听会

24.针灸的治疗作用是()

A.标本缓急B.内外兼治

C.补虚泻实D.疏通经络E.三因制宜

25.下列属于近部取穴的是()

A.高热取大椎、曲池B.气病胸闷取膻中C.目赤肿痛取行间D.口喎取地仓、颊车E.脱肛灸百会

26.下列属于本经取穴的是()

A.咳嗽取尺泽、列缺B.胃病取内关、足三里C.牙痛取行间、合谷

D.脱肛取百会、长强E.流涎取合谷、承浆

27.治疗失眠多梦取神门、大陵是哪类取穴法()

A.远部取穴B.对症取穴

C.近部取穴D.上下取穴

E.左右取穴

28.下列哪个穴位不常用于治疗脱证()

A.关元B.气海C.人中D.足三里E.中冲

29.下列哪个穴位又名血郄,有泄热功效()

A.尺泽B.委中C.太冲D.少商E.膈俞

30.中风脱证选用神阙穴宜采用()

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饼灸E.温针灸

31.不属于治疗面瘫主穴的是()

A.合谷B.地仓C.颊车D.太阳E.太溪

32.哮喘实证宜用下列哪组穴位()

A.膻中、列缺、尺泽、膏肓

B.膻中、鱼际、肺俞、尺泽

C.膻中、孔最、天突、肾俞

D.膻中、肺俞、中脘、丰隆

E.膻中、天突、肾俞、肺俞

33.肝气犯胃型胃痛,除用主穴外,还应配合何穴()

A.脾俞、胃俞B.膈俞、血海

C.胃俞、梁门D.梁门、胆俞

E.脾俞、公孙

34.针刺治疗小儿急惊风应清热祛邪、豁痰开窍、镇惊熄风,其常用的最佳穴组为()

A.百会、印堂、气海、足三里、太冲

B.水沟、中冲、合谷、太冲

C.百会、大椎、四神聪、太阳

D.合谷、太冲、阳陵泉

E.风池、百会、足三里、气海

35.针灸治疗小儿疳积,应健脾化滞,驱虫消积,起最佳穴组为()

A.中脘天枢足三里

B.关元气海足三里

C.四缝中脘足三里百虫窝

D.上巨虚脾俞胃俞天枢

E.中脘足三里上巨虚

36.针刺美容、延缓衰老等用耳穴施治均可获得较好疗效,在选择耳穴时三者共同选用的一个耳穴是()

A.肝B.肾C.交感D.内分泌E.皮质下

37.针刺痄腮多以“翳风、颊车、外关、合谷、关冲”为主穴清热消肿散结,当表现火毒蕴结时则应加配()

A.大椎曲池B.商阳曲池C.太冲曲泉D.人中十宣E.肺俞尺泽

38.针刺心悸当养心安神,凝神定悸,常用穴位应该是()

A.心腧厥阴俞内关膻中B.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C.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D.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E.合谷太冲神门

39.针刺治疗耳鸣、耳聋的基本方为:

“翳风、听会、侠溪、中渚”,当证属肝胆火盛的实证时,还应加配()

A.中渚、侠溪B.行间、丘墟C.阳陵泉、足临泣D.太冲、外关E.肾俞、丘墟

40.针刺治疗风热壅盛型咽喉肿痛之主穴应为()

A.少商、鱼际B.合谷、尺泽C.关冲、少商D.尺泽、外关E.关冲、天容

二、B型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得分:

_________

A.脾俞胃俞肾俞关元

B.合谷曲池天枢上巨虚

C.合谷曲池肾俞关元

D.中脘气海神阙足三里

E.中脘内庭内关公孙

1.寒湿痢宜取()

2.噤口痢宜取()

A久泄B.寒痹C.水肿D.发热E.扭伤

3.虚则补之为()的治法

4.陷下则灸之为()的治法

5.寒则留之为()的治法

6.宛陈则除之为()的治法

A.足三里、脾俞

B.肾俞、太溪

C.太冲、期门

D.行间、地机

E.归来、命门

7.治疗月经不调气虚证加穴为()

8.治疗月经不调血热证加穴为()

A.腰奇

B.二白

C.手逆注

D.气端

E.阑尾

9.治疗中风昏迷的经外奇穴是()

10.治疗痔疮的经外奇穴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针灸治疗学》试卷A

标准答案

一、A型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二、B型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痛,行,热,

2.肝、脾、肾益气养血

3.平补平泻

4.大杼;绝骨

5.十七椎;四缝

6.肾气不足肺脾气虚

7.补肾健脾,益气养血,针灸并用;补法疏风通络,调和气血,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处方:

膈俞内关中脘足三里天突膻中

加减:

胃寒积滞、胃火冲逆、胃阴不足等胃气上逆者加胃俞和胃止呃;脾胃阳虚者加脾俞、胃俞温补脾胃;肝气郁滞者加期门、太冲疏肝理气。

2“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非病症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

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

3.处方:

关元血海三阴交

加减:

气虚加足三里、脾俞以健脾胃益气血;血虚加膈俞以益生血之源;肾虚加肾俞、太溪调补肾气,以益封藏;气郁加太冲、期门疏肝解郁;血热加行间、地机清泻血分之热;血寒加灸归来、命门温通胞脉,活血通经。

五、病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诊断:

中风

证型:

中脏腑(闭证)

治则:

平肝息风,清心豁痰,醒脑开窍

针灸处方:

水沟、太冲、丰隆、劳宫、十二井穴、百会、内关、素髎、十宣、风池

合谷、太冲加减。

刺灸方法:

泻法,不灸。

2.病因病机:

恣食肥厚,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清阳不升。

诊断:

眩晕。

证型:

痰湿中阻。

   

治则:

健脾和中,除湿祛痰。

  

处方:

中脘、内关、头维、丰隆、阴陵泉。

方义:

中脘乃胃之募穴,腑之会穴,和中健运,调理气机;内关宽胸止呕,以解胸闷;头维为足阳明、足少阳之交会穴,是治疗目眩之要穴;丰隆降逆祛痰;阴陵泉为脾之合穴,健脾除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针灸治疗学》试卷B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教务处

2016年12月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得分:

_________

1.五脏病多取___________,六腑病多取_____________。

2.盛则之,虚则之,热则之,寒则之,陷下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3.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

针灸治疗除主穴外,夜间发作加_____穴,白昼发作加____穴。

4.治疗内痔出血的要穴是____。

5.少商、商阳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常用刺法是______。

6.痛经的发生与、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与、两脏有关。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得分:

_________

1.外感咳嗽针灸治疗应选什么穴位,如何加减配穴?

 

2.举例说明“虚则补其母”的具体应用。

 

3.八会穴如何应用?

 

五、病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得分:

_________

1.张某某,男,34岁,农民。

三年前耕田时不慎扭伤腰部,出现弯腰困难,腰痛不舒,当时未予特殊治疗,一周后逐渐减轻。

近日忙于收割庄稼,劳动时间较长,遂腰痛举发,腰椎两侧触之僵硬,压痛,有牵制痛,转身不能,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2.刘某,男,50岁,教师,2001年6月2日初诊。

颈项部痛伴左上肢手指麻木发凉1年。

1年前因夜卧不慎致颈脊、肩臂酸楚,经治疗缓解。

但遇寒即发,尤其近2个月症状加重,颈强脊痛,活动受限,肩臂酸楚,麻木发冷。

查体:

颈椎5、6、7棘突左侧压痛,颈肌僵硬,X线片示:

第4、5、6、7颈椎前缘有不同程度的唇样增生,颈椎前突曲度消失,呈颈强直。

舌苔薄白,脉弦紧。

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一、A型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得分:

_________

1.治疗痿证以阳明经穴为主是因为( )

A.主营阴阳 B.多血多气之经C.清热利湿 D.主润宗筋E.清泄阳明之热

2.《灵枢·经脉》所说“灸之”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虚证B.实证C.不盛不虚之证

D.寒证E.陷下证

3.以天枢、上巨虚为主配取三阴交、关元主要治疗( )

 A.寒湿痢   B.湿热痢C.休息痢   D.疫毒痢

E.噤口痢

4.足少阳胆经的原穴为()

A.丘墟B.光明C.飞扬D.绝谷E.申脉

5.产后缺乳,乳房胀痛,胸胁胀满,纳差,舌苔白,脉弦,辨证分型为()

A.气滞血瘀B.气血虚弱C.肝郁气滞

D.湿热下注E.血虚生风

6.治疗乳腺炎膻中穴的刺法是()

A.向下平刺B.向上平刺C.向患侧乳房横刺D.向健侧乳房横刺E.用梅花针叩刺

7.痛经,病于辨证时多分虚实、实证痛经以散寒逐瘀,通经止痛为原则,针灸选穴应为;()

A.关元、气海、地机、三阴交

B.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C.中极、地机

D.关元、三阴交、隐白E.气海、三阴交、太冲

8.下列穴位除外哪个,均为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基本处方穴位()

A.攒竹B.下关C.太溪D.合谷E.内庭

9.治疗风寒头痛除基本处方外,下列穴组还当选()

A.曲池、合谷、大椎B.风门、大椎、风池C.合谷、三阴交、内庭D.气海、血海、足三里E.丰隆、足三里、风池

10.导致急性泄泻的原因多为饮食不节、不洁及感受外邪等,针灸治疗急性泄泻时,选择的基本穴位当为:

()

A.脾俞、天枢、足三里、三阴交

B.天枢、内庭、中脘C.天枢、三阴交、上巨虚

D.胆俞、阴陵泉、太冲、内庭

E.脾俞、胃俞、阴陵泉、三阴交

11.“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功能清热利湿,通利三焦,是治疗实证癃闭的基本穴位,若属湿热下注型则应加;()

A.太冲B.血海C.行间D.列缺E.膈俞

12.下列各项中除()外都能治疗肝肾亏虚型颈椎病

A.足三里B.大椎C.天柱D.颈椎夹脊E.地机

13.针刺治疗小儿急惊风应清热祛邪,豁痰开窍,镇惊熄风,其常用的最佳穴组应为:

()

A.百会、印堂、气海、足三里、太冲B.水沟、中冲、合谷、太冲C.百会、大椎、四神聪、太阳D.合谷、太冲、阳陵泉

E.风池、百会、气海、足三里

14.针灸治疗小儿疳积应健脾、化滞、驱虫消积,起最佳穴组应当为:

()

A.中脘,天枢、足三里B.关元、气海、足三里C.四缝、中脘、足三里、百虫窝

D.上巨虚、脾俞、胃俞、天枢

E.中脘、足三里、上巨虚

15.针刺美容、延缓衰老等用耳穴施治均可获得较好疗效,在选择耳穴时三者可共同选用的一个耳穴是:

()

A.肝B.肾C.交感D.内分泌E.皮质下

16.针治肠痈应以清热导滞,行气活血为治则,其最佳穴位组是:

()

A.天枢、中脘、足三里B.大肠俞、天枢、足三里C.阑尾、上巨虚、天枢

D.阑尾、上巨虚、足三里E.脾俞、胃俞、大肠俞、中脘、章门、天枢

17.针刺痄腮多以“翳风、颊车、外关、合谷、关冲”为主穴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当表现为火毒蕴结时则应加配:

()

A.大椎、曲池B.商阳、曲池C.太冲、曲泉D.人中、十宣E.肺俞、尺泽

18.治疗足跟痛痛及小腿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A.太溪、委中B.脾俞、承山C.膻中、委中D.承山、阳陵泉E.太冲、委中

19.下列各项中,除()外,都能疏风解表

A.关元B.大椎C.外关D.风池E.合谷

20.治疗腱鞘炎不能用的方法是()

A.艾灸B.针刺C.拔罐

D.穴位贴敷E.穴位注射

21.下列各项中除()外均为治疗肘劳的基本穴位

A.曲池B.肘髎C.手三里D.手五里E.内关

22.妊娠呕吐加用三阴交、丰隆的治疗作用是()

A.健脾和胃B.补益脾胃C.健脾化痰

D.开胃进食E.清头明目

23.针灸治疗脾虚湿滞型胎位不正宜在基本方基础上再加()

A.足三里、太冲B.阴陵泉、丰隆

C.脾俞、阳陵泉D.中脘、气海E.脾俞、肾俞

24.下列各项中除()外都能治疗落枕

A.后溪B.悬钟C.阿是穴

D.委中E.落枕穴

25.下列穴位中能宣散一身阳热之气的穴位为()

A.大椎B.曲池C.合谷

D.外关E.风池

26.下列各项中除()外都不能治疗颈椎病上肢及手指麻痛

A.曲池、合谷、外关B.曲池、内关、阳谷

C.尺泽、太渊D.内关、合谷、孔最E.合谷、阳谷

27.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主穴是()

A.神门、百会、太冲、膻中、三阴交B.脾俞、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膻中

C.肾俞、神门、百会、太冲、血海

D.丰隆、百会、太冲、血海、三阴交

E.中脘、太溪、三阴交、气海、膻中

28.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A.梁门B.太冲C.期门D.胃俞E.脾俞

29.恶露不绝血热内扰证宜在基本方基础上再加()

A.足三里B.百会C.中极D.地机E.膈俞

30.治疗子宫脱垂日久伴湿热下注者,可在基本方基础上再加()

A.中极、蠡沟B.中脘、足三里C.肾俞、阴陵泉

D.三阴交、维道E.归来、带脉

31.下列各穴除()外都常用于治疗胃痛

A.公孙B.梁丘C.风池

D.足三里E.内关

32.导致中风发生的主因是()

A.风痰B.风火C.瘀痰风火

D.风火痰E.风瘀火

33.针灸治疗滞产气滞血瘀型,宜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太冲B.气冲C.内关

D.气海E.足三里

34.治疗外伤性截瘫,小便不通者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委中B.三阴交C.阴陵泉

D.悬钟E.足三里

35.妊娠呕吐选基本处方加灸中脘、天枢是治疗()

A.脾胃虚弱者B.痰饮阻滞者C.肝胃不和者D.伴神倦嗜卧者E.伴厌食较重者

36.以中脘、足三里、内关治疗失眠症,适用于()

A.心脾亏损型B.阴虚火旺型C.胃腑失和型D.心胆气虚型E.肝阳上亢型

37.选心俞、膈俞、间使、足三里、三阴交诸穴,用25-50毫克氯丙嗪行穴位注射,可治疗()

A.癫证B.狂证

C.痫证D.不寐E.以上均不是

38.针刺治疗耳鸣、耳聋的基本方为:

“翳风、听会、侠溪、中渚”,当属肝胆火盛的实证时,还应加配()

A.中渚侠溪B.行间丘墟C.阳陵泉足临泣D.太冲外关E.肾俞丘墟

39.针刺治疗风热壅肺型咽喉肿痛之主穴应为()

A.少商鱼际B.合谷尺泽C.关冲少商D.尺泽外关E.关冲天容

40.治疗妊娠呕吐伴眩晕重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再加()

A.百会、气海B.百会、风池C.太冲、期门

D.神门、心俞E.三阴交、丰隆

二、B型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得分:

_________

A.行间B.丰隆C.涌泉D.丘墟E.三阴交

1.治疗肝郁化火证型失眠,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2.治疗阴虚火旺证型失眠,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A.肝俞、太溪B.命门C.太冲、期门D.行间、地机

E.气海、血海

3.治疗闭经的肝肾亏虚证除基本处方外可加()

4.治疗闭经的气血不足证除基本处方外可加()

5.治疗闭经的气滞血瘀证除基本处方外可加()

A.曲池B.天枢C.太白D.太阳E.下关

6.急惊风兼有头痛,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7.急惊风兼有牙关紧闭,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膈俞、合谷、太冲

B.天宗、条口、合谷

C.百会、风池、太阳

D.曲池、合谷、外关

E.风府、风门、天宗

8.治疗颈椎病劳损血瘀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9.治疗颈椎病头晕目眩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10.治疗颈椎病上肢及手指麻痛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针灸治疗学》试卷B标准答案

一、A型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二、B型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背俞穴、募穴

2.泻、补、疾、留(温)、灸

3.照海、申脉

4.长强

5.点刺

6.冲任胞宫肝肾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外感咳嗽取穴肺俞、中府、列缺、太渊。

风寒加风门、合谷祛风宣肺;风热加大椎、曲池、尺泽祛风清热;痰湿加足三里、丰隆化痰止咳;肝火灼肺加行间、鱼际泻肝清肺。

等等。

2.虚则补其母是《难经》提出选取五输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例如:

肺在五行属金,肺虚证,土生金,土为金母,故选取肺经五输穴属土的太渊穴补之,还可取属土的脾经中五输穴属土的太白穴补之。

3.脏与腑互为表里,一阴一阳,共同主持机体的各种活动;而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凝;筋为脉之使,筋动则脉急,筋静则脉缓;骨为髓所养,髓充则骨实,髓虚则骨软。

由此可见,八会组织的生理表现和病理变化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凡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病变,也都可取其相聚会的腧穴进行治疗。

五、病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病因病机:

患者三年前有腰部扭伤史,经筋络脉受损,近日又因劳累过度,引发陈伤,导致气滞血瘀,脉络受阻,引发腰痛。

诊断:

腰痛。

证型:

瘀血腰痛

治则:

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

委中,脊中,腰阳关,肾俞,阿是穴,膈俞。

方义:

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