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558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苏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苏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2.教学难点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三、教学设想

学生对“生态系统”一词并不陌生,对其最基本的内涵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有初步的了解。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形成生态学思想的基础,本章是围绕着剖析生态系统概念的实质展开的。

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生态系统内各组分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有序与和谐、多样与复杂等。

要从培养学生的生态学思想的角度,制定教学策略。

本节可以结合“思考与讨论”中的素材,讨论“你认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话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列举五个生态系统的实例,并列出生态系统的判断要点。

学生之间相互交换作业,并对同伴的作业作出评判。

四、教学过程

生物在生命活动中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限制,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环境。

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生态学。

那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什么规律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进一步分析“思考与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制作若干个不同控制条件的“生态缸”,让学生观察各个生态缸中的状况,增加感性认识。

问题7是让学生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这是本节的教学目标之一。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繁多且关系复杂,无法逐个研究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引入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概念,将营养功能相同的生物类群看成一个整体结构,研究其中的物质与能量变化、信息传递,使研究问题得到简化。

这是一种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其他宏观研究中也常常要应用这种方法。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大多数学生在讨论了问题1~5后,应当能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对此,教师可进一步提出本节“问题探讨”中的素材,让学生演练,使学生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有一定认识。

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能量在其中流动,物质在其中循环,信息在其中传递,多种多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之间构建起了动态平衡的关系。

一、环境、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关系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物的环境因子是指生物体周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生存的全部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行为和分布的因素,如光、温度、水分、空气等。

而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等因素则只属于环境因子,因为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温度、光照、气压等生态因子间接地体现出来的,它们本身对生物没有直接影响。

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表明,每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的范围被称为能耐受范围(这个范围又称为生态幅),而能耐受范围中又存在着一个最适范围(又称最适区),耐受范围的两端(即除去最适范围后所剩的部分)为生理受抑区,若再往外延伸超出能耐受范围后,则为不能耐受区。

生态系统的空间大小各异,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块农田、一座山林、一条河流等,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称为生物圈。

在生物圈中,繁衍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各自的特定环境中,它们既利用环境资源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使种群得到延续,同时,它们自身也是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

通过列举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启发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但在结构上具有许多共同点。

重点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阐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体现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是教学的难点。

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成分。

这些组成成分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

关于“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说明:

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群落中生物间的“营养联系”就是生态系统的“生命线”,其主要形式就是“食物联系”。

接着以教材中的图示为例,分析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建立食物链、营养级和食物网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是通过以食物联系连接的营养结构实现的。

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与食物网。

(1)食物链

食物链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联系排列的链状顺序。

食物链上的每一环节,称为营养阶层(营养级)。

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的食物链。

①牧食食物链或捕食食物链:

是以活的绿色植物为基础,从食草动物开始的食物链,例如,小麦→蚜虫→瓢虫→食虫鸟。

②碎屑食物链或分解食物链:

是以死亡的动植物残体为基础,从真菌、细菌和某些土壤动物开始的食物链,例如,死亡的动植物残体→跳虫、螨类→食虫昆虫、蜘蛛→食虫鸟、小型哺乳动物。

③寄生食物链:

以活的动植物有机体为基础,从某些专门营寄生生活的动植物开始的食物链,例如,鸟类→跳蚤→鼠疫细菌。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仅在进化历史上有改变,在短时间内也有改变。

动物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里,食物的改变(如蛙)就会引起食物链的改变。

动物食性的季节性变化也会引起食物链的改变。

因此,食物链往往具有暂时的性质,只有在生物群落组成中成为核心的、数量上占优势的种类,食物链才是比较稳定的。

一般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从前一环节到后一环节,能量大约要损失90%左右(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10%)。

因此,越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生物量越小,能量也就越少。

处于顶位的肉食动物最少,以致于不可能再有别的动物以它们为食,因为从它们身上所获得的能量不足以弥补为搜捕它们所消耗的能量。

一般说来,能量从太阳开始沿着食物链传递几次以后就所剩无几了,所以食物链一般都很短,通常只由4~5个环节构成,很少有超过6个环节的。

(2)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不可能固定在一条食物链上,而往往同时属于数条食物链。

实际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很少单条、孤立地出现(除非食性是专一的),它们往往相互交叉,形成复杂的网络式结构,即食物网。

食物网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生物正是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五、教后感:

一般地说,具有复杂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一种生物的消失不致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但食物网简单的系统,尤其是在生态系统功能上起关键作用的种,一旦消失或遭受严重破坏,就可能引起这个系统的剧烈变动。

教育学生要有环保意识,自觉保持环境。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3苏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类型。

2、举例说明生态因子的种类及意义。

3、列举食物链和食物网。

4、描述生物圈的组成。

二、教材分析

1、重点难点与疑点

1.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类型。

(2)生态因子的种类。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生物圈的组成。

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类型。

(2)生态因子的种类。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生物圈的组成。

3.教学疑点

(1)生态因子的种类(应用)。

(2)生态因子的作用(理解)。

(3)食物链和食物网(应用)。

2、教材解读

课文

解读

一、环境对生物非常重要

P66第1段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水分、食物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也称生物的生存因子。

生态因子的分类

   生态因子的类型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统一。

简单、传统的方法是把生态因子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前者包括生物种内和种间的相互关系;后者则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

1.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也称地理因子,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

根据各因子的特点和性质,还可再细分为若干因子。

如光因子可分为光强、光质和光周期等,温度因子可分为平均温度、积温、节律性变温和非节律性变温等。

2.土壤因子

  土壤是气候因子和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等。

3.地形因子

   地形因子如地面的起伏、坡度、坡向、阴坡和阳坡等,通过影响气候和土壤,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4.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

5.人为因子

   把人为因子从生物因子中分离出来是为了强调人的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带有全球性,分布在地球各地的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几种常见的生态因子

1、光

光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质(即光的波长)、光照时间三个方面。

光对植物的影响概括为:

 

绿色植物都要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光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光对植物的影响是决定性。

光照强度决定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但不同的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是不同的。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是一对矛盾。

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但蒸腾作用也增强。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解决了这一对矛盾。

阳生植物叶形相对比较小,降低蒸腾作用的面积,同时也降低了光合作用的面积,但阳生植物的叶片通常较厚,栅栏组织发达,叶肉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多,叶绿素的含量高,特别是叶绿素a的含量较高,通过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以弥补叶片面积小的不足;阴生植物适于生长在弱光条件下,空气湿度相对较大,蒸腾作用较弱,但植物通常加大叶面积来提高对散射光的利用率,所以阴生植物的叶形通常较大,但叶片较薄,栅栏组织不太发达,叶绿素b的含量相对较多。

在森林中,高大的乔木都是阳生植物,但林下的灌木、草本植物大多是阴生植物。

在山的阴面分布的植物也以耐阴植物为主。

在可见中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决定的。

在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可见光光质是比较均匀的,对陆生植物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

但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就不同了,特别是海洋生态系统。

在海洋中,表层主要分布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如海带等),再深一些处是红藻(如紫菜等),这种分布特点不仅与光照强度有关,更与不同波长的光在海水中的透射程度有关。

红光波长较长,能量较低,在海水中的透射率较低,蓝紫光大部分被海水反射掉,所以海面看上去是蓝色的,在海水中透射率最高的是绿光。

在表层海水中有红光和蓝紫光,而绿藻的光合色素主要是叶绿素a和b。

但在稍深处,红光和蓝紫光就很少了,已不适宜于绿藻的生长,但却适宜于褐藻的生长,因为在褐藻的细胞中除有叶绿素a外,还有叶绿素c,在继光和蓝紫区域的吸收峰比较宽,更重要的是还具有能够吸收绿光、青光的藻红素、藻蓝素等色素。

光照时间影响植物的开花。

在春天开花的植物一般需要长日照条件,在秋天开花的植物一般需要短日照条件。

在地球不同的纬度上,具备的长日条件和短日条件是不同的。

在低纬度地区只具备短日条件,如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般只分布有短日植物;在中纬度地区春天具备长日条件,秋天具备短日条件,所以长日植物和短植物均有分布;在高纬度地区,长日条件和短日条件均具备,但在短日条件下,温度极低不适宜植物的生长,所以只分布有长日植物。

光对动物的影响概括为:

 

光对动物的影响没有对植物的影响来得明显,但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动物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

阳光对动物体的影响常与动物的保护色有关,如夜间出来活动的动物,体色通常较深,水生的动物背面体色比腹面深一些,这些特点的生态学意义与动物的保护色是一致的。

在高纬度地区的光照强度比低纬度地区弱一些,所以动物的体色总体来说也比分布于低纬度地区的动物体色要浅一些,如东北虎的体色比华南虎和孟加拉虎要浅。

光照时间能影响动物的繁殖。

有很多胎生动物的分娩是在春天,这对环境是适应的,因为春天食物最为丰富,有利于幼体的生长发育,但繁殖活动常在冬天进行,原因是胚胎发育需要的时间较长。

这类动物繁殖就需要一个短日条件。

很多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是在春天,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胚的发育时间一般不到一个月,春天食物丰富,也是对环境适应的。

这类动物的繁殖就需要一个长日条件。

阳光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有些动物喜欢夜间出来活动,有些动物喜欢白天出来活动,这些行为通常有一定的生态意义,如适于躲避天敌、捕猎食物等有关。

也有一些动物具有明显的趋光性,特别是一些昆虫,如蛾类对紫外线特别敏感,飞蛾扑火便是一例。

2、温度

生物生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

极端温度是(高温和低温)常常成为限制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如由于高温的限制,白桦、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苹果、梨、桃等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在长江流域和福建,黄山松因高温的限制不能分布在海拨1000~1200米以下的高度。

菜粉蝶不能忍受26℃以上的高温,所以26℃就是这种昆虫分布的南限,秋季和冬季菜粉蝶可以越过这个界限,但到夏季气温超过26℃时,卵和幼虫就会全部死亡。

高温限制生物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破坏生物体内的代谢平衡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其次是植物因得不到必要的低温刺激而不能完成发育阶段,如桃、苹果、梨等在低纬度地区不能开花结果就是这个道理。

极端低温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更为明显,对植物和变温动物来说,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就是低温。

温度对恒温动物分布的直接限制作用较小,但也通过其他生态因素(如食物)而间接影响其分布。

如通过影响昆虫的分布而间接影响食虫蝙蝠和高纬度地区鸟类的分布等。

很多鸟类秋冬季节不能在纬度地区生活,不是因为温度太低,而是因为食物不足和白昼取食时间缩短。

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也与温度有关,温度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拨每增加100米,温度下降0.5~1℃。

所以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特点是:

森林→灌木林→高山草甸→雪线。

类似于从南到北不同纬度上的植被分布情况。

地球表面和大气温度的变化是由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引起的,从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少,气温也逐渐下降。

在水分充沛的地区,这种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沿海岸线从南往北,植物群落的分布特点是: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温度能影响到动物的形态特征,对同一种哺乳动物,一般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个体,其体型相对要大一些,体表突出的部位不太明显,如四肢、尾、耳朵、鼻端等较为短小,其生态意义是可以昼减少热量的散失。

温度对动物习性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如大多数动物的休眠就是由低温引起的;有些动物夏天蛰伏在洞穴里休眠也是对温度的适应,如蜗牛、鸭嘴兽等。

3、水

水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以水为媒介,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化学过程,都必须呈溶解状态才能出入细胞。

所以生命离不开水。

对陆生植物而言,在陆生环境中,生物直接利用的水量是有限的。

在水量变动很大或由于高盐度使生物体内的营养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而失去水分的环境中,水分才是限制陆生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在同一纬度线上,限制陆生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分布的不均匀。

如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青海、新疆等地,是严重的缺水地区,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这种情况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关。

在我国沿海地区,由于受太平洋上空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非常充沛,但由于山脉的阻隔,暖湿气流到不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印度洋上空的暖湿气流由于喜玛拉亚山脉的阻也到不了该地区;大西洋上空的暖湿气流由于阿尔卑斯山脉的阻隔也到不了该地区。

所以,在亚洲大陆的中高纬度地区,降水量从东到西逐渐递减,而在欧洲大陆是从西到东降水量逐渐递减。

所以在我国的北纬35°~45°之间的自然地带,从东到西的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是:

森林→草原→荒漠→沙漠。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特别是海洋生态系统,水不是限制因素。

决定海洋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盐度、阳光和矿质元素。

P66积极思维

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V.E.Shelford)于1931年提出: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这种生物就会衰退或无法生存。

如黄地老虎的幼虫在-11℃以下便无法生存,大多数昆虫在48~54℃高温下也会死亡。

每种生物对每个生态因子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这个范围称为生态幅,其幅度在这种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所能耐受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

生态幅广的生物称为广生性生物,反之就是狭生性生物。

例如,根据生物对温度、盐分和食性的耐受范围,可分别将其分为广温性生物、狭温性生物;广盐性生物、狭盐性生物和广食性生物、狭食性生物。

每种生物的生态幅不是固定不变的。

一般来说,处于活动期的动物对温度只有较狭小的生态幅,处于休眠期的动物的生态幅就宽广得多。

生物的生态幅可随驯化而改变,在水温为5℃的容器中养殖的龙虾,到27℃时全部死亡;而养殖在25℃水温中的一组,有50%的个体能耐受30℃的温度。

一种生物可能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很宽,而对另一因子却很窄。

对多种生态因子具有宽广生态幅的生物分布范围也广。

当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不处于最适合状态时,它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性限度可能下降。

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可以形象地用一个钟形耐受曲线来表示

 

P67第1段

 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生物的耐受性接近或达到极限时,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活动以及分布等直接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如温度升高到上限时会导致许多动物死亡,温度上限对动物生存成了限制因子;氧对陆地动物来说很少有限制作用,但对水生生物,尤其是动物来说如果缺少就会死亡。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但如果没有水、二氧化碳和一定温度,碳水化合物不能合成,反之只有水、二氧化碳和一定温度而没有光,植物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几个因子在不同情况下,任何一个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

 

二、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P67第2段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的一个功能整体,是生物与非生物部分构成的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任何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自然体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大至一片海洋、一个大洲.小至一条河流、一块草地,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水库、公园、农田等也构成了人工生态系统。

小的生态系统组成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生态系统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态系统合成为生物圈。

生物圈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在内)及其生存环境的总体。

P68第1段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

l.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以及一些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转化成有机物质,把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固定在有机物质中,这些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食物来源。

因此,绿色植物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生成者。

此外,光合细菌也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如硝化细菌能将氨氧化成为亚硝酸和硝酸,并利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2.消费者

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那些异其它生物或有机质为食物的动物,也包括某些腐生或寄生的菌类。

除生产者以外的所有生物都是消费者,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

根据其食性可区分为:

草食动物,又称一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二级消费者,或称一级肉食者,以一级肉食者为食的动物称为三级消费者,或称二级肉食者;杂食动物,既是一级消费者,又是二级消费者或三级消费者;寄生者,是特殊的消费者,寄生在其它动、植物身体上,靠吸取宿主营养为生;腐生动物,以腐烂的动植物残体为食。

3.分解者

又称还原者,也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各种微生物,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动物(如食枯木甲虫、白蚁、蚯蚓和某些软体动物等)它们以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质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食物来源,并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最终成为无机物质,归还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度吸收利用。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大约90%的陆地初级生成量都需经分解者分解归还大地,再经传递作用,输送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及活动的场所。

包括太阳辐射能,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物(如O2、CO2、H2O、Ca、K+、PO43+等)以及连接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如蛋白质、糖类、脂类和腐殖质等)。

 

P69第1段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彼此互相由食物关系而连接起来,形成食物链。

例如兔子吃草,狐狸吃兔子,老虎又吃狐狸,可以表示为草→兔子→狐狸→老虎。

食物链一般包括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可作为一个营养级,而能量沿着食物链从一个营养级流动到另一个营养级。

能是沿着太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途径流动,在这个过程中,能量不断散失。

消费者并不全都是在一个营养级中,草食者免子是一级消费者,吃兔子的狐狸属于二级消费者,而吃狐狸的老虎则属于三级消费者。

一般说来,食物链的环节不会超过五个,因为能量在沿食物链营养级流动时不断减少,流经几个营养级后,所剩下能量已不足以再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生命了。

在生态系统中,一种消费者常常不是只吃一种食物,而同一种食物又可能被不同的消费者所食。

因此,各食物链又相互交错地连结在一起而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P69第2段

P70第1段

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把生态系统分成若干类型。

   按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动力和影响力,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三类。

   凡是未受人类干预和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均属自然生态系统。

如原始森林、冻原、海洋等生态系统;按人类的需求建立起来,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农田、人工林、人工气候室等;经过了人为干预,但仍保持了一定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为半自然生态系统,如天然放牧的草原、人类经营和管理的天然林等。

   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来划分,把生态系统分为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又根据水体的理化性质不同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包括:

流水水生生态系统、静水水生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包括:

海岸生态系统、浅海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远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根据纬度地带和光照、水分、热量等环境因素,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包括:

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统、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包括:

干草原生态系统、湿草原生态系统、稀树干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包括:

极地冻原生态系统、高山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下表是最常见的生态系统分类:

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荒漠

淡水

苔原(冻原)

静水:

湖泊、池塘、水库等

极地

流水:

河流、溪流等

高山

海洋

草地

远洋

稀树干草原

珊瑚礁

温带针叶林

上涌水流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浅海(大陆架)

热带雨林

河口(海湾、海峡、盐沼泽等)

农业生态系统

海岸带

城市生态系统

 

几种常见的生态系统:

1.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蓄积了地球上水的97.6%,它的面积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