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305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docx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docx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格律诗八首》教学资料

一格律诗八首

作家与作品

一、王湾

王湾,唐朝诗人。

洛阳人,生卒年不详。

开元元年(712)进士。

开元五年(717)为荥阳主簿,曾两次参加政府校理秘府《群书四部录》。

书成,出任洛阳尉。

《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二、杜牧

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佑(德宗、宪宗朝宰相)孙。

大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史沈传师、宣歙观察史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

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贵族的攻掠,诗文中多有指陈及讽喻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

少数以纵酒狎妓为题材的诗篇则流于颓废。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阿房宫赋》亦颇有名。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存世。

三、陆游

陆游(1125~1210),南宋大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同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

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

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充实军备,要求“赋敛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之事宜核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诗篇均为世所传诵。

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

明代文学家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但有一些诗词也流露出消极情绪。

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世。

四、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卢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宝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

他上疏请斩董宋臣,并建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赣等州。

恭帝德元年(1275)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

次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于镇江脱险,得人民援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端宗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

不久为元重兵所败,退入广东,坚持抵抗。

次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

元将张弘范逼使文天祥写信招张世杰,他坚决拒绝,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迭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

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

后人于他被囚的兵马司狱故址建文丞相祠,以资纪念。

他于所遭险难及平生战友事迹,都作有诗歌,题名《指南录》,可称诗史。

在大都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所传诵。

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思考与讨论

一、《江南意》与《次北固山下》二者之不同,首先是标题的不同。

前者侧重客旅之中对江南春意的感受,后者则侧重客舟停泊在北固山下时的怀乡之情绪。

两首诗的首联与尾联完全不同;颔联改动两个字(“失”字改成“阔”字,“数”字改成“一”字);颈联完全相同。

总体看,《次北固山下》是由《江南意》修改而成。

标题的不同,甚至影响到主题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样的改动,可以说是伤筋动骨的改动。

其次,随着标题的改动,诗意也基本上不同。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写的是南国的春意,是总的概述;“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写江南春意的观感,是最后的归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写客旅之中,飘泊江湖的感想;“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直接书写怀乡之情,诗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是写江南景色,“失”字看出江南水景的浩淼,“数帆”是描写江南水上风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是在江南景物中寄寓着怀乡的心绪。

“阔”字虽然也写水景的浩淼,但是却含着此岸愈阔家乡愈远的寓意。

最妙的是“数帆悬”改作“一帆悬”:

“数帆悬”是观景,“一帆悬”是伤怀。

观景是观赏客观景物,寓托游山玩水的心境;伤怀是感伤自身远离家乡,飘泊水国的悲伤的心境。

这两者是根本不同的。

最后,“数帆悬”是江南水面之景,“一帆悬”则有身世飘零的情绪。

所谓“一帆悬”,是排除了水中的“数帆”,只写作者客居的孤帆。

孤帆悬于天地之间,有飘泊零落之感,是极妙的一笔。

与此事相映成趣的是唐代诗人齐己与郑谷的故事。

齐己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梅花数枝开”一句,请教郑谷,郑谷说:

“‘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

”齐己佩服之极,将“梅花数枝开”,改作“梅花一枝开”(见《唐才子传》),成为一则文坛的佳话。

梅花本

来开在百花之先,足以表达早春的“早”字。

而梅花中最先开的只有此“一”枝,是“早”中的“最早”者,妙极。

王湾将“数帆悬”改作“一帆悬”则更妙。

“数枝开”改成“一枝开”,只是“早”的程度上的不同;“数帆悬”改作“一帆悬”,却从观景变作伤怀,这就不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是本质上的不同了。

可见,王湾的改动比齐己更为巧妙。

二、这两种解释似乎都能说通,也都自然流转。

就是说,似乎不能武断地说其中哪一种解释是错误的。

但是,如果确切地说,还应该说第二种解释是更为恰当的。

为什么?

1.读诗,时时刻刻不要忘记,任何诗,任何景物背后都有一个诗人,或称抒情主人公。

任何景物都是诗人所用以寓托其意的媒介,所以才叫意境。

此诗的抒情主人公,当然就是诗人自己。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解释成“花溅泪”虽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溅泪”的是花,那么,“感时”的也是“花”吗?

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同样,“惊心”的勉强可以说是鸟,但“恨别”的就不适合说是“鸟”了。

其实,此句中的“花”与“鸟”不是指事物,而是指原因;不是作“主语”,而是(名词)作状语。

即,不是“花”感时而溅泪,“鸟”恨别而惊心,而是“我”因为“感时”而“观花”都要流泪,因为“恨别”而“闻鸟”也要惊心。

3.如果说“花溅泪”与“鸟惊心”是拟人写法,虽然也未必就不可以,但是在情理上还是难以说通:

“花”既不能“感时”,也不能“溅泪”;“鸟”既不能“恨别”,也不能“惊心”。

所谓“拟人”,也要求合乎情理。

所以,这种说法,严格说来,还是不可取。

三、这是一个感悟题。

所谓感悟题,是指对诗中语言逐句细品,深层次感悟。

要感悟语言深层次的东西,不是表面的字义。

学生掌握了语言的品味,对于读诗是非常有好处的。

教师在指导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自古以来,诗无定解,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感悟,所以,感悟不必要求一个统一的答案。

这一点,对教师而言未必习惯,但这正是语文观念的一种更新。

有关资料

一、对《次北固山下》的理解与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景,进而即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北固山,在今江苏丹徒县以北,直入镇江境内,横插江中。

它三面临江,山青水阔,风光旖旎。

诗人虽是北方人,但是,他一生中却“尝往来吴、楚间”。

这首诗就是他到江南旅行时,看到江南好风景而触景怀乡的作品。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以“青山”对“绿水”,倘在别处,未免近于俚俗,而这里在“青山”、“绿水”后面加了“外”“前”二字,倒显得工丽脱俗。

可见诗人的旅程兼备水陆。

这两句是行舟停泊在北固山下特有的景色。

旅客往来的驿路,从青山中绕出,又远远地伸向青山之外;水上的飞舟,好像开到绿水的前边去了。

于是暂停旅行之意油然而生。

这二句诗恰好扣合诗题中的“次”字,这就叫做开篇点题。

诗中也透露些微焦灼的心情。

好像是说,水上陆地的人儿都有归程,而独我滞留在这山下,漫漫归途,可望何日启程呢?

漂泊江南而神游故里之情,淡淡流露,又不留痕迹。

颔联和颈联四句,集中描写江上的景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一幅优美的风景图画。

“两岸”和“一帆”相对,表现出水、陆形象的变化。

因为“潮平”(静、落)才显出两岸宽阔,“风正”(稳、顺)更加使帆悬挂得体。

这两句写出了人们的眼中景、心里话,手法干净利落。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含蕴丰富而构思巧妙,也是吸引人的警句。

殷说:

“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胡应麟说: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海日生残夜”,是写江面开阔而平展,所以,一眼就望到地平线。

于是在残夜尚未消尽时,红日即已从海上涌出;好像残夜带来了红日,而不是红日把早晨带来似的。

“江春入旧年”,是说江边景物已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好像春的根芽,早在旧年的岁暮就埋种下来。

“生”“入”两字,生动写出大自然新陈代谢的变化,也隐藏着生命衰替的人生哲理。

这两句虽是写景,含意却高于景物;即景生情,便引出尾联二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面对红日春光,不禁对自己的羁旅生涯大兴感喟。

旧日消失,旧年溜走,北往的鸿雁成阵长鸣,掠空而过,而自己却仍然远役江南,不知何日返回故里?

忽然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只好叫大雁捎封信儿给洛阳老家的亲人了。

这两句紧承颈联,遥应首联,写出诗人在早春中、客路上所泛起的淡淡乡愁和人生感慨。

这首五律对仗工整,音节响亮,具有盛唐诗歌的气象,一直为后人所激赏。

(吴肃森毛筠)

二、对《春望》的理解与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司马光说: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

“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

”(《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然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之中。

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

“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三、对《钱塘湖春行》全诗的理解

(一)这首诗是作者于长庆三年或四年(823~824)春在杭州刺史任上写的。

它虽是留连山水之作,但在艺术上颇有特色。

诗中不仅从动态中捕捉钱塘湖上盎然的春意,而且处处着眼于描绘春天那种喜人的明媚春光:

莺是“早莺”,燕是“新燕”,花是“乱花”,草是“浅草”。

因是“早莺”,所以才去“争暖树”,因是“新燕”,所以才忙着“啄春泥”;而“乱花”还不至于缤纷烂漫,所以说是“渐欲迷人眼”;“浅草”还是刚出来不久,所以说仅仅“才能没马蹄”。

像这样准确而生动的描绘,就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新选唐诗三百首》)

(二)此诗为白居易苏、杭写景作品中的著名诗篇,写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出刺杭州时。

钱塘湖即西湖,孤山寺又名永福寺、广化寺,位于孤山之上。

贾亭指唐贞元年间贾全为杭州刺史时建造的贾公亭。

白沙堤即今天的白堤,筑于六朝。

除了以上地名之外,全诗无一典故,均用白描,笔触舒展流畅,风格清新明快,艺术化地记录了诗人信马春行于迷人景色中的悠然心境。

首二句点题,突出了湖与春天的气候:

风和日暖,空气湿润。

镜面似的湖中映出白云,水天浑一,所以说“云脚低”。

中间两联以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早春图。

随着诗人的马蹄,一幅幅画面掠过,拼接出一个完整而美丽的春天。

这里,诗人运用了“争”、“啄”、“迷”、“没”等动词,不仅使早莺、新燕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就连花和草也有一种争春的动感。

一经点拨,整幅图画都活动起来,妙不可言。

末二句稍作议论,展现了诗人愉悦自得的情趣。

同时又扣住题意,反复诗旨,真可谓“句句回旋,曲折顿挫”。

诗的中间两联,是此诗成功的关键所在。

诗人选择早春时节最典型的景物,着力于对蓬勃生机的刻画,预示着生命前程的远大。

诗歌的意象也开始复杂起来,表现出两重或多重的意义。

如“暖树”一词,虽没有出现“阳光”之类的词汇,却给人以春光的温馨。

通过早莺新燕的辛勤,我们似乎看到了春耕的繁忙,一切都在重新开始。

如果说前一联给人动力,那么后一联则体现出一种憧憬与追求。

春花向茂,将装扮整个世界,浅草待长,将遍布大地,而目前不过刚刚开始。

正因为如此,才能引出诗人长久的留恋,最终写出了结尾的两句,而“绿杨阴里”似乎又运用了延长时间概念的方法,或许那已经是初夏的景色了。

这首诗的结构和句式有一定的代表性,白氏写景同类作品中,有不少采用了与此相同的结构和句式。

(《古诗海》)

四、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与鉴赏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被征还京,在扬州(今江苏扬州)与白居易(乐天)相遇。

白在筵席上作诗,为刘才高命乖的坎坷际遇鸣不平,刘作此诗酬赠。

首联写昔。

刘禹锡从唐宪宗永贞元年(805)因参与政治革新失败被贬连州,至此已历二十二年。

预计回到京城,已跨进“二十三年”。

其间迁多次,在朗州(今湖南常德)、夔州(今四川奉节)较久,“巴山楚水”迥异,罪行较重者才会被贬斥到这些地方。

“凄凉地”既指地域的偏僻荒凉,亦兼含心境的孤独凄凉。

而诗人被贬到这“凄凉”之地,一去竟达“二十三年”,其间有多少“凄凉”可以想见。

二句从空间、时间的角度着笔,一写被贬的地域之苦,一写被贬的时间之久,“凄凉地”与“弃置身”关合照应,把弃置的悲哀表达得沉痛淋漓。

颔联写今。

“闻笛赋”:

指《思旧赋》。

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感叹,写了《思旧赋》。

“烂柯人”:

指王质。

《述异记》载:

晋朝人王质到山里砍柴,看见两个小孩在下棋,便站在旁边观看。

棋未终局,“柯”(斧柄)已烂掉。

回到家乡,已过了百年,同时人皆已死去,此联紧承“二十三年”而来,写京城变化之大。

出句写旧友。

往日的许多老朋友大多已去世,睹今思昔,不胜感叹,只好“空吟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对句写今人。

二十余年后的京城,人事变动几经更迭,在职官员无一能识,恍然有隔世之感。

“怀旧”徒起惆怅,“到乡”惟兴陌生,二句关合,表达了诗人如今百感丛生的复杂感情。

颈联挺起,转写对坎坷际遇的达观态度。

白居易赠诗中有“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句,谓刘虽“诗称国手”,但无力与命运抗衡,同时的人如今都升迁了,自己惟余“寂寞”、“蹉跎”之憾。

所以末二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为刘的际遇鸣不平。

诗人则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个人的际遇: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过;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认为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发展的前景是壮丽的。

自己虽在中途触礁,成为“沉舟”,但侧畔仍有千帆竞过,继续前进;自己现在虽已成为“病树”,但面前已万木逢春,可以“在丛中笑”了。

诗人是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用诗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唯物观点,遂有此形象生动、意蕴丰厚的千古名句。

末联回扣诗题“酬”、“赠”。

二人阔别久远,中道重逢,杯酒之间,感慨良多,但刘禹锡的性格比较倔强、爽朗,对于失败和不幸,他不仅不感消沉气馁,反而认为这倒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百姓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

”(《学阮公体三首》)所以他能一直保持着对用世的渴望、执著,至老不衰,故而诗人在“今日听君歌一曲”之后,虽然也引发了一些悲凉的感慨,但感而不伤,在颈联高亢旷达的基础上,顺势拈出“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示要在友人关怀的感召下再增长精神,投入到新的生活洪流中。

俞陛云《诗境浅说》谓此句云:

“不言借酒浇愁,而言精神更长,所谓‘空肠得酒芒角出’,绝不作颓丧语,与《始闻秋风》诗,同其豪迈也。

”确实体味出诗人的个性特征。

这首诗比白居易的唱作写得好,好就好在境格高奇。

诗人虽长期遭贬,感叹悲凉,但能超越狭隘的个人天地,把目光倾注于更广阔的空间,从“千帆过”、“万木春”的境界中焕发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参与意识,给人以积极向上之感。

五、对《赤壁》的理解与鉴赏

(一)这是一首凭吊古迹、总结历史教训的诗。

赤壁是东汉末年吴、蜀联盟和魏大战的地方。

这一战对于决定三国鼎立的局面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当时由于吴、蜀齐心合力,战争取得了胜利。

诗的开头两句,是说看见沉埋在泥沙中的折断的兵器,引起了研究前朝历史的兴趣。

三、四两句,抒发感慨,意思是说,赤壁之战,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火烧曹营成功,曹操早把二乔捉了去锁在铜雀台里供他玩乐去了。

这两句总结历史教训,字面上是讲二乔,实际上是说这一战关系东吴的安危,幸而成功了,否则将家国难保。

(《唐宋诗百首浅析》)

(二)赤壁,在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相传是三国时魏、吴鏖兵之处。

行经此地,凭吊古迹,怀想当年江上血战,烈焰横卷,白矢乱飞,曹、刘、孙、周等一干英雄人物风云意气,大显身手。

而今豪杰何在?

诗人不禁吊古伤今,感慨万分。

诗人从赤壁大战遗留的一件器物起兴:

漫步江边,拾得残戟(古代兵器),虽然历经沉埋,却仍未锈蚀净尽。

这使诗人想到赤壁一战尽管刘、孙取胜,但其中存在很大的侥幸因素。

因此他提出若不是东风前来相助,其结局是不堪设想的。

第四句即是杜牧想象中东吴战败后的结果。

“二乔”,江东美女,东吴前国主孙策与统帅周瑜的妻子。

“铜雀台”,遗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曹操晚年与姬妾作乐的场所。

诗人设想如果东吴战败,则二乔将成为铜雀台中的俘虏,出句奇特,非人能料。

宋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

“后二句绝妙。

众人咏赤壁,只善当时之胜,杜牧之咏赤壁,独忧当时之败。

此是无中生有,死中求活,非浅识可到。

”宋许则批评此诗曰:

“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

”(《彦周诗话》)但许却未想到,二乔是东吴政权中地位最高的两个贵夫人,如果她们被俘虏,则东吴的命运也就不问而知。

杜牧选取这一独特的角度来写,自是他的不凡之处。

(《古诗海》)

六、对《夜雨寄北》一诗的理解

(一)这首诗大概是李商隐寓居蜀地时所作。

身居“巴山”,又值秋天“夜雨”,在羁旅寂寞之中,自然会想到亲人。

但作者于开头却说“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自己;“未有期”是作者的回答。

在一句之中一问一答,一虚一实,把自己怀念妻子同时想到妻子也在怀念自己这种深厚的感情,用推进一层的写法,真挚地表达出来了。

后两句以希望作结,预想着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那该是怎样的高兴啊!

描写这种对未来的希望和设想,就把怀念亲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更加具体和深沉。

这首诗内容并不复杂,而艺术构思却颇具匠心。

(《新选唐诗三百首》)

(二)这首诗在有些唐诗选本里题作《夜雨寄内》,以为是寄给妻子的诗。

但诗作于巴蜀,李商隐大中五年(851)冬应柳仲郢之请,赴辟东川幕府时,其妻王氏已病逝。

此应是寄给在北方的长安友人之诗,不是寄内之作。

诗以一问一答起笔,明白如话而有跌宕之致。

首句中“期”字重复,颇为细腻地表露了诗人羁旅他乡、不得归还的心绪。

接着,诗人推开一笔,即景抒情。

“巴山”,指作者当时正幕居的东川一带的山。

他听着绵绵的巴山秋雨,推想雨水已涨满秋池。

盈满的雨水象征诗人神驰长安的情思。

诗的后半由实转虚,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把美好的遐想写得宛然在目。

“共剪西窗烛”是他重逢故人的遐想,诗由此超越时空,从眼前的巴山转到未来的长安。

“巴山夜雨”的字句重用更使全篇情景交融,意蕴连贯。

次句“巴山夜雨”是身在巴山,神驰长安。

结句“巴山夜雨”乃设想他日在长安欢晤故人,话及此时情景。

作者抓住这瞬间的至性至情向空灵不尽处落墨,不仅打破了短诗忌避字句重用的常规,而且使文意更为曲折深厚,显示了诗人后期炉火纯青的功力。

全诗语句清淡平易,明白如话,而意蕴连贯,含蓄隽永。

何焯赞其如“水精如意玉连环”。

它在以藻绘典丽著称的李商隐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古诗海》)

七、对《游山西村》一诗的理解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

豚,是小猪。

足鸡豚,意谓鸡豚足。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了如此流走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

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

于是顿生茫茫之感。

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人人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到宋代还很盛行。

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

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随时。

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