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180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法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法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法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法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理学复习重点.docx

《法理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复习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理学复习重点.docx

法理学复习重点

《法理学》200510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1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1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1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8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10

简答题复习指导12

论述题复习指导14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其中客观题(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二、考试时间:

2小时。

三、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

单项选择题为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为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为1小题,每题20分,满分100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

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为合适的选项。

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

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

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楚题目和选项,一定要看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做回答,以免无谓的丢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法学的职能是什么;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征有哪些;法的本质的不同说法;法的一般分类的标准。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法的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原因;法律制度的继承与移植;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包括哪些;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五章法治与法制现代化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法制现代化

第六章法的创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掌握不同主体的立法权限;我国的立法程序。

第七章法的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法典编撰与法规清理的异同点。

第八章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不同分类标准。

第九章法律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

第一十章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实现的关系;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第一十一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什么是法律事实。

第一十二章违法、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违法的构成;违法的种类;法律责任的免除。

第一十三章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法律解释的分类;什么是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

第一十四章法律监督

国家监督有哪些;社会监督包括哪些。

第一十五章社会主义法与经济

掌握经济基础与法的相互关系

第一十六章社会主义法与政治

社会主义法与这会主义民主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第一十七章社会主义法与文化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法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法律意识的分类。

练习题

1.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称为(c)。

A.民事违法

B.行政违法

C.违宪行为

D.刑事违法

2.在法律意识的结构中,对法的感觉、情绪和愿望属于(D)。

A.法律知识

B.法律体系

C.法律理论

D.法律心理

3.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途径是(B)。

A.朝代的变更

B.社会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

D.法的自我调整

4.法律是针对一般人和一般事制定的,这表明法具有(A)。

A.规范性

B.阶级意志性

C.物质制约性

D.特别性

5.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共同规律的表述是(C)。

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

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

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合为一体到逐渐分化

6.最高人民法院就法律的适用所做的审判解释()。

A.具有普遍约束力

B.在法的运用中具有普遍约束力

C.对下级审判机关办案具有普遍约束力

D.对司法机关办案具有普遍约束力

7.在我国古代,有过"春秋决狱"的情形,董仲舒以孔子所作的鲁国的编年史《春秋》经义附会法律规定定罪判刑,这表明()。

A.法律学说具有法律效力,是法的正式渊源

B.法律学说在当时具有类似于法律的效力,其作用相当巨大

C.法律学说纯属个人观点,毫无用处

D.《春秋》是当时的成文法典

8.下列情形,属于法治的优越性有()。

A.法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B."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C.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D.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性、连续性、稳定性、高效率的特点

9.法的适用主体不包括()。

A.公民个人

B.人民法院

C.行政机关

D.人民检察院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立法活动的是()。

A.法律汇编

B.法规清理

C.法典编纂

D.法律统计

11.具有立法权的机关对原先国家机关颁布生效的法律予以部分变更,包括删除原有内容和补充新的内容称为()。

A.法律的制定

B.法律的适用

C.法律的认可

D.法律的修改

12.《国籍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属于()。

A.宪法部门

B.行政法部门

C.民法和婚姻家庭法部门

D.刑法部门

13.明确规定主体的权利、义务,不需要援用其它法律文件加以说明的法律规则称为()。

A.准用性规则

B.委任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

D.混合性规则

14.人身权利属于()。

A.权力

B.特殊权利

C.绝对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D.相对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15.关于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

B.无权利能力就谈不上行为能力

C.对自然人来讲,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

D.法人只具有权利能力,而无行为能力

16.限制解释是指()。

A.强调法律条文字面上的含义,但其实质在于对整个法律的精神而不在于对个别文字和用语的理解

B.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广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

C.严格依照法律条文含义进行解释

D.从法律条文文字、语法来理解其含义

17.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

A.核心

B.形式

C.方法

D.手段

18.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一个()。

A.法律概念

B.法律规范

C.法律原则

D.技术法规

20.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法的范围。

A.逮捕证

B.《民法通则》

C.判决书

D.营业执照

21.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关系是()。

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B.相互矛盾、相互对立

C.法支配道德,道德服从法

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22.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一切法学现象

B.法律规范

C.法律制定

D.法律解释

23.关于法律监督,提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B.社会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C.国家监督是国家机关的一种职能活动

D.从法律自身的发展来看,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24.现代法治的核心是()。

A.依法打击犯罪

B.保障市场经济

C.依法约束政府权力

D.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识

25.实现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6.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这是因为()。

A.民主就是互相分配社会革命成功后的胜利果实

B.民主就是各自作主,各自立法

C.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人民掌握的政权,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

D.社会主义民主给予部分人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由其来制定和执行法律

27.道德不具有()。

A.阶级性

B.时代性

C.一成不变性

D.先进性

28.某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前,仔细考虑了其他诉讼当事人、证人会有的行为,并考虑到法院对自己的案件会做出什么判决,然后决定起诉,这体现了法律的()。

A.预测作用

B.强制作用

C.教育作用

D.评价作用

29.法的本质()。

A.也会受到经济以外的因素的影响

B.由经济以外的因素决定

C.由国家意志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D.由统治阶级的意志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30.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可以批判地继承,其根本原因在于()。

A.法的连续性

B.法的稳定性

C.经济条件的连续性

D.政治条件的一致性

附:

参考答案

1C2D3B4A5C6C7B8D9A10C

11D12A13C14C15D16B17A18A19C20B

21D22A23B24C25B26C27C28A29A30C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这种题型与上述单项选择题相似,其特点是,在给定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选对的得分,少选、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大于单项选择题,难就难在在备选答案中到底有几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稍有疏忽就会选择失误,回答错误。

这种题型增加了选择的迷惑性,减少了考生猜题的可能性,能测试出考生的真正水平。

为了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考生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例如采用排除法、比较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外,关键还在于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内容,扎实地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正确界定问题的界限,理解问题的精神实质。

回答多项选择题,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的真正理解和领会。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掌握资本主义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七章法的渊源

掌握我国的法律渊源包括哪些

第八章法律关系

法律规范的分类标准;法的效力问题。

第九章法律体系

掌握我国划分部门法的标准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掌握法律关系的概念以及法律关系的分类

第十二章

违法的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的不同形式。

第十三章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掌握法律解释的不同分类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法与经济

掌握法与经济的关系

三、练习题

1.在我国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解释包括()。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法理解释

D.行政解释

E.目的解释

2.新颁布实施的法规对于过去发生的事项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属于()。

A.法的空间效力

B.法对人的效力

C.法律溯及力

D.法的时间效力

E.法的对事效力

3.按规范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规范。

A.授权性

B.义务性

C.任意性

D.禁止性

E.肯定性

4.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A.判例法是否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

B.是否倾向采用法典形式

C.普通法系法官有造法的职能

D.法的基本分类不同

E.司法程序与技术的不同

5.普通法系国家对法的划分的基本类型是()。

A.公法

B.私法

C.普通法

D.衡平法

E.制定法

6.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

B.不同社会关系的广泛程度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多寡

C.确定划分部门法的目的

D.法律调整方法

E.法律的制定机关

附:

参考答案

1ABD2CD3ABD4ABCDE5CD6AD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课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出解释,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这些名词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准确性。

这些名词在“课程讲解”和“概念解释”中都有明确的定义或简明的概括。

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要点的把握,而且内容广泛,覆盖面大。

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论述。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什么是法系;法律制度的概念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什么是法的调整性职能;法的价值的概念

第七章法的渊源

什么是习惯法;什么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什么是法典编撰;法的渊源的概念

第八章法律规范

什么是确定性规则

第九章法律体系

什么是国际法

第十章法的实施

什么是法的适用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权利能力的理解

第十三章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什么是文义解释

三、练习题

1.社会调整

2.文义解释

3.权利能力

4.法的适用

5.法的调整性职能

附:

参考答案

1.社会调整

解答:

也称社会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段,将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纳入某种规则或秩序的过程。

2.文义解释

解答:

又称文理解释,是一种严格遵循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以尊重立法者意志为特征的解释。

3.权利能力

解答:

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它反映了权利主体取得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4.法的适用

解答:

是指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则运用于具体的法律关系主体,以解决具体问题。

5.法的调整性职能

解答:

是指运用法律手段确认、建立、发展一定社会关系,使一定社会关系能正常运转的职能。

 

✧简答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的有关理论、观点、方法原理等,直接提出问题,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回答。

所提问题在“课程讲解”中大多有现成答案。

回答这种试题,一定要抓住要点,观点明确,不需要过多的展开论述,只把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答出即可。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法的本质是什么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法的规范作用包括哪些

第五章法治和法制现代化法治的含义是什么

第八章法律规范法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哪些;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体现在哪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法与经济掌握法与经济的关系

三、练习题

1.简述法治的含义。

2.法有哪些规范作用?

3.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种类?

附:

参考答案

1.简述法治的含义。

解答:

现代意义的"法治"具有多重含义,基本的如下:

(1)法治指一种以法律作为治国基本方式的治国方略,即在治理国家的不同方式中,应当是"法律至上";

(2)法治指一定价值理念指导下的制度形态,它是治国方略的具体化;(3)法治是指在严格依法办事基础上形成的法律秩序,即"良好的法律得到普遍遵守,国家权力得到有效制约,公民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至上地位"的社会秩序。

2.法有哪些规范作用?

解答:

法的规范作用,也称法本身的作用,是指法通过提供普遍的、权威性的行为标准并保障其实现,从而对人们的行为所发生的作用。

包括以下五种:

(1)指引作用。

是指法通过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应当做什么,从而确定一定的行为模式,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和行为尺度;

(2)评价作用。

是指法通过规定一定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尺度,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标准和尺度,即评价行为的合法性,并进而表明对该行为的肯定或否定态度;(3)预测作用。

是指人们根据法律规定的行为准则和尺度,来预测其所将要实施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以及在特定情形下他人将会对自己做出何种行为;(4)强制作用。

是指在出现违反法律或侵犯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法律可以借助于国家权力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强制违法者履行义务,甚至对其施加一定制裁,以保护权利得以实现;(5)教育作用。

是指通过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人们进行教育。

法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使人们最终形成一定的法律价值观,确立法律信仰,并进而把法律的外部规定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

3.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种类?

解答:

法律关系客体亦称权利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关系客体也是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我国法律关系客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物,是指在财产性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权利和义务对象的物品或其他物质财富,包括自然物和人造物;

(2)非物质财富,包括智力创造活动的产品和与人身相联系的其他非物质财富,由于这些智力成果可以为其他人所享用,因此它又不同于生产这些复制品的行为,必须对其加以尊重和保护;(3)行为结果,指义务人做出的能够满足权利人利益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4)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财富,它们是一般法律关系的客体,也可以是保护性法律关系的客体。

✧论述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论述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原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有一些自己的发挥,阐明一些自己的观点。

解答论述题一定要注意从宏观上做总体把握,要有一个答题的清晰思路,逻辑层次要明确,能够清楚有力的表达自己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回答论述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中已有的内容上,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但应当注意不能脱离所学的内容。

有的论述题在书上不会有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对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自己进行总结然后做出回答。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对法的本质的理解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掌握对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六章法的创制掌握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法与政治掌握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

三、练习题

1.试述社会主义民主对社会主义法的促进作用。

2.试述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附:

参考答案

1.试述社会主义民主对社会主义法的促进作用。

解答: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前提与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政权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前提,民主的国家政权制度决定着法治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基本内容,民主政权为了实现自身的稳固与发展,要求确立法治原则;

(2)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着法的创制的质量,发扬民主可以把社会中分散的、潜在的利益要求汇集起来;(3)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力量源泉,发展民主的过程同时也是公民权利和自由意识和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时,民主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一种新型的公民守法精神;(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可以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法治就是对国家权力进行民主监督的有力手段,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就是政府严格守法。

2.试述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解答:

我国立法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立法工作的要求,其目的是要维护宪法的权威和整个法制的统一。

(2)民主性原则。

在立法内容上,法确认人民主权;在程序上,法要求人们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还要坚持群众路线。

(3)科学性原则。

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还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4)保持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

立法的严肃性首先要反对立法的任意性,其次法律必须有权威;立法的稳定性原则。

是指法律一经制定,就应该保持其稳定,不能轻易变动;立法的连续性原则。

是指制定、修改、补充法律时,要注意保持与原有法律的效力上的连续性。

(5)法的创新性和纲领性原则。

可以根据认识到的规律性和客观要求,有预见、有计划的通过新的立法,建立新的法律关系和秩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6)总结本国经验与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认真总结本国的成功经验;其次,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外国的成功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