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041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docx

《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docx

语文课程领域国语第四册

語文課程領域(國語)第四冊

1、應用語言文字,激發個人潛能,發揮學習空間。

2、培養語文創作之興趣,並提升欣賞評價文學作品之能力。

3、具備語文學習的自學能力,奠定終身學習之基礎。

4、應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分享經驗,溝通見解。

5、透過語言互動,因應環境,適當應對進退。

6、透過語言學習,體認中華文化,並認識不同族群及外國之文化習俗。

7、結合語文與科技資訊,提升學習效果,擴充學習領域。

8、培養探索語文的興趣,並養成主動學習語文的態度。

9、應用語文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學習領域課程的理念分析及目的

國語教學基本理念,旨在培養兒童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國語文字的能力,內容包括:

1、使兒童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

2、使兒童能使用語文,表達情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

3、培養兒童應用中國語文,從事思考,理解、協調、討論、欣賞、創作,以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並激發兒童廣泛閱讀的興趣,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中華文化精華。

4、引導兒童學習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進而提升自學能力。

教學材料

翰林版國小2下國語

教學活動選編原則

1、設計生動有趣的輔助活動,善用教學媒材,提供充分練習機會,協助教學,讓學生多念、多聽、多寫、多練。

2、利用聯絡教學及統整教學,擴大學習領域(例如:

結合作文教學,啟發獨立思考)。

苗栗縣94學年度下學期

頭份國民小學二年級國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學年

學期

起訖週次

起訖日期

主題

單元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六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93

下學期

2/12│

2/18

 

A-1-4-3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B-1-1-2喜歡聆聽別人發表。

B-1-1-3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B-1-2-1能注意聽。

B1-2-7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

C-1-1-2用完整語句回答問題。

C-1-1-3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C-1-2-4能主動使用正確語詞說話。

C-1-3-6能用標準國語說簡單的故事。

C1-4-9能依主題表達意見。

D-1-3-1能認識楷書基本筆劃的名稱、筆順,並掌握運筆原則,使用硬筆書寫各科作業。

E-1-2-1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F-1-2-1能運用教過的字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F-1-3-4能認識並練習寫作簡單的記敘文和說明文。

1、學習用詩句來描寫人與自然的瞬間感覺與關懷。

2、認識「蜻蜓」、「靜悄悄」、「可愛」等詞語的意義及用法。

3、能運用「……繞了一圈,停在……」等句型來造句。

4、培養喜愛自然景物,並和樂相處的態度。

一、聆聽與閱讀

1.聆聽「紅蜻蜓」的歌曲,想像蜻蜓飛行的畫面。

2.聆聽教學CD,聽出朗讀時優美的節奏。

3.教師提問題,引導兒童回答並了解題意。

4.摘取大意:

教師以提問方式引導兒童觀察本課詩文,進而能提綱挈領歸納本課大意。

5.詞語解釋:

以圖片示意或情境說明、造句等方式,解釋本課詞語。

6.課文深究與朗讀。

二、識字與寫字

1.教學習寫字和認讀字的音、義。

2.教學習寫字的筆順、筆畫數及筆畫名稱。

三、說話

1.小組討論:

蜻蜓外形的特徵及生態。

2.看圖說話:

教師揭示本課情境圖,並提問題,請兒童回答。

3.認識本課詞語的意義及用法。

四、作文

1.短語練習。

2.練習用「……繞了一圈,停在……」造句。

3.習作習寫。

5

1.生字、詞語卡

2.課文CD

3.課文情境圖

4.蜻蜓、螞蟻、花狗、青蛙、蝸牛圖片

5.(教室)

1.口頭發表

2.角色扮演

3.平常上課表現

4.紙筆測驗

5.小組互動表現

環境教育

1-1-1

 

2-1-1

 

3-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生態原則。

經由接觸兒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第二週

2/19

2/25

 

A-1-4-3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B-1-1-3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C-1-1-2用完整語句回答問題。

C-1-1-3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C-1-3-6能用標準國語說簡單的故事

D-1-3-1能認識楷書基本筆劃的名稱、筆順,並掌握運筆原則,使用硬筆書寫各科作業。

E-1-2-1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E-1-7-5能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F-1-2-1能運用學過的字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一、學習用自述的語法,描述為垃圾找家的情形。

二、認識「垃圾」、「負責」等詞語的意義及用法。

三、能了解並運用「本來……,有了……,才有了……」的句型來造句。

四、能在生活中切實做好處理垃圾的工作。

一、聆聽與閱讀

1.仔細聆聽課文朗讀CD。

2.聆聽教師提出的問題,邊聆聽邊思考。

3.摘取大意:

教師引導兒童觀察本課情境圖,說出垃圾原本沒有家和垃圾有家的過程,歸納本課大意。

4.詞語解釋:

運用實物示意法、動作示意法、舉例說明及圖片等方式解釋本課詞語。

5.課文深究與朗讀。

二、識字與寫字

1.教學習寫字和認讀字的音、義。

2.教學習寫字的筆順、筆畫數及筆畫名稱。

三、說話

1.口頭報告:

教師鼓勵兒童報告處理垃圾的經驗。

2.看圖說話:

觀察課文情境圖,用完整的語句說出圖意。

3.說有關環保的故事:

兒童講述看過或聽過有關處理垃圾的故事。

四、作文

1.句型練習。

2.練習用「本來……,有了……,才有了……」造句。

3.習作習寫。

5

1.生字、詞語卡

2.課文情境圖

3.蒐集有關垃圾分類的畫刊及宣傳讀物

4.閱讀有關環保的課外讀物

5.(教室)

1.口頭發表

2.角色扮演

3.平常上課表現

4.紙筆測驗

5.小組互動表現

環境教育

1-1-1

 

2-1-1

 

兩性教育

1-1-1

 

家政教育

3-1-1

 

3-1-5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生態原則。

 

認識性別的角色發展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察覺周遭美化生活的物品。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三週

2/26│

3/4

 

A-1-4-3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B-1-1-2喜歡聆聽別人發表。

B-1-1-3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C-1-1-2用完整語句回答問題。

C-1-1-3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C-1-3-6能用標準國語說簡單的故事

D-1-3-1能認識楷書基本筆劃的名稱、筆順,並掌握運筆原則,使用硬筆書寫各科作業。

E-1-1-1熟習常用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E-1-2-1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F-1-2-1能運用學過的字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1、學習用並列的排比結構,仿作一首小詩。

2、認識「森林」、「清澈」、「游泳」等詞語的意義及用法。

3、能了解並運用「我只想……不要……」的句型來造句。

4、能在日常生活中以同理心待人接物。

一、聆聽與閱讀

1.仔細聆聽課文朗讀CD。

2.聆聽教師提出的問題,邊聆聽邊思考。

3.摘取大意:

教師引導兒童觀察本課情境圖,說出動物請人類還給萬物一個乾淨的地球,大家做好朋友。

4.詞語解釋:

運用實物示意法、動作示意法、舉例說明及圖片等方式解釋本課詞語。

5.課文深究與朗讀。

二、識字與寫字

1.教學習寫字和認讀字的音、義。

2.教學習寫字的筆順、筆畫數及筆畫名稱。

三、說話

1.口頭報告:

教師鼓勵兒童報告,看見水或空氣汙染的現象。

2.看圖說話:

觀察課文情境圖,用完整的語句說出圖意。

3.兒童講述看過或聽過有關水或空氣汙染的故事。

四、作文

1.練習用「本來……,有了……,才有了……」造句。

2.習作習寫。

5節

1.生字、詞語卡

2.課文情境圖

3.課文朗讀CD

4.蒐集有關水及空氣污染的圖片及相關讀物

5.參考資料

6.(教室)

1.口頭發表

2.角色扮演

3.平常上課表現

4.紙筆測驗

5.小組互動表現

環境教育

1-1-1

 

2-1-1

 

3-1-1

 

人權教育

1-1-4

 

3-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生態原則。

經由接觸兒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說出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

覺察自我應負的責任。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第四週

3/5

3/11

(一)

C-1-1-2用完整語句回答問題。

C-1-1-3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C-1-3-6能用標準國語說簡單的故事

D-1-1-3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D-1-2-3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並養成查字(辭)典的習慣。

E-1-2-1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F-1-2-1能運用學過的字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F-1-2-1能仿寫簡單句型。

B-1-1-2喜歡聆聽別人發表。

B-1-1-3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C-1-1-2用完整語句回答問題。

C-1-1-3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C-1-3-6能用標準國語說簡單的故事

E-1-2-1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E-1-3-5在閱讀過程中,能領會作者的想法,進而體會尊重別人的重要。

F-1-2-1能運用學過的字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1、認識工具書的種類及用途。

2、了解如何利用工具書來解答問題。

3、認識部首:

認識及練「木」、「女」、「虫」等部首,並了解部首與文字屬性的關係。

4、練習「假設句」的用法。

了解「家」的重要,能用心經營自己的家。

了解顏色對心情的影響。

5、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

1、生活語文

1.教師引導兒童了解各種工具書的性質與用途。

2.教師可多方提問,指導兒童多做練習,如「恐龍」的相關資料或圖片等。

2、念一念,聽一聽

1.練習假設句的用法。

2.指導兒童了解「如果可以」是假設語氣。

3.練習口頭造句。

三、認識部首

1.認識部首:

引導學生認識「木」、「女」、「虫」三個部首。

2.了解部首與文字屬性的關係。

3.逐題找出共有的部首,讀出部首的名稱。

四、獨立閱讀

1.指導兒童小聲的閱讀「賣房子」一文,對於未學過的字詞,可用上下文的猜測,或透過注音符號,增進閱讀的能力。

2.問題討論:

引導學生思考顏色對心情的影響,進而培養兒童的審美眼光,並用心經營自己的家。

3.請同學規劃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並將它用色筆畫下來。

五、聆聽故事

1.教師播放故事CD,請學生仔細故事內容。

問題討論:

引導學生發表到兒童樂園遊玩的心情及經驗。

5節

1.字典、辭典、實用成語辭典

2.參考資料

3.(教室)

1.口頭發表

2.角色扮演

3.平常上課表現

4.紙筆測驗

環境教育

1-1-1

 

2-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生態原則。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五週

3/12

3/18

 

A-1-4-3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B-1-2-1能注意聽。

C-1-1-2用完整語句回答問題。

C-1-1-2能正確的使用標準國語說話。

C-1-1-2能用輕鬆自然的態度說話。

C-1-1-3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C-1-3-7能用完整的語句,說出想要完成的事。

D-1-3-1能認識楷書基本筆劃的名稱、筆順,並掌握運筆原則,使用硬筆書寫各科作業。

E-1-1-1熟習常用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E-1-2-1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E-1-2-9能提綱領,概略了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F-1-2-1能運用學過字詞,造出通順句子

F-1-3-4認識並練習寫作簡單記敘文和說明文。

1、學習運用日記的功用和寫法記錄生活體驗。

2、認識「說不完」、「有趣」等詞語的意義及用法。

3、能運用「到了……以後……」等句型來造句。

培養兒童尊重、欣賞不同族群的文化。

一、聆聽與閱讀

1.聆聽同學發表從事休閒旅遊的經驗。

2.教師引導朗讀課文,並欣賞同學朗讀課文,養成聆聽的習慣。

3.摘取大意:

在閱讀課文時,能概略了解課文內容與大意。

4.引導兒童觀察本課情境圖,說出作者假日出遊,體驗客家風情的感受,歸納本課大意。

5.詞語解釋:

利用情境表演解釋「呵呵的笑個不停」,利用圖片示意解釋「三合院」,以及運用肢體動作、實物觀察、造句說明等方式,解釋本課詞語。

二、識字與寫字

1.教學習寫字和認讀字的音、義。

2.教學習寫字的筆順、筆畫數及筆畫名稱。

三、說話

1.口述發表:

能清楚的口述假日和家人出去遊玩的情形。

2.看圖說話:

能發表自己所經驗過不同族群的生活習慣或住家環境。

3.分組表演:

以角色扮演方式,生動活潑的表演課文內容。

四、作文

1.短語練習。

2.練習用「到了……以後……」造句。

習作習寫。

5節

2.課文情境圖

3.彩色筆、圖畫紙

4.(教室)

1.口頭發表

2.角色扮演

3.平常上課表現

環境教育

2-1-1

 

人權教育

1-1-4

 

3-1-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生態原則。

 

說出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

覺察自我應負的責任。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第六週

3/19

3/25

 

B-1-1-2喜歡聆聽別人發表。

B-1-2-1能注意聽。

C-1-1-2用完整語句回答問題。

C-1-3-6能用標準國語說簡單的故事

C-1-4-7發言不偏離主題。

D-1-1-1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1,000-1,200字。

D-1-3-1能認識楷書基本筆劃的名稱、筆順,並掌握運筆原則,使用硬筆書寫各科作業。

D-1-4-1能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良好的坐姿、正確的執筆和運筆的方法),並養成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E-1-2-1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E-1-2-2能分辨基本的文體。

E-1-7-2能流暢朗讀文章表達情感。

F-1-2-1能運用學過字詞,造出通順句子。

1、練習閱讀對話形式的文章,並從中揣摩主角說話的語氣、表情。

2、認識「蓋章」、「簡單」和「慢慢」等詞語的意義及用法。

3、了解並應用「……,還……」、「……但是……不太一樣呢?

」、「這是……所以……」、「過了……才慢慢……」的句型。

1、了解漢字的演變以及古人智慧的結晶,並培養欣賞古文字的能力。

一、聆聽與閱讀

1.練習聆聽對話式的文章,並從中揣摩疑問句說話的語氣、表情。

2.教師引導朗讀課文,並欣賞同學朗讀課文。

3.摘取大意:

引導兒童觀察圖片,以問答的方式,讓兒童了解文章的內容,歸納本課大意。

4.詞語解釋:

利用圖片示意解釋「彎來彎去」,動作示意說明「猜」、「寫」、「慢慢」以及造句說明等方式,認識本課詞語。

5.課文深究與朗讀。

二、識字與寫字

1.教學習寫字和認讀字的音、義。

2.教學習寫字的筆順、筆畫數及筆畫名稱。

三、說話

1.聽說練習:

觀察課文情境圖,用完整的語句描述作者和爸爸之間的對話。

2.角色扮演:

分組扮演作者和爸爸的對話。

四、作文

1.練習用「……,還……」、「……但是……不太一樣呢?

」、「這是……所以……」、「過了……才……」等以介詞、連接詞為轉折語氣的句型來造句。

2.短語練習,並練習用重疊的句型,表達加強的語氣。

3.習作練習。

5節

1.生字、詞語卡

2.課文情境圖

3.課文朗讀CD

4.各種印章圖騰的圖片

5.查閱和古時候的字有關的書

(教室)

1.口頭練習

2.角色扮演

3.平常上課表現

4.紙筆測驗

小組互動表現

兩性教育

3-1-1

 

2-1-6

 

家政教育

4-1-2

了解不同文化間的性別角色。

了解家庭的特質與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

 

察覺自己與家人的溝通方式。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第七週

3/26

4/1

第八週

4/2

4/8

 

B-1-1-2喜歡聆聽別人發表。

B-1-2-1能注意聽。

C-1-1-1能清楚明白的口述一件事情。

C-1-1-2用完整語句回答問題。

D-1-1-1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1000-1200個字。

D-1-3-1能掌握基本筆畫的名稱、筆形和筆順。

D-1-3-2能認識楷書基本筆劃的變化。

D-1-6-10能自我要求寫出工整的字。

E-1-2-1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E-1-3-1能培養閱讀的興趣,並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態度。

E-1-2-2能分辨基本的文體。

E-1-7-2能流暢朗讀文章表達情感。

F-1-1-4能互相觀摩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

F-1-2-1能運用學過字詞,造出通順句子。

1、學習以第一人稱描述事情的經過,以及彩虹的形貌。

2、學習「露出」、「斜斜的」、「孫女」等詞語的意義及用法。

3、了解並能應用「……了,……了」、「啊!

多麼……的……」、「就像……一樣」、「如果……,我一定……」的句型。

4、了解雨後彩虹形成的自然現象,並學習自己動手,利用生活中常用的鏡子、清水來做彩虹。

一、聆聽與閱讀

1.教師引導朗讀課文,並欣賞同學朗讀課文。

2.透過故事呈現彩虹的成因,了解並回答教師所提的問題,養成兒童仔細聆聽的習慣。

3.摘取大意:

引導兒童觀察圖片,以問答的方式,讓兒童了解文章的內容,歸納本課大意。

4.詞語解釋:

利用圖片或實物示意、舉例說明、造句說明或討論的方式,認識本課的詞語。

5.課文深究與朗讀。

二、識字與寫字

1.教學習寫字和認讀字的音、義。

2.教學習寫字的筆順、筆畫數及筆畫名稱。

三、說話

1.聽說練習:

觀察課文情境圖,用完整的語句,回答教師所提的問題。

2.發表作品:

配合習作的「畫彩虹」活動,發表自己的想法,介紹自己的作品。

四、作文

1.練習觀察彩虹或彩虹圖片,以第一人稱描述其特徵、形貌,寫成一段文字。

2.練習用「……了,……了」、「啊!

多麼……的……」、「就像……一樣」、「如果……,我一定……」來造句。

3.短語練習:

1.量詞、2.疊字詞。

4.習作習寫。

5節

1.生字、詞語卡

2.課文情境圖

3.彩虹圖案投影片

4.蒐集關於彩虹的短文、詩歌或繪本

5.關於彩虹的成因一則

6.(教室)

1.口頭練習

2.角色扮演

3.平常上課表現

4.紙筆測驗

5.小組互動表現

環境教育

1-1-1

 

家政教育

3-1-5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察覺周遭美化生活的物品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九週

4/9

4/15

 

A-1-4-3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B-1-2-1能注意聽。

C-1-1-2用完整語句回答問題。

C-1-1-2能用輕鬆自然的態度說話。

C-1-1-3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C-1-3-6能用標準國語說簡單的故事

D-1-3-1能認識楷書基本筆劃的名稱、筆順,並掌握運筆原則,使用硬筆書寫各科作業。

D-1-4-7發言不偏離主題。

E-1-2-9能提綱挈領,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E-1-7-2能流暢朗讀文章表達的情感。

E-1-2-1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大意

F-1-2-1能運用學過的字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F-1-3-3能認識並欣賞童詩。

1、學習以詩歌的形式敘寫堅持到底的決心。

2、了解「努力」、「後悔」、「半途而廢」等詞語的意義及用法。

3、能運用「回去吧!

……」、「不行!

不行!

……」等句型來造句。

4、培養做事的決心和毅力,並學習信守自己的承諾。

一、聆聽與閱讀

1.仔細聆聽同學發表爬山的經驗,從中引導兒童體會「決心與毅力」的重要。

2.教師引導朗讀課文,並欣賞同學朗讀課文,養成聆聽的習慣。

3.摘取大意:

在閱讀課文時,能概略了解課文內容與大意。

透過教師引導兒童觀察本課情境圖,說出作者爬山時心情的轉變,及堅持到底的精神,歸納本課大意。

4.詞語解釋:

利用情境表演解釋「努力」,及利用生活實例說明「後悔」,以及運用肢體部位說明、實際體驗、造句說明等方式解釋本課詞語。

5.課文深究與朗讀。

二、識字與寫字

1.教學習寫字和認讀字的音、義。

2.教學習寫字的筆順、筆畫數及筆畫名稱。

三、說話

1.口述發表:

能清楚的口述爬山或參與休閒活動的經驗。

2.朗誦表演:

以分組或個人表演方式,合誦、疊誦或讀誦課文內容。

四、作文

1.短語練習。

2.練習用「回去吧!

……」、「不行!

不行!

……」造句。

3.習作習寫。

5節

1.生字、詞語卡

2.課文情境圖

3.蒐集爬山沿途所拍攝的風景照片

4.蒐集生活中以「毅力決心」完成一件事的親身經驗

5.參考資料

6.(教室)

1.口頭報告

2.角色扮演

3.平常上課表現

4.紙筆測驗

5.小組互動表現

人權教育

1-1-4

3-1-1

生涯發展教育

1-1-1

說出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

覺察自我應負的責任。

 

發現自己的長處及優點。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第十週

4/16

4/22

A-1-4-3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B-1-2-1能注意聽。

C-1-1-2用完整語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