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886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docx

《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docx

第五章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第五章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夏曾佑在其《中国古代史》中说: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后世之王者,不过随事补苴,以求适一时之用耳,不能动其根本之理。

第一节文化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

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兼并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帝国——秦朝。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秦统一六国,是用武力实现的。

为巩固统一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实行郡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大力疏通河道,修建驰道,发展商业和交通等。

进而在意识形态或文化教育领域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政策。

如实行“书同文”、“行同伦”;“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结果加剧了社会矛盾,反而成为加速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汉朝建立后,接受了秦朝速亡的经验教训,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对各项政策都作了重大的调整,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当然,这一政策的确立是经过了一个过程的。

一、“黄老之学”与汉初文教政策

黄老学派就是战国末汉初的道家学派,是在百家争鸣中所形成的一个综合各家的思想体系,它因道合法,兼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并注入了汉初的时代精神,并自成体系,或称“新道学”。

此派以传说中的黄帝同老子相配,并同尊为道家的创始人,故名曰“黄老学派”。

在哲学上,此派提出“静作相养,德虐相成。

两若有名,相与则成。

阴阳备物,化变乃生。

”(《十大经·果童》)具有辩证法的思想,此学派将老子玄远的“道”加以发挥,并运用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

老子倡导的是“无为”,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从积极入世之道,要求统治者“无为”——节欲、惠民、行仁义,不干扰老百姓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汉初统治者,在接受秦短命教训的基础上,发现黄老之学正符合他们的思想,于是在汉初的六、七十年间,便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清静无为”,让民“休养生息”,这样,的确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的安定以及文化教育的发展。

当然,在这一阶段不仅仅就是黄老的天下,事实上,统治者还杂以名法之术,而儒家仍处于被排挤的地位,秦以来的挟书之律并未得以废除,这突出表现在汉高祖刘邦统治时期,这位当初的无赖亭长,不喜欢儒生,曾取客人的儒冠“溲溺其中”。

文景帝也都“好道家之学”“不任儒者”。

文帝后窦太后也好黄老之术,与博士辕固争论至骂,命辕以野猪决斗,险些丧生。

这都足见汉初统治者重黄老刑名之学而并不尊崇儒术。

儒家不被尊崇,并不是说儒家就没有一点地位。

事实上,儒家经过积极的活动和斗争,其地位在不断地提高。

就汉高祖来说,他本不喜欢儒生,儒生投奔他都加以拒绝。

但儒生郦食其在归附刘邦后,因献计克陈留而封广野君。

楚汉战争中,他游说齐王田广归汉,韩信乘机袭齐,齐王以为被他出卖,将他烹死,这使刘邦再不敢轻待儒生。

原秦博士、儒学者叔孙通率弟子百余人归高祖后,进言说:

“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他还为刘邦制订朝仪,使高祖“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晋升为太常,身列九卿,诸生也被聘为郎官。

西汉初年的思想家陆贾,用儒家的仁义学说劝谏君臣,在他的推动下,高祖在其死的前一年使用“大牢”祭祀了孔子,这对儒家地位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

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了挟书律,从法律上为儒家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从此儒家的宣传、研究便活跃起来。

总之,汉初的六七十年,是在黄老学派思想的指导下使老百姓得到了一定的休养生息。

因而对汉初的政局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这又削弱了中央集权,纵容了诸侯王的骄恣不法,吴楚“七国之乱”,宣告黄老之学在政治上的破产,这促使统治者不得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

二、董仲舒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承继前一种境况的汉朝统治者是汉武帝刘彻,这位雄才大略之君,面对当时的情况,总结了战国以来统治者的经验,特别是秦朝和汉初六七十年的经验,在研究了儒术所具有的守成作用后,改弦易辙,适时更化,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后,果断地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而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从此以后,儒家便成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思想支柱,成了封建制度之最高政治原理,成了衡量文化思想之标准的尺度。

一切与这种原理相冲突的古典学说,即使比儒家学说含有更多的真理,也要从头到尾被摧毁。

从这一时代起,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变成了东方世界之罗马教皇,而儒家哲学也就成为永恒不变的真理。

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

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

建元六年,根据丞相田蚡的奏请,公开“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及文学儒者教百人”,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大举。

元溯五年,开办太学以研究儒家,培养儒家治术人才,这是根据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设立于长安的。

与此同时,又令郡县察举孝廉秀才,加重考核经术的成分。

这样,在教育上,采用儒经作为养士和取士的唯一依据,实现了教育的儒学化。

“尊孔”是实施崇儒政策的一个具体步骤。

自高祖十二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后,两汉各帝常有亲至孔子阙里祭祀孔子的举动。

自元帝令孔霸食邑八百户词孔子起,以后屡封孔子后代为奉祀孔子的专官。

平帝元始元年(1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里追封孔子爵位的开始。

明帝永平二年(59年)开始在太学及郡国学校举行祭孔仪式,以至于它成了后来封建社会学校的例行活动。

三、魏晋玄学思潮的兴起

玄学与“清议”、“清谈”的关系密切。

清谈和玄学是魏晋地主阶级的一种思潮,是当时突出的一种意识形态。

玄学是在清谈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清谈的主要内容和依据;清谈则是对玄学的阐述和表现方式。

玄学开始于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创始人是何晏、王弼;发展于西晋元康年间(291-299);代表人物是嵇康、阮籍;最后完成于永嘉年间(307-312),代表人物是向秀、郭象。

因而把玄学也叫做“正始之音”或“魏晋玄学”。

有人认为玄学是因探讨“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之义而得名。

其实这一哲学新风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动乱、人生无常,所产生的悲观失望、消极颓废现实的反映。

他们感到前途无望,也觉得无可如何,只好竞日谈玄,并放浪形骸,纵情享乐,以寻找精神寄托,发泄他们对当局的不满。

当然,统治者为了防范农民革命再起,极力想寻找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工具。

而就其思想渊源来说,除了明显的老庄道家思想和清谈影响之外,繁琐经学在当时也迫切需要被冲破。

故玄学以精神性的“无”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以无为本”。

玄学家们认为,统治者要“无为而治”,老百姓要“无为而处”,即不要打乱现成的统治秩序。

但黄老思想讲无为,着重讲统治术,玄学家讲无为,重点却在讲处世术。

就是想寻求一条顺时应变的处世之道,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

但不管怎么说是想把人们引向更神秘、更玄远、更虚无缥缈的理念世界,这标志着我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当然,每个玄学家还有自己的风格。

以“竹林七贤”最为突出。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的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刘伶、阮咸、向秀七人。

《世说新语》中说,“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嵇康,曹氏之婿,反对司马氏政权,拒绝山涛推荐他做官,写《与山巨源绝交书》。

在吕巽、钟会串通司马昭制造的吕安事件中被杀,40岁,七贤中人品最高。

阮籍,建安七子阮瑀之子。

“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母死,与人着棋,不止,然后,“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阮咸则与群猪一起喝酒。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镐而随之,谓曰:

死便埋我”。

更荒唐的是他不仅“纵酒放达”,而且“脱衣裸形”,客人来访也不遮蔽。

别人讥笑他,他满不在乎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居室为衣裤,“诸君何为入我裈(kun,裤子)”。

已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

人常说,“晋人清谈误国”。

历史证明,玄谈并没有使时局有任何改变,空谈无补于实际。

然而,魏晋玄学也一改两汉经学的僵死局面,使百家争鸣之风多少得以复兴,是一股思想解放的思潮。

对于盛唐文化教育的繁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两晋南北朝佛道的流行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相传是古印度释迦国王子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30年左右创立的。

关于佛教教义的要旨,汤用彤在《印度哲学史略·绪论》中归纳为“业报轮回、解脱办法和人我关系三大问题。

”据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冥想时,首先想到了“生死轮回”的问题,“善人转生入神,恶人坠入地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而受到报应全由于自身在今生或前生中的业(行为、说话、意识活动等)的善恶所决定的。

这样,一方面,给众生描绘了一个“不死”的境界,另一方面,也使众生按统治者所决定的善恶标准进行生活。

解脱的办法就是知“人生八苦”和“五蕴皆空”。

佛教宣传说,人生是苦海,要世人看破红尘,即有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而这些“苦”是由人的贪欲而生,所以提出“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就是要人们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虚幻的,所谓人生朝露,美女骷髅,皆刹那生死。

在这里最为突出的是佛教中要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由于佛教宣扬的教义在很大程度上扣动了当时各民族、各阶层群众的心弦,所以很快便流行起来。

佛教传入我国西北部大概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但一般以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有佛教介绍到中国来,作为中国正式有佛教的开始。

东汉明帝曾派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出使天竺,他们同天竺僧叶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并携来《四十二章经》,据说以白马驮经而至,因立白马寺于洛阳。

传入时未引起重视,并受到限制,不许汉人出家。

魏晋时大变,一方面,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为其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统治者也看准了佛教的作用。

曹魏甘露五年(260年)前后,有颍川人(河南禹县)朱士行第一个出家当了和尚,从此,逐渐多了起来。

西晋灭,南北分裂,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以“佛为戎神,正所应奉”为名,大肆提倡。

而梁武帝还定佛教为国教,并三舍身入寺院。

第一次4天,第二次16天,第三次37天。

佛教的流行,又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寺院经济,西行取经的人也很多,影响了社会发展。

而佛教传播还使佛窟艺术得以开始,这有寺院塔庙的建筑、佛像的雕塑和宣传佛教的壁画等。

现保存下来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成就。

此外,道教也在东汉顺帝年间产生。

五、儒学独尊地位的丧失

儒学独尊地位丧失,其实,儒学本身也迫切需要改造。

第二节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汉代的教育大大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雏形。

自“独尊儒术”以后,无论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特别是汉代官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以后的中国封建官学都是汉代官学形式与格局的继续、完善和发展。

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官学又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中以太学为最主要,别还有鸿都门学、贵胄学校等。

一、汉代“太学”

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可以说,汉代太学才是真正意义上为培养统治人才而设立的正式官立大学,这具有世界意义。

(一)太学的创立与发展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刘邦都坐不上四匹一色的马车,将相大臣只能坐牛车,加之政权还不巩固,所以此时统治者无暇顾及教育。

汉武帝时期,西汉经过六七十年的苦心经营,生产恢复了,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政治思想在儒学指导下得以统一。

然而,在战争中锻炼出来的人才现在也大都不在了,新形势下又需要新思想下的时代人才,这就是儒者,他们的思想、才能将直接关系着政权的稳固和经济能否进一步发展,所以,培养合乎要求的人才,就成了当时一个迫切的需要,这也就成了大力兴办太学的强大动因。

太学的兴办,汉武帝得力于两个治《公羊春秋》的儒者。

首先是董仲舒在其对策中,除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还论述求贤必先养士的道理,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另一位治公羊的儒者公孙弘遵循武帝的旨意,与太常孔臧、博士平等商议,拟定了创办太学的具体方案,这个方案得到汉武帝的批准,并于当年贯彻执行,汉代太学至此建立了。

太学初年,规模很小,只有几个经学博士和五十名博士弟子(太学生),以后逐步得到发展,汉昭帝时增至一百人,宣帝时增至二百人,元帝时设员千人,成帝时增弟子员三千人。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执政,采取种种措施扩建太学,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建立可容万人的学舍,并立乐经,增博士使每经达五人。

虽然王莽此举有其政治目的,但却对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东汉年间,汉光武帝于建武五年(29年)重建太学于洛阳,从此以后由于明帝等的重视,太学规模比西汉更大了,明帝时还有匈奴子弟入京师留学。

中期虽因政治里暗,一度衰落,但到东汉后半期,又得以重振。

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至三万人,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

如果与有“欧洲各古老大学之父”的波伦亚大学相比,也是远胜过它。

波伦亚大学创建于1119年,位于意大利北部,学生曾达一万二千人,更何况时间还比它早的多。

就以东汉灭亡说也是220年魏代汉,早将近1000年。

这一事实证明我国古代教育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二)太学中的教师和学生

太学总的由居于“九卿”首位、在朝廷中掌管文教的官员“太常”主管。

此外,皇帝还亲自到太学进行视察,称作视学。

太学的老师称博士,掌教弟子。

众博士中还设有首席长官,西汉时博士首席称仆射,东汉时改称祭酒,由太常差选“聪明威重”的博士担任,这实际上是后来大学校长的前身。

汉代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

西汉的博士多由名流充当,采用征拜或荐举的方式选拔,东汉的博士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

具体来讲,博士必须德才兼备,有足以胜任博士职责的专经训练和相当的教学经验,身体健康,须在五十岁以上等。

经过精选的执教博士,大都是一代儒宗或学者,是人之模范。

与此同时,他们也享有较高的经济、政治待遇,尊师是太学的重要传统。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东汉简称“太学生”、“诸生”等。

对他们的补选虽无严格规定,但一般常见的:

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二是地方官府选送。

其条件、年龄限在18岁以上,“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

”(《汉书·儒林传》)。

至于学生成分是日渐贵族,但也有个别相对出身微贱者,太学生在政治上享有特权,终身免除劳役。

(三)太学的教学内容与形式

汉代崇儒重经,经学是太学唯一的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去教和学这些儒经呢?

从教师方面讲,汉代师少徒多,所以太学的教学是一种以经师讲学为主、学生互教为辅的方式。

经师讲学是汉代太学的主要教学形式。

具体是设立专门讲堂,会集诸生作大型讲论,这不仅仅是太学博士,还可请社会上知名儒生、朝内的通经郎官。

而据清代学者皮锡瑞估计,由高年级优秀生教低年级学生,是汉代太学辅助经师讲学的一种形式。

除此之外,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学校也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但必须在政治思想统一的前提之下进行。

即使这样,汉代太学生仍然爆发了政治运动,这就是两次党锢之祸。

为了促进政治思想的高度统一,为了确保师师相传的经说不致走样,汉代统治者规定传授经书,必须信守师法和家法。

所谓师法是指传经时以汉初立为博士的经师的经说为准绳。

如《公羊春秋》以董仲舒所传经说为师法。

但后来,大师们的弟子在传经时,又有新发展,形成一家之言,那么,博士教授要专主一家,这便形成家法。

他们的关系是“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

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

”(皮锡瑞《经学历史》)所以从汉代讲,西汉重师法,东汉重家法,这符合经学发展的顺序。

传经不仅有此法,更主要的是“师之所传,弟子所授,一字毋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

虽然要求严格地恪守师法、家法,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作为规范标准,所以分争始终无法杜绝,为此在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发生了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的盛举。

这部石经共有46枚,分布在太学之东、西、南方,包括《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经。

从熹平四年开始刊刻,历经八年,才由蔡邕用隶书一体写成。

因而也称“一字石经”或称“汉石经”。

其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

熹平石经,是我国古代由政府颁布的第一套标准教村,是经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公诸于世的官定经书,是书法被视为一门艺术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令人瞩目的创举。

(四)太学的考试与学生出路

汉代太学没有规定修业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

所以考试在太学备受重视,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

从方法上讲,有类似于抽签考试的“射策”。

在太学内用以督促学生认真读经。

还有一种就是根据皇上或学官提出的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撰文以对,叫“对策”,董仲舒正是通过对策而发迹的。

太学的考试,大致西汉为一年一次,东汉为两年一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考试已和学生的出路紧密联系,经过考试,根据通经的多少任以相应官职。

通二经可补文学掌故;通三经为太子舍人;通四经为郎中;能通五经者,擢其高第补吏,随才而用。

(《文献通考》)

正因为太学将读书与做官联系在一起,致使有些太学生,为了仕途“结童入学,白首空归”,也使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在此消磨意志,头脑中塞的都是些无用的经书,这些使他们“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

”当然,作为最早的官立太学,其意义还是巨大而深远的。

 

二、“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开唐代专科学校之先声,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所学校因设立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它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这一年由州、郡、三公荐举“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课试,至千人焉。

”也就是说鸿都门学以尺牍、小说、辞赋、书画为主要学习内容,即是一个以学习文学艺术为主的学校,这和以儒学为主的官学不一样。

鸿都门学中的学生虽是被士族看不起的“斗筲之人”,是无身份的地主及其子弟,但他们经过学习却受到灵帝的宠信,出路非常好,“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

”正因为这样,鸿都门学一经创设便遭到了士族、儒生们的激烈反对,以至于像蔡邕这样辞赋、书法兼长的文人学士,也对此提出了尖锐批评,其原因在于鸿都门学的创设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产物。

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已是汉王朝灭亡的前夜。

灵帝本是由窦太后和窦武“定第禁中”于十二岁登基的,实际上窦武和儒士官僚陈蕃掌握着实权。

由于他们和宦官有矛盾,所以不到一年宦官曹节“矫诏”诛杀了窦、陈,五年后,宦官又间接系捕太学生千余人,熹平五年又诏“党人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锢”。

使儒士官僚遭到了沉重打击。

但他们却在舆论上始终得势,宦官集团虽有政治威力,却得不到知识分子的支持,因而在舆论上始终占劣势,宦官为了与士族太学相抗衡,便决意借助灵帝嗜好文艺,创办鸿都门学,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就是鸿都门学创立的必要性。

从可能性上讲,如果没有文化教育内在的条件,鸿都门学仍然无法成为现实。

即文学、艺术的发展是这所文艺专科学校创立的又一重要条件。

汉代的散文、辞赋一直被公认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

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而书法至汉代也有长足的进步,已开始被视为一门艺术,具有奠基作用的是蔡邕。

汉代绘画也很发达,以人物画为主,朝廷借绘画来表彰忠臣义士,如西汉曾绘功臣于麒麟阁,东汉时又画列将于云台。

总之,文艺的发展,为文艺专门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在以上必要性与可能性结合之下,鸿都门学顶着压力,在灵帝的支持下办了下去。

这为唐以后专科学校的设立开辟了道路。

三、文翁兴学

在汉代,中央以下设立的一级行政称“郡”,和“郡”平行的是汉代列侯的食邑称“侯国”,郡国之下均设县。

另外公主的封地称“邑”,少数民族地区称“道”。

汉武帝之后曾把全国划分为十几个大监察区称“州”,每州派一名郎官前去刺探,故称刺史。

成帝时,改称“牧”。

东汉末年,州牧、郡守都成为握有兵权的行政长官。

汉代的地方官学正是适应这样一个建制而设立。

因为最主要的地方行政区划是郡国。

因而,汉代地方官学也称之为郡国学校。

蜀郡太守文翁,对于创建郡国学校有倡导之功。

他为了推行儒家仁政之说,教化人民,曾选拔郡县小吏中的优秀之士,派遣京师,学习儒经和汉“律令”,引进先进的中原文化。

同时他在成都创设官立学府——学宫,招生徒,学成委以重任。

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使蜀地文教“比齐、鲁焉”。

(班固)。

此事得到汉武帝赞赏,于是诏令“郡国皆立学校官”。

从此由朝廷统一管辖的地方官学产生了。

现在四川成都市有个“文翁石室”(现名“石室中学”)就是蜀郡郡守文翁在西汉初期(公元前141年)创设的学宫的遗存。

他当年用石头造的讲坛,至今还保留在成都市内,“文翁石室”由此得名。

这所学校是中国历史上校历最长的学校,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公立学校。

2000多年来,“文翁石室”虽然遭受过多次战乱破坏,但总能很快恢复。

郭沫若、李一氓等文化名人,都在文翁石室学习过。

太学建立之后,郡国负有举荐博士弟子的职责,这便推动了汉代地方官学的进一步发展。

平帝元始三年(3年)王莽主持颁布了地方官学制度,从此汉地方官学得以普遍设立,并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

其宗旨在于推行社会教化,其所确立的官学体制据《汉书·平帝本记》载:

“郡国曰学,县、道、邑、候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

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

根据考证,西汉的郡文学和东汉的文学祭酒,可能是置于学校经师之上,兼管地方文教的行政长官。

比较起来,东汉地方官学有着特别的发展,连边陲僻址都建了学校。

班固《东都赋》中有说:

东汉时期,“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四、西晋初立“国子学”

西晋的五十一年短期统一,学校还是有发展的。

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在整顿原有太学的基础上重开太学。

它们对原七千名太学生进行考试,合格者留下,其余遣还郡国,结果还有太学生三千人。

但对主要的还是西晋创立了国子学。

由于晋政权是依靠豪强士族地主阶级建立的,但政权的巩固还必须团结庶族地主阶级,为了调和二者间的矛盾,西晋初立国子学,两晋时期始终是太学和国子学同时并存的。

大致是在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

咸宁四年(278年)给国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

限五品官以上贵族子弟方能入学。

而太学便成为六品以下官员子弟求学之所。

即“太学之与同学,斯是晋世殊其士庶,异其贵贱耳。

”(《南齐书·礼志》)

国子学的出现,是大士族地主阶级享有政治经济的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

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学校之始。

在西晋初立后,东晋延用,以后的朝代也有类似情况。

五、刘宋的“元嘉四学”和“泰始五部”

刘宋王朝在其建国的六十年中,比较重视教育,并有一些建树。

在南朝是比较有成绩的。

[元嘉四学]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曾下令在京师开设单科性的四馆。

“使丹阳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散骑常侍雷次宗立儒家,为四馆。

”(《文献通考》)四馆的产生有其社会与阶级的本源。

[泰始五部]宋明帝刘彧泰始六年(470年)“立总明观,征学士以充之。

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

”这个总明观实际是一个近似综合性大学或研究院,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实际是五个专业。

当然,这里面主要还是进行研究工作,这在古代大学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第三节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古人说:

“三代而上,教详于国;三代而下,教详于家。

”我国封建社会有重视家教的传统,特别是在一个社会大动乱的时期,私学大兴,家庭教育自然又占据了主要位置。

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对这种教育形式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所以历代关于如何训诫子孙、教谕家人的著作很多,其中流传下来最早、早完整,论述最全面、最深刻的一部,当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