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579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

《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x

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看一看等实践活动,使80%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统一

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量一量等活动中使90%的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比出1厘米的长度,能

够正确使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

谁矮?

高多少?

矮多少?

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时就需要测量长度。

那么古时候的人们需要测量长度吗?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1、统一长度单位(出示例1情境图。

提问: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

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

准量物体的长度。

提问: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小结: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一拃、一步、

一庹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

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

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

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师示范1拃)

提问:

课桌的长是几拃?

生1:

5拃。

生2:

5拃半。

提问:

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

的结果不一样呢?

引导:

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提问:

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小结:

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

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

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2、认识刻度

提问:

拿出直尺,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

么相同点呢?

生:

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引导: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

每一个

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

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

后面的呢?

(刻度1……)

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小结: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3、认识1厘米

讲解:

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

始。

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

(板书:

1

厘米)

提问: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

谁上来指指

看?

引导:

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

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

4到刻度5呢?

我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

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4、感受1厘米

提问: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

提问: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引导: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

提问:

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5、认识几厘米

提问:

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6、测量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

提问:

估计一下,大约有几厘米?

提问:

用直尺测量一下,纸条有几厘米?

学生尝试测量,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

把尺的刻度O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

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

时要按紧尺子。

提问:

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

的长度吗?

怎么量?

3、巩固练习

1、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

大约有多长?

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

2、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

四、布置作业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

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认识米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用直尺测量黑板的活动,使100%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我们对于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的需求。

2、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使90%的学生建立l米的表象能够用身体比出1米的长度和高度,并在教师的引导下100%的学生能准确说出1米=100厘米。

教学重点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导入

1.提问: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2.提问:

同学们,昨天让大家小组合作量出黑板的长度,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小结:

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

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米尺

请一个小组演示测量黑板的过程。

提问:

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引导:

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

尺子试试(教师出示米尺)。

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

小结:

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

米。

(板书:

1米)

2、感受1米

米是比厘米大的单位,1厘米只有这么一点,1米却有这么

长,请同学们用手来比划一下。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

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

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

表示。

3、观察刻度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

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

(10个10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

(100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

(板书:

1米=100厘米)

4、量出长绳。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

(注意:

量时刻度O对准绳子的左端。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

5、估量。

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

小结: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

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

估。

三、积累运用

1、量一量,填一填。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大约几支长1米?

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

大约几根长1米?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

(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

整厘米数。

2、估一估。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

跳绳,小猫,长椅。

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说说理由。

3、操作性练习。

(l)认识卷尺和皮尺。

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

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

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

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

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

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

(如:

教室前

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

它有多长?

为什么?

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五、布置作业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3分钟

 

板书设计

认识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认识线段

教学课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认识线段,使100%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准确

说出线段的特征。

2、通过测量纸条内容的知识迁移与学生的分组活动,使90%的学生能够正确

使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1、情境引入

(课件播放消防员接到任务的情境。

提问:

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

产争分夺秒。

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

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为什么从铁管滑下

来比走楼梯快呢?

引导:

铁管是直的,而楼梯是弯弯曲曲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下面

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2、互动新授

1、认识线段(出示两根毛线)

提问:

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

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度?

追问:

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

演示:

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

提问:

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

小结:

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

(板书课题。

2、线段特征(出示一根放松的毛线)

提问:

它是线段吗?

(拉直)

提问:

现在呢?

(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

提问:

是线段吗?

怎么判断?

小结: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

3、生活中的线段

提问:

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有线段吗?

4、量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打开教材第5页,独立尝试测量这些线段的长度。

引导:

把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

度几就是几厘米。

5、画线段

提问:

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

学生尝试独立画。

提问:

你是怎么画的?

全班交流。

引导:

从刻度O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

设疑:

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长3厘米

的线段吗?

怎么画?

3、课堂练习

P6做一做。

提问:

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

引导:

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二样长的线段。

学生练习画,教师巡视。

小结:

①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

②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

四、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引导:

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还一起找线段、画线段、

量线段。

测量长度还有很多的工具,下课后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6页“你知道吗?

”,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

五、布置作业

 

 

3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2分钟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

教学课时: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

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

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

2、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

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

小结:

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2、探究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旗杆

提问:

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提问:

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

一根旗

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

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

引导:

方法一排除法。

l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

方法二推算法。

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

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

类比法。

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小结:

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课堂练习

1、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这只小鸟的脚印的

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

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引导:

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

高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

2、做一做

4、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

么?

小结:

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认识

了线段,学会确定长度单位。

五、布置作业

 

 

3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2分钟

 

板书设计

确定长度单位

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