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148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83 大小:1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录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附录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附录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附录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附录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录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

《附录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录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1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录D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

附录D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

自评估报告(模板)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

自评星级: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制

二〇一五年五月

填写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得分”的填写方式:

对于控制项,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填写“×”;对于评分项,填写该条的实际得分。

3.“不参评”的填写方式:

对于控制项,不参评的项填写“○”,对于评分项,若整个条文不参评或部分款项不参评,则在“不参评”栏中填写实际不参评的分值。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4.“折算后得分”=

5.“实际提交材料”中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路径。

6.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一、项目概况

项目的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

2、项目地址: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建筑类型及数量:

建筑类型:

□住宅、□办公、□酒店、□商场、□学校、□其它

数量:

5、建筑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平方米)

6、建筑层数:

地上层数:

(层),地下层数:

(层)

7、项目描述:

简要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

(500字以内)

二、自评总述

经自评估,本项目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总得分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项目评分情况见表1:

表1项目设计阶段评分情况

评分项

加分项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共100分

共100分

共100分

共100分

共100分

共10分

实际得分

不参评分

最低得分

40

40

40

40

40

折算后得分

居住建筑权重

0.21

0.24

0.20

0.17

0.18

公共建筑权重

0.16

0.28

0.18

0.19

0.19

总得分

本项目星级

三、项目效果图

需标明申报范围。

四、自评内容

4节地与室外环境

子项

编号

条文

分数

不参评

达标/得分

控制项

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

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

4.1.3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

土地

利用

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19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9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6

室外

环境

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

4

4.2.5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

4

4.2.6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6

4.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4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4.2.8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9

4.2.9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3

4.2.10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6

4.2.11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6

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3

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9

4.2.14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6

4.2.15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6

总分

100

折算后得分

=

4.1控制项

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

□是、□否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各类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各类文物古迹: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历史建筑、□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项目选址的建设用地属性以及场地内地形、资源情况(100字以内)。

若含有上述所列各类保护区或文物古迹,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1、场地区位图:

应包含项目所在地位置及名称、周边建筑物等信息;

2、场地地形图:

应为场地原始地形图;

3、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应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颁发的证书,其中包含项目名称、位置、建设规模,且应附有规划设计条件;

4、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法定规划文件或出具的证明:

如涉及风景名胜区,应提供已批复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的有关图纸及文件;涉及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的项目,应提供已批复的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有关图纸及文件;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应由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有关文件,明确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要求;

实际提交材料:

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项目场地及周边有以下威胁或者危害:

□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对场地中的不利地段或潜在的危险源采取必要的避让、防护或控制、治理等措施:

□是、□否

场地与各类危险源的距离满足相应危险源的安全防护距离:

□是、□否

对场地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采用有效的治理与防护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是、□否

场地的防洪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的规定:

□是、□否

抗震防灾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

□是、□否

土壤中的氡浓度:

(Bq/m3),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是、□否

电磁辐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的规定:

□是、□否

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防护或治理措施。

(3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1、项目区位图:

应包含项目所在地位置及名称、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市政设施信息;

2、场地地形图:

应为场地原始地形图;

3、环评报告书(表):

应体现场地是否有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是否有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电磁辐射等危害;

4、涉及地质灾害严重的地段、多发区的,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应包含场地稳定性及场地工程建设适应性评定内容;涉及污染源、电磁辐射、含氡土壤危害的,提供场地内有毒有害物质的专项检测报告:

如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污染源检测报告等。

实际提交材料:

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内有以下建筑或设施:

□运动和营业场所、□餐饮厨房、□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以上皆无

如有,是否超标排放:

□是、□否

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

(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1、总平面图:

应体现相关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控制措施;

2、环评报告书(表):

应包含场地内各类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分析。

实际提交材料:

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类型:

□住宅、□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其他类型:

如是住宅,项目位于气候区,所在城市:

,属于:

□大城市、□中小城市

项目为旧区改建内的新建住宅:

□是、□否

本项目中住宅标准日日照时数:

(小时)

住宅正面间距为:

(米),侧面间距为:

(米)

住区内有老年人居住建筑:

□是、□否

如有老年人居住建筑,则其冬至日日照时数:

(小时)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是、□否

如是宿舍,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同住宅居室空间相同的日照标准:

□是、□否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的要求:

□是、□否

如是托儿所或幼儿园,则其主要生活用房冬至日日照小时数:

(小时)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的要求:

□是、□否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类型:

□中小学校、□医院、□疗养院、□其他:

如是中小学校,则其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小时数:

(小时)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的要求:

□是、□否

如是医院、疗养院等建筑,其病房、疗养室的冬至日日照小时数:

(小时),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是、□否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的要求:

□是、□否

如是其他类型建筑,且没有相应日照标准要求:

项目的建筑规划布局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是、□否

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中小学校、医院、疗养院等有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

□是、□否

如“是”,本项目是否影响其日照要求:

□是、□否

简要对项目的建筑规划布局进行说明(本条不评价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1、总平面图:

应标有清晰的红线、绿线,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

2、日照模拟分析报告:

应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进行模拟计算。

实际提交材料:

4.2评分项

Ⅰ土地利用

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1)得分自评

□居住建筑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分值(分)

自评得分(分)

1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A(m2)

3层及以下

4~6层

7~12层

13~18层

19层及以上

35<A≤41

23<A≤26

22<A≤24

20<A≤22

11<A≤13

15

A≤35

A≤23

A≤22

A≤20

A≤11

19

总分

19

□公共建筑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分值(分)

自评得分(分)

1

容积率R

0.5≤R<0.8

5

0.8≤R<1.5

10

1.5≤R<3.5

15

R≥3.5

19

总分

19

2)评价要点

□居住建筑

项目立项审批时间:

(年)

住宅层数:

□3层及以下、□4~6层、□7~12层、□13~18层、□19层及以上

住区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总户数:

(户)

居住人口(按每户3.2人计算或当地规定值):

(人)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m2/人)

□公共建筑

项目立项审批时间:

(年)

规划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容积率:

3)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居住建筑:

1、总平面图:

应包含住区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户数等技术经济指标;

2、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书:

应包括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过程;

3、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应为所在地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证书,其中包含项目名称、位置、用地面积。

公共建筑:

1、总平面图:

应包括规划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2、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应为所在地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证书,其中包含项目名称、位置、用地面积。

实际提交材料:

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1)得分自评

□居住建筑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分值(分)

自评得分(分)

新区建设

旧区改建

1

住区绿地率

达到30%

达到25%

2

2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Ag

1.0m2≤Ag<1.3m2

0.7m2≤Ag<0.9m2

3

1.3m2≤Ag<1.5m2

0.9m2≤Ag<1.0m2

5

Ag≥1.5m2

Ag≥1.0m2

7

总分

9

 

□公共建筑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分值(分)

自评得分(分)

1

绿地率Rg

30%≤Rg<35%

2

35%≤Rg<40%

5

Rg≥40%

7

2

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

2

总分

9

2)评价要点

□居住建筑

项目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总户数:

(户),总人口:

(人)

绿地面积:

(平方米),绿地率:

(%)

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公共建筑

项目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绿地面积:

(平方米)

绿地率:

(%),绿地是否向社会公众开放:

□是、□否

3)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居住建筑:

1、总平面图:

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并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等指标技术经济指标;

2、居住建筑平面日照等时线模拟图:

应体现绿地的日照和阴影情况。

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计算书:

应体现公共绿地的位置、面积分析,以及计算结果。

公共建筑:

1、总平面图:

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并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等指标技术经济指标;

2、体现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相关文件。

实际提交材料:

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1)参评情况

□参评;□不参评

不参评条件:

□场地区位、地质等条件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

2)得分自评

□居住建筑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分值(分)

自评得分(分)

1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Rr

5%≤Rr<15%

2

15%≤Rr<25%

4

Rr≥25%

6

总分

6

□公共建筑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分值(分)

自评得分(分)

1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1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Rp2

Rp1≥0.5

3

Rp1≥0.7且Rp2<70%

6

总分

6

3)评价要点

项目开发有地下空间:

□是、□否

□居住建筑

项目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为:

(%)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

□公共建筑

项目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

(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为: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平方米)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

(%)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

简要对该建筑的场地区位、地质条件、地下空间功能分区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等进行阐述。

(200字以内)

4)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1、总平面图:

应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等技术经济指标;

2、地下空间建筑平面图:

应体现地下空间功能分区及面积;

3、地下空间不参评情况说明书:

应论述项目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的缘由,如场地区位和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类型、建筑功能或性质确实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等。

(仅本条不参评项目提供)。

实际提交材料:

Ⅱ室外环境

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

1)得分自评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分值(分)

自评得分(分)

1

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

非玻璃幕墙建筑

2

2

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

不设室外夜景照明

2

总分

4

2)评价要点

1、玻璃幕墙

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

□是、□否

如“是”,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反射比为:

2、夜景照明

项目设室外夜景照明:

□是、□否

如设室外夜景照明:

夜景照明设施在剧中建筑窗户外表面产生的垂直面照度不应大于规定值:

□是、□否

夜景照明灯具朝居室方向的发光强度不应大于规定值:

□是、□否

居住区和步行区的夜景照明设施应避免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人造成眩光:

□是、□否

夜景照明灯具上的射光通比的最大值不应大于规定值:

□是、□否

室外景观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

□是、□否

夜景照明在建筑立面和标识面产生的平均亮度不应大于规定值:

□是、□否

简要说明光污染控制及眩光控制的具体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1、总平面图:

应反映本地块周边建筑的类型,以及与周边建筑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

2、建筑设计说明:

应包含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反射比的参数说明;

3、建筑立面图:

应体现各个朝向的建筑立面布局;

4、幕墙设计说明:

应包含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的光污染分析;

5、幕墙玻璃的光学性能检测报告:

应包含可见光反射比参数的检测结果;

6、室外景观照明设计说明及图纸:

应包含光污染控制措施;

7、灯具的光度检验报告:

报告中的灯具类型和型号应与设计的灯具一致;

8、光污染分析专项报告:

应包含玻璃幕墙或室外照明可能造成的光污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实际提交材料:

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

1)得分自评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分值(分)

自评得分(分)

1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

4

总分

4

2)评价要点

场地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类声环境功能区

序号

监测点

环境噪声标准值(dB(A))

环境噪声测试值(dB)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简要说明场地周围噪声源分布状况,项目规划建设后的环境噪声预测,以及降低噪声干扰的相关手段和措施(如,总平面规划时注意噪声源及噪声敏感建筑的合理布局,采用道路声屏障、绿化降噪等措施)。

(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1、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地环境噪声现场测试报告:

应体现环境噪声的测点布置、检测结果等,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尚需提供降低噪声的措施。

2、噪声预测分析文件:

根据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变化及其噪声状况的变化,对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噪声作出预测,从而在规划中依照噪声的来源、分布,提出合理的防噪、降噪方案。

实际提交材料: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1)得分自评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分值

(分)

自评得分

(分)

1

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

2

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

只有一排建筑

1

2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

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2

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

1

总分

6

2)评价要点

项目模拟工况设置情况:

冬季典型风速:

(m/s),风向:

夏季典型风速:

(m/s),风向:

过渡季典型风速:

(m/s),风向:

依据的标准或规范:

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

项目场地内有几排建筑:

□一排、□两排、□两排以上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的风速为:

(m/s),室外风速放大系数为:

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平均风压差为:

________(Pa)

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

场地内人活动区会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是□否

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平均风压差为:

________(Pa)

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的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比例:

________(%)

如有通风不利,简要说明场地风环境改善措施。

(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1、总平面图:

应体现地块内各建筑的布局及高度、与周边建筑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

2、场地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应包括计算区域、,模型再现区域、网格划分、入口及地面边界条件设置、模拟工况、模拟结果等内容,如有不利结果,尚需提供改善措施的效果分析。

实际提交材料:

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1)得分自评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分值(分)

自评得分(分)

1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等遮阴措施的面积比例

达到10%

1

达到20%

2

2

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

2

总分

4

2)评价要点

1、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内的遮阴措施有:

□乔木、□构筑物(构筑物类型:

)、□以上皆无。

场地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遮阴面积统计

项目

数值

单位

户外活动场地面积★

m2

户外活动场地内乔木遮阴面积

m2

户外活动场地构筑物遮阴面积

m2

户外活动场地建筑日照投影遮阴

m2

户外活动场地内有乔木、构筑物遮阴措施的面积比例

%

★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停车场。

2、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铺装材料应用统计

项目

数值

单位

道路面积

m2

建筑屋面面积

m2

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面积

m2

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面积占道路路面及建筑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