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026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

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学期

 

学校大村小学

年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教研组长(签字)

制定教师陈风教导主任(签字)

校长(签字)

制定日期2014年2月16日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学习情况

学生人数

优秀率

及格率

41

49.5%

98%

知识能力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教材分析,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

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情况

从语文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日渐扎实,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

主要表现在: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对一些简单的抄抄写写的作业都能较认真地完成,但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

学习困难生情况

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思想教育目标: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情趣。

(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

1、  能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  学会236个生字,其中168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3、  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教材分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5、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的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教材分析。

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10万字。

 

6、  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做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7、  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

二、教学目的要求

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

能写读书笔记和其他常见应用文。

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能力培养目标:

 

1、加强阅读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学习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2课,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如何写日记以及正确的看图书,学会爱护图书。

(二)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

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

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三)本学期安排了4个重点学习项目:

 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四)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

而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又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

也就是说,就小学阶段阅读教学而言,第二学段是承上启下阶段。

四、主要教学措施

(一)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之内。

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积极发言、专心倾听、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认真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等方面的习惯。

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二)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1、联系上下文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一是前后联系。

二是归类组合。

 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

母语学习离不开生活。

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更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只有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

(三)抓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

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一篇文章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

过去的繁琐分析,“牵

四、主要教学措施

着学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无助于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课文的联系点,整体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步步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动情点,真切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

特别是入选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叙事性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情真意切的美文。

进行这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扑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的“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第一次抱母亲》,叙述了“我”第一次抱生病的母亲的故事。

由于“我”意外地发现“母亲竟然这么轻”,而对母亲产生了“愧疚”、敬仰之情,并以实际行动尽其孝道,回报母爱。

这是课文作者情感表达的一条明线。

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如何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拉扯成人,以及母亲的话:

“提那些事干什么?

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等则是作者颂扬母爱的一条暗线。

而这两条线索,都是从“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铺陈展开的。

因此,这句话也是这篇课文的动情点之一,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从这个动情点入手,读书思考,感悟体验,就会很快进入课文的意境。

四、主要教学措施

(四)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1、要整合教学环节。

汉语言学习的最突出特征,就是整体把握。

而作为阅读学习,不管是“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还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需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联系和把握。

上半个世纪肢解分析式的阅读教学,不但使语文学习患上了“丧魂失魄症”,而且严重地制约了学生默读能力的提高。

“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地联系和把握”,最根本的保证就是要整合教学环节,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瞻前顾后、上挂下连地阅读思考,从而对课文的内容、语言等深入地感悟,甚至产生出充满灵性的个性化理解。

2、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读书时间。

就一般情况而言,时间和效率是成正比的。

因此,阅读教学的质量,往往决定于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读书时间的多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而这个“对话”的主体是学生和文本。

也就是说,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性标志,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环节,应该占有课堂教学的主要板块。

作为小学中、高年级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默读”,是学生钻研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主要手段。

默读的过程,是一个“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四主要教学措施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标准》)的心理活动过程。

要完成这个心理活动过程,没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是不行的。

默读训练,只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

也只有这样读书,才能使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启迪,从中获得读书的乐趣。

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中强调指出的问题:

“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当然,从训练默读速度的角度来说,也并不是留给学生的时间越宽松越好,本册的默读训练应该予以适当的注意。

但这不是小学中年级默读训练的重点,提高默读速度的前提是提高默读的质量。

3、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好习惯。

默读不但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潜心会文”、“瞻前顾后”、“圈画批注”、“探究发现”等良好读书习惯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除了上文谈到的有关建议外,还要通过默读训练,把中年级的四个重点学习项目整合起来,通过默读训练,深刻地“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赏析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深入地探究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

默读训练要想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像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强调的那样,读书要做到“敛。

四主要教学措施

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不要“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逐步养成“三到”的好习惯:

“眼到”──字字入目,词词过心,能够敏锐地扑捉到关键词句;“心到”──瞻前顾后,潜心会文,深入思考,探究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手到”──圈画截取,标记批注,摘记评价等。

(五)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的学习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

本册课后安排的读写词语训练,大都是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抓好这些词语的学习和积累,对于丰富学生语言储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因此,应该把这个任务作为本册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目标之一。

“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虽然只是要求读读写写,但不能只进行抄抄写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串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主要训练形式有:

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提高。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3、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好习惯。

默读不但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潜心会文”、“瞻前顾后”、“圈画批注”、“探究发现”等良好读书习惯的形成。

(六)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

四主要教学措施

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各有各的目标和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又是密切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我要重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除上述读与写的“长线结合”外,我们还要抓好读与写的“短线结合”,即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

这样,一方面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的仿写练习,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

 

  在习作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习作教材,解除束缚,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同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既不拔高,也不降低,而且要按照每次习作课的要求,切实指导学生学写作文。

另外在批改、讲评学生的习作时,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保护他们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尽力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第一周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坚持写日记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爱护图书

1

《走,我们去植树》学会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

《走,我们去植树》精读课文,背诵课文

1

《走,我们去植树》介绍树木,交流植树好处

1

《第一朵杏花》朗读课文,学会字词

1

《第一朵杏花》精讲课文,感悟竺可桢的精神

1

 

第二周

《第一朵杏花》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理解

1

《燕子》初读课文,培养感情

1

《燕子》精讲课文,从字词体会感情

1

《燕子》课文背诵,体会燕子的写作特点

1

仿照《燕子》,写其他小动物,小练笔

1

《古诗两首》——江南春

1

《古诗两首》——春日偶成

1

第三周

练习1(处处留心)

1

练习1(读读背背,钢笔字)

1

练习1(口语交际)

1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第三周

习作1(我的建议)指导写作

1

习作1(我的建议)修改誊写

1

练习1(学写毛笔字)

1

第一单元监测

1

第四周

 

《苹果里的五角星》课文朗读,学会字词

1

《苹果里的五角星》精讲课文

1

《最佳路径》学会字词,初步感知

1

《最佳路径》理解课文,精读课文

1

《最佳路径》课文交流,钢笔字练习

1

《人类的“老师”》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

《人类的“老师”》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

第五周

《人类的“老师”》精讲课文,交流资料

1

毛笔字练习

1

练习2(处处留心)

1

习作2写作指导

1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第五周

习作2写作誊抄

1

练习2(读读背背)

1

练习2(说说写写)

1

 

第六周

第二单元监测

1

习作1、习作2点评

1

监测分析

1

小练笔(狐狸和乌鸦)写作指导

1

小练笔(狐狸和乌鸦)写作誊抄

1

《三顾茅庐》初读课文,体会感情

1

《三顾茅庐》字词句学习,分析课文

1

第七周

《三顾茅庐》人物情感学习,体会人物情感

1

《三顾茅庐》课文背诵,仿写景色

1

《祁黄羊》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小练笔(狐狸和乌鸦)点评

1

其他寓言故事续写练习

1

《祁黄羊》精读课文,交流感受

1

《祁黄羊》精讲课文,复述课文

1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第八周

《公仪休拒收礼物》初读课文,了解独幕剧

《公仪休拒收礼物》精读课文,学会字词

1

《公仪休拒收礼物》精讲课文,理解人物感情

1

《公仪休拒收礼物》排演独幕剧,分角色朗读

1

《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表演

1

 

第九周

练习3(处处留心)

1

练习3(读读背背与写好钢笔字)

1

练习3(口语交际与写好毛笔字)

1

习作3指导写作

1

习作3修改誊抄

1

第三单元监测

1

习作3点评

1

 

第十周

《永远的白衣战士》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

《永远的白衣战士》精读课文,理解人物感情

1

《“番茄太阳”》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

《“番茄太阳”》精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1

《“番茄太阳”》交流讨论,理解美好心灵

1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第十周

《第一次抱母亲》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

《第一次抱母亲》体会母亲和我的感情

1

十一周

《我不是最弱小的》初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1

《我不是最弱小的》精读课文,理解人物感情

1

《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后练习,小练笔

1

习作4指导写作

1

习作4写作誊抄

1

练习4(处处留心)

1

十二周

练习4(读读背背)

1

毛笔字书写

1

练习4(口语交际,练习钢笔字)

1

习作4讲评

1

小练笔

1

第四单元监测

1

句式小复习

1

 

十三周

《鸟语》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

《鸟语》精读理解,学会观察小鸟

1

《天鹅的故事》初读课文,初步理解

1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十三周

《天鹅的故事》精读课文,理解天鹅的精神

1

《天鹅的故事》课后练笔

1

《生命的壮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

《生命的壮歌》精读课文,精讲理解

1

 

十四周

练习5(处处留心)

1

练习5(读读背背)

1

练习5(口语交际)

1

习作5写作指导

1

习作5写作誊抄

1

习作4点评,毛笔字和钢笔字书写

1

第五单元监测

1

十五周

《沙漠中的绿洲》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

《沙漠中的绿洲》精讲课文,体会感悟

1

《云雀的心愿》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

《云雀的心愿》精读课文,爱护自然

1

交流思考:

如何保护我们的森林,保护自然

1

《古诗两首》——池上

1

《古诗两首》——小儿垂钓

1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十六周

练习6(处处留心)

1

习作6指导写作

1

习作6写作誊抄

1

练习6(读读背背和写好钢笔字)

1

练习6(口语交际和写好毛笔字)

1

 

十七周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精讲感悟

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精讲课文,背诵课文

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文理解,背诵课文

1

《黄河的主人》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

《黄河的主人》课文精讲,思考感悟

1

十八周

练习7(处处留心)

练习7(读读背背和写好钢笔字)

练习7(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第七单元监测

习作6点评

1

全册复习

1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十八周

全册复习

1

 

十九周

字词复习

1

字词复习

1

句式复习

1

重点课文理解

1

重点课文理解

1

阅读复习

1

作文复习

1

二十周

期末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