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196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72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跟NaOH溶液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

2、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水):

加新制生石灰,蒸馏,收集馏出物

B.溴乙烷(乙醇):

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苯(苯酚):

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D.乙酸乙酯(乙酸):

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3、反应N2(g)+3H2(g)

2NH3(g)△H<0在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关系如图,则图中氨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段是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4、已知:

C(s)+CO2(g)

2CO(g)△H>0。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5、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A.金属钠                              B.氢氧化钠

C.溴水                              D.乙醇

6、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B.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C.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7、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OH、KOH、CsOH碱性依次增强

B.Li、Na、K、Rb、Cs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Al3+、Mg2+、Na+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D.F2、Cl2、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

8、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它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③缩聚反应;④水解反应;⑤中和反应;⑥显色反应;⑦氧化反应;⑧还原反应;⑨消去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⑤⑥⑦          B.全部          C.④⑤⑥⑦          D.除①④外其余都有          

9、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

W

Y>W

C.化合物熔点:

Y2X3

Y

10、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是看其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                              D.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12、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

C.导电离子为质子,且在电池内部由正极定向移向负极

D.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13、已知戊基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

则分子式为C6Hl2O的醛应有

A.4种          B.8种          C.5种          D.6种          

14、下列属于酚类的物质是

A.CH3CH2OH                              B.(CH3)3C—OH

C.

                              D.

15、H2和CO是合成许多有机物的原料,有如下反应:

mH2+nCO==wX(反应条件已省去,m、n、w为化学计量数)。

如m:

n=l:

1且w=l,则有机物X可能是①HCHO②C2H5OH③CH3COOH ④CH3CHO中的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①和④          

1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水解

B.有机物

命名为:

2-甲基-1-丙醇

C.2-氯丁烷发生消去反应的生成物无异构体

D.油酸甘油酯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氢化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7、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水浴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下列原料:

①海水 ②石灰石 ③赤铁矿 ④铝土矿 ⑤焦炭  ⑥氧化汞

工业冶炼用_______方法制Al,其原料主要是_____(填序号)。

工业冶炼用________方法制Fe,其原料主要是_______(填序号)。

工业冶炼用________方法制Hg,其原料主要是______(填序号)。

19、在一定条件下,xA+yB

zC的反应达到平衡。

(1)已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是气体,且x+y=z,在增大压强时,如果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一定向_____移动;

(3)已知B、C是气体,当其他条件不变,增大A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不发生移动,则A是_____________物质。

若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题型注释)

20、有A、B两位学生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探究产物的有关性质。

分别设计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请完成以下问题:

(1)负极材料:

A池___,B池___。

(2)电极反应式:

A池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

B池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实验分析“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直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

21、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如图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___,有_______气味。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

22、为了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①将4.6g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0.2molCO2和5.4gH2O。

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1所示的质谱图。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所示谱图2,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

2:

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

(2)计算有机物A的实验式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2,写出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

(4)若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10O,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评卷人

得分

五、推断题(题型注释)

23、已知:

①A从石油中获得是目前工业上生产的主要途径,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②________,④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填化学式)。

(2)①、④、⑤、⑧四种元素中,某些元素间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_。

(3)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

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CaCO3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C

6、A

7、C

8、B

9、D

10、C

11、D

12、D

13、B

14、C

15、B

16、D

17、 

  

18、 电解法 ④ 热还原法 ③⑤ 热分解法 ⑥

19、 x+y>z 逆 非气态 放热

20、 Mg Al 2H++2e-====H2↑ Al-3e-+4OH-====AlO2-+2H2O 不可靠

21、 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合理即可) 浓硫酸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 反应(或除去)乙酸 溶解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小 果香

22、 46 C2H6O CH3CH2OH 4种

23、 CH2===CH2 羟基 羧基 氧化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4、 Na>Al>O HNO3>H2CO3>H2SiO3 

  ab Al3++3NH3•H2O==Al(OH)3↓+3NH4+

【解析】

1、试题分析:

A.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所以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正确;B.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和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送酯化反应,正确;C.该有机物含有羧基,能跟Na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正确;D.该物质无酯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知识。

2、A.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蒸馏可得到乙醇,故A正确;

B.溴乙烷不溶于水,乙醇易溶于水,可分液分离,故B正确;

C.苯酚与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溴都易溶于苯,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C错误;

D.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可分离,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除杂,难度不大,注意除杂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和量,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

3、试题分析:

t1到t2,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消耗氨气,t2到t4平衡不移动,氨气百分含量与t1到t2时间段相等,t4到t5反应向逆反应进行,消耗氨气,氨气百分含量比t1到t2时间段要小,因此氨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段是t5~t6,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4、试题分析:

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

B.降低温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降低温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

考点:

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5、试题分析:

金属钠、氢氧化钠、乙醇可以与—COOH反应,故可以和两种物质都反应,A、B、D错;溴水可与C==C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中没有C==C,故溴水只与山梨酸反应。

考点:

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

6、试题分析:

卤代烃水解时,卤素原子被羟基代替,则被破坏的键时①,选项A正确,B不正确;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脱去HX,生成烯烃,试题破坏的化学键是①③,选项C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

考查卤代烃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原理的判断,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特别是断键的位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7、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

A.同主族元素自上面下,金属性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正确

B.同主族元素自上面下,金属性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正确

C.三离子的核外电子均为两层,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不正确

D.卤素单质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密度越大,正确

答案为C

8、略

9、由图表可知,W为N元素、X为O元素、Y为Al元素、Z为Cl元素;A.NH3分子间有氢键,其沸点比HCl高,故A错误;B.Al(OH)3显两性,N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HNO2均显酸性,故B错误;C.Al2O3是离子晶体,高熔点,而AlCl3是分子晶体,熔点低,故C错误;D.Al3+和O2-离子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离子半径小,故D正确;答案为D。

10、试题分析:

A、向苦卤中通入氯气置换出溴单质,分离得到溴,通入氯气是为了提取溴,A正确;B、粗盐中含有钙离子和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杂质,精制时通常在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到溶液呈中性,再进行重结晶进行提纯,B正确;C、工业常选用生石灰或石灰水做沉淀剂,C错误;D、还是提取溴一般用氯气置换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溴单质,再用二氧化硫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溴化氢,达到富集的目的,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海水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名师点睛】本题以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为载体重点考查了粗盐的提纯、海水提取溴、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操作、试剂的选取等,题目难度中等。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溴离子氧化为单质溴,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据此解答即可。

11、A.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不可能含有离子键,A错误;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氯化铵、氢氧化钠等等,B不正确;C.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是看其在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够导电,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一般都能发生电离,所以C不正确;D.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D正确。

本题选D。

12、由图中信息可知,该装置为酸式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

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内电路,质子即氢离子从负极向正极运动。

综上所述,D正确,本题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原电池原理。

在原电池中一定有一个可以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其中还原剂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氧化剂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阴离子向负极定向移动。

13、分子式为C6Hl2O的醛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由戊基和醛基组成的,因为戊基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所以分子式为C6Hl2O的醛也有8种,B正确,本题选B。

点睛:

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可以把分子分成不同的部分,分析每个部分的可能变化,最后计算出总数。

14、酚类物质的官能团是羟基,羟基一定是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所以C属于酚。

本题选C。

点睛: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所得到的有机物属于酚,与其他烃基相连所得到的有机物属于醇。

15、如m:

n=l:

1且w=l,则有机物X的最简式一定是CH2O,当m=n=1时,X是HCHO;当m=n=2时,X的分子式为C2H4O2,可能是乙酸或甲酸甲酯等;当m=n=3时,X的分子式为C3H6O3,可能是乳酸等,依此类推。

所以B正确,本题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的最简式与同分异构问题。

本题的有效解题方法是列举法,先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再根据分子式所属通式找出可能的分子结构。

要求学生要熟悉各类有机物的通式。

16、A.糖类中的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所以A不正确;B.有机物

命名为2-丁醇,B不正确;C.2-氯丁烷发生消去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1-丁烯或2-丁烯,C不正确;

D.油酸甘油酯分子中有两种官能团,含有酯基决定了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决定了能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本题选D。

点睛:

有机化学就是官能团的化学,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由官能团决定的,要求学生要熟悉各种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

17、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水浴加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乙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和碳酸,碳酸再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卤代烃在重要性质是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两种反应条件相似,前者是在醇作溶剂、强碱性条件下发生,后者是在水作溶剂、强碱性条件下发生,一般都需要加热,容易搞混。

18、工业冶炼用电解法方法制Al,其原料主要是铝土矿。

工业冶炼用热还原法方法制Fe,其原料主要是赤铁矿和焦炭。

工业冶炼用热分解法方法制Hg,其原料主要是氧化汞。

点睛:

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密切关系。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K到Al是活泼金属,常用电解法;Zn到Cu属于较活泼金属,常用热还原法;Hg到Ag是用热分解法。

19、在一定条件下,xA+yB

zC的反应达到平衡。

(1)已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反应方向一定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所以x+y>z;

(2)已知C是气体,且x+y=z,若A、B都是气体,在增大压强时,平衡不会发生移动;若A、B中只有一种是气体或都不是气体,在增大压强时,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因此,如果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已知B、C是气体,当其他条件不变,增大A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不发生移动,说明A的浓度不随A的物质的量的增大而增大,则A是非气态物质,即固体或液体。

若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少,根据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可以判断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0、由两装置图可知,A池中电解质为硫酸,镁较活泼作负极,总反应为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B池中电解质为氢氧化钠溶液,由于铝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而镁不溶,所以此时铝较活泼,铝作负极,总反应为铝、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1)负极材料:

A池Mg,B池Al。

(2)电极反应式:

A池正极2H++2e-====H2↑;

B池负极Al-3e-+4OH-====AlO2-+2H2O。

由上述实验分析“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直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不可靠的。

点睛:

金属的活动性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题中镁和铝两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镁较活泼,但是在强碱性条件下,铝则较活泼。

21、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得。

(1)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2)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3)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浓硫酸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发生过多副反应如碳化等,降低酯的产率。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反应(或除去)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5)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有果香气味。

22、①4.6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燃烧生成0.2molCO2和5.4gH2O,水的物质的量为0.3mol。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4.6gA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O)=

,n(C):

n(H):

n(O)=2:

6:

1,所以A的分子式为C2H6O。

②由图像可知,质荷比最大的是46,所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

2:

3,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1:

2:

3。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

(2)有机物A的实验式C2H6O。

(3)C2H6O有两种结构,可能是乙醇或二甲醚,乙醇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二甲醚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

根据图2,写出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4)若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10O,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可以看成是由丁基和羟基组成的,因为丁基有4种结构,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