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1250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docx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docx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

目录:

第一章:

葛沽的前世今生

第1课:

古代的葛沽

第2课:

近现代的葛沽

第二章:

传承百年的民俗文化

第1课:

妈祖文化

第2课:

葛沽宝辇花会

第3课:

葛沽长乐老高跷

第三章:

葛沽的古迹——贝壳堤和马蹄井

第四章:

建筑文化——故居老宅郑家大院

第五章:

教育——葛沽一中的兴衰和腾飞

第1课:

葛沽一中的前身——津东书院

第2课:

现在的葛沽一中

 

第六章:

旅游资源

第1课:

娘娘庙

第2课:

时代纪念馆

第3课:

活动课——参观时代纪念馆

第七章:

饮食文化

第1课:

“赛鸭梨”的青萝卜

第2课:

美味海鲜

第3课:

野味和其他美食

第八章:

名人

第1课:

郭允昌

第2课:

周氏三兄弟

第3课:

曹锟

第4课:

田方

 

第一章:

葛沽的前世今生

第1课:

古代的葛沽

葛沽镇的历史有确切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北宋时葛沽为葛沽砦,是宋军屯兵驻防之所,葛沽砦北面的海河当时是宋辽和宋金的界河。

元朝至大三年蒙古军和汉军万余人在直沽至葛沽地区屯田十万公顷,并设“镇守海口屯储亲军指挥使司”,葛沽在这一时期开始成为海河漕运的中转码头,勾连海河水域和渤海的海上交通。

明朝燕王朱棣靖难之变后,建都北京。

专设天津卫,才有天津开埠,是海河的漕运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通过海河,南粮北调,北盐南输,葛沽都是重要的转运码头。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天津海防巡抚汪应蛟于白塘口、葛沽两处,垦田5000亩,其中水稻2000亩。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徐光启寓居津门。

见天津荒地多,地价贱,决定开垦荒地种植水稻。

他先后4次来津,在葛沽购置田产20顷,一半近海河,作“围田”植稻,并亲自参加农事活动,对改造盐渍地总结出宝贵经验。

他在《粪雍规则》中记载:

“……但葛沽屯田兵又言,初年碱地不宜稻莳,下多不发,二年以后渐佳,后来更不须上粪,尤盛不碱者”。

明崇祯三年(1630年),户部尚书毕自严奏令巡臣崔尔进在葛沽依汪应蛟之法屯田养兵,得到朝廷的准许。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天津巡抚李继贞在葛沽大兴屯田。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葛沽历史上最为荣耀的时期,至今皇帝的行宫遗址还保留在海河南岸。

葛沽由来已久的流传着一句话:

先有灶离庙,后有葛沽镇。

葛沽未有官府治所时,以捕鱼捉虾,熬盐制硝为主要谋生的先民住在葛沽之南大约八里许的胶脐港堡,又称南灶。

并在北宋晚期时修建了一座简陋的庙宇(盐神庙后称灶离庙),供奉盐公盐母,以及护海娘娘,就是北方的天后,天妃,南方的妈祖。

先民烧香祭拜,以此来佑护熬盐的盐民和出海捕鱼的渔民健康平安。

灶离庙名称古怪难懂,到底作何解释,至今还在争议之中。

比较可靠的说法是,灶离庙是明朝时期葛沽人对南灶的盐神庙的称呼。

“灶”是指熬盐之灶民,灶所,“离”字八卦中方位属南。

明成祖时期,外事无患,内事平安。

国家逐渐走入建设发展的阶段,而京畿以东地区,面临大海,人迹罕至,故明成祖有意开发濒海地区。

此时正好一些战功卓著的将士,就此欲解甲为民。

有一批不愿意回归江苏和浙江的将士,就被明成祖恩准来到渤海之滨,胶脐港堡北八里之距的蛤沽,开荒垦田,不受赋税,任意居住。

蛤沽为退海之地,人烟稀少,滩涂荒地,一望无际,来此定居的将士及其家属,跑马为界,落石为基,从此建立村庄。

蛤沽之名来源于原住民,也就是明朝初期因瘟疫流行,而从南灶北迁的一部分灶民渔民。

此地因退海处留下蛤岸遗踪,故名为蛤沽。

随着时间的推移,蛤沽渐为水旱重要码头,明朝在此设立漕运盐运治所,收取赋税。

官府因蛤沽乃乡言俚语,难登大雅之堂,故报请朝廷为其更名。

盖因此处沽水浩荡,葛草丰美之故,取其音而改为葛沽,蛤在俚语中发“葛”之音。

清朝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数次巡幸葛沽,偏爱此处水乡田野风光,古朴优雅民风,又兼葛沽海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拱卫京畿,所以,特在葛沽专设巡检司。

当时,辖滨海地区五十五个村庄。

一时,帆樯林立,舟楫穿梭,盐商富贾,风拥云集,南北海运,贸易通商,此为大埠头。

经济空前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第2课:

近现代的葛沽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为了加强海防,在葛沽镇内设立了海防同知署衙门。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又驻守葛沽和大沽,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在英法联军不宣而战突然向大沽炮台进攻的情况下,僧格林沁亲自在位于大沽最前线的阵地上督战指挥,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统副将龙汝元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先后阵亡。

英法联军也惨遭失败,损失舰艇多艘,死伤四百多人,英舰队司令赫勃身受重伤,英、法军大败而逃。

此后,光绪年间,直隶总督李鸿章又亲自兼任天津海防同知署衙门长官职,时常住巡葛沽。

可见清晚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葛沽成为抗击外族侵略的前沿阵地,如今河弯处的河底淤泥中,还能找寻到八国联军残舰的零散残骸。

 

第二章:

传承百年的民俗文化

第1课:

妈祖文化

 

第2课:

葛沽宝辇花会

每年春节的农历正月初二至十六,天津滨海古镇葛沽都会上演一台精彩的民俗大戏——宝辇花会。

津南区葛沽镇,始于明代永乐年间,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葛沽宝辇花会历经四代传人,如今已发展成由11道宝辇和2道灯亭组成的辇会。

传统宝辇金碧辉煌,全部为木结构,采用十分精湛的木雕艺术打造而成,在层层帷幔中间是端庄的妈祖坐像。

晚上点燃宝辇宝亭上的众多灯盏,在巡游中犹如一座移动的灯山,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葛沽花会分为两大类:

一是“座乐”,一是“耍乐”。

座乐是指“辇”、“棚”、“鼓”。

“宝辇”是妈祖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形式。

“棚”是妈祖祭祀活动期间展放宝辇和供香客歇脚饮茶地方,全镇共有茶棚八处:

包括东茶棚、东中街茶棚、北茶棚、营房茶棚、宝辇茶棚、香斗茶棚、阁前茶棚和西茶棚。

“鼓”乃法鼓。

借其演奏而烘托、渲染祭祀活动庆典、肃穆的气氛,全镇共有法鼓十道。

耍乐是指高跷、侉戏、梆子腔、竹马、渔樵耕读、杠箱等二十余道花会表演,与宝辇相辅相成同时演出,形成了独特的葛沽宝辇文化。

葛沽镇地处海河末梢,因此民风、民俗带有明显的漕运文化色彩,尤其尊崇妈祖娘娘。

每逢正月十六,众人高抬宝辇上街巡游,向妈祖行祭祀祈福之礼,花会鼓乐喧天,万人趋观,许多市民和周边群众赶来观看,热闹非常,是当地独特和重要的民俗庆祝活动。

葛沽宝辇花会已在2007年被天津市纳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

正月十六津南区葛沽镇的宝撵出会,据说十六这天为接驾日,传说中的娘娘省亲返宫,辇会进入鼎沸的高潮,各辇各会尽兴一乐,通宵达旦,热烈气氛无以复加。

辇会主要有设摆、接驾、送驾三个环节,紧紧围绕迎送娘娘这个中心精心安排,以求“神人共乐”。

宝辇由一人抬行,还有前后把持2人、辇脚垫凳4人、执日罩1人,计15人一副杠。

每驾辇前都有一幅仪仗,称为銮驾。

一般有金瓜铖斧、朝天镫、玉棍、龙凤扇,以及节度鞭、提灯、提护、黄罗伞、开道锣等。

近几年,每逢正月十六这天,葛沽又出现了昔日狂欢的场面,人们都要进行花会表演和跑辇表演。

 

在津南区葛沽宝辇花会六百多年的历史中,东茶棚的辇因为建的最早而成为宝辇花会的传承代表。

葛沽宝辇花会共有八座辇,分别供奉了八位娘娘,东茶棚的辇是葛沽镇最早的一架辇,供奉的是妈祖娘娘。

 

二零零三年,葛沽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二零零七年,葛沽宝辇花会被天津市纳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现在葛沽的宝辇花会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普通群众的广泛关注,但是参与跑辇、有能力跑下来辇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一架辇大约重一千斤,需要四十个人抬,现在就连这四十个人都不好找,而且年轻人中很少有能胜任的:

“辇上的人员过去是固定人员,像过去东茶棚以这个东大桥的脚行,就是过去的搬运工为主。

现在都是各行各业,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都好了,没有重体力劳动,年轻的肩膀上没搁过分量,所以说一般的抬不了,更甭说跑,还得依靠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以前受过累的这个,还得依靠他们。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是历史上华北“八大古镇”之一,自明代就是天津地区著名的水旱码头及贸易货物集散地。

由于漕运发达,该镇居民多以船业为生。

明永乐年间,当地富商与官府出面,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把海神娘娘(妈祖)塑像放入官轿,用人抬着沿街观灯,此举引得大批船民前来进香祷告,乞求海神娘娘保佑船民出行平安。

经过几百年的沿袭、创新与发展,20世纪初期,葛沽宝辇会形成八架凤辇、两座灯亭的格局(凤辇中供奉对象均为海神娘娘、送子娘娘、痘疹娘娘及泰山圣母等女性神灵)。

加之会规缜密、曲仪考究、气势恢宏、场面壮观,葛沽宝辇成为名扬海外、世所罕见的民间花会艺术珍品。

 建国后,葛沽娘娘会去掉了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部分,更新为群众性的民间娱乐活动。

座乐会也简化程序,增添了新内容,成为一道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花会。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抬辇讲究步伐的整齐划一和多种多样。

跑辇和颤辇堪称绝活。

跑辇如芽云入雾,金澄澄的宝辇风飘一样前进,四角上坠着长串的多穗挂灯静而下动。

颤辇如醉汉发狂,带着串灯的轿杆上下播颤,挂灯的长穗动而下乱,很具有观赏性。

1966年末“文革”突起,浩劫骤至,当地造反派以破四旧为名,将八辇两亭全部砸烂并焚毁。

 

1985年至1988年,经津南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葛沽群众自发捐款50万元,仅用四年时间就将八架凤辇、两座灯亭复制成功。

1987年,在天津市首届民间花会比赛中,葛沽宝辇会获得大赛继承奖。

 

自1989年以后,重获新生的葛沽宝辇以其典雅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和巧夺天工的制作水平,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与百般呵护。

随着知名度的日益扩大,葛沽宝辇的影响已波及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华人界。

近年来,每年春节都有一些葛沽籍的海外游子重返故里,一睹宝辇风采,聊解思乡之渴。

 

但是,令人堪忧的是,受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娱乐方式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群众对宝辇的兴趣出现逐年衰减的趋势。

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当地群众都要搭建临时茶棚,该镇的民间艺术瑰宝——八架凤辇和两座灯亭各就其位。

这样做,既为宝辇、道具、灯具、执事等提供了遮风避雨的保护场所,同时也为各地游客逛街赏灯,一睹宝辇风采带来很大方便。

 

复制后的宝辇无论在图案造型上,还是工艺制作上,均有所创新,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加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京津冀地区的群众,无不把一睹宝辇芳容视为一大乐事。

由于每架宝辇和灯亭都重达千斤左右,表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尽管抬辇人员体力好,技艺高,但每年春节期间都要经受超负荷、大运动量的考验。

画面上这位棒小伙儿的肩头已被宝辇压得又红又肿,但脸上依然是灿烂的笑容。

妈祖文化需要传承,从这位大伯的眼神中就能看到期待和丝丝的无奈。

希望了解和不了解的人们都能多关注一下,津南地区的一大文化盛会。

葛沽的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民间花会更是一朵奇葩。

每逢春节期间,葛沽百姓家接姑娘、待亲戚,看会是一大乐事。

“没在家过年,也在家看会。

”万人拥街看会压实了古镇的大小街巷。

葛沽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是当之无愧的。

总之,葛沽宝辇会不仅是葛沽文化中最亮丽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独一无二的民间文化艺术绝品。

自明朝永乐年创会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延续传袭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名扬海内外文化艺术活动。

尤其难得的是葛沽宝辇会是只有葛沽地区才有的,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

原创的,有自主产权的。

 

第3课:

葛沽长乐老高跷

  葛沽的长乐老高跷历史悠久,史传明朝时由关帝庙住持沽上道人若长师傅传授。

由清朝至民国代代均有传人,1949年以后有管学文、邵家珍、张金良、郭树常等人继承传授。

“文革”期间曾一度销声匿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葛沽的民间花会又焕发了青春。

  长乐高跷由十二位角色组成。

头棒、二哥、渔翁、青杆儿、武扇(公子)、白杆儿、樵夫、文扇(坐子)、前锣、后锣、俊鼓、丑鼓。

以《小放牛》、《水浒》、《白蛇传》等故事演绎表演。

有文、武、扭、唱四大演艺特长。

其高跷腿子比武高跷高一些,比文高跷矮一些,一般不超过二尺五寸。

其单场表演有:

大扑蝶、小扑蝶、大摸鱼、小摸鱼、斗锣鼓、摇橹扑蝶、三点下双对、乱点下双对等。

集体表演有穿亭子、套花篮、摆如意、单双夹篱笆、串四门、拉骆驼、搭牌坊、葫芦万代等。

  长乐高跷的各种表演中,独树一帜的当属棒舞。

其表演棒谱有三十六套燕青棒和七十二套行者棒,符合民间成数一百零八。

讲究手眼身法步,由十二位演员配合完成。

如“浪子踢球”、“双飞燕”、“玉蓝棒”等。

变化莫测的棒法,上下翻飞的身段,相互追逐的场面,令人目不暇接,拍手称奇。

  葛沽镇史有九桥十八庙之景观。

长乐老高跷一直继承着见庙拜庙,见桥拜桥,见辇拜辇,见师拜师的老规矩。

这其中棒法各有不同,于是就有了“过桥棒”、“童子拜佛”、“白猿摘桃”、“上坟”等技法。

长乐老高跷还有一种继承创新的“无声棒法”。

这棒法无需锣鼓点儿配合,当两棒即将相击之时,拿捏到仅有一寸距离的节奏点时,看似相击,毫无声息,那棒声是在演员和观众的心中。

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堪称一绝。

  现时长乐老高跷的组织者为了继承创新高跷表演,利用节假日与“农闲冬功”结合起来,请老演员传授点拨,整理推广一百零八套棒法,挖掘“棒打山门一百零八响”和“靠打山门三百六十六响”。

为了继承发展编成“舞棒操”传授给中小学生,改编棒舞为舞台表演,这些探索深得观众欢迎。

 

 

第三章:

葛沽的古迹——贝壳堤和马蹄井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是一片退海之地。

距葛沽镇七里多路,有一个村庄叫“邓岑子”。

邓岑子村外原来有一条大堤,完全由贝壳堆积而成。

这条大贝壳堤,长约一千五百余米,宽一百余米,距地面有三米多高。

贝壳堤的北端起于宁河,芦台,伸延到天津市东丽区的军粮城,经津南区的泥沽,直至邓岑子。

经历史考证,专家们确定这就是古代的海岸线。

  在这个村庄西南不远处的大贝壳堤上,有一眼闻名遐迩的马蹄井。

形状酷似马蹄,活脱脱是被一匹马踩出的蹄印。

井不大,井面不过洗脸盆大小,井水深不过半尺。

可就是这一眼小井,井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任凭多少人取水,井里的水源源不断,井里水位永远如旧。

每逢大旱之年,葛沽镇人多来此取水。

马蹄井水清澈见底,甘甜清凉。

我儿时每当经过这条大沙坝,都要跑到井边,用手捧着井水喝个够。

至今忘不了那甜丝丝、清凉凉的味道。

芳醇甘冽,沁人心脾!

  就是这眼马蹄井,和那一条由美丽贝壳堆积而成的大堤,在我的家乡世代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据说,古时候有一匹神马,驮着一名英勇的战将路过此处。

将军身负重伤,饥渴交加,奄奄一息。

这匹神马为救主人,昂起马头,对空长嘶,奋力一踏,便踩出一眼井。

甘甜清凉的井水汩汩而来,救活了勇士和神马。

在葛沽人多年的传说中,有几个版本。

这大沙坝上孤零零的一口井,距地下如此深,井水源源不断,清澈甘甜,真是神奇!

  那条由于海水冲刷,堆积无数美丽贝壳的大堤,智慧的家乡人民更是赋于了美妙的传说。

据说,八仙过海中的神仙吕洞宾,收何仙姑为徒。

一日,师徒二人去王母娘娘处赴宴。

途中何仙姑忽然不见,急坏了吕洞宾。

原来何仙姑发现海边的贝壳太美丽了,她爱不释手,把各种各样美丽的贝壳捡拾了一口袋。

吕洞宾找到何仙姑急忙问:

"你口袋里是什么?

"何仙姑笑而不答。

吕洞宾一着急生气,撕破了何仙姑的口袋。

于是这些美丽的贝壳,顺着何仙姑装贝壳的口袋的破口,一路纷纷落入人间,形成一条绵长的贝壳大堤。

  美丽的贝壳堤,神奇的马蹄井,曾经是葛沽人的骄傲!

葛沽邓岑子,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因为有那一眼神奇的马蹄井,而闻名遐迩。

谁不想看看那酷似马蹄的井,谁不想尝尝那清冽甘醇的马蹄井水?

葛沽邓岑子,因为那美丽的贝壳堤,沧海桑田,由于海水冲刷淤积贝壳形成的古海岸线,而载入中国地理史册!

 一直到解放初期,这眼井依然存在。

以后,人们挖沙卖钱,盖房建筑,纷纷踊上大沙堤。

沙堤夷为平地,有几处沙堤还被挖成深深的大坑。

美丽的贝壳堤不见了,神奇的马蹄井不见了!

可是关于马蹄井和贝壳堤的美丽传说,永远留在了葛沽人的心中。

 

第四章:

建筑文化——故居老宅郑家大院

在海下葛沽镇中有一座响名华北的豪宅——郑家大院,它兴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两年后竣工。

1923年,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为大院题写匾联:

“桑梓七百年盐田更替,海河八千月航帆往来”,横额为“日新岁易”。

是谁这般显赫呢?

人送徽号“郑小豆腐”的富商郑筠荣。

  郑筠荣(1846—1925)祖籍福建,其先辈早在明末年间已定居葛沽,郑家从小本生意到盐户,几代衣食无忧却没有大的发展。

郑筠荣成年后,在葛沽前街开了间豆腐店,售卖闽地传统风味的麻辣小豆腐。

他个子不高,白净文气,透着些许儒雅,做起生意来也是勤善为本,待客和气,加之豆腐味美价廉,自然门庭若市。

  老辈人口传,郑筠荣一次与朋友喝酒聊天时,坚持认为只有自家所制的小豆腐才是首屈一指的美味,特别是友朋到访定要款待。

就这样一来二去,郑筠荣便被老街旧邻亲切地称为“郑小豆腐”了。

  后来,郑筠荣随父跑海船到营口一带做木材、粮米、山货生意,随着家业渐盛,郑家在营口开办的永惠兴银炉也声名显赫。

据宣统二年的《奉天省营口厅银炉表》载:

“永惠兴银炉,设立营口大街,光绪二十二年开设,兑换银钱,来往银钱串换,执事人孙焕章,经理号中事务,资本人郑筠荣,住天津,资本银二万两。

”银炉即传统银钱业。

另一说永惠兴创办于光绪二十年。

原资本1.5万两,1919年资本达10万两。

  郑筠荣的真正发迹得益于徐世昌的赏识,源于他的善举。

坊间传云,郑筠荣与众船主一年在山海关附近遇到风浪,别人趁机捞取海面上的旁人货物,唯有他坚持救人为先,并将遇难人员带回葛沽妥善安顿。

获搭救者中恰有一位是风云人物徐世昌的至亲,所以当郑筠荣不久再次抵达营口时,徐世昌已亲自设宴相迎了。

目前所见史料对此尚无详确记载,据徐世昌生平研究,此事大致当发生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前后,徐世昌时任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

于是,徐世昌将东三省军马的大半物资供给与运输任务交给宅心仁厚的“郑小豆腐”办理。

郑筠荣从此迅速累积资财,一举成为葛沽首富。

  衣锦还乡的郑筠荣更是乐善好施,惠及百姓,比如在每年年三十那天都会准备若干年货分发给贫苦人,传为佳话,故又得郑大善人美誉。

与此同时,郑家斥巨资在镇中心南大街兴建宅院。

  1912年竣工的郑家大院(俗称郑家大瓦房)占地达万余平方米,为清式风格,内分东院、西院、前院、后院和跨院等十二道院落。

兼有东西两个跨院,建有地窖、角楼,共计房屋百余间,院内有甬道,院与院之间有月亮门相互连接,大院环套小院,院墙上镶嵌石雕动植物图案。

房屋一律为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前廊后厦。

做工精细,用料考究,砖瓦全部在一个窑内烧制,木料一律为红、白松,石料为大青细石,整个建筑磨砖对缝,米汁灌浆,画栋雕梁,油漆彩绘,建筑气势宏伟,灰瓦青壁,雕梁画栋,游廊相连,加之四季花木繁茂,可谓美轮美奂。

是与杨柳青石家大院齐名的华北第二大民宅。

葛沽郑家大院

  此时的郑筠荣已是名闻津沽的大人物,乔迁之喜,各方道贺如云。

东门内不仅有清史馆编撰、津地书法名家刘嘉琛题写的“德厚流光”,还有葛沽义士刘道原所书的“五世其昌”等匾额。

另外,“储尊堂”是由清末民初的“联圣”、大学者方地山赠送的。

清末状元刘春霖也为香积院正房题了匾联:

“花懒偷眠因院静;鸟欢争鸣为庭幽”,横额书“丽景月霁”。

西门上金字蓝地的“郑家府第”大匾是末科进士任嘉莪所题。

进西门,穿廊上的匾额见“丰亨豫大”四字,为晚清廪膳生、葛沽绅董苏之銮的手迹,意思是说郑家资产殷实且德高望重。

府内郑筠荣的院门上另有联:

“鹤群长绕三珠树;人瑞先征五色云”,横额为“富贵寿考”。

此乃大书法家华世奎的墨宝。

岁月荏苒,从“小豆腐”到大善人的故事化为古镇记忆,其内涵一如徐世昌为郑家大院初题的匾额——普善堂,一如郑筠荣自勉的匾额——亲仁善邻。

 

第五章:

教育——葛沽一中史话

在海河下游的南岸,在滨海新区津南新区,在华北名镇葛沽,有一所名扬津门的学校,她就是的天津市葛沽第一中学。

天津市葛沽第一中学位于津南区葛沽镇西,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学;她创建于二十世纪四十代年末期,至今已经走过六十余年的征程。

第1课:

葛沽一中的前身——津东书院

津东书院是天津市八大书院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葛沽成为海防要地,与大沽新城齐名。

镇内设有海防同知署等衙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打出了“自强”、“富国”的旗号,开始兴办洋务,开办工厂、矿山,创办学堂,葛沽更成为人文荟萃的地方。

清光绪三年(1877),葛沽镇葛沽乡绅苏善恒(出身优贡,安徽试用知县)、赵任弼、郭延沛等人发起在文昌阁内筹建津东书院,得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支持。

院址借用文昌庙为学舍。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春季,开始装修房屋,并勒津东书院石碑一通,安放在校园之内。

光绪四年春,书院一切工作准备完毕,单待李鸿章为葛沽津东书院命名题匾。

李鸿章将“津东书院”的匾题毕。

挂匾那日,为津东书院正式开学典礼。

学院内外,鞭炮齐鸣,烟雾笼天,吹吹打打,气氛非常火热。

参加典礼者有李鸿章、王维珍、周馥、苏善恒、赵延弼、葛沽巡检署巡检吕伟基、丰财盐场署大使诚存等。

津东书院是晚清葛沽惟一一所科举式学院,在葛沽建立津东书院的原因,葛沽为津郡巨镇,人文荟萃,逸才辈出。

津东书院,分大门、二门、讲堂、山长书屋、书斋(即教师办公室)及藏书馆等,而且各有楹联和匾额,并有学院规章。

如每月官课一次,每月十八日,官课考察学生一次。

山长每月十五日,讲大课一次,小课两次,膏火银(代课补助)有官银支付,每年十二月至一月为假期。

津东书院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

书院大门是一过道式,门楣上题“津东书院”。

楹联:

庭内有芳草,院育皆英才。

二门为木制牌坊式,上面匾题“厚学崇德”。

讲堂门上匾题“文通正脉”。

藏书馆匾额题“蓄及二酉”。

初时,津东书院所招收的学生有举人、贡生、监生、秀才。

不久,有人提出扩建书院,招收新生,为此津东书院扩大规模,复将三官庙、长寿寺改为学院的院舍,经费由“公益斛局”支付。

山长(即校长)苏善恒、赵延弼。

教师是本镇一些有功名的人士担任,如郭象山(举人)、郭延沛(举人)、张金藻(举人)、张玉藻(举人)、刘乃堂(举人)、宫子镛(举人)、任嘉莪(进士)、储怀恩(举人)等。

津东书院为举人、贡生、监生、秀才所立的课程有经文、经解、诗文、辞赋、骈散古文、天文及书法绘画等,每人每年上交学费九十元。

在招收新学生前需要考试,名为“童试”,考中者称为“童生”或“儒童”。

转年四月,仍在书院中立考场,这次考中叫“入学”或称“生员”,也叫“序生”考中者统称为“秀才”。

秀才有三等:

成绩最优者为“廪生”官府按月发给粮饷;第二名为“增生”,官方不供给粮;第三名称为“附生”。

津东书院新学生每人每年学费七十元。

每届招收新学员七十至八十名不等。

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为富户子弟,课程以四书五经、写字、作诗、作对为主。

在津东书院考中秀才后,三年后的秋季,去天津考取乡试,称大比,考中者称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第二名为“亚元”。

中举人后的第二年春季,再去考会试,在礼部举行,取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最后才可进京赴殿试。

非津东书院的学生,如家塾及私塾馆上学的学生,愿求取功名者,每年秋季在津东书院或丰财盐场署内,考取童生和入学,考中后,次年再去天津考秀才。

津东书院也曾出过秀才试卷,试题名为“秀才月课”。

月课内容一是回答《四书》相关试题,二是作律诗一首,三是根据所出上联“骚客夜吟,茶炉煮茗润诗腹”,应对下联。

在清代中后期,不论是学堂、书院还是私塾馆,为了试考对方的文思机敏和即兴之才,先生与先生,或学子与学子之间见面时都要出对子。

一般是对方先出上联,让回答者答出下联。

但在某种情况下,先生偶尔也会给学生出对子,当时有个名称叫“试才面对”。

当时津东书院有两则故事流传:

一则是储怀恩初到书院时,山长郭延沛给他出了一上联: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储怀恩略加沉吟对道:

板桥路上,白雪锁道马行踪。

山长郭延沛见储怀恩对答如流,忙又给他出了一个下联:

天鹅天上飞。

储怀恩听这下联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