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表内除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0936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 表内除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六 表内除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六 表内除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六 表内除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六 表内除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 表内除法.docx

《六 表内除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 表内除法.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 表内除法.docx

六表内除法

____六表内除法____

五.表内除法

教学内容:

分一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倍的认识;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4.在摆学具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一些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5.会运用所学习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了解除法与实际的联系,体会表内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除法的意义(特别是其中的平均分)、用乘法口诀求商、倍的认识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除法的意义和用有“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每生准备100根小棒、情景图、乘法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课时安排:

(21课时)

1.分一分………………………………………………………………2课时

2.除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用乘法口诀求商……………………………………………………6课时

4.倍的认识……………………………………………………………4课时

5.解决问题……………………………………………………………4课时

6.整理与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

庆祝元旦…………………………………………………1-2课时

第一节分一分

第1课时:

平均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3页例1、例2、例3及课堂课堂活动1、2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并学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方法;

2.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学习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培养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

教具:

课件、粉笔、盘子、圆片、盒子;学具:

小棒、五角星、圆

板书设计:

分一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主题图。

(1)提问:

操场上可真热闹,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的角度,并规范学生表达语言,如:

有三组小朋友在跳绳,每一组有2人。

(2)揭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组、分东西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分一分。

2.板书课题:

分一分。

生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活动一:

教学例1“分五星”(初步感受平均分)

(1)学生独立分一分:

有6个五角星,分成2堆。

(2)展示分法。

抽生边说边把自己的分法展示在黑板上。

(可以分成1个和5

个,2个和4个,或3个和3个。

(3)提问:

如果要把这些五角星分给两个小朋友,哪种分法最公平?

为什么?

(4)师小结:

像这样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板书)学生齐读理解。

(5)把8个五角星分成4堆,可以怎样分?

哪一种是平均分?

(72页第1题)

①学生独立分。

②抽生展示汇报分法。

③提问:

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为什么?

(强调:

只有每份分得同样多,才是平均分。

④请把8个五角星平均分成4堆。

2.活动二:

教学例2“分葡萄”(探究已知每份数相同,求份数的平均分的方法)

(1)(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出示例2)

有18串葡萄,每盘放6串,可以放几盘?

理解题意:

什么叫每盘放6串。

(是平均分吗?

(2)学生用小棒代替葡萄分一分。

(3)提问:

每盘放2串,可以放几盘?

(学生用小棒再分一分)

(4)提问:

这些葡萄还可以怎样平均分,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

小组为单位把分法记录在记录单上。

(小组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5种分法:

每盘12369

盘数189632

(5)提问:

你从刚才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总数18窜葡萄不变,每盘

放的串数越多,分的盘数就越少。

每盘放的串数和放的盘数相乘得18等。

3.活动三:

教学例3(探究已知平均分成份数,求每份数的方法)

(1)提问:

用12支铅笔可以怎样平均分?

提示: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都是把每一份分成了相同的数,也就是平均分。

但是有些情况下我们分东西时,只知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知道每份要分多少个,只有分完了我们才知道结果。

如有8个足球,平均分在两个盒子里。

(学生先思考,课件演示)

再用小棒分一分,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老师用课件进行反馈)

(2)小组活动:

在小组内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

(3)反馈:

你们是怎样分的?

(抽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分法)

组1:

先每人分1根,再每人分1根,一直分完为止。

组2:

先每人分3根,再每人分3根,再每人分1根,直到分完为止。

组3:

因为三四十二,所以每人分4根。

……

(4)提问:

想一想,如果把这些铅笔平均分给4人、6人,又该怎样分呢?

(小组内议一议)

(5)小结:

把小棒平均分给2人、3人……可以依次每人分1根、2根等直到分完为止,再数一数就知道每人分得多少根。

(6)引导学生小结分法:

为了保证结果是平均分,每人每次拿的铅笔要一样多。

提问:

这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各有什么特点,在分的时候,怎样分?

第一种:

已知每份数相同,求份数;在分的时候,先是一份一份的分完,再

看有多少份;

第二种:

已知平均分成的份数,求每份数;在分的时候可以依次每份分1个、2个等直到分完为止,再数每份多少个。

三.巩固练习

1.72页第2题:

分一分,圈一圈。

(1)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分一分,圈一圈。

(3)抽生展示评价。

2.判断:

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课件出示)

①有9串葡萄,一份3个,另一份6个;

②有12个苹果,每份3个,分4份;

③有6个西瓜,分3份,第一份1个;第二份2个;第三份3个;

拓展:

你能想办法将第(3)题变成平均分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分一分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75页课堂活动第3题和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2.了解平均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平均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准备黄豆,填写表格。

板书设计:

分一分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堆,有12个苹果,每4个一份,

每堆多少根?

可以分成多少份?

(已知分成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

)(已知每份的个数,求分成了多少份)

教学流程:

一.游戏引入

引语:

昨天我们进行了一些分一分的活动,今天我们继续来玩一玩,分一分。

1.分一分(复习平均分):

(1)有10根小棒,平均分成2堆,每堆多少根?

(2)有12个苹果,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提问:

什么是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有哪些?

(已知每份的个数,求分成了多少份;已知分成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

2.小结强调:

只要分得的结果每份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二.操作探究

1.课堂活动3(再次体验平均分的方法和平均分的意义)

(1)理解题意。

规定每人抓三次,两人一组。

(2)讲解表格的填法:

豆子总数(颗)

分成的份数(份)

每份数(颗)

得分(分)

(3)老师先示范,然后学生自由活动。

(4)展示汇报(注意当豆子数相同时,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5)根据其中的一组数据,让学生说说已知要分的总数和平均分成的份数,怎样求每份数。

(6)提问:

抓出的豆子,能平均分成几份的可能性最大?

三.课堂练习

1.74页1题-3题:

(已知总数和分的份数,求每份数)

(1)学生用小棒代替动手分一分,再填一填。

(2)抽生展示分法,边分边说分法,集体订正。

2.74页4-6题:

(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

(1)学生先用小棒代替动手分一分,再圈一圈,填一填。

(2)抽生展示分一分和圈一圈的过程,边展示边说分法和圈法,集体订正。

其中第4题是既按份数分又按每份数分,同时渗透了环保知识。

第5、6题渗透了有余数的除法,注意让学生说清楚意思。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

有9盆花,你能把它们栽成4行,使每行都有3盆花吗?

画一画吧。

教学反思:

 

第二节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初步认识除法,除法算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78页例1-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总结出除法算式,并认识除法算式。

2.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会读除法算式。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洁性,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

将分东西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教具准备:

教具:

8个桃子(或其他水果、物品),8个盘子,24支铅笔。

学具:

小棒、圆片。

板书设计:

除法

8÷4=2(个)24÷6=4(盒)12÷3=4(组)

除被除商

号除数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分一分,说一说(复习平均分):

每人12根小棒,按两种要求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

(1)平均分成4份

(2)每2根一份

小结:

无论是平均分成4份,还是每2根分一份,都是在把12根小棒(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认识“÷”)

1.(课件出示一堆桃子)提问:

小猴家有一些桃子,数一数有多少个?

学生一起数(板书:

8)

2.提问:

(课件出示)猴妈妈让小猴分桃,她说:

把这8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板书:

4)

3.学生用小圆片代替桃子帮小猴分一分,分好后小组内互相检查,是不是按要求平均分成了4份,分的结果是每盘多少个?

4.抽生展示分法,边分边说方法和分的结果。

(板书:

2)

5.提问:

谁能看着8,4,2这3个数把刚才分桃子的过程说一说,分之前总数是多少个?

分的要求是什么?

分的结果是什么?

(8个桃子,平均分成4盘,每盘分得2个桃子。

6.提问:

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出8个、4盘、每盘有2个之间的关系吗?

(2×4=8,4×2=8)

7.提问:

还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

(8÷4=2学生不知道就老师出示)

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把除法算式板书完整。

8.提问:

知道8÷4=2是什么算式吗?

给“÷”这个符号取一个名字。

板书:

8÷4=2(个)

介绍除法算式,除号的名称、写法、读法。

写法:

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

下的小圆点,两个圆点要对齐。

学生用手比画除号。

9.提问:

怎么读这个算式呢?

全班一齐规范读:

8除以4等于2。

10.议一议:

看着刚才分小棒的过程,请你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其中算式中的8、4、2分别表示什么?

(8表示要分的8根小棒,4表示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堆,2表示每堆有2根。

11.小结:

把几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的个数是一样多。

这个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

也就是用“÷”来表示平均分。

12.介绍“÷”的数学文化。

三.探究新知:

教学例2(进一步认识除法)

1.出示例2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

2.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动手分一分。

3.提问:

观察分的结果,是平均分吗?

你认为可以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吗?

请试着写出除法算式。

(24÷6=)

4.引导学生看着除法算式学着用3句话把分的过程说清楚,把多少支铅笔平均分?

分的要求是什么?

分的结果怎么样?

(把24支铅笔平均分,每6支分一盒,分成4盒。

24÷6=4盒)

5.学生练习把刚才分的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

四.探究新知:

教学例3(初步应用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1.出示情景图,理解题意:

12个小朋友跳绳,每3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2.提问:

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的过程吗?

(12÷3=)为什么?

3.提问:

猜一猜,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有的可能直觉地感到4个小组就可以了,有的可能把12和3结合起来思考,想几个3合起来是12。

不管哪种思考均应给予肯定。

4.验证:

你们猜得对不对呢?

请用小棒分一分。

把分的结果写在后边。

5.算式中12、3、4分别表示什么?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认识各部分名称。

在数学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

(板书:

被除数除数商)

提问:

根据你的理解,被除数表示什么?

除数表示什么?

商表示什么?

7.说一说,8÷4=224÷6=4中各部分的名称。

8.小结:

我们把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的份数和每份数作除数或商。

(平均分的要求作除数,平均分的结果作商)

五.巩固练习(课堂活动)

1.摆一摆,填一填。

(1)摆小棒,填空。

(2)说一说,算式中的各部分数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

2.圈一圈,填一填。

(1)独立圈,填。

(2)抽生汇报,全班订正。

3.练习十五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分析2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七.拓展:

下面的说法对吗?

为什么?

(1)把20个球分成5份,每份是4个。

(2)10朵花,每5朵1份,可以分成2份。

(3)12÷3=4,读作:

12除3等于4。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根据除法的意义写除法算式

教学内容:

教材77页例4,78页课堂活动第3题和练习十五3-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图,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

2、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重点:

根据情景图和除法的意义,列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

根据除法的意义,列除法算式。

教具准备:

小棒24根,圆片3个。

板书设计:

除法

把15朵花插在3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里插(5)朵花。

15÷3=5(朵)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练习十五3题。

(1)学生拿出小棒代替三角形独立摆一摆,分一分,列出算式。

(2)抽生摆一摆,分一分,说出算式,以及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算式表示的意义。

(如果学生用乘法算式,让学生结合自己摆的学具理解,感受除法算式的意义)

(3)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小结:

刚才我们用学具分一分,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了平均分的过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应用除法的意义写算式)

1.出示情景图,抽生说图上看到了什么?

(把15朵花插在3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里插几朵花?

2.提问:

猜一猜,每个花瓶里插几枝花?

(学生自由猜测:

学生可能根据每瓶花大致的多少猜测每个花瓶里插几枝花,也可能把15和3结合起来,想3个几合起来是15)

3.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15÷3)

4.学生用圆片代替花瓶,小棒代替花摆一摆,再写出除法算式的商(15÷3=5)。

5.学生结合图说出算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6.小结:

我们在分东西的时候,是用除法算式表示出平均分的过程。

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的要求作除数,分的结果作商。

三.课堂活动第3题。

1.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除法算式分三角形。

2.学生根据自己对除法算式的理解独立分一分。

3.抽生展示汇报不同分法,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生1:

把24个三角形平均分成8份,每份分3个。

生2:

把24个三角形来分,每8个分一份,可以分成3份。

4.小结:

两种分法都可以,24是三角形的总数,在此题中8和3都可以表示份数,也可以表示每份数。

(注意,如果商表示的是分成的份数就不带单位)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4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可以连一连,圈一圈)。

(2)抽生汇报,集体订正。

说算式表示的意义,算式中各部分数表示的意思。

2.下面的列式哪个是对的?

为什么?

OOOOOOOOO

OOO

OOOOOOOOO

OOOOOOOOO

3╳9=2727÷9=327÷3=9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

写算式

(1)被除数是18,除数是9,商是2。

(2)15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吃3颗。

(3)有21棵树苗,每3棵分给一人种,需要7个人。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页练习十五5-6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不同分物品的情景,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意义的理解。

2.在具体情景图的帮助下,初步感知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培养灵活的思维。

教学重点:

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小棒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81页6题(左图)81页6题(右图)

4×2=8(2×4=8)3×4=12(4×3=12)

8÷2=412÷3=4

8÷4=212÷4=3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几个乘除法算式,抽生读算式,并说一说每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5=2012÷3=410÷2=5

2.摆学具,列算式。

(1)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12根小棒每2根放一份,可以放几份?

二.基本练习

1.练习十五5题。

(1)出示方格图,学生观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2)读一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3)用笔在方格图上圈一圈,分一分,根据分的过程写出算式。

(4)全班订正,抽生到大屏幕上展示自己是怎样分的?

重点交流

(2)小题,题目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把36个正方形每6个分一份,可以分几份?

(5)抽生说每个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6)拓展:

上图中有()个。

独立完成,写出算式。

抽生汇报,并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和第

(1)小题的算式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强调:

我们在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时,一定要想清楚被除数、除数和商表示的意思。

(7)评价,小结。

2.练习十五6题。

(1)出示左图,学生观察,理解(有2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有4根小棒。

(2)提问:

看到这幅图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3)抽生汇报。

(生1:

4+4=8生2:

4×2=8或2×4=8生3:

8÷2=48÷4=2)

(4)根据汇报板书算式,抽生说说这些算式表示的意思。

(5)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一组算式,说说这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2=8(2×4=8)8÷2=48÷4=2

(相同点:

生1:

几个算式都有数字4、2、8。

生2:

8表示的是小棒的总根数,4表示的是每个正方形4根小棒,2表示的是有2个正方形。

不同点:

生3:

三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4×2=8表示的是有2个4根小棒是8根小棒。

8÷2=4表示的是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4根小棒。

8÷4=2表示的是8根小棒,每4根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

(6)小结:

大家说得非常好,同一幅图,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写出几个不同的又有联系的算式来,下面我们就再来试一试吧!

(7)学生独立完成右图,并抽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8)讨论:

观察这两组乘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乘法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被除数是乘法算式中的积)

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乘法算式算两道除法题。

3.试一试:

根据5×4=20,我们可以计算20÷5=();20÷4=()。

小结:

这就是我们以后要学的知识。

三.拓展练习

练习十五.思考题。

(1)齐读题,理解题意,抓关键条件:

总数在20到30之间,组数的每组的人数相同。

(2)引导学生猜测:

如,4组,每组4人,总人数才16人,不对,照这样的方法再猜测并验证,得出正确答案:

25人。

(3)小结:

此题就是想:

哪个数与自己相乘,积在20-30之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节用乘法口诀求商

第1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82例1及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两个除法算式之间以及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中初步感知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依据。

2.知道一句口诀可以求出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3.培养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

知道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具准备:

小棒、视频展台

板书设计:

用乘法口诀求商

24÷6=4(盘)24÷4=6(个)

想:

(四)六二十四,商4。

想:

四(六)二十四,商6。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多种方式复习乘法口诀:

开火车、对口令、读卡片等。

二.合作探究求商的方法

1.教学例1(初步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1)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提问:

仔细看图,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

他们是怎样分苹果的?

(平均分筐里的24个苹果:

①平均放入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②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2)解决问题一

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列式: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谁能说说:

“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是什么意思?

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这种分法呢?

(24÷6=)

生齐读算式。

②摆小棒求商:

24除以6商是多少呢?

请大家先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求出商。

(学生操作学具,并交流摆学具求商的过程和结果。

③用乘法口诀求商:

孩子们,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用过去学习的乘法口诀直接求出商吗?

学生思考,反馈:

(估计学生有这样几种答案)

想几个6相加是24,用加法算。

想()六二十四

----

如果学生有困难再引导:

请同学们想一想,被除数是24,除数是6,就背6的乘法口诀,()六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24÷6=4(个))板书

提问:

你怎么一下就想到了四六二十四呢?

(开始想到四五二十,比二十四小,就再想大些,四六二十四;先想四七二十八,比二十四大,就想小些,四六二十四。

比较:

刚才我们是用哪两种方法求出24÷6的商的?

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为什么?

(通过比较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好处。

揭示课题:

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3)解决问题二

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列式:

“把24个苹果平均放入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是什么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

(板书24÷4=)

②提问:

这道题你怎样算:

(背4的口诀,想四()二十四;因为24÷6=4,所以24÷4=6)板书

(4)讨论:

请同学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小组议一议:

①上面的两道除法算式的商是怎么算出来的?

②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5)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小结:

①上面两道除法算式我们是用乘法口诀算出来的。

想乘法口诀时,根据除数和被除数想哪个数与除数相乘的积刚好等于被除数,就用这句口诀直接求出除法算式的商。

(乘除法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②从上面的计算中我们还发现两道除法算式的商是用一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算出来的,这说明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出2道除法算式的商。

板书:

一句口诀可以求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三.课堂活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