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0827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

老师:

学生:

班级:

学号:

专业:

交通运输

 

2014年4月

四川·成都

第一章绪论

一.车站的位置

D站为B编组站和F编组站之间的一个区段站,D站上行方向依次连接区段站C、编组站B和区段站A;D站下行方向依次连接区段站E、编组站F和区段站G。

二.车站的性质

D站为双向横列式区段站,可同时办理货运和客运作业,具备通过超限货物列车的能力。

其上、下行到发线平行布置于正线两侧,调车线平行布置于到发线的一侧。

三.车站主要设备

(1)客运设备:

旅客站房、旅客站台、雨棚和跨线设备。

(2)货运设备:

货场及配线、装卸机械、场库设备。

(3)运转设备:

到发线8条、调车线9条、牵出线2条,调车驼峰一座,机车走行线1条,专用线2条。

(4)其他设备:

机务设备、车辆设备以及为保证停车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所装的信号、通信、照明设备等。

四.车站主要任务

D站主要任务有客运业务、货运业务,列车的接发,解体,编组作业,向货场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换挂机车及更换乘务组、列车技术检查及车辆的技术检修作业。

 

第二章确定车站工作量

一.D站车流汇总表

见附件1

二.D站车流分析

(1)车站办理车数

(2)车站有调车数

=838

(3)车站有调车数占接入总车数的比重

(4)各方向到发车流量及其比重:

50.26%;

%;

%;

%;

(5)车站装卸车数:

三.D站车流图和列流表

(1)

绘制D站车流图:

 

(2)列车编组计划及自编始发列车数的确定:

方向

列车到达车站

列车

种类

编组

内容

编成

辆数

一昼夜车流量

编组

辆数

车次

C

B

直通

B及其以远

45

180

4

20002-20008

C

区段

C及其以远

45

135

3

30002-30006

C-D

摘挂

按站顺编成组

29

1

43052

D

F

直通

F及其以远

45

270

6

20001-20011

E

区段

E及其以远

45

180

4

30001-30007

D-E

摘挂

按站顺编成组

44

1

43001

(3)D站列流表:

种类

旅客列车

货物列车

合计

终到

始发

通过

合计

到达解体

自编始发

中转列车

方向

直通

区段

摘挂

合计

直通

区段

摘挂

合计

无改编

有改编

C

11

11

6

4

1

11

4

3

1

8

8

11

19

38

E

11

11

5

2

1

8

6

4

1

11

11

8

19

38

22

22

11

6

2

19

10

7

2

19

19

19

38

76

(4)

D站列流图:

 

第三章确定车站线路专门化

一.分工原则

(1)到发线的分配应遵循:

旅客列车的到发线应紧靠站台,以方便旅客的乘降。

对超限货物列车应拨给线间距较宽的到发线。

均衡使用到发线,使每条线路的接发列车数或占用时间大致相等。

合理利用咽喉区的平行进路,使作业量不致过分集中于个别咽喉道岔(组)。

要进行解编作业的到发列车,其停留线靠近调车场,以便转线。

对到专用线的列车,到发线应方便来去专用线的线路。

通过列车尽量从正线通过,避免通过过多道岔,影响通过速度。

(2)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原则:

由于编组不同到达站列车和向不同送车地点送车的需要,调车场线路必须固定其用途,以便在不同的线路上分别进行集结不同种类和不同去向的车辆,使解编作业有秩序地进行。

在线路分配方案确定之后,调车场每一股道的使用方案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适应车辆强度的需要。

对车辆量大的组号应接到较长的线路,并尽可能在中间束中选用,以减少整理次数和转线时间。

平衡牵出线的作业负担。

在驼峰编组有几条牵出线时,把车流强度较大的去向分散固定在连接于不同牵出线的调车线上,用以均衡牵出线的负担,减少待编时间。

减少调车作业干扰。

当驼峰编组场与出发场平均配列时,车辆强度大的方向宜固定在靠近出发场的调车线上;交换车宜固定靠近临区的调车线上;同一去向分组列车的各个车组宜固定同一线束的相邻线上;到达的本站作业车宜固定在靠近货物作业地点的线路上,以缩短转线调车行程,减少调车作业的交叉。

照顾车辆溜行性能。

对空车和难行车比重较大的去向,尽可能固定在曲线和道岔较少的易行线上,以加速分解作业,保证调车安全。

便于车辆检修和其他作业。

对站修车应接到线间距较宽、靠近车辆段或站修所的边线,对装载危险品货物及超限货物的车辆应拨给有利保证安全的线路。

二.计算车站主要线路的客车数:

到发场:

调车场:

线别

股道编号

线路有效长

客车数

 

线

I

880

57

II

880

57

3

880

57

4

880

57

5

850

55

6

850

55

7

-

-

8

870

57

9

875

57

10

855

56

11

855

56

 

线

12

855

59

13

855

59

14

745

52

15

745

52

16

860

60

17

815

56

18

725

50

19

815

56

20

815

56

三.车站线路分工方案:

线别

股道编号

用途

 

线

I

下行正线(可通过超限货物列车)

II

上行正线(可通过超限货物列车)

3

接发上行客货列车及下行旅客列车

4

接发上、下行客货列车

5

接发下行货物列车

6

接发下行货物列车(可通过超限货物列车)

7

机车走行线

8

接发上行货物列车

9

接发上行货物列车

10

接发上行货物列车

11

接发上、下行货物列车(可通过超限货物列车)

 

线

12

集结F及其以远

13

集结E及其以远

14

集结D-E间以远

15

集结C-D间以远

16

集结B及其以远

17

集结C及其以远

18

停放空车

19

停放本站货物作业车

20

停放检修车

 

第四章D站调车作业时间标准的确定

一.调车作业时间标准的确定

1.解体调车作业时间标准(min):

列车种类

空钩

牵出

推送

溜放

总钩分

次数

总时间

钩数

钩分

钩数

钩分

钩数

钩分

钩数

钩分

区段直通

1

2

1

6

2

5

7

1

25

17

425

摘挂

1

2

1

6

2

5

7

1

20

2

40

2.编组调车作业时间标准(min):

列车种类

空钩

牵出

挂车

溜放

转线

总钩分

次数

总时间

钩数

钩分

钩数

钩分

钩数

钩分

钩数

钩分

钩数

钩分

区段直通

1

2

2

4

2

5

4

1

1

6

30

17

510

摘挂

1

2

2

3

4

5

10

1

1

6

44

2

88

3.取送作业时间标准(min):

单项作业时间标准:

 

作业地点

送车

 

调移

取车

挑送车组

送车走行

捣车

对货位

困难行车

去程走行

收集车辆

困难走行

分解车辆

货场

6

9

4

4

7

10

7

4

9

4

第1专用线

6

13

5

4

10

10

10

4

13

3

第2专用线

6

10

5

4

8

10

8

4

10

3

取送作业时间标准:

作业

取送结合

单机调移

送兼调移

取兼调移

取送兼调移

地点

调移

货场

30

24

23

17

40

24

40

34

23

10

17

50

第1专用线

38

30

28

20

48

30

48

40

28

10

20

58

第2专用线

33

25

25

17

42

26

43

35

25

10

17

52

二.确定D站调车机车数量及分工

1.调车工作量

作业名称

列车种类/作业地点

作业时间

作业次数

作业总时间

解体

区段直通

25

17

425

摘挂

20

2

40

编组

区段直通

30

17

510

摘挂

44

2

88

取送车

货场

24

4

96

第1专用线

30

4

120

第2专用线

25

4

100

送车

货场

30

4

120

第1专用线

38

4

152

第2专用线

33

4

132

调移

-

10

8

80

整场

-

10

5

150

合计

-

-

-

2013

 

2.调车作业中断时间:

作业时间

每次时间

中断次数

时间

备注

整备

一次一小时,一次0.5小时

2

1.5

交接班

0.5小时

2

1

可与调机整备平行进行

吃饭

0.5小时/班

2

1

其他

2

总计

6.5

三.调车机车台数

取2台。

四.调机分工

1.驼峰调机(一调):

主要负责解体,专用线2取送车及整场作业,必要时协助编组。

2.牵出线调机(二调):

主要负责编组,专用线1及货场取送车,必要时协助解体等作业。

 

第五章确定D站技术作业过程

一.制定列车技术作业过程

1.无改编中转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及时间标准:

顺序

作业项目

作业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检车员、车号员、货运检查员出动

到达试风、摘机车、车辆技术检查和修理

货运检查及整理

出发车长与到达车长交接票据、接收列车

车号员核对现车

列尾装置技术作业

摘机车及试风

准备机车及发车

作业总时间

2.到达解体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及时间标准:

顺序

作业项目

作业时间(min)

1

2

3

4

5

6

7

检车员、车号员、货运检查员出动

车辆技术检查

货运检查及整理

货运检查及整理

列尾装置技术作业

司机与车号员办理票据交接

准备解体

作业总时间

3.自编始发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及时间标准:

顺序

作业项目

作业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检车员、车号员、货运检查员出动

车辆技术检查和修理

货运检查及整理

货运检查及整理

列尾装置技术作业

司机交接票据和列车

挂机车及试风

准备发车及发车

作业总时间

 

二.制定货车技术作业过程

1.一次货物作业车技术作业过程图及时间标准:

顺序

作业名称

作业时间(min)

1

到达作业

2

解体

3

待送

4

送车

5

装车或卸车

6

取车

7

集结

8

编组

9

出发作业

延续时间

2.双重货物作业车技术作业过程图及时间标准:

顺序

作业名称

作业时间(min)

1

到达作业

2

解体

3

待送

4

送车

5

卸车

6

调移

7

装车

8

取车

9

集结

10

编组

11

出发作业

延续时间

3.有调中转车技术作业过程图及时间标准:

顺序

作业名称

作业时间(min)

1

到达解体

2

解体作业

3

集结过程

4

编组过程

5

出发作业

延续时间

 

第六章编制车站日计划图

一.日计划图的意义、作用和内容

日计划图是指车站编制的从18点开始到第二天18点的各种列车和车辆技术作业过程和设备运用状况的详细图解,用它能查明车站作业的繁忙、中断和薄弱环节,分析设备运用和作业组织是否合理,找出各种等待时间产生的原因,中断各子系统间的工作是否协调,从而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日计划的任务不仅要保证完成月、旬计划规定的运输生产任务指标,而且为了保证运输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必须使运输状态保持正常。

日计划图的主要内容包括:

(1)各方向到达本站的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编组内容;

(2)各方向出发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

(3)货车卸车和排空车计划;

(4)货车停留时间指标计划。

二.编制车站日计划图

车站日计划图的绘图步骤如下:

(1)画表头、写栏目名称;

(2)铺画列车运行线(已知旅客列车、到达货物列车、未知出发货物列车);

(3)在到发场栏画旅客列车占线情况;

(4)在到发场栏画到达货物列车占线情况;

(5)推算车流安排调机活动。

遵守时间标准

交接班、整场、吃饭时间不能忽略

交接班时间:

20:

00—20:

30、8:

00—8:

30

整场时间:

18:

30—18:

40、23:

10—23:

20、4:

30—4:

40、7:

25—7:

35、13:

20—13:

30、16:

25—16:

35

吃饭时间:

一调:

23:

45—0:

15、12:

25—12:

55

二调:

23:

45—0:

15、12:

10—12:

40

装卸时间标准:

装车作业:

2.5小时卸车作业:

2小时

货场、专用线装卸作业和取车情况

货物列车出发时刻表

货物列车出发时刻表

发往方向

出发时刻

车次

发往方向

出发时刻

车次

E

18:

50

30007

C

19:

45:

11002

E

20:

25

85801

C

20:

15

20002

E

21:

20

---

C

21:

15

11004

E

21:

50

30001

C

21:

40

---

E

22:

35

11001

C

23:

45

11006

E

0:

45

---

C

0:

15

20001

E

2:

15

85803

C

0:

40

30002

E

2:

50

20003

C

1:

10

85802

E

4:

20

30003

C

1:

55

11008

E

5:

40

20005

C

3:

50

20004

E

7:

25

11003

C

4:

10

11010

E

8:

10

---

C

6:

05

---

E

9:

00

11005

C

6:

20

43052

E

9:

35

30005

C

6:

30

30004

E

10:

10

20007

C

7:

35

11012

E

11:

30

43001

C

9:

40

---

E

12:

10

---

C

10:

05

11014

E

13:

25

86901

C

12:

25

85804

E

14:

10

20009

C

14:

00

20006

E

15:

15

11007

C

15:

10

---

E

15:

45

---

C

15:

50

20008

E

16:

30

---

C

16:

25

11016

E

16:

55

11009

C

16:

40

50006

E

17:

20

20011

C

17:

35

11018

三.D站工作设计分析

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表详见附件2

根据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表可得各项指标如下:

t货==

=1884.6/(149+90)=7.655h

t有=

=3854.8/689=5.995h

t无=

=574/865=0.634h

=

=(3854.8+574)/(689+865)=2.950h

四.学习体会及自我评价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行车组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编制D站的日计划图。

日计划图主要内容包括:

卸车数、装车数、和通过限制口的装车数、分界站交接列车数、重车数和车种别排空数等。

编制计划图的过程要求我们要用系统和整体的观点和思想,同时注意局部的细节,因为设备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要统筹安排。

编制日计划需要预计18:

00的现在车数、确定排空及装车计划等,并根据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簿计算车站的各项工作指标。

通过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表,求得各项指标,从指标中可以看出,本次设计安排总体上比较合理,对于改变列车的解体、编组和出发时刻安排合理,衔接较好,车辆的等待时间相对较少,同时取送车时间和次数安排也较合理,一次货物作业车的停留时间较短,可加速货物作业车的中转。

在绘图的过程中,由于牵出线调车机车比较繁忙,任务较重,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问题:

在接发车的过程中,不能产生交叉干扰,接车或发车占用同一咽喉时必须保证有平行进路。

驼峰调车机车和牵出线调车机车分工合理,各尽其职,作业互不干扰。

交接班时间固定,每日20:

00-20:

30,8:

00-8:

30。

吃饭时间可向前向后调整10-20分钟。

尽量减少单取单送或单机调移,尽量取兼调移、送兼调移及送调取结合,节约工作时间,为缩短货车停留时间创造条件。

解体3-5量车且空闲时间大于十分钟即可整场;调机每日各整备两次,时间安排合理。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逐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绘制日计划图既锻炼了我们的思维也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及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