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0512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

23.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望”等9个生字,理解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祖先的摇篮”所包含的意思。

4.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识写生字,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明白“祖先的摇篮”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搜集关于原始森林的图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感知祖先生活的原始森林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你能说一说这里有什么特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归纳:

图上是一片原始森林,这里到处都是高耸人云的参天大树,一眼望去,葱葱郁郁,一望无边。

这美妙和谐的自然风物,是人们梦寐以归的人间仙境。

2.揭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

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我们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

祖先的摇篮。

出示生字“祖”的拼音,学生拼读,读准字音。

再引导学生理解“祖先”和“摇篮”的意思。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读出对祖先摇篮的向往之情。

【设计意图】用童观美丽的多媒体画面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既让学生享受刘原始森林的视觉美感,同时,又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更快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认真聆听,注意给诗歌中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利用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祖、掏、逗、蔷、薇、逮、忆、啊、浓、望、蓝、摘、赛”,指名朗读,教师重点指导读准“莆、薇、摘、忆”,同时注意“浓”声母是鼻音“n”,韵母是后鼻韵母。

(2)巩固生字小游戏:

抽取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进行认读生字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的小火车开得最顺畅,教师及时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后生字,看看自己都记住了哪些生字,又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识记的?

生:

我记住了“逗”字,这个字和“豆”读音相同,是在“豆”的基础上加上“辶”。

师:

利用熟字加偏旁记住生字,这个方法很好,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来记住“浓、忆”等生字。

生:

我记住了“祖”,因为它和“组”偏旁不同,把“组”的偏旁去掉,加上“礻”就是“祖”了。

师:

利用熟字换偏旁记住生字,这个方法也很好。

师:

真不错!

只要我们动一动小脑瓜,我们就找到了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4)继续出示生字词“祖先、浓绿、蓝天、掏鹊蛋、蔷薇、摘野果、回忆、一望无边”,指名朗读词语,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教读词语,注意将“一望无边”读得连贯流畅。

4.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中难读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适时指导读好句子,如:

“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学生齐读难读的句子。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进行朗读指导。

(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再次进行诗歌的朗读练刁。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再读课文,看看这首诗歌一共分几个小节。

再想一想,诗歌中哪一小节是诗人想象祖先的生活的?

哪一小节是想象那时候孩子们的生活的?

(1)学生读诗歌后,同伴交流,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明确:

全诗一共5个小节,第2小节是想象祖先的生活的,第3小节是想象那时候孩子们的生活的。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第2、3两个小节。

2.思考:

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原始森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朗读分析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为下节课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

四、识字写字,夯实基础

1.课件出示“祖、啊、浓、望、蓝、摘、掏、赛、忆”9个需要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生字的结构特点。

2.同伴交流,说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适时进行生字范写指导,重点指导下面这几个字的书写:

望:

上下结构,左上部分不要写成“亡”,第三笔是竖提。

整个字要注意写紧凑一些。

摘:

左右结构,右边不能写成“商”。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笔画书空练习。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反馈,再次强调学生把字写得紧凑、端正。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规察交流法、范写指导法,让学生更好地构建了生字的书写孰知,提高汉字的书写质量。

五、课堂小结

孩子们,这篇课文叫“祖先的摇篮”,那么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相信你们也会感受到祖先的摇篮的美!

板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2.理锯课文内容,明白“祖先的摇篮”所包含的意思。

3.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出示生词“祖先、浓绿、蓝天、掏鹊蛋、蔷薇、摘野果、比赛、回忆、一望无边”,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补充出示读错字词的拼音,再次教读字词。

2.学生齐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小节的范读指导。

3.过渡引入: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仿佛看到了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快乐生活的画面。

下面,我们再一起走进课文,去体会祖先的生活吧!

(引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朗读诃语、诗歌,不仅有效进行了基础认知的夯实,同时,也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惰感体验和学习诗歌的积极期待。

二、精读感悟,融入画面

1.学习第1小节。

(1)全班齐读第1小节,想一想,“摇篮”指的是什么?

“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

①学生交流“摇篮”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这里的“摇篮”是指人类的发源地。

再让学生联系小时候睡摇篮的情景,理解“摇篮”这个词的两种不同的意思。

②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学生自主说一说,再相机出示:

“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让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袒先的摇篮”的样子。

(2)指导学生朗读第1小节,要用向往的口气读出祖先摇篮的神秘感。

学生齐读第1小节,从中体会祖先摇篮的大。

2.学习第2、3小节。

(1)过渡:

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么,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大摇篮里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我们到涛歌中来找一找,并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读诗歌的第2小节,说一说,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干什么了?

①学生交流讨论祖先在大树上曾做过什么,汇报,教师引导。

师: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生:

摘野果。

师:

你觉得我们的祖先曾摘过哪些野果?

生:

摘过野桃子。

生:

摘过野樱桃。

师:

祖先们摘了这么多好吃的野果,老师都想尝一尝呢。

祖先还在这些大树上千什么了呢?

生:

掏鸟蛋。

师:

想一想,他们是怎么掏鸟蛋的?

生:

寻找有鸟窝的大树,爬上树,把鸟蛋掏下来。

师:

鸟蛋是用来孵化小鸟的,没有了鸟蛋,鸟儿就不能繁衍后代了,你们觉得祖先们掏鸟蛋这种行为对吗?

引导学生感受到掏鸟蛋的错误,但在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食物非常匮乏,祖先们只能靠摘野果、掏鸟蛋来生存。

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了保护鸟儿,不能再掏鸟蛋了。

②说一说祖先在草地上曾做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3)轻声朗读第3小节,想一想,那时的孩子们在原始森林里做过哪些游戏呢?

找一找,并画出与之相关的表示动作的词。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逗松鼠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

(4)让学提炼第2、3小节中表示动作的词,感受祖先的快乐生活,再想一想,这些词语分别是和什么词搭配的?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表示动作的词语后面连接的是一个表示名称的词。

3.学习第4、5小节。

(1)自由凄一读第4、5小节,讨论:

“祖先的摇篮”有着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读:

师:

祖先在浓绿的大树上——

生:

愉快地摘野果、掏鸟蛋。

师:

祖先在宽阔的草地上——

生:

开心地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2)祖先的摇篮有这么多美好的回忆,诗人对它充满了情感,止不住大声喊道,引读: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生:

我们祖先的摇篮!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赏析句段,画画想想

1.学习完了这首诗歌,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小节或哪一句?

和同伴交流你喜欢的原因。

同伴相互交流,全班交流。

2.学完了课文,请你大胆地想一想,祖先的摇篮中可能有些什么?

祖先们在那里做了什么?

试着把祖先美丽的摇篮画出来。

(1)学生展开想象,画出祖先的摇篮。

(2)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变流讨论法、画图法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喜欢的诗句、画想象中的茴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观。

四、课堂小结

祖先的摇篮真美呀,绿树成荫,一望无边,祖先们在那里摘野果,掏鸟蛋,做游戏……可是,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这样的地方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让我们祖先的摇篮地久天长,万古长青!

板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掏鸟蛋逗松鼠

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