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0284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docx

《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docx

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共17页

农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

  篇一:

20xx年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及“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20xx年北京市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

  建设实施方案

  20xx年是本市落实《北京市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xx年-20xx年)》,实现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收尾之年。

为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切实改善和提升本市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及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牢牢把握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继续围绕强基础、重民生、促增收,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努力推动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环境改善,为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全市所有村庄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村庄“五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未硬化的街坊路实现硬化,已破损的路面得到修复;村内因地制宜进行绿化美化;10年以上老化供水管网得到改造,基本实现一户一表;处于全市重要地表水源地规划内的村庄和市级民俗旅游村庄生活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户垃圾实行源头分类;村内建设卫生公厕,没有达到无害化要求的户厕得到改造;基础设施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20xx年度建设任务

  1.总体任务。

根据《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xx-20xx年)》的总体任务,结合20xx年任务完成情况,确定20xx年任务。

20xx年,计划新编900余个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完成剩余1400余个村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硬化街坊路2813万平方米,街坊路两侧绿化1050万平

  方米,改造老化供水管网4868公里,安装水表26万个,在160个村庄实施污水处理工程,为89个乡镇农户配齐垃圾源头分类桶(袋),为71个乡镇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车,在66个平原乡镇建设垃圾资源再利用处理设施,在24个边远山区乡镇建设小型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改造户厕19.3万座,建设农村公厕3157座。

  2.分区县任务。

具体任务见附表。

根据《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xx-20xx年)》的总体任务以及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结合区县村庄数量、农业人口规模确定了各区县20xx-20xx年的建设任务,减去各区县20xx年工程建设完成部分,计算得出20xx年的工程建设任务。

由于个别区县20xx年实施的工程建设任务超过当年下达的任务,经与区县沟通,结合区县农村实际需求,确定了20xx年建设任务。

  二、村庄规划编制和工程建设标准

  村庄规划编制要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村庄规划编制组织管理的通知》(京新农办函〔20xx〕8号)附件中“北京市重点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成果要求”、“北京市一般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成果要求”的规定进行编制,并经过区县政府审批。

  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要依据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

其中街坊路硬化、污水处理、户厕改造、公厕建设等工程建设依据《北京市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xx年-20xx年)》中“五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参照标准(试行)进行建设;新农村街坊路绿化依据《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街坊路绿化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首绿办字〔20xx〕7号)进行组织安排;老化供水管网改造和一户一表依据《关于统筹做好新农村供排水工程建设的通知》(京水务农〔20xx〕97号)进行组织建设;垃圾源头分类依据《北京市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指导意见》进行组织实施。

  三、资金安排

  

(一)总投资

  根据20xx年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及相关投资标准进行测算,20xx年计划投入规划编制费、工程建设费、工程监理费、管理和不可预见费67亿元。

其中规划编制费1.1亿元,工程建设费61亿元,工程组织及监理费

  1.8亿元(根据相关标准,工程监理费按工程建设费用的3%计提),管理和不可预见费3.1亿元(根据相关标准,管理费按工程建设费用的0.1%计提,不可预见费按工程建设费用的5%计提)。

  

(二)投资来源

  20xx年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仍通过市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区县配套资金和贷款融资等途径解决。

其中市政府转移支付资金21.9亿元,即规划编制费用1.55亿元、街坊路硬化7.883亿元、老化供水管网改造和一户一表4.867亿元、污水处理2.745亿元、垃圾处理1.18亿元、户厕改造0.95亿元、公厕建设1.896亿元,绿化0.83亿元;区县根据工程建设费用的1/3进行配套,工程监理费、管理和不可预见费等由区县财政统筹安排,区县财政需安排资金25.2亿元;在市政府转移支付、区县财政安排部分建设资金后,仍有19.9亿元的资金缺口,区县可按照20xx年的方式通过向银行贷款进行解决,贷款本息可在以后年度的转移支付资金中进行安排。

  四、工作保障措施

  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道路、绿化、供排水、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多项具体工程,包括从地下到地上,从规划到建设的全过程,具有工程量大、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受益人口众的特点。

而且,今年的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市级重点投资项目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这就要求市、区各级部门要千方百计、全力以赴的组织安排好此项工程,创新体制机制,确保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农民在工程建设中就业增收,确保政府投资发挥最大效益。

  

(一)创新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20xx年,各区县经过调整、完善,都建立了领导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体制和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组织推进机制。

20xx年,各区县、各部门要从建设世界城市、夯实农村基础、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科学发展的高度,深化对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

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乡镇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五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二)创新和完善责任机制

  市新农办会同市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检查评估办法,确定工程建设总体任务并下达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负责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郊区各区县政府为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实施主体,负责“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工程的组织实施、检查验收、资金拨付和质量安全监管。

按照市级重点工程管理要求,各区县“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区县相关部门)要及时与市建委签定阳光工程责任书,明确主体责任,加强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三)创新和完善项目审批和农民参与机制

  各区县要将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为本区县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纳入政府审批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

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拓宽农民参与机制。

要把农民参与建设作为一项硬任务、硬指标,凡是当地农民能干的,应当让农民去干,把当地农民的参与程度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标准,并列为考核的内容,切实增加农民劳务性收入。

  (四)创新和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一是创新和完善台帐备案制度。

各区县新农办要按照市新农办下达的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会同区县各相关部门制定本区县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实施方案和任务台账,明确本年度拟实施的村庄名单、具体工程建设任务、各项工程的组织实施主体、工程进度安排和投资计划。

并于20xx年3月15日前,将本区县20xx年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方案及任务台账报市新农办备案,作为市各相关部门检查评估各区县工作的依据。

  二是创新和完善月报告和月通报制度。

为掌握各区县“五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进度,及时进行调度和协调解决工程推进中出现的问题,请各区县新农办指定专人从20xx年3月份开始,每月25日向市新农办上报本区县《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统计表》,同时,将项目组织实施中总结的经验及出现的问题一并上报。

市新农办从20xx年3月底开始根据区县进度每月以《新农村简报(特刊)》的形式进行通报。

  三是创新和完善检查评估制度。

市新农办会同市各相关部门根据区县工程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随机抽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检查力度。

对措施有力,工程又好又快的区

  县予以表彰鼓励;对工程组织推进过程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广示范;对措施不力,工程进度缓慢的单位要督促整改。

计划于20xx年7月和10月份别组织一次“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检查评估活动,并将检查情况作为年终奖励的重要依据。

  (五)创新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属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各区县要切实加强资金的使用,不得挤占、挪用和截留。

同时,各区县要按比例将配套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根据财力情况对缺口资金进行贷款融资,并根据项目进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财政、审计等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

  (六)创新和完善长效运行机制

  20xx年,郊区1700个村庄完成了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还将有1400余个村庄实施“五项”工程,到20xx年底,全市郊区农村街坊路、供排水、垃圾、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将全面完成。

然而,完成工程建设只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管好用好已建的设施才是关键。

因此,各区县要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长效运行机制,保证设施有人管、运行有制度、资金有保障。

市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指导并协助区县搞好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护水平。

  20xx年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夯实北京农村发展基础,推进农村新能源、新环境和新生活建设,20xx年继续在北京郊区实施“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以下简称“三起来”)工程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以及科学有序地安排新农村“三起来”年度工程建设的要求,确保“三起来”工程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及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按照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为目标,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篇二:

XX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

  XX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州、市、办事处关于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我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掀起我村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新高潮,打牢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街道办XX村于20xx年由原大山村、锅底塘村整合而成,位于桔山街道办东面,距桔山街道办事处驻地5.2公里,紧邻马岭河XX风景区,国土面积8.17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028户,总人口4503人。

村境内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二、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水利在推动我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我村水利基础设施抵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较弱,引排不畅,尚有部分耕地靠天吃饭,洪旱灾害给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充分暴露出我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薄弱,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生存发展等根本民生问题的迫切要求,加快水利建设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三、工作目标

  结合我村实际,通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及其他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渠道整修、山塘清淤、河坝河堤加

  固、机电排灌改造等,形成整村推进水利建设的氛围,力争用三年时间扭转我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因洪涝灾害损坏、年久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局面,恢复和提高我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全村水利设施建设较为发达局面。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宣传,创新思路

  1、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实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

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舆论工具,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农田水利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增收的大好事,让更多的农民自觉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来。

  2、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战略,务必“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

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多元化,大力推行“民主谋水利、民众干水利、

  民营兴水利”的“三民水利”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水利投入

  的长效机制问题,建成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镇和

  水利强镇,充分发挥典型和样板作用。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1、着力加强农田灌排设施建设。

着重解决农业生产和

  农民生活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给予优先安排。

加强田间工程、末级渠系、涵闸等设施建设,加大清淤整治力度,重点处理各灌区卡脖子渠段疏通,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提高渠道输水能力,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建设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

  2、着力加强损毁水利工程修复。

受洪涝和山洪灾害的影响,一些地方塘坝、堤防、渠道、涵闸等水利设施水毁严重,要充分利用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抓紧修复水毁,特别是水库、堤防、农田灌排设施和水源工程。

  3、着力加强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建设。

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能够达到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迅速、协调有序。

建立一支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队伍,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

  (三)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投入。

抓住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水利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对我村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

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市水利专项资金。

做好资源整合,要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小农水项目,避免重复安排,全村所有争取的涉水项目资金,在立项和建设过程中,都要征求镇水利部

  门的意见,确保符合规划。

  不断创新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多层

  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建投入机制,营造水利建设融资平台。

要进一步探索政府和全社会联合办水利的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

  篇三:

芒公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实施方案

  XX乡芒公村大寨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

  实

  施

  方

  案

  XX县XX乡人民政府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名称....................................................................................1

  1.3项目承办及实施单位..................................................................1

  1.4项目建设依据.............................................................................1

  1.5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1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及体育设施基本情况..............................................2

  2.1项目区概况..............................................................................2

  2.2体育设施基本情况..................................................

  ......................3

  第三章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估算.......................................................3

  3.1篮球场建设...................................................................................3

  3.2建设规模及工程量估算..............................................................4

  3.3资金筹集....................................................................................4

  第四章综合效益评价.........................................................................4

  第五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5

  5.1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5

  5.2工程计划实施时间.......................................................................5

  5.3建设管理.....................................................................................5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是一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示范和组织建设三个方面的系列工程,它将是我县“十二五”期间规模最大、力度最大、百姓受益最大的一项体育民心工程。

根据临沧市体育局体育局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工作会议的精神,并就我市落实“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临财综联发[20xx]84号文通知的要求,我乡规划在芒公村大寨自然村新建550㎡篮球场一块及配套设施。

资金来源为省“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资金。

  1.2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XX乡芒公大寨自然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

  1.3项目承办及实施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

临沧市文体局

  项目实施单位:

沧源县勐角乡人民政府

  1.4项目建设依据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体育局关于下达20xx年第二批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的通知》(云财综[20xx]78号文)、临沧市财政局临沧市文体局关于下达20xx年第二批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的通知(财综联发

  [20xx]84号文)。

  1.5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

  1.5.1该工程符合“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行内容。

  1.5.2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引导日益富起来的农民增加体育文化消费,优化农村消费市场和生活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的投入,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1.5.3我乡每年都组织各村委会、机关及下属各单位进行友谊篮球联赛,极大丰富广了大农民的业余生活,为农民的健身活动和体育锻炼提供平台,提高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便广大村民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丰富广大村民的的体育生活,也将有力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和文娱事业的发展,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有着重要意义。

  1.5.4项目区的人民群众不仅热爱乡村文化艺术,还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及体育设施基本情况

  2.1项目区概况

  勐角民族乡地处云贵高原西南端,沧源佤族自治县中部,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20°05′至100°18′,北纬13°10′至13°19′之间,西与班洪乡接壤,南邻勐董镇,北连勐来乡,东接糯良乡,辖区总面积216.75平方公里,辖有勐角、莲花塘、控角、糯掌、控井、勐甘、芒公、勐卡、翁丁9个村民委员会,51个自然村寨,60个村民小组,辖区内居住着傣族、彝族、拉祜族、佤族等12个少数民族,是XX县唯一的一个以傣、彝、拉祜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贫困乡。

  大寨自然村属XX县XX乡芒公村的一个自然村,是芒公村委会所在地,位于勐角乡西北边,距县城45公里,距村委会1公里,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美好,对发展农村经济和产业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国土面积3.1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有耕地面积1452.7亩;林地面积2914.9亩。

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1组有农户42户,207人,劳动力7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8人,20xx年全组经济总收入72.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8元,人均有粮72公斤。

2组有农户43户,191人,劳动力7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3人,20xx年全组经济总收入66.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95元,人均有粮71公斤。

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2.2体育设施基本情况

  村内至今没有任何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凡村内有任何传统节日或活动村民只能在空地上进行,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条件恶劣,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活动需求。

  第三章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估算

  3.1建设内容

  在村内新建550m标准篮球场一块及周边配套其他设施。

包括硬化篮球场550㎡、安装普通篮球架1副、场边安装太阳能灯4盏、安装室外乒乓球桌2张、安装双位漫步机、双人肩部活动器、联动健身车、三人转腰器各一台。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