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0260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从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如何从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如何从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如何从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如何从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从政.docx

《如何从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从政.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从政.docx

如何从政

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

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一)宏观背景:

东向发展与中部崛起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正迎来一个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新高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长三角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空间等一系列约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城市、区域(尤其是泛珠三角)竞争,正在实施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区域内的纺织、食品、冶金、家电、机械等传统产业在不断向外转移和扩张,这些都会对周边地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地做出了“推进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马鞍山市向山镇正处在长三角经济区向内地经济扩散的发展前沿,具有接受长三角地区辐射和带动的区位条件。

作为长三角地缘邻近、文脉通融、产业链接、运输联通的重要腹地和紧邻地区。

向山镇处于东向发展的前沿地带,必将对向山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向山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时,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总纲,这给安徽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向山镇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向山镇应抓住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和苏浙沪地区的区域合作和互动,缩小发展差距,提升向山镇整体实力,努力实现向山镇的率先崛起。

(二)中观背景:

向山镇作为马鞍山市卫星镇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将向山镇定位为:

工矿型城镇、马鞍山市卫星镇。

2004年编制的《马鞍山东部新区概念规划》又将向山镇纳入东部新区,作为东部新区的一个综合型组团。

根据以上两个规划的定位,向山镇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独立型小城镇,而是作为马鞍山市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作为卫星城镇,还是东部新区的综合型组团,向山镇的发展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建设高潮,从而推动向山镇快速发展。

向山镇应抓住机遇,密切加强与马鞍山市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承接市区经济的辐射,调整产业结构,做好产业转型的准备,协调好与市区发展的关系。

(三)微观背景:

自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向山镇是一个工矿镇,采掘业是镇区的主导产业,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向山镇工业主要是资源型产业,对铁矿依赖性较强。

未来的向山镇随着矿产资源开采衰竭,产业的转型便摆上议事日程。

向山镇应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大力发展向山镇工业基地,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通过招商引资,建设自己的工业园区,以带动向山镇的经济社会和城镇全面发展。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5、建设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2002.2);

6、安徽省建设厅《安徽省中心镇规划编制及管理办法》;

7、《马鞍山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

8、《马鞍山东部新区概念规划》(2004.8)

9、《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1997~2010年);

10、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和技术标准。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全面提高镇域综合经济实力,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充分体现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加强区域协调、市区与城镇之间的协调、经济与社会协调、建设与环境协调,促进向山镇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3、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地进行城镇规划,使规划具有现实可行性,切实引导、控制城镇建设。

4、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使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有利于经济发展、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建设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人居环境,合理分布人口,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

5、以现代城镇规划理论为指导,借鉴发达地区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地域特点,使规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地方性。

四、规划原则

1、规划弹性原则

结合城镇现状及自身发展特色,因地制宜,突出镇域特色,规划保持适当的弹性,应对城镇发展的不可预见性,以切实保证规划的指导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2、城乡一体化原则

从加快城镇集聚和农村现代化入手,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发挥资源最大效益,推进城乡同步协调发展。

3、效益主导性原则

规划在保证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有序发展、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同时力求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4、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5、实施可操作性原则

针对现状,结合发展条件,科学合理布局,提出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规划,通过完善城镇功能,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五、规划目标

到规划期末,将向山镇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化持续发展的现代小城镇。

六、规划期限

近期:

2006~2010年;远期:

2011~2020年。

第一部分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一章镇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区划、人口

向山镇位于马鞍山市东郊,东与江苏省江宁县接壤,南与当涂县紧邻,东接马鞍山市区,北邻霍里镇。

向山镇北距霍里镇2.6Km;距濮塘镇6.3Km;东距丹阳镇12Km,西离东环路4Km,南距银塘镇9Km。

向山镇现辖石马、杜塘、锁库、向阳、南庄、落星、陶村7个行政村、16个居民委员会。

镇域面积为53.8平方公里。

镇域总人口57798人(2005年底),其中城镇人口45756人,农村人口12042人,城镇化水平达79.17%。

二、历史沿革

向山镇历史悠久,因靠近向山硫铁矿而得名,是矿产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和农业区。

向山硫铁矿开采于一九四一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

建国后,矿产资源又回到人民怀抱。

向山镇是个老镇,向山街道及其附近地区于1956年元月成立向山镇政府,属马鞍山矿区人民政府。

1956年12月改为向山街道办事处,1958年11月成立向山区,属马鞍山市。

向山街道以外的郊区原属当涂县。

1957年从当涂县划出归马鞍山市管辖,同年成立市农业委员会。

1984年11月撤销郊区机构,划归向山区管辖。

1995年8月7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成立向山镇。

向山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正由一个很小的采矿区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建制镇,它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为马鞍山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后备资源。

三、自然条件

(一)气象

向山镇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5.97℃,年降水量1011.4毫米。

以六、七两个月降雨最多。

全年无霜期约240天。

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宜于发展农业生产。

(二)地貌

向山地区是高低起伏的丘陵。

矿区由于大规模机械化露天开采,地貌、地形已有改变。

向山周围岗峦起伏,附近的大黄山海拔221米。

其余山岗均在200米以下。

境内的洋河、采石河自东向西流入长江。

(三)地质

向山镇街道地区属一类用地,地质条件好,镇域范围内,除了开采区、隐伏区(地下有矿藏)和洋河两岸地质条件较差外,其它地区地质条件均较好。

(四)水文

向山镇域内,洋河、采石河从境内穿过,由东向西流向长江。

地下水较为丰富,水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变动幅度约在0.2~0.5米之间,其总流向是由地势高的东部流向地势低的西部。

四、自然资源

(一)矿产资源

向山是马鞍山市重要的矿区,铁矿是其主要矿产资源,是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之一,有“马钢粮仓”之称,铁矿主要为磁、赤铁矿,矿床品位为20~50%左右,少数达60%,凹山铁矿在全国八大露天矿中精矿品位居前3名,新建的高村铁矿为其接替矿。

(二)农业资源

向山镇域内耕地面积达707.93ha(2005年底),占镇域总面积(53.8Km2)的13.16%,主要生产水稻、油料和蔬菜等。

山林面积9.52Km2,占总面积的17.7%。

五、社会经济现状

截至2004年底,向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亿元,同比增长51%。

财政收入完成1106.54万元,同比增长68.46%。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8400万元、农业引进“三资”252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96亿元。

同时,向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88元。

第二章村镇体系现状特征

一、村镇空间分布特征

向山镇辖7个行政村(锁库、南庄、向阳、杜塘、石马、陶村、落星),共有79个村民组,其中:

锁库辖10个村民组,南庄辖11个村民组,向阳辖11个村民组,杜塘辖7个村民组、石马辖7个村民组、陶村辖10个村民组、落星辖23个村民组。

村民组密度为1.47个/Km2,人口密度为1074.3人/Km2,平均每个村民组人口为152.4人/村。

向山镇区位于镇域西北部。

落星行政村、石马行政村和南庄行政村分布在镇区南部;向阳村、杜塘村分布在镇区的北侧,紧邻镇区;锁库村、陶村分布在镇区东北部。

基层村星散分布,南密北疏。

南部基层村达41个,占总数的52%。

二、村镇等级规模结构特征

向山镇现状村镇等级规模基本可分为三级:

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

第一级:

向山镇区,人口45756人;

第二级:

向阳村、杜塘村、锁库村、陶村、石马村、南庄村和落星村等7个中心村。

第三级:

基层村79个。

三、村镇职能结构特征

向山镇现状村镇职能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向山镇区,为向山镇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工矿型城镇;②中心村,其主要职能为村民行政管理和村民聚集点;③基层村,为村民定居点。

第三章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Strengths)

(一)城镇化水平较高

2005年,向山镇总人口达57798人,其中,城镇人口45756人,农村人口12042人,城镇化水平达79.2%。

处于城镇化发展后期阶段,因此,向山镇城镇建设应在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以内涵改造和完善城镇功能为主。

除城镇化水平较高外,向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较高,达4488元/人。

(二)矿产资源丰富

向山镇是马鞍山市重要的矿区,矿产资源丰富。

山岗之下及地表蕴藏着大量的赤、硫铁矿,素有“马钢粮仓”之称,东山铁矿探明储量有2700万吨,凹山铁矿探明储量18200万吨,高村露天铁矿已探明储量达21870万吨。

(三)良好的工业基础

向山镇区现有南山矿和向硫矿两大工业企业,占地1.19Km2;乡镇企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占地约0.34Km2。

向山镇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四)技术力量较雄厚

向山镇在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一批熟练的产业工人,他们在机械修理、配件加工方面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具有较强的实力。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一)城镇发展空间有限

向山镇区的南部和东部都是矿山采掘区,为不可建设区。

因此,向山镇区要发展,只有向北、向西发展,而正西侧为丘陵山地,不适于建设,向北发展便成为向山镇发展的主导方向。

而镇北又紧邻霍里镇,可建设用地也不充足。

可见,向山镇城镇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二)城镇建设不理想,问题较多

向山镇区用地布局混乱,工业、商业、居住用地混杂,道路狭窄、交通不畅,绿地少、市容环境差;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加强城镇建设,合理布局,改善城镇环境将成为未来向山镇努力的方向。

(三)税收体制不健全,城镇建设资金困难

向山镇的税收渠道十分有限,可支配财政收入不高,导致城镇建设资金困难。

三、机遇(Opportunities)

(一)东向发展与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向山镇必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马鞍山市的东扩建设

近年来,马鞍山市作出城市向东扩展的战略决策,建设东部新区。

根据《马鞍山东部新区概念规划》,东部新区是马鞍山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的集聚地、现代公共服务设施的所在地,充分体现新世纪马鞍山建设水平,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综合型新区;是马鞍山市继当涂开发开放之后独具辅城作用的又一个重要战略发展区域。

未来的东部新区将成为马鞍山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

向山镇作为东部新区五个组团之一,因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必将会率先开发建设,走在东部新区开发的前列。

东部新区的开发建设也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向山镇的进一步发展。

四、挑战(Threats)

向山镇是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也许规划期内矿产资源仍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但一旦矿产资源开采枯竭,向山镇何去何从必须未雨绸缪。

向山镇必然会面临着产业转型的挑战。

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发展战略目标

注重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导村镇健康有序发展。

到规划期末,形成结构合理、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镇域村镇体系,把向山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进步、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

二、经济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向山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镇域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向山镇的率先崛起。

1、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高效农产品生产,让高效经济作物成为新的增长点;调整种养业结构,加快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业和畜牧业,扩大农民的增收渠道;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良性循环;加大农业项目的引资力度,吸引资金搞开发,做大做强农业项目。

2、加强工业龙头地位,充分发挥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整合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矿产采选加工的规模化;积极发展金属加工和化工等相关加工制造、配套产业,积极实现产业转型,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推进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建设镇工业园区,积极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工业产业的集中化、规模化和效益化。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重点监狱建设和大学园区建设为契机和依托,以环境整治为基础,以发展商业服务业、餐饮业、物流业和房地产业为重点,全面提升第三产业服务水平。

三、社会发展战略

1、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强城镇化建设,一是城镇化水平,重点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带动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2、加强硬件建设,提高和完善中心镇和各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全方位拓宽各种就业渠道,促使社会充分就业,降低失业率。

4、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居民低保制度,做到应保尽保。

5、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开展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居民文化素质。

6、贯彻计划生育政策,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环境发展战略

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矿产资源,整合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集中化和规模化;坚持土地、水资源集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防止发达地区的污染型工业向镇区转移,坚决杜绝对土壤、大气、水资源有严重污染的工业企业上马,轻度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经过环保处理达标后才能投产,坚持走生态环保型工业化的道路。

加强对废弃矿山和荒山的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加强镇域内水系、村镇、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化体系建设,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

第五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一、发展战略

重点发展建设中心镇,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形成经济增长极核,带动全镇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适当合并中心村、基层村,引导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走工业强镇之路;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增强村镇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促进乡镇协调发展。

二、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镇域总人口预测

向山镇域辖7个行政村,79个村民组,全镇行政区域面积达53.8Km2。

2005年,全镇总人口达57798人,其中城镇人口45756人,农村人口12042人,城镇化水平达79.17%。

全镇耕地面积7.29Km2,合10935亩。

近几年来,向山镇总人口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从2001年的46080人增至2005年的57798人,五年间人口综合增长率为5.8%左右(附表)。

未来向山镇人口增长率近期按4%,远期按3%控制。

向山镇历年(2001~2005年)人口规模一览表

年份

镇域总人口(人)

比上年增长(%)

非农人口(人)

农业人口(人)

暂住人口(人)

2001

46080

33289

12791

2002

50773

10.2

38337

12436

2003

53834

6.0

41716

12118

2004

53619

-0.4

41616

12003

517

2005

57798

7.8

45756

12042

282

根据增长率模型:

Pt=P0(1+r)n预测

(式中:

Pt、P0——为规划期末、初始年人口规模,r——人口年均增长率;n——规划年限)。

P2010=57798×(1+4%)5=70320人

P2020=70320×(1+3%)10=94504人

可见,到2010年,向山镇总人口为7.0万人;

到2020年,向山镇总人口为9.5万人。

(二)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镇域城镇化水平是镇域城镇人口占镇域总人口的比重。

城镇人口是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

近五年来,向山镇城镇人口保持较快的增长。

从2001年的33289人增至2005年的45756人,五年间年均增长3117人;年均增长率为8.3%左右。

本规划对城镇人口预测采用两种方法:

①平均数法;②指数增长法。

方法一:

平均数法

根据年均增长人数预测城镇人口,向山镇城镇人口从2001年至2005年五年间年均增长3117人。

未来的向山镇按每年2500人增长,则:

到2010年,向山镇城镇人口为58256人;到2020年,城镇人口为83256人。

届时,城镇化水平分别为:

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U2010=82.8%;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U2020=87.6%。

方法二:

指数增长法

从2001年到2005年,五年间,向山镇城镇人口按8.3%的年均增长率增长,未来的向山镇城镇人口增长率近期按5%,远期按3%增长,根据指数增长模型:

Pt=P0(1+r)n预测,则:

2010年,PU2010=45765×(1+5%)5=58409(人);

2020年,PU2020=58409×(1+3%)10=78497(人)。

2010年,U2010=83.1%;

2030年,U2030=82.6%。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预测,得出向山镇域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为:

2010年,城镇人口PU2010=5.8万人,城镇化水平U2010=82.9%;

2020年,城镇人口PU2020=8.0万人,城镇化水平U2020=84.2%。

向山镇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一览表

年份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总人口(万人)

5.7798

7.0

9.5

城镇人口(万人)

4.5756

5.8

8.0

城镇化水平(%)

79.17%

82.9%

84.2%

农村人口(万人)

1.2

1.2

1.5

三、村镇体系结构规划

(一)村镇等级规模结构体系

综合考虑向山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劳力状况、资源状况及向山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推进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前提下,将各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加快中心镇发展,合并中心村和基层村,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为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

规划形成三个等级结构体系:

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

第一级:

中心镇1个——向山镇区,远期8.0万人。

第二级:

中心村4个——陶村、落星村、南庄村、石马村;远期各中心村人口规模为2600人左右。

第三级:

基层村7个——任村(500人)、长塘(800人)、杨庄(500人)、孟村(800人)、上南庄(700人)、伏西(500人)和中甸(800人)。

(二)村镇职能结构体系

1、中心镇——向山镇

职能:

镇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工矿型城镇。

2、中心村——陶村、落星村、南庄村、石马村

职能:

中心村为行政村的管理、服务中心,居住的集聚点,主要发展农业、家庭副业和服务业。

3、基层村——任村、长塘、杨庄、孟村、上南庄、伏西和中甸。

职能:

居住的集聚点,主要从事农业、家庭副业。

(三)村镇空间布局结构体系

根据向山镇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村镇分布、产业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中心镇为发展极核,形成“一主多点、众星拱月”式村镇空间布局。

“一主”为向山镇区,重点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是镇域中心镇。

“多点”为4个中心村和7个基层村。

中心村和基层村的建设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范畴,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合理布局居民点,加强村庄整治,适当合并自然村和行政村,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第六章镇域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一、镇域对外交通

(一)现状概况

向山镇地处丘陵地区,周围岗峦起伏,境内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和铁路,无机场和水运。

1、铁路

向山镇现有马(鞍山)向(山)铁路一条,为货运服务,主要承担南山矿和向硫矿的货物运输。

马向铁路穿越镇区,平交道口多,部分居民每天要穿越铁路上下班或外出,给城市交通和车辆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2、公路

向山镇对外公路主要有一条省道和四条县道。

①313省道

向山镇过境公路主要依托313省道,313省道东西横穿镇域,东至丹阳,西至马鞍山市区。

②县道

向山镇对外联系的县道主要有向(山)濮(塘)公路,向(山)霍(里)公路,向(山)围(屏)公路和向(山)银(塘)公路。

目前,县道等级较低,尤其是向银路从南山工业区穿过,两侧均为铁路难以拓宽。

公路交通的滞后,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发展。

(二)对外交通道路规划

本着“加强对外交通联系,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的宗旨,本规划对镇域的对外交通路作如下安排:

1、改造313省道,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满足现代交通要求;

2、改造四条县道,达二级公路标准;

3、辟建东部新区外环路,加强与马鞍山市区的交通联系,按快速路标准建设。

二、镇域道路系统规划

除加强镇域对外公路的建设外,规划还应加强镇域内交通联系,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加强行政村与镇区、行政村之间的交通联系,“村村通”公路的设计不应低于四级公路标准。

第七章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教育设施规划

本着“优先发展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就近入学”的原则,结合本轮镇域规划,重新布局中小学校,以满足教育需求。

规划每个中心村设置1所6班小学,同时结合向山镇区设3所小学、1所中学,小学办学规模为24班,中学办学规模为42班,为镇域居民服务。

二、文体科技设施规划

(一)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设施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规划将镇域文化活动中心布置在向山镇区内,同时各中心村设置一所文化活动室。

(二)体育设施建设

为满足居民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