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023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桐柏凤鸣山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桐柏凤鸣山2000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

桐柏凤鸣山农林茶果专业合作社

项目编制单位:

桐柏凤鸣山农林茶果专业合作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地点

项目名称桐柏凤鸣山2000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

建设单位:

桐柏凤鸣山农林茶果专业合作社

项目负责人:

安可玉  

建设地点:

桐柏县安棚镇陶庄村凤鸣山

1.1.2项目单位概况

桐柏凤鸣山农林茶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12月,法人代表安可玉,注册资本800万元,主要业务范围:

林果、花生、油茶、茶叶、花卉种植销售,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等。

现有社员55人,在职员工68人,技术人员12人。

合作社成立以来,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底合作社资产总额达到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40万元,无形资产260万元,生物性资产540万元,累计盈余260万元。

1.1.3项目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

1、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花果茶、畜禽产品。

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生态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2、建设内容和规模

项目总面积2000亩,按生态农业模式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选择种养殖品种、规模和生态链。

①建立生态茶园800亩。

建立花卉繁育基地30亩。

②建立生态果园示范基地500亩。

其中黄梨300亩,石榴470备,柿子30亩。

③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良种仔猪600头

商品猪1000头

优质土鸡10000羽

④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

园区道路建设;

其中:

主要道路1000米

次要道路1500米

给排水工程;

供电及电气设备;

⑤沼气池:

300米3及配套设施

⑥排灌系统(喷灌、滴灌、提灌站)。

1.1.4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030万元。

其中建设工程费904万元(含设备),占总投资的87.76%;工程建设其它费38.4万元,占总投的3.7%;基本预备费49.6万元,占总投的4.8%;流动资金38万元,占总投的3.6%。

详见表11-1《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汇总表》。

投资计划:

本项目总投资1030万元,由桐柏凤鸣山农林茶果专业合作社自筹330万元,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700万元。

1.1.4经济社会效益目标

本项目投产达产后,年均新增产值1498.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230.6万元。

项目达产后可直接安排46人就业,间接创造1000多个就业机会,极大带动桐柏县生态农业发展。

1.1.5项目建设期

项目拟定建设期24个月。

拟从2014年12月到2016年12,2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

1.2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范围

1.2.1编制依据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第9号令);

2、《河南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意见》;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

5、《桐柏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6、合作社提供的有关资料。

1.2.2编制范围

本报告着重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建设场地及工程方案、原材料及能源耗费、节能、消防、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等进行研究;并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提出项目融资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及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供有关部门决策。

1.3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1

项目用地

3000

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030

2.1

建设工程费

万元

904

2.2

工程建设其它费

万元

38.4

2.3

预备费

万元

49.6

2.4

流动资金

万元

38

3

年产值

万元

1498.5

4

净利润

万元

230.6

5

投资利率

%

22.3(税后)

6

投资回收期

6.56(含建设期)

7

盈亏平衡点

%

59.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2.1.1桐柏县概况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豫鄂之交,桐柏山腹地。

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辖11镇5乡2区,215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44.3万人,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全县耕地面积60万亩,水面28万亩,山林坡地面积208万亩。

桐柏资源丰富,区位优越。

桐柏地处,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种类繁多,宜林山坡164万亩,连片草场40万亩,森林覆盖率50.1%,桐柏山还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线。

奇山异石众多,山泉瀑布随处可见,植被完好,动植物各类纷繁,南北交汇,相互渗透。

具有良好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区系南北兼容,称为中原独特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

桐柏县委、县政府按照“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优质、高效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和“大力发展持续高效农业”的指导方针,从2000年起,把茶叶、林果等产业确定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并把茶叶林果基地建设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大力发展高效良种茶园。

2010年桐柏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茶产业的意见》[桐政文2010(26)号],文件明确提出自2010年至2015年,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专项扶持茶产业发展。

《桐柏县生态农业规划》明确提出今后几年,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快建成一批茶叶、林果、中药材、花生、畜禽等特色明显、生态良好、产业支撑的农产品基地。

到2015年全县高标准无公害茶园达到10万亩,其中核心区的每个乡镇至少发展2-3个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茶园,辐射带动区的每个乡镇至少发展1-2个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茶园;全县有机、绿色茶园达80%以上,年产名优绿(红)茶2000吨。

2.2.2项目建设的背景

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在历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都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随着化肥、农药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生态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

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农业耕作制度不合理,农用化学品投入依赖性强,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恶化,使土地和农产品受到污染;一方面冲击了农业生态系统,破坏了这个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另一方面是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浪费,产品质量下降。

加之山区农民多数依赖于传统技术和加工方式,茶园果园较分散,良种不多,管理不够精细,产业化程度低,茶叶果树利用仍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深度开发,名优茶加工设备较少,加工技术及品位较低,产量未成规模,导致在价格上不能体现产品本身的“价值”,在市场竞争中不足,果茶产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茶农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等,制约了当地产业比较优势的发挥,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所以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建立农业生态示范园已成必然趋势。

近年来,桐柏凤鸣山农林茶果专业合作社围绕桐柏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战略总体目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用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猪-沼-茶(林果)生态种养模式和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按照标准化、特色化、科技化建立高效茶园示范基地,提高茶果园单位面积的效益、带动农民增收。

这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的重大举措。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农业产业政策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

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畜禽养殖基础的桐柏凤鸣山基地,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是必要的可行的。

2.2.2项目建设是完善产业链、促进生态农业化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的实施后,以发展优质茶、果、畜牧基地为支撑,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做好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联结,按照现代农业产业经营模式,通过合作社的纽带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产业从基地种植到加工的良性循环发展。

通过引进的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用科学技术提高农户的效益。

增强农民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把科技进步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高茶农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引导农户逐步摆脱传统的种模式,向依靠种植新技术,逐步提高综合效应。

随着在项目示范区不断发展,从而形成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格局,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建立系列化服务体系,发展订单农业,确保了原料的供应和质量;大大推进了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促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

2.2.3项目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的需要

项目以生产市场畅销的生态绿茶、优质水果、花卉和畜产品为目标,大力推广生态绿高效种植加工技术,可构建起优势产业绿色群体,对桐柏县乃至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将发挥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

通过合作社的发展,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解决了种植、加工、销售等系列问题,农民从产业化合作中利益不断得到提高、保障,种植比较效益得到提高,形成了产业从基地种植到加工的良性循环、发展,形成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是项目区广大干群的迫切愿望。

2.2.4项目建设是提升产业效益、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素质的提高,对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项目单位致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规模化经营,以良种化、标准化、品牌化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实用技术,提高示范园单位面积的效益;由于合作社现有的生产规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扩大种植基地。

项目建设对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和茶农组织化程度,壮大合作社实力,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财政增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承办单位尚处于成长阶段,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