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0041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较强,要注重让学生进行估计、测量、交流等活动,通过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为学具(如粉笔、铅笔、硬币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培养估测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1分硬币,磁卡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你能估测一下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吗?

  2.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怎样用手势表示1米和1厘米大概的长度?

  教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估测老师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有长度单位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起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二)探究新知,认识毫米

  1.毫米产生的意义。

  

(1)估一估。

  ①小组活动:

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

  ②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③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

怎样来验证?

  

(2)量一量。

  ①小组活动:

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并将测量时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②汇报交流。

  ③教师课件演示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的方法,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

  小结:

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可以用毫米(mm)表示。

  ④教师板书课题:

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让学生在测量中理解和体会长度单位“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意识。

  2.合作探究,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①小组讨论:

关于毫米,你知道什么?

  ②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找到1毫米的小格吗?

  ③你能用手指一指吗?

那用什么工具指比较合适呢?

  ④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呢?

用笔尖指着数一数。

  课件演示1格1格地数,得出结论:

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

  ⑤组织学生找不同的1厘米,数一数里面有几个1毫米,从而验证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教师板书:

1厘米=10毫米。

  

(2)进一步认识1毫米,建立表象。

  ①你能用手比划1毫米的长度吗?

  ②借助1分硬币、磁卡等实物,感受1毫米。

  (3)找一找生活中的1毫米,并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时一般是用“毫米”作单位的?

  (4)用毫米作单位,再次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毫米”的观念。

三个探究知识点的设立着眼于这一重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同时,借助生活实物,帮助学生亲身感受,进而抽象出1毫米的长度观念。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练习第2题时应引导学生正确摆放直尺及正确读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1题和第2题。

  练习第1题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练习时让学生先估一估,再精确测量,给学生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得到一定的发展。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2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和毫米以及米、分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毫米,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方法:

直观操作法,启发式谈话法。

  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教具准备:

直尺(1米),课件,纸条(40),一分硬币40枚,棋子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找一生与师同站,其他学生发现“师生”之间有何不同,由高度引入。

  2复习厘米,米

  〈1〉生用手表示1厘米,1米的长度。

  〈2〉师:

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常用(厘米)作单位。

  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常用(米)作单位。

  3出示一分硬币引入

  师:

以厘米为单位测量一分硬币的厚度,如何?

为什么?

  一分硬币的厚不够1厘米,而我们又想比较准确地知道它的厚度,怎么办?

  二:

新授

  〈一〉毫米

  1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一分硬币的厚度,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来测量。

(板书课题)

  2认识毫米

  师:

观察直尺上除了较长的厘米刻度线外,还能发现什么?

  师:

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小格的长度就是

(2)毫米。

你还知道几毫米?

  31厘米=10毫米

  师:

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小格?

是几毫米?

  同样的方法数3—4之间有多少小格?

几毫米?

  自选1厘米数小格,汇报。

讨论发现了什么?

(1厘米=10毫米)

  师:

验证:

课件演示数小格。

  4量硬币,感受1毫米

  师:

量一般物体的方法是什么?

生口答,师小结。

  生测一分硬币的厚度,汇报。

  师:

指导学生借助1分硬币表示1毫米。

  5练习

  〈1〉测量棋子任一条边长,汇报。

  〈2〉课件出示练习题。

  6小节:

今后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要求量的比较精确,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二〉分米

  1测桌面的宽用毫米作单位,怎么样?

  可以用厘米,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板书:

1分米)

  2认识,感受1分米

  师:

在尺子上从0刻度起,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指出:

10厘米也叫1分米。

  师;1分米和10厘米同样长,说明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师:

从刻度2到刻度几是1分米?

  师:

用手势表示1分米大约有多长。

  3分米条制作及应用

  师:

2人一张纸条,一人测出1分米,并在最后画一条竖线,同桌用尺子测量检查。

如果不正确,另测;正确,沿线折叠。

师巡视指导。

  师:

用分米条测量桌子宽大约是几分米?

多的部分用什么单位表示?

  4教学1米=10分米

  同桌之间提问用手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师贴分米条)

  师:

共几个分米条?

10个分米条是几分米?

和学过的多长很相似?

为什么?

  指名提问,师小结。

  验证:

用1米长尺子测量得出1米=10分米

  三:

练习

  课件出示。

(巩固新知)

  四:

1小节: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作业:

以毫米,分米为单位,测量家中物体长度,做一个记录。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测量系列的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及简单估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千米、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面积的基础。

  本课的数学本质是: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和硬币的厚度,使学生感受引入新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画、量一量、画一画、测一测、比一比和估一估,认识分米和毫米,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单位长度的线段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合理选择使用长度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能估计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课前调研:

  1.你知道分米、毫米吗?

知道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吗?

  2.填空:

200厘米=()米

  3.请用尺子画一条长度大约为10厘米的线。

  4.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米

  结果:

  1.不知道的占90.9%。

  2.正确的88%

  3.正确的64%。

  4.桌子长10人,铅笔长6人,门高12人,不知道5人。

共33人。

  结论:

  学生知道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部分知道分米和毫米,但对实际意义不理解,也不知道关系。

  后测(考试)情况:

学生对45厘米=()毫米,这一题的错误较多,原因是对45个10是多少有些陌生。

  成功案例:

  活动一:

制造疑问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做游戏吗?

那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出示课件)

  请你们猜一猜哪条绳子长?

为什么?

  生:

第2条绳子长,因为它拉直以后就长了。

  2.我这还有两条线段,你们想不想猜猜它们的长短呢?

(教师出示2条线段的课件)

  蓝色红色

  猜一猜这两条线段闪烁的地方哪个长、哪个短?

  生1:

蓝色的线段长

  生2:

红色的线段长

  用什么办法能准确的知道这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生:

用尺子量

  请每个同学量一量,结果如何呢?

  生:

一样长。

  活动二:

认识1分米、1毫米有多长。

  1.量一量

  动手量一量,把数据写在表上。

  (汇报时请个别上台展示)

  小朋友量出了这两条线段都是10厘米

  通过这两次估测,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要想知道物体的准确长度要用尺子量。

  你们知道10cm还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表示,是什么呢?

  生:

分米,你对分米有什么了解吗?

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在数学上,10厘米我们也说是1分米。

  分米也可以用dm表示。

  谁能用字母来表示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生:

1dm=10cm

  2.找一找。

  小朋友都带有尺子,快拿出来用手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1分米,然后说给同桌听。

  生:

从1厘米到10厘米之间这段

  生:

从4厘米到14厘米之间这段

  ……

  小朋友们已经能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有多长了,现在请你估计然后测量一下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学习用具中哪些大约有1分米。

(自己不好测量的可以找同学帮帮忙)

  生:

手的长度

  生:

衣服上扣子之间

  生:

头发的长度

  ……

  小结:

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了很多大约长1分米的东西。

  3.小组讨论找关系。

  老师有个问题请小朋友思考:

1米是多少分米?

可以看看米尺,动动脑筋想一想看!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汇报时,请两名学生上台帮拿尺子数给大家看)

  生:

1米=10分米

  用字母又怎么表示呢?

  生:

1m=10dm

  同学对分米认的很清楚了,能不能用的很清楚呢?

(出示练习课件)

  铅笔盒长2(分米)

  操场跑道长200(米)

  教室门高2(米)

  一支钢笔长约12(厘米)

  1分硬币大约厚1(毫米)

  方案一:

呦,这位同学用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你能向大家介绍毫米的有关的知识吗?

  1毫米有多长?

在尺子上找一找,拿一分硬币体会一下,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

  1mm特别特别短,你们可别看它短,在很多精密的零件上可都用到1mm长的物体。

  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

1厘米=10毫米1cm=10mm

  方案二:

学生没有说出正确的单位

  这个单位就是我们今天要新学习的单位,它叫毫米(出示课件)

  在尺子上这样的一个小格就是1mm

  1)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一找1毫米都在哪?

指给同组同学看

  2)毫米有多长?

在尺子上找一找,拿一分硬币体会一下,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

  3)1mm特别特别短,你们可别看它短,在很多精密的仪器上可都用到1mm长的物体做零件,它们的用处可大着呢!

  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

1厘米=10毫米1cm=10mm

  活动三:

实际测量:

  同学们,通过你们努力和动脑筋的思考,咱们已经学会这么多知识了,那你们想不想利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呢?

你们可以测量桌面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也可以测量你手中的物品

  要求:

  1)先估计你想测量物体的长度,填在表中

  2)进行实际测量,写出准确的长度

  3)拿出信封中的表格

  小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哪些新的长度单位?

  生:

今天我学会了分米和毫米

  成功案例二:

  

(一)复习旧知

  通过“猜身高”的游戏复习“米和厘米”的知识。

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设计意图】教师先以游戏、谈话的方式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回忆起认知结构中对于已学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解释。

从而为后面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除了这两个长度单位外,你还知道有哪些长度单位?

(毫米、分米、千米、微米、公里等)

  1.认识毫米。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先研究毫米mm。

设疑:

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

(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

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一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在了解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

创造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使探究活动成为一种需要。

从而加深对“1毫米”的直观体验。

  ③告诉学生:

科学家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④思考:

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⑤请学生想一想: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进一步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⑥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

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毫米太短了;两个手指头都差点碰到了。

  【设计意图】接受学习与体验学习有机结合。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再次在尺子上找1毫米的长度、理解与上位知识“厘米”的关系、举例生活中1毫米长的物体以及动手测量电话卡的厚度、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毫米”的理解,从而深刻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表象。

  

(2)理解引入长度单位“毫米”的来由。

  ①设疑: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有“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吗?

(学生思考、讨论)

  ②在大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

除了一些物体因太短而需用“毫米”作单位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也需要“毫米”作单位。

(通过测量光明牛奶盒子宽度的实验来加深体验。

  【设计意图】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不仅明确了引入“毫米”的意义,而且为展开精确测量、读准测量结果的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3)读准测量的精确刻度。

  ①现在有‘毫米’来帮助,你能不能读出这个光明牛奶盒子的精确宽度?

(5厘米6毫米)

  ②提问:

你怎么这么快就读出来了?

你是怎么读的?

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来是5厘米多6毫米啊?

(引出在尺上的半厘米数刻度线。

  ③追问:

在尺子的相邻两条最长的刻度线中间都有一条略长点的刻度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样有什么好处?

  ④估测数学书的厚度。

再用尺子测量验证。

  (4)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相互检查、交流)

  【设计意图】巧妙地引入了“半厘米数刻度线”,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牢牢抓住“半厘米数刻度线”这一有效的学习资源,不仅展开了读准精确刻度的方法研究,而且延伸到了估测与测量,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了“毫米”。

  2.认识分米。

  

(1)介绍分米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

再请学生先谈谈对分米的了解。

  

(2)引出1分米=10厘米,请学生先想想1分米大概有多长,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3)再到尺子上找一找,1分米有多长。

再来用手势表示一下。

  (4)估计我们的1张课桌长大约是几分米。

然后用手势去比一比。

最后用米尺来测量验证。

(不断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和体验。

  【设计意图】传统的数学学习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总是被简单枯燥的条文所取代。

这个环节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大胆展示自己的思维,与应答性学习环境进行对话的平台,使学生对于“分米”的认识过程既快速有效、又生动有趣。

从而为后面的“整理”这一环节奠定了良好的认识基础。

  3.整理四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设疑:

现在我们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有从高到低进行排列,也有从低到高进行排列,还有分析他们之间的进率等。

  (三)巩固练习

  1.阅读明明的一则日记。

  20__年3月16日星期三天气: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吃完早饭上学去。

在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毫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

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1)学生看完后哄堂大笑,教师装傻:

笑什么?

  

(2)请学生把认为不恰当的单位进行改正。

  2.思考题:

  电脑情景:

小明想去测量铅笔盒的宽度,但现在手上只有一把断尺,怎么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注重了综合性、生活性,而且也突出了趣味性和挑战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四个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深刻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学好数学的现实意义。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而且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

因此,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是比较丰富的。

“毫米的认识”,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

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估、测、议等活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________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中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一元硬币、橡皮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

老师的身高是1米58厘米。

  师:

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

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

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1号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

自己量一量。

  生:

1号本的长比17厘米多,比18厘米少,它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

  师:

1号本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1号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

1毫米有多长呢?

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

直尺上的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

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到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

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

数一数,在刻度3到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

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得出:

1厘米=10毫米

  (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量完后教师说明: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

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指出:

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6)小组合作,每位组员挑一样身边的实物,量一量它的长度。

汇报

  (7)共同完成书P45页(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

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

(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

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

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

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

这个单位规定为多少合适?

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

”dm”(板书,把课题补充全:

分米的认识)

  

(2)问:

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做一个记号,问:

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质疑。

  讨论完成:

书本下面部分。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书本练一练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蜡笔长6()跳绳长2()课桌高7()

  粉笔长75()钢笔长14()小明的身高是1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