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607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docx

《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docx

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

公共安全管理复习题

1解释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

传统对公共安全管理,主要是对各种灾难的处理,加上部分准备和预防工作,如修建排洪工程、储备灾害和战争所需的各项资源。

而现在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

是指国家有全方位及完善的方法,政府组织中成立专门处理机构,且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作业流程,及成型的指导性理论体系

2简述公共安全事件的分类及其内容。

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

3简述公共安全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手段。

公共安全管理的主体包括:

政府、企业、单位和个人;

  公共安全管理的客体:

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常规时期和非常规时期 在常规时期,公共安全的管理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在非常时期,可以采取军事手段;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包括:

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

4美国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非政府组织有哪些?

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非政府组织从功能上讲分为两类,一是那些以慈善和人道主义事业为主要宗旨的常设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慈济功德会、各类慈善基金会及它们在各国的分支机构等,参与公共安全管理事务只是它们的部分职责,一般只注重各种灾害的救助活动;二是专门的以公共安全管理为主的组织,如相关志愿者组织、美国的社区应急事态应对小组等,它们与国家的安全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参与管理的若干个阶段甚至全过程

红十字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美国红十字会

教会组织:

救世军

志愿组织:

全国抗灾志愿者组织

5美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五个主要组成部分都是什么?

(1)指挥与管理:

包括突发事件指挥系统、多部门协调系统和公共信息系统

(2)准备:

包括预案编制、培训、演习、人员资历与资格认证、装备采集与认证、相互资助、出版物管理等。

(3)资源管理:

包括相关可以运用的资源管理。

(4)通信与信息管理:

包括突发事件管理通讯及信息管理。

(5)支持技术

(6)进行中的管理与维护。

6什么是公共安全生命周期理论?

它将公共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分为那几个阶段?

公共安全生命周期理论是依据灾难发生的周期,将紧急事态管理的活动、政策和项目分为四个功能区减除——准备——应急——重建

减除:

消除或减轻危险的效果。

主要措施和内容包括区划与土地使用管理、建筑法规、建筑使用规定、重新设置安全改进措施、为公共信息立法、社区须知与教育、税收、保险鼓励与抑制等 

2) 准备(Preparedness):

确保在社区内的准备 社区须知与教育、灾难预案、培训与测验演习、应急事态通讯、撤离预案、相互援助协议、预警系统、资源存货 、特别资源的提供等。

3) 应对(Response):

紧随着任何危险的影响立即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主要措施和内容包括实施预案、实施紧急事态的立法与宣布、发布预警、启动紧急事态行动中心、动员资源、通报公共权力部门、提供医疗援助、提供紧急救济、搜寻和救援等 

4) 重建(Recovery):

为受影响的社区提供重建手段 主要措施和内容包括修复基础设施、社区康复、咨询方案、临时住处、临时住所、财政支持与帮助、卫生与安全情报、长期医疗保健、物质重建、公共情报、实施经济影响研究。

7大陆地区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和政策都有哪些?

 自然灾害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水法

·

防汛条例

·

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

·

防沙治沙法

·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

防震减灾法

·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

森林法

·

森林防火条例

·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事故灾难类 >>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

建筑法

·

消防法

·

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工伤保险条例

·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公共卫生事件类 >>

 

·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

传染病防治法

·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食品卫生法

·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

动物防疫法

·

国境卫生检疫法

·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

植物检疫条例

·

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

 社会安全事件类 >>

 

·

民族区域自治法

·

戒严法

·

人民警察法

·

监狱法

·

信访条例

·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

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

·

殡葬管理条例

·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

中国人民银行法

·

商业银行法

·

保险法

8简述当前我国公共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1)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

(2)生产事故总量居高不下,屡屡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更具突发性、灾难性和社会危害性

(3)食品安全隐患大增,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4)火灾与爆炸频繁,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冲击

(5)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违法犯罪活动日趋组织化、职业化、智能化

(6)国内外极端势力制造的各种恐怖事件时有发生,进一步危及国家的安宁

(7)外来生物入侵、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物质及化学危险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及经济技术贸易

 

9上海2015年跨年盛典外滩发生的踩踏事件暴露出哪些问题?

(1)对大人流场所和活动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风险未作评估:

这起事件暴露出公共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盲点,特别是对无主办单位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不足、准备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

(2)监测预警不足,缺乏突发事件防范能力,对监测人员流量变化情况未及时研判、预警,未发布提示信息:

相关管理部门对监测信息研判不够、对人群高度密集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

要健全“谁主管、谁监测,谁预警、谁发布”的预警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完善预警标准和响应措施。

进一步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和重要时段的现场情况监测,结合大规模人员聚集、大流量交通等情况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限流、划定区域、单向通行等交通管控措施。

(3)应急联动缺失,应对处置失当,应急处置能力有待加强:

条块分割、条线分割、各自为政”依然是城市运行管理亟需破解的难题,强化指挥协同,提升应急联动处置效能。

要加强应急队伍训练和管理,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特别是要针对轨道交通、高层建筑、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专项处置和救援训练及演练,确保现场处置和救援有序高效。

(4)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

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后,主办单位应当提前向社会充分告知活动信息但活动主办方对“外滩”与“外滩源”的区别没有特别提醒和广泛宣传,信息公告不及时、不到位、不充分

10深圳工业园区发生的滑坡坍塌事故,对公共安全管理有什么启示?

安全规划战略缺失

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应该是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构建等基础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制定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应该将公共安全建设战略融入其中,并且还应占据基础性的重要位置。

但由于城市目前更多地侧重于发展经济,依靠经济指标定成效,“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和实践领域还主要集中在一般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层面,从城市可持续安全发展的角度对城市公共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思考还不够,公共安全管理没有摆上城市发展应有的战略地位。

”忽视安全体系的基础建设,强调临时性的应急管理,这是目前安全管理战略规划缺失的明显反映

城市在基础建设过程中就将安全因素作为重点纳入规划是一种先天植入式的战略,而只按经济考虑进行建设,出现问题再寻求应急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后天嫁接式的战略,两者比较,显然前者在实际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强大。

在很多城市中都不乏一种现象,即居民住宅及密集商业区建筑都非常高,且建筑群极其密集,周围缺乏足够的空旷逃生地带,甚至还有少部分带有危险性的企业设在生活区旁边。

这些规划设计本身就没有系统地考虑城市的公共安全,先天遗留下的安全隐患只能通过后天无限的投入应急管理来弥补。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今后还将出现更多的新兴城市,如不能在城市开始建的规划阶段合理考虑整体安全战略,一味模仿东部现有城市模式,甚至将眼光仅瞄准经济,比规模、求速度,都可能导致忽视系统安全设计,最终将背上后天安全管理巨额投入的长久包袱

向全社会宣传公共安全知识,增强民众的预防意识

城市防灾应重在增强预防意识,首先要注重建设预警机制;建立防灾应急机制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对多种突发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政府应当建立“危机是常态”的忧患意识,把防灾应急机制纳入政府日常工作体系,纳入城市日常管理之中,建立反应迅速、组织科学、运转高效的防灾应急机制。

另外,各级政府应当着力培养一批处理应急突发灾害的专家,培养政府工作人员处理应急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对突发灾害处置不力者,同样要追究责任,对责任人依法惩处。

在渣土山附近的居民,以及给渣土山添砖加瓦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杂乱无序的堆土成山有多么大的安全隐患;而那些明知山已太高,居民区就在附近,却还按照“大车300一辆,小车200一辆”的标准收费,从而让渣土山摇摇欲坠的管理方,则脱不开无耻的嫌疑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拓展监管覆盖面。

当前体制下,我国公共安全监管部门通常只设置到县级一层,并且工作人员较少,监管能力较低。

为了消除地区基层公共安全工作的死角,实现安全监管工作的“纵向发展”,必须要努力完善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

地区政府要在各地区建立食品药品监管站,设置相关的管理员,将其监管工作纳入年底考核成绩。

另一方面,完善安全监管网络建设,解决地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将公共安全监管触角延伸到城市每个社区,县镇,真正建立起“纵向发展”的公共安全监管网络。

 

深圳滑坡事故现场(xinhua-kyodo) 此次,引发滑坡的地点是施工单位非法弃置地铁和建设工程而产生的渣土形成了高达100米的渣土山。

渣土山很可能一下子崩塌,造成了33栋建筑倒塌。

据多位当地居民报道,“渣土车24小时不停地非法弃置渣土,因为非常危险,多次要求当地政府阻止。

然而5、6年来这种状况一直没有改变”。

对于默许这一情况的当地政府,失去家园的当地居民非常愤怒。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城市“摊大饼”,往往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隐患处理不够重视。

有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能力、危机应对能力明显落后于城市发展步伐和现实需求。

一些城市投入不足,安全基础建设欠账大;一些城市“城中村”、渣土垃圾存放地等安全隐患突出;一些部门对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心存侥幸,嫌麻烦、图省事,在责任交叉领域相互推诿,导致日常监管流于形式。

11论述SARS以来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成就与经验。

(一)2003年:

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起步之年

2003年7月28日,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总结了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自此,中国政府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工作开始逐步展开,国务院办公厅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及时对全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全国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制和应急预案等情况进行了初步调研。

并于11月成立了应急预案工作小组,重点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工作(简称“一案三制”工作)

(二)2004年:

中国应急预案的编制之年

2004年,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部门预案的编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2005年:

全面推进“一案三制”的工作之年

我们组织制订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法制建设方面,国务院还陆续颁布了多部行政法规,为了推动“一案三制”工作的全面开展,7月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第一次会议指出: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遵循的原则包括健全体制、明确责任;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强化法制、依靠科技;协同应对、快速反应;加强基层、全民参与

(四)2006年:

全面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之年

6月15日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7月7日一8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分别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工作步人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

(五)2007年:

应急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夯实基础之年

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设“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体制;,灾害监测网络日趋完善,预警系统建设不断加强,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进一步健全,灾后恢复重建能力明显加强。

在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为后继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明确了重点与方向

在2003年的SARS危机中.政府有关部门低估了疫情的严重性,错误判断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疫情。

为了压制当时的社会恐慌与抢购风潮,犯下了隐瞒和缩小了瘟疫实情的错误。

这虽然暂时平息了人们的恐慌,维持了社会稳定。

但当4月份疫情在北京再度爆发时.则引起了更大的惶恐和对政府的不信任。

使得中国政府的形象在国内外严重受损。

我国政府在本次雪灾和地震中吸取了SARS的教训,以公开及时的信息赢得好评这个对于安定人心,对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众志成城来抗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看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的成就:

更加成熟、更加稳健 

评价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或表现,应该从迅速决策、资源配置和信息沟通、与有关方面的合作等方面的快速反应力来进行。

在汶川大地震的应急管理中,我国政府的快速反应力非常突出,表现得“更加成熟、更加稳健”,充分展示了近五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

(1)政府的迅速决策力大幅度提升

(2)政府的资源配置能力非常高效(3)政府的资源配置能力非常高效(4)对外合作更加自信和开放(5)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空前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