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393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docx

《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docx

数字化城管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管

基础数据及软件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1

1.1前言1

1.2项目概况1

1.2.1项目建设背景1

1.2.2概况2

1.2.3城市管理现状2

1.3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4

1.3.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4

1.3.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6

第2章基础数据建设9

2.1基础地形数据9

2.2地理编码数据9

2.3单元网格数据10

2.4部件数据11

2.4.1部件数据分类11

2.4.2事、部件编码11

2.5其他数据12

2.6数据要求分析13

2.7数据维护及更新13

第3章系统基础软件平台设计14

3.1操作系统14

3.2数据库平台14

3.3地理信息平台15

3.4中间件平台16

第1章项目概述

前言

为了加快我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建设步伐,实现科学、严格、精细、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按照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苏建城〔2008〕239号)与《关于印发和<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模式验收>的通知》(苏建城〔2013〕423号)的工作要求,结合城市管理实际,特制定《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本方案按城主城区约15平方公里考虑。

项目概况

1.2.1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解决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引发的各种难题,2003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成立课题组进行攻关,并率先提出运用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以手机为原型的多功能通讯传输工具“城管通”,采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5年7月、2006年11月、2007年7月先后在北京市、扬州市、成都市召开了现场会,先后公布了三批试点城市,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数字化城管模式奠定基础。

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城市(城区)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在试点城市的带动下,已经呈现了全面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良好态势。

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末实现全省县以上城市数字城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继出台了数字城管建设导则和相关标准,并把数字城管作为文明城市、人居环境奖、优秀管理城市评比的重要指标。

在推动全省数字城管建设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整体水平。

目前全省已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建成了数字城管。

当前,我县正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转型,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在城市管理方面,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目标,紧扣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秉承“在关注民生服务发展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工作理念,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投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以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推动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十二五”总体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为此,数字化城管将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各种资源,开通数字城管服务热线,构建集约化的数字城管平台。

同时,建立并依托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委员会,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主管作用,建立和完善工作例会、情况通报、联系走访等机制,努力解决推诿扯皮,使城市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大城管格局。

1.2.2概况

,是江苏省盐城市所辖县之一。

位于中国华东,xx省东北部沿海地区,属盐城地区;地处连云港、淮安、盐城三市交界处,东濒黄海,北枕灌河,西与灌南、涟水交界,南抵中山河。

196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立,因县政府驻响水镇而得名。

县域东西最大直线长61公里,南北宽21公里,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3个工业园区,60万人口,全县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左右,年均降水1000毫米左右(2000年1756.6毫米),无霜期209天。

响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的“古云梯关”是古淮河入海口,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棉生产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中国浅水藕之乡,中国杜仲之乡,xx省综合改革试点县。

1.2.3城市管理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务实工作,城市容貌和形象有了显著提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城市管理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是城市管理观念在更新。

工作方式正从“以堵为主”向“以疏为主”转变;指导思想正在向“为民服务”转变;二是城市管理手段在更新。

逐步实现区域化、网络化、长效化管理;三是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在更新。

体现在以城管指挥部为标志的大城管机制的形成,以及属地化管理;四是队员素质在更新。

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业务能力大幅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但距离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还存在诸多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公共空间的需求与落后的城市管理手段之间的矛盾。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由于我们在体制机制、管理能力、政策法规、技术装备、信息收集与处理措施等方面准备不足,使中心城区、近郊区的城市管理出现盲区。

二是突击运动式管理与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的矛盾。

由于缺乏对城市管理的系统研究,城市管理一直局限于就事论事,热衷于搞运动、搞突击。

如不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来解决长远问题,这类专项突击运动就容易造成雷声大、雨点小,老虎头、老鼠尾,群众埋怨,效果不好的情况。

三是政府管理粗放滞后、管理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我们对中心城区管理对象的底数不清,如某个区域内必须实施现场管理的各类设施的数量是多少、地理位置如何,难以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并及时更新,更不要说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采取什么对策了。

这就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导致我们的管理只能是粗放的、低效型的。

四是日益复杂的中心城区城市活动与管理投入不足的矛盾。

中心城区城市管理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从机关到一线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标准、技术装备、技术先进性、专业技术人才、干部资源等)投入严重不足,与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很不匹配。

五是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造成有的事情无人管,有的事情多头管。

从事城市管理工作的部门众多,有利的事大家抢着管,无利的事都不管,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六是表现为缺乏统一高度,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

从事城市管理工作的有那么多部门,但由于各部门的工作侧重点和依据的法律也不同及难以考核,往往是各行其是,协调配合不够,更谈不上建立相互之间的既监督又协同的关系,致使以收代管、以罚代管、只审批不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3.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构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型城市的需要

大力开展城市管理、社会安全和应急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对日常城市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变能力,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城市”的根本要求。

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和良性互动机制,协调、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特别在改善城市交通、治安状况和完善社区服务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辅助作用,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和谐的生活信息空间,为城市管理与服务一体化,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先进技术保障。

二、提升城市品位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遥感、计算机、空间技术、通信等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体现了21世纪的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节约型城市的新兴动力。

数字化城市管理将改变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原有的矛盾性和不适应性,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平衡,有力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转变政府职能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需要

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城市管理既要保障大规模建设的顺利推进,更要服务于城市功能的整体提升。

一方面,大建设所提供高质量物质基础和载体,将对城市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化运作,将要求城市管理手段不断更新。

随着基础设施容量的不断扩大,市民对城市交通、环境、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城市管理快速反应和动态调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将促进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从而发挥现有基础设施的最佳效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不断满足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四、化解管理疑难是增强城市管理能力的需要

近几年,尽管我县在城市管理中积极探索,理顺体制,但从总体的效果和水平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数据采集的不完整,不利于管理的深化。

城市管理中“家底”基础资料数据的数字化总量偏低,国土和规划局都有相应的数据,但往往严重陈旧和缺失,因而无法形成定量分析,对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判断只能停留在定性的、静止的层面,缺乏能支持决策过程的数字化指标体系。

2.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为单一主体,不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快速解决和全过程监督。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专业管理部门承担了发现问题和处置问题的职责,但由于管理对象的数量庞大,管理区域的广泛,使得发现和处置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时只有采用突击、专项运动的方式来集中整治,同时,由于发现和处置为同一主体,对发现和处置的效率和质量无法进行有效地监控和评价。

3.职责的重叠与交叉,不利于管理流程的调整和建立量化的考核标准。

在日常的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中,处置队伍总量不少,却都疲于应付的现象,不利于管理流程的优化调整和建立量化的考核标准。

因此,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有利于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现状、动态管理监测;有利于多层面、多专业集成,通过综合协调,发挥它们的整体效能;有利于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决策、运作提供全面、准确、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有利于城市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沟通,促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五、构建高效处理平台是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当代城市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面临着变革与创新:

1.在城市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从过去对人、财、物等“硬件”为重点的管理转向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为重点的管理柔性化趋势;

2.在城市管理中,把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建立在数字化和自动化基础上的管理数字化趋势;

在这“两个趋势”中,信息化管理是关键。

以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突破口,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要求,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并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1.3.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符合国家数字化城管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5、2006、2007年先后召开了3次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确立了全国三批共51个城市(城区)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

为了指导各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规范建设,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并颁布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七个行业标准。

2007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08年开始为数字化城管全面推广阶段。

2009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来规范全国数字城管的推广工作。

2011年6月,xx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下发《关于印发〈xx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xx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验收标准〉的通知》,规范全省数字城管系统建设,保障运行效果。

2013年底,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1部分单元网格GB/T30428.1-2013)》和《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GB/T30428.2-2013)》的国家标准,并与2014年8月15日正式开始实施。

从上述可以得出: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符合国家、省数字化城管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政策上是可行的。

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基础

我县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目前已经在空间信息平台、部门应用系统、网络设施建设等方面沉淀了一定的成绩,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设施、技术和数据基础。

1.空间数据情况介绍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县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数据基础,国土局、规划局、公安局已有地形图、道路图、行政规划图、水系图层、门牌号等基础图层。

目前国土局有2008年制作完成1:

500的地形图,覆盖城区18平方公里范围。

2.呼叫、视频资源、车辆GPS定位管理源情况

目前,公安已经在城区建设了相当数量的治安监控和卡口监控视频,城管关注地域的视频资源可共享给数字城管使用。

我县已开通了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数字城管可与其对接拓展城管问题信息来源渠道。

三、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技术手段已经非常成熟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

城市事部件管理法、地理编码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协同工作技术、GIS技术、三维实景影像技术等。

经过数十个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这些技术已经日渐成熟。

四、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城市的管理和运行经验

领导重视、县镇联手、组织有力、各方协同,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成功推行的关键。

纵观整个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过程,县镇两级紧密合作,为具体的操作部门提供了政策上、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是项目实施的坚实后盾。

具体操作部门也高度重视项目的推进,各责任单位相互协同,形成合力,积极梳理明确不同层面、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条与块之间、条与条之间、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之间的积极沟通、主动协调和密切配合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和综合优势,为最终的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

在体制机制上,各地根据自身城市管理特点相应的监督、指挥和评价考核体系,磨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通过考察调研,可以使我县的数字化城管建设少走弯路。

在项目投资方面,随着技术成熟度日益提高,各项投资经费逐年降低,同时,有些城市采用了企业垫资、政府逐年返还的方式(BT方式)进行建设,避免政府一次性投入,减轻了政府负担。

五、未来城市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未来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将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而呈现多元化趋势。

城市运行中各种因素互相制约和综合影响,使得现代城市管理的内容将突破“小城管”的内容,不仅涉及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市政道路、公共交通、供水供气供热、路灯,还必须协调和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国土资源、房地产开发、城市交通、林业水利、民政、环保、电力等许多部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城市管理内容的外延也将进一步扩大,凡是为经营城市或保证城市正常运行、提供服务或可能影响城市运行的部门和行业都可以看成是城市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之一。

随着未来城市管理因素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精确精细管理城市成为趋势,未来城市管理发展趋势逐步从定性管理转向定量管理,管理效率的高低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数字化。

量化管理、量化统计、量化分析、量化标准成为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基础条件。

管理数字化避免了过去单凭经验主观判断的定性管理的弊端,促进城市管理更趋于合理的价值,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引领现代信息技术在未来城市管理中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未来城市管理逐步从单纯以城市环境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现场实时管理向虚拟管理拓展,依托计算机技术,通过管理的智能化、网络化,对管理场景、管理流程、管理功能进行模拟,形成虚拟化管理。

实现管理的虚拟化,不仅提高实时动态管理效率,而且又加强了管理的前瞻性、预测性,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

总而言之,无论在政策上、基础上、技术手段和经费支持上,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基础数据建设

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数据建设主要包括基础空间资源数据。

城市管理部件普查范围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且建设已较稳定的区域。

基础信息资源库主要包括基础地形数据、栅格影像数据、单元网格数据、部件数据。

建设方法可以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普查与测绘,完成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首先需要对部件数据进行外业调查,调查结束后,需对部件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数字地图上进行标定,对地形图数据需作必要的处理,根据网格划分标准划分网格。

基础地形数据

基础地形数据库包括基础地形图(道路、水系、建筑物等图层)、行政区划图以及环境、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人文、社会经济等众多的基础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

基础空间数据库是数字城管平台建设的基础。

数据分类依据各委办局所管理的数据信息内容进行划分。

基础地理数据库可直接对城市管理相关的各部门提供准确实时的基础地理信息,保证了数字城管平台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

地理编码数据

地理编码数据库以点、线、面方式表现城市地理实体。

通过地理编码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

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地理编码数据应涵盖以下内容:

1.行政区划数据:

各社区

2.单元网格数据:

单元网格数据

3.地名数据:

包括现状地名、历史地名、历史沿革地名、地名别名等数据。

4.道路数据:

包括主要道路、现状道路、胡同、一级街巷、二级街巷数据。

5.门址院落数据:

包括院落名称、门牌编号等。

6.小区楼座数据:

包括小区名称、楼座名称等。

7.城市部件数据:

包括城市部件大类、城市部件编码等。

8.标志物地址。

标志物地址包括以下内容:

a)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与建筑物,包括建筑物、广场、体育设施、公园绿地、纪念地、名胜古迹等;b)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与院落,包括医院、学校、单位等。

c)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桥梁、道路环岛、交通站场等。

标志物地址的基本地点名称为描述该标志物的标准名称,能唯一标识特定地点。

9.兴趣点地址:

兴趣点地址包括沿街巷及小区中具有地理标识作用的店铺、公共设施、单位和建筑等。

基本地点名称为描述该兴趣点的最小名称单元。

兴趣点地址按以下方式唯一标识特定地点:

[街巷名称/小区名称|兴趣点]。

单元网格数据

采用网格技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等原则,以一定的范围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为专题网格,将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的单元。

单元网格编码由15位数字组成,依次为:

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3位镇(开发区)代码、3位社区代码和3位单元网格顺序码,编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单元网格编码示意图

部件数据

2.4.1部件数据分类

城市部件即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也包括门牌、广告牌匾等部分非公共设施。

通过拉网式数据普查,对区域内的部件进行全面统计,按照网格化管理思想,将部件数据定位在电子地图上。

城市部件数据库存储的内容是城市管理过程中的所有对象,是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之一。

具体分类标准参考《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4-2007)。

2.4.2事、部件编码

部件编码(标识码)的结构应为:

部件(分类)代码+流水号。

事件通过(事件代码)标识码进行编码标识。

事、部件代码由16位数字组成,依次为:

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位大类代码、2位小类代码、6位流水号。

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按照GB/T2260的规定执行。

大类代码为2位,表示部件大类,具体划分为:

01~06分别表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设施类;21表示扩展部件类。

小类代码为2位,表示部件小类,具体编码方法为:

依照部件小类从01~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流水号为6位,表示部件定位标图顺序号,依照部件定位标图从000001~9999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其他数据

为配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运行,需要建设如固定视频探头位置、兴趣点、路灯杆编号等信息的普查。

数据要求分析

1.完整性要求:

部件、事件的相关属性(时间、空间、位置、权属、对应城管员等),要完整无缺地反映在待建系统中。

2.一致性要求:

系统的数据来自多个部门和业务系统,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准确性要求:

地理位置的偏差不能超过2米;权属信息不能有误;完好情况不能有误;

3.实时性要求:

事件数据非空间数据在县、镇两级平台更新的时间不超过5秒;空间以及视频数据的传输和转换视数据量和网络负载情况不同,1M数据量在网络带宽不低于1M的情况下,更新(提取、传输、转换、入库)周期不超过5秒。

4.安全性要求:

基础测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基础测绘成果是国家重要信息资源。

应按照国家测绘局和国家保密局联合颁发的《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通过技术处理的办法,将测绘成果中包含的涉及国家秘密的空间位置精度及涉密内容进行处理和属性内容去除,符合在政务网上运行的要求。

整个平台作为城市管理的信息中枢,需要具备较高的灾备、恢复措施。

数据维护及更新

考虑到城市在不断的发展,空间地理信息更新较快,为保证系统所用的空间地理数据的现时性,数字化城管系统将建立一套空间数据维护及更新机制。

第一类如地形图等基础地形图数据,考虑到业务需求,此类数据将随着全县基础地形图数据的更新同步更新;

第二类数据如社区网格图、部件图等随城市变化变动较快的数据,此类数据的维护及更新将采用服务外包方式,请专业的测绘单位进行不定期更新。

网格图、部件图等拟考虑3年更新一次。

系统基础软件平台设计

系统运行的软件主要包括:

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地理信息平台、java程序发布中间件等。

软件选型的原则是在系统安全、性能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投资成本。

操作系统

目前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Server、Linux、Unix等,本项目的操作系统需根据所选应用系统的要求,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性能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建议选用windowsserver2008操作系统。

PC终端的操作系统应选择主流且易用的Windows7操作系统。

数据库平台

数据库平台选型,一方面要考虑空间基础数据的管理,因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数据是空间数据,因此选择的数据库软件平台要有较好的空间基础数据管理的能力;另外要考虑数据库软件平台的安全运行,需要数据库软件平台具有可靠的系统恢复和数据恢复的能力,并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目前市场上关系型数据产品主要有:

Oracle、SQLServer、DB2等。

考虑到系统运行涉及大量矢量、栅格地图,为有效管理海量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所以系统数据库平台选择Oracle企业版,并且建议包含RAC模块。

RAC(RealApplicationCluster)用来在集群环境下实现多机共享数据库,以保证应用的高可用性。

同时可以自动实现并行处理及均分负载,还能实现数据库在故障时的容错和无断点恢复。

RAC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单独的管理实体

为了进行所有管理操作,在集群中保持一个单独的系统映像。

DBA一次性地进行安装、配置、备份、升级以及监控等功能,然后Oracle将管理功能自动分配到适宜的节点。

这意味着DBA只管理着一个虚拟服务器。

2.可伸缩性

基于RAC的电子商务应用的用户或者中间层应用服务器客户,可以通过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