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074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凤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系部:

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

10级数控技术2班

学号:

20100102130

姓名:

骆海涛

目录

一、凤山简介3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3

三、现在新农村建设状况7

四、农业发展9

五、旅游业的发展9

六、参考文献9

凤山的发展

一、凤山简介

 风山镇位于柳城县南部,地处融江、柳江、龙江三江交汇之处,水路交通十分便利。

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和1个社区,64个自然屯。

年末总人口2.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3万人。

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完小8所,教学点8个,卫生院1所。

全镇有耕地面积2759公顷,其中水田1025公顷,畲地1734公顷。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以活跃农村文化,完善村民自治为重要目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把广大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重要的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

就是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发展生产力,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为实现这一目标:

一要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更新;二要搞好山区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三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防治土地污染;四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特色农业,培植主导产业,扩大规模饲养、建设基地种植;五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突出精深加工,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农业生产的最大效益;六要积极发展包括乡镇企业和服务业的农村其他产业,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带动力。

2,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四要发展各种农业产业中介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五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3,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也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因此,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是稳定传统种植业增收。

重点在优质、高产上下功夫;二是通过优化布局、提高基地产出效益来增收;三是发展庭院养殖、种植增收;四是发展加工业增收;五是通过外出务工增收;六是将党的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七是通过减负增收。

对农民而言,减轻了负担就等于增加了收入;八是依靠农业科技增收。

广泛推行高效适用技术,为农民提供各类种养经营信息,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九是依靠扶贫开发促进增收;十是要改革和创新机制,认真执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现农民增收。

4,加强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而且能提高他们劳动效率和收入水平。

为了培育新型农民:

一要加强基础教育,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二要加大财政的扶持,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三要整合城乡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四要加强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五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本领,促使其外出打工人员顺利实现由“苦力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逐步增加务工收入。

5,搞好乡村建设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

乡村建设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又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不能借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避免出现滥占耕地,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全面整治农村“脏、乱、差”,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新农村。

6,活跃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要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二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资,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综合文化站或活动中心,配套跟进村级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三要建立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好村级文艺骨干,劳动之余、节庆假日组织好群众性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四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新风气。

7,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二是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确保农业旱涝保收;三是加强以集中供水为重点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农民的饮水质量;四是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使城乡电力供应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五是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提高内农村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六是启动实施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七是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落后面貌。

(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城乡统筹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当前,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结构性矛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统一筹划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

现阶段,大多数农村经济薄弱,许多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基层政府无力向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差。

完善和强化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支农能力。

2,要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要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和政策限制,赋予农民平等的公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公平的发展机会,加快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经济社会体制。

第一,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选择居住地的权利。

第二,着力培育城乡统一要素市场。

第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和模式,逐步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统筹。

3,要统筹城乡资源配置。

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资源要素是创造财富的物质基础。

这几年我国城乡关系出现的新的失衡,二元结构的矛盾更趋尖锐,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乡间资源要素流向不合理,配置不科学。

除劳动力资源外,总的倾向是,资源的投入和配置向城市、工业和市民倾斜,而对农村、农业和农田则存在着歧视现象。

因此,要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各种资源要素的流向、流量及配置进行统一筹划。

针对现状,国家的宏观政策应向处于明显弱势的农业、农村、农民适当倾斜,增加各类资本投入量,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或就业,提高到农村工作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加大对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4,要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

重点是统筹解决城乡就业问题,既重视解决城市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又重视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为了改善农民工就业状况,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但农民工就业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如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等等。

统筹就业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转移,而且是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就业歧视,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自由合理互动的有效措施。

统筹城乡就业要求城市和乡村都要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和小城镇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流动。

6,要统筹城乡社会化服务。

重点是要统筹城乡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是要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

(三)坚持生态和环境保护,推进新农村建设

当前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问题。

为了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力度,恢复生态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二是制定相关国家政策,逐步建设与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改水改厕建设步伐。

2,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

要增强各级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抓好农民群众和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

在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贫困地区,人口、环境、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人口素质低下———人口再膨胀的怪圈。

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和推广高新农业技术,降低农药、化肥、农膜污染的影响,改善土壤、水体和空气环境质量。

5,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监督,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结构。

做好乡镇企业发展规划工作,建立和发展乡镇工业小区。

6,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集约经营管理。

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①充分利用生物能,并促使农业排泄物的物理循环转化;②充分利用太阳能,实现农业生产的物质转化;③保护、合理利用和增殖自然资源;④开发农村能源;⑤防治农村环境污染,防止生态恶化;⑥建立农业环境自净体系。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

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须从以下方面努力: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探索党组织设置的新模式。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提高乡村干部队伍素质。

3,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关系。

首先必须扩大党内民主。

其次必须动员广大群众的参与,选举出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为保障村民的自治创造良好条件。

4,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严格按照《条例》和《组织法》的要求,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及其它组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领导体系,村委会及其它组织要自觉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迈向富裕目标服务。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美好明天的必由之路。

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乡统筹,坚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发展观。

这一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

三、现新农村建设的状况

(一)新农村代表屯

1)对河村的塘进屯。

走进柳城县凤山镇对河村塘进屯,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村容:

崭新的篮球场、拔地而起的栋栋楼房…在一栋楼房旁,树影婆娑,树下石凳上的几个老人正围着石桌聊天、打牌,其乐融融。

目前,塘进屯的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沼气池,用上了环保清洁的沼气;推广"养殖(养猪、养蚕)—沼

2)头塘村茂林屯,经国家扶持新农村建设。

如今全屯有39幢别墅式的住宅楼房,总占地32010平方米。

每幢占地面积224平方米。

每家都建有沼气池和卫生厕所。

水、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篮球场、乒乓球桌,文化活动室、会议室等已于2004年基本完善,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示范村屯。

05年该村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称号。

(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政府每年都要为老百姓的经济、环境、水源、交通等。

逐年一个个的完善。

政府都会定时的派些科技人员下乡指导对农民的种植、养殖、机械化生产等技术的培训。

在可以大大的提高农民们的技术水平,让农民没有都会有更好的收获。

从2004年起政府每两年都会有一个指标为村里修建水泥路的资金扶持,每两年对一个还没有篮球场村委修建个新篮球场。

就目前来看,凤山镇的沼气池、垃圾池已经覆盖了每一个村。

使得以前全村到处是牛粪到处是垃圾的现象,如今变得干净了许多。

水泥路进村已经不在什么神话了,已经是随处可见了。

打井修建水塔工程基本上每个村都得到了完善,不在担心饮用水的问题。

随着饮用水得到了解决后,今年已经开始动工修建水榘,修建基根路,实现地头通水,田头通车。

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全部完工。

这样农田的灌溉也得到了保障,农作是效率也将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农民的财政补贴:

现在农民种田不但不用交税,还有政府补贴。

(自写)

四、农业发展

近年来,二、经济特色以科技为龙头、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是凤山镇发展经济的原则。

在这原则指导下,凤山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独具特色。

如建立桑蚕基地,推行公司凤山镇采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使桑蚕生产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建立塘头二塘莲藕、茨菇基地,对河西瓜基地加大了基地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百头奶牛示范基地,提高奶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经济效益。

基地的建立,增强了实力,扩大了知名度,打出了品牌:

“云片糕”是风山镇历史悠久的名特优食品,2000年参加香港的农副产品展销会受到青睐,茂林马蹄、头二塘莲藕,茨菇是风山的名优土特产,在区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多年来,风山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除注重发展“三高”农业和保持名优特产的品质外,还加强对名优特产的宣传力度。

这就是凤山镇近年来发展经济的特色——品牌经济。

三、农业特色近年来风山镇着力发展“三高”农业如桑蚕生产,瓜果生产基地,畜牧水产示范基地等,还结合本镇实际推行“稻一菜一菜”,“稻一稻一菜”,“瓜一菜~菜”“瓜一瓜一菜”的耕种模式。

实施“吨粮田”,“吨糖田”和“万元田”,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培植龙头产业和龙头产品,逐渐形成“生产、加工、经营、销售”一体化,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参考

五、旅游业的发展

凤山八景:

渔翁撒网、铜磬旋螺、合浦秋波、古潭应丹、乌峦峭壁、青风晴霞、鸾州渔火、牛扼樵歌以及睡美、鸾山水美等景点,形成了以开山寺为中心的旅游佳处,吸引了众多区内外游客。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传说是观音诞辰,开山寺将这天定为庙会,仅这一天,从各地赶来赴庙会的善男信女和群众就达5万至6万人,热闹非凡。

目前,市、县旅游部门已着手开发凤山旅游资源。

六、参考文献

柳城新闻网、凤山农业网、XX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