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579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docx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docx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

张渭毅北京大学中文系

内容提要:

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是音韵学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结合音韵学教学实践,把古反切折合成今音的规律总结为4条声调规律、4条声母规律和10条韵母规律,并举例阐释,力图为音韵学初学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捷径。

关 键 词:

反切;折合;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广韵

众所周知,反切是音韵学中最重要的注音法。

有了反切,才有了韵书、字母和韵图,音韵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如果我们认为反切产生于东汉末年,那么,至今反切的发明和运用已经有了近1800年的历史,反切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大体上有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1)反切的起源问题;

  

(2)反切与等韵图的关系;

  (3)反切的整理,包括整理反切的方法,反切所反映的音类、音系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4)反切的改良;

  (5)反切的应用。

  其中,反切的应用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我们学习音韵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掌握反切规律,读出古反切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来,从而解决古书中的注音问题。

  怎样读出古反切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

前修时贤已经做过不少研究,迄今已经发表了不少的专著、工具书和论文。

现将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列举如下:

  

(1)王力,汉语音韵,专著,第三章《反切》,第六章《等韵》,中华书局1963年初版;又收入《王力文集》第5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2)李荣,《广韵》的反切和今音,论文,中国语文1964年4期;

  (3)殷焕先,反切释要,专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

  (4)丁声树编著、李荣参订,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工具书,中华书局1981年新1版;

  (5)林序达,反切概说,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6)许梦麟,反切拼读入门,专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7)唐作藩,音韵学教程,专著,第三章专论《广韵》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初版,2002年修订版;

  (8)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工具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初版,商务印书馆2010年增订本;

  (9)何九盈,古汉语音韵学述要,专著,第二章《反切和韵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初版,中华书局2010年修订版;

  (10)林涛,《广韵》四用手册,唐作藩校订,工具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11)李葆嘉,《广韵》反切今音手册,工具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2)曹先擢、李青梅,《广韵》反切今读手册,工具书,语文出版社2005年;

  (13)鲁国尧、吴葆勤,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韵目今读表,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3期。

  以上论著,虽然内容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在把古反切折合成今音(一般指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下同)及其相关的各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

下面就结合音韵学教学的实践,讲一讲怎样把古代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

要读出古反切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来,首先必须搞清楚反切的原理。

  反切是用两个汉字拼读出另一个汉字的注音方法。

被注音的字叫做被切字,反切由两个字构成,古人直行书写,第一个字叫做反切上字,第二个字叫做反切下字。

在古代韵书、字书和音义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字,某某反;或某字,某某切。

比如被切字“记”这个字,梁朝顾野王所撰的字书《玉篇》残卷:

“记,居意反;”南朝陈陆德明所著的音义书《经典释文》:

“记,纪吏反;”隋朝陆法言所著的韵书《切韵》:

“记,居吏反;”宋陈彭年、丘雍等所撰的韵书《广韵》和宋丁度等所撰的韵书《集韵》:

“记,居吏切。

”这里“反”、“切”两字同义。

  反切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也就是说,反切上字决定被切字的声母,反切下字决定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

因此,反切跟被切字的语音关系是,反切上字的声母跟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跟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很少有例外。

  下面举例的古反切,一般采用《广韵》的反切,《广韵》以外的反切注明出处。

先列出古反切,再列出反切上字、反切下字,最后列出被切字,为了表现古反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关系,用汉语拼音方案注出反切上字的声母、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以及被切字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为方便起见,分别用1,2,3,4标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反切省略“切”字。

下同。

  

  事实上,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古代的语音系统跟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不同,古反切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去拼读,往往不能顺利读出、甚至读不出这个反切所注被切字当初应该拼出的读音来。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古反切上字的声母、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跟被切字的读音关系,我们可以归纳成以下8种情况。

  

(1)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反切上字的声母、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跟被切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一致,可以顺利拼读出被切字的读音来,如:

  

  

所谓折合,就是按照等量关系进行转换。

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就是按照古今字音的演变规律、反切用字(包括上字、下字)和被切字的古今对应关系和古今声、韵、调结合关系的对应规律,把古反切的语音关系合理地转换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关系,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拼读出古反切的读音来。

  古反切和被切字的语音关系,在造反切之初和用反切之时,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可是,随着语音的演变,到了现代汉语,古反切和被切字的语音关系发生了变化,用现代汉语普通话读古反切,就读不出或不能顺利的拼读成古反切当初所注的被切字的读音。

因此,古反切只有经过折合,才能正确拼读出古反切所注被切字的今音来。

  从古到今,古反切和被切字的语音关系不一致的原因,总的说来,可以归结为古今语音的变化,具体说来,可以归纳为以下4条。

  

(1)语音系统发生了变化。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以中古音的代表韵书《广韵》为例,《广韵》音系有清、浊两套声母,浊声母包括全浊声母和次浊声母。

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音系里,全浊声母消失了,一部分次浊声母(疑、于、以、明母[宋人36字母的微母]、日母字的一部分)变为零声母。

如果用现代汉语普通话读《广韵》这些全浊声母、次浊声母,就会出现古反切的今音跟被切字的今音不一致的情形。

又如《广韵》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入声消失了,平声分化为阴平、阳平两类,全浊上声变成去声,入声派入阴平、阳平、上、去四声。

如果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去拼读古反切,一定会出现古反切今音跟被切字今音不一致的情况。

  

(2)反切用字(上字、下字)和被切字的古今对应关系发生了变化。

  

  

  随着古反切用字(上字、下字)和被切字读音的变化,反切跟被切字的语音一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去读,就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如《广韵》庄组声母字,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多数变成卷舌声母zh、ch、sh,少部分变为舌尖前音声母z、c、s,跟今读z、c、s的《广韵》精组声母合流。

如果用现代汉语普通话z、c、s去读《广韵》的庄组声母反切上字,就容易跟今读z、c、s的《广韵》精组声母的反切上字相混,往往得不到被切字的准确读音。

如《广韵》“阻”、“侧”、“邹”、“仄”、“簪”(以上庄母反切上字),“测”、“厕”(以上初母反切上字),“崱”(崇母反切上字),“色”、“所”(以上生母反切上字),俟(俟母反切上字)等11个反切上字,都属于《广韵》庄组声母,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分别读z、c、s,可是拼切出来的古反切所注被切字的声母却今读zh、ch、sh,例如:

  

二、声调规律

  把古反切折合成今音,在声调方面有4条规律。

  

(1)反切下字是平声字,反切上字的清浊决定被切字今读阴平还是阳平。

反切上字是古清声母字,被切字今读阴平;反切上字是古浊声母字,被切字今读阳平。

  反切下字决定被切字的声调。

但是,声调的分化是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的。

中古汉语的声调有平、上、去、入四个,平声不分阴、阳,为平声被切字注音的反切,反切下字既可以是后代的阴平字,也可以是后代的阳平字。

但是,至晚在元朝,随着全浊声母的消失,大都话的平声分化为阴平、阳平,分化的条件是,古属浊声母(包括全浊、次浊声母)的平声字变读阳平,古属清声母(包括全清、次清声母)的平声字变读阴平。

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继承了元代大都话的这个音变事实。

因此,折合下字是平声的古反切时,如果反切上字古读浊声母,被切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阳平;如果反切上字古读清声母,被切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阴平。

下面细分四种情况,分别举例。

为方便起见,反切省略“切”字,《广韵》反切和被切字之间用分隔号隔开,用拼音注今音,分别用1,2,3,4标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下同。

  第一种情况,反切上字是古清声母字,反切下字今读阴平,被切字今读阴平:

  当丁 ding1 都甘——担dan1 多官——端duan1 古冬——攻gong1

  素姑——苏su1 呼光——荒huang1 苦刀——尻kao1 苦官——宽kuan1

  第二种情况,反切上字是古清声母字,反切下字今读阳平,被切字今读阴平:

  苦寒——看kan1 息林——心xin1 九鱼——居ju1 口含——龛kan1

  去羊——羌qiang1 他红——通tong1 乌玄——渊yuan1 苏来——鳃sai1

  第三种情况,反切上字是古浊声母字(包括全浊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反切下字今读阳平,被切字今读阳平:

  力求——刘liu2 莫郎——茫mang2 那含——南nan2 如乘——仍reng2

  胡郎——航hang2 渠遥——翘qiao2 徒红——同tong2 巨良——强qiang2

  第四种情况,反切上字是古浊声母字(包括全浊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反切下字今读阴平,被切字今读阳平:

  鲁刀——劳lao2 莫经——冥ming2 奴低——泥ni2 如招——饶rao2

  胡安——寒han2 渠京——擎qing2 徒甘——谈tan2 蒲奔——盆pen2

  

(2)反切上字是古全浊声母字,反切下字是上声字,被切字今变读去声。

反过来,反切下字是古全浊声母的上声字,今变读去声,如果反切上字不是古全浊声母字,被切字仍读上声。

  大约从唐末起,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开始变作去声,次浊声母和清声母的上声字,没有变读为去声,仍然读上声。

古全浊声母的反切上字跟读上声的反切下字拼合,被切字变读去声,现代汉语普通话继承了这个音变事实,如:

  胡讲——项xiang4 侯古——户hu4 昨早——皂zao4 昨宰——在zai4

  徒礼——弟di4 徐吕——叙xu4 直陇——重zhong4 直主——柱zhu4

  常枕——甚shen4 慈忍——尽jin4 慈庾——聚ju4 徂果——坐zuo4

  平表——蔗biao4 胡果——祸huo4 胡本——混hun4 胡口——厚hou4

  其九——舅jiu4 其两——勥jiang4 其谨——近jin4 其吕 ju4

  时忍——肾shen4 徒古——杜du4 徒敢——噉 dan4 徒感——禫dan4

  徒果——堕duo4 直几——雉zhi4 直里——峙zhi4 时止——市shi4

反切上字是古清声母(包括全清、次清声母)的字和次浊声母字,反切下字是古全浊声母的上声字,虽然反切下字后来变作去声,但是因为反切上字不是全浊声母字,不符合被切字变读去声的声母条件,当初被切字被注音之时,它的声调跟反切下字的声调都属于上声,所以,被切字今仍然读上声。

  据此,古清声母和次浊声母的字作反切上字,今读去声的古全浊上声字作反切下字,被切字今不读去声,应该读上声。

这一点很容易搞错,初学者要特别注意。

如:

  公户——古gu3 康杜——苦ku3 呼晧——好hao3 空旱——侃kan3

  博抱——宝bao3 昌善——阐chan3 尺氏——侈chi3 初限——羼chan3

  都晧——倒dao3 古旱——笴gan3 古限——简jian3 呼后——吼hou3

  呼罪——悔hui3 苦骇——楷kai3 苦浩——考kao3 苦 口 kou3

  他浩——讨tao3 良士——里li3 亥——乃nai3 莫下——马ma3

  户晧——老lao3 莫旱——满man3 莫杏——猛meng3 奴晧——脑nao3

  奴罪——馁nei3 女氏——旎ni3 匹婢——庀pi3 普幸——皏peng3

  人善——燃ran3 如亥——疓nai3 如甚——荏ren3 鱼 语yu3

  於骇——唉ai3 于纪——矣yi3 乌后——呕ou3 武道——媢mao3

  以上反切下字“户”、“杜”、“晧”、“旱”、“士”、“亥”、“下”、“浩”、“巨”、“杏”、“纪”、“罪”、“氏”、“甚”、“限”、“后”等,《广韵》读上声,因为它们是全浊声母字,所以后代变读去声,但是在《广韵》作反切下字属于上声。

以上的反切上字“公”、“康”、“呼”、“空”、“他”、“苦”、“初”、“乌”、“於”、“呼”、“都”、“普”等在《广韵》是清声母,“良”、“奴”、“女”、“莫”、“如”、“人”、“鱼”、“于”、“武”等字在《广韵》是次浊声母,都不是全浊声母字,它们作《广韵》的反切上字,跟以上读上声的反切下字结合,因为不满足全浊上声变去声的条件,所以被切字后代不变去声,仍然读上声。

  下面我们以《广韵》全浊声母为纲,把《广韵》读全浊声母上声(简称全浊上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变读去声的反切下字列举出来,共计55字,如下:

  並母:

婢、伴、辨、抱(属宋人36字母的並母),奉、妇、范、犯(属宋人36字母的奉母)

  定母:

动、杜、弟、道、簟

  澄母:

豸、雉、但、篆、兆、丈、朕

  群母:

纪、巨、矩

  从母:

罪、在、尽、纂、静、渐

  禅母:

氏、是、视、市、肾、善、甚

  匣母:

项、户、蟹、骇、贿、亥、旱、限、泫、岘、晧、浩、下、杏、幸、涬、后、厚

  初学者要特别注意,《广韵》中的这55个属于全浊声母上声(简称全浊上声)的反切下字,虽然后代变读去声了,但是它们在《广韵》里跟古清声母和古次浊声母的反切上字拼切时,所注的被切字的读音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仍然读作上声,不读去声。

  (3)反切下字是古入声字,反切上字是古全浊声母字,被切字今读阳平。

  自元朝起,在古大都话里,古入声调消失了,古全浊声母的入声字变读阳平调。

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继承了这个音变事实,古全浊声母的入声变为阳平。

  胡葛——曷he2 神蜀——赎shu2 昨木——族 zu2 徒谷——独du2

  其立——及ji2 渠列——杰jie2 徒协——牒die2 户括——活huo2

  常列——折she2 常石shi2 除力——直zhi2 胡狄——檄xi2

  胡结——缬xie2 疾叶——捷jie2 巨乙——姞ji2 情雪——绝jue2

  秦力——堲ji2 渠力——极ji2 渠玉——局ju2 是执——十shi2

  (4)反切下字是古入声字,反切上字是古次浊声母字,被切字今读去声。

  自元朝起,古大都话里,古次浊声母的入声字变读去声,现代汉语普通话继承了这个音变事实。

  人质——日 ri4 卢则——勒le4 余律——欲 yu4 莫勃——没mo4

  奴荅——纳 na4 女力——匿ni4 莫结——蔑mie4 鱼厥——月yue4

  尼质——暱ni4 离灼——略lüie4 力质——栗li4 力竹——戮lu4

  良涉——猎lie4 林直——力li4 卢各——落luo4 美笔——密mi4

  弥毕——蜜mi4 莫狄——觅mi4 莫拨——末mo4 尼辙——聂nie4

怎样辨认反切上字的清、浊呢?

或者说,怎样辨别哪些反切上字是古清声母字,哪些反切上字是古浊声母(包括全浊声母和次浊声母)字呢?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所操的方言是吴语、老湘语等,这些方言保留着古全浊声母、次浊声母,利用自己的方言就可以分辨反切上字的清、浊。

而对于那些来自没有古全浊声母的方言区的初学者而言,利用《广韵》声母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的对应规律,有四个简便的办法可以辨别大多数古浊声母的反切上字,也可以看作4条规则。

  规则一:

现代汉语普通话里,除了m、n、l、r和零声母的字以外,声母送气的、声调读阳平的塞音、塞擦音反切上字和读阳平的擦音反切上字,一般来自中古的全浊声母字。

  《广韵》有472个反切上字,其中138个反切上字,代表10个全浊声母。

记住此规则,可以掌握近一半的古读全浊声母的反切上字,这些今读阳平的反切上字有67个,如下:

  並母12个:

蒲、裴、皮、毗、平、便(以上属于宋 36字母的並母),扶、符、房、防、浮、冯(以上属于宋人36字母的奉母);

  定母5个:

徒、唐、同、陀、堂;

  澄母4个:

除、持、迟、驰;

  群母7个:

渠、其、求、奇、衢、强、狂;

  从母7个:

徂、才、藏、前、慈、秦、情;

  邪母7个:

徐、祥、详、辝、辞、随、旬;

  崇母8个:

锄、

  船母4个:

食、神、实、乘;

  禅母8个:

时、常、承、植、殖、臣、尝、成;

  匣母5个:

胡、侯、何、黄、怀。

  规则二:

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是m、n、l、r和读阳平的零声母字,以及读er音节的字,一般来自古次浊声母字,据此可以轻易分辨《广韵》大多数次浊声母的反切上字,有以下3个要点:

  第一,今读m、n、l、r声母的反切上字,分别属于《广韵》的明母、泥母、来母和日母的反切上字,都是中古次浊声母字,例如:

  1)今读m的明母反切上字有:

莫、模、谟、慕、母、摸、弥、明、绵。

  2)今读n的泥母反切上字有:

奴、乃、那、诺、内、妳(以上属于宋人36字母泥母),女、尼、拏、秾(以上属于宋人36字母娘母)。

  3)今读l的来母反切上字,如:

卢、力、郎、良、落、吕、鲁、里、来、林、洛、勒等。

  4)今读r的来母反切上字有:

如、人、汝、仍、儒。

  第二,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阳平的零声母字,来自中古的次浊声母字,《广韵》分别属于明母、疑母、于母、以母和部分日母,在《广韵》里,这些声母不是零声母。

因此,《广韵》的反切上字中,那些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读阳平的零声母字,分别代表《广韵》的次浊声母明、疑、于(喻三)和以母(喻四),分别举例如下:

  1)《广韵》明母(宋人36字母微母)反切上字,如:

亡、无、文。

  2)《广韵》疑母反切上字,如:

吾、鱼、宜、研、吴、俄、虞、疑、愚。

  注意:

“牛”、“拟”两字作反切上字,今声母虽读n,但在《广韵》中属于疑母。

“牛”、“拟”作反切上字,被切字的声母今读零声母,如:

牛具——遇yu4,牛谨——听yin3,牛倨——御yu4,拟皆——娾ai2等。

  3)《广韵》于母(喻三)反切上字,如:

于、王、为、云、雲、筠、韦。

  注意:

“荣”字作反切上字,今声母虽读r,但《广韵》是于母。

“荣”字作反切上字,被切字的声母今读零声母,如:

荣美——洧wei3。

  4)《广韵》以母(喻四)反切上字,如:

羊、余、餘、夷、予、营、移。

  第三,现代汉语普通话读er音节的零声母字,一律来自《广韵》的日母字。

因此,今读er音节的《广韵》反切上字,都代表日母,如:

而、儿、耳。

  “而”、“耳”作反切上字,被切字的今读声母大多为r,如:

而主——乳ru3,耳由——柔rou2,而容——容rong2,而振——刃ren4,而锐——芮rui4,而琰——冉ran3,而陇——冗rong3等。

  规则三:

凡是现代汉语普通话读上声的字,一般不是中古全浊声母字,而是来自中古清声母(包括全清声母和次清声母)字或次浊声母字。

据此,《广韵》反切上字中今读上声的字,不属于全浊声母。

  规则四:

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阴平的字,一般不是中古浊声母(包括全浊声母和次浊声母)字,而是来自中古清声母(包括全清声母和次清声母)的字。

三、声母规律

  把古反切折合成今音,声母方面的规律有4条。

  

(1)反切下字是古平声字,反切上字是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字,被切字声母的今读要送气;反切下字是古仄声字,反切上字是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字,被切字声母的今读不送气。

总结为两句话:

下字平声,上字读古全浊声母,被切字今读送气声母字;下字仄声,上字读古全浊声母,被切字今读不送气声母字。

  我们知道,中古的平声,后来分化为阴平、阳平。

因此,反切下字读平声,不管今读阴平还是阳平,反切上字如果是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字,那么被切字今读送气声母字。

  中古的仄声字,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古上声、去声仍然是仄声,古入声则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即所谓“入派四声”。

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派入今读上声、去声的古入声字,仍然为仄声,比较容易判断。

而派入今读阴平、阳平的古入声字,往往被初学者误断为古平声字,把古反切折合成今音时,在被切字声母是否送气方面容易发生错误。

  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时,以上所述可以具体归纳为四种情况,分别举例如下。

  第一种情况,反切下字今读阴平或阳平,反切上字是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字,被切字今读送气塞音、塞擦音声母字,如(反切后括注《广韵》的声母,下同):

  徂尊(从)——存cun2 度侯(定)——tou2 是征(禅)——成cheng2

  疾盈(从)——情qing2 巨娇(群)——乔qiao2 蒲巴(並)——爬pa2

  渠幽(群)——虯qiu2 锄针(崇)——岑cen2 士尤(崇)——愁chou2

  徒登(定)——腾teng2 徒年(定)——tian2 直深(澄)——沈 chen2

  第二种情况,反切下字今读上声或去声,反切上字是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字,被切字今读不送气塞音、塞擦音声母字,如:

  持遇(澄)——住zhu4 锄祐(崇)—— zhou4 疾亮(从)——匠jiang4

  巨救(群)——旧iiu4 薄故(並)——步bu4 毗义(並)——避bi4

  其辇(群)——件jian4 渠运(群)——郡jun4 慈夜(从)——褯jie4

  床据(船)—— zhu4 徒耐(定)——代dai4 直照(澄)—— zhao4

  第三种情况,反切下字今读阴平,但是来自《广韵》的入声,反切上字是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字,被切字今读不送气塞音、塞擦音声母字,且声调今读阳平,如:

  蒲八(並)——拔ba2 秦悉(从)——疾ji2 蒲拨(並)——钹bo2

  才割(从)——

  根据上文第三条声调规律,以上被切字的声调今读阳平。

  第四种情况,反切下字今读阳平,但是来自《广韵》的入声,反切上字是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字,被切字今读不送气塞音、塞擦音声母字,且声调今读阳平,如:

  在爵(从)——嚼jue2 徒协(定)——牒die2 徒活(定)——夺duo2

  昨结(从)——截jie2 蒲结(並)——蹩bie2 渠竹(群)——鞠ju2

  根据上文第三条声调规律,以上被切字的声调今读阳平。

  初学者怎样辨别这类今读阴平、阳平的古入声反切下字呢?

大而言之,初学者怎样分辨《广韵》的入声字?

如果初学者所操的方言里有入声,自然可以轻易辨别。

对于那些方言里没有入声的初学者来说,根据《广韵》入声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可以总结为5条简单的规则,据此可以分辨绝大多数《广韵》的入声字:

  规则一:

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声母读b、d、g、j、zh、z的阳平字,一般来自《广韵》的入声。

  规则二:

现代汉语普通话里,zhuo、chuo、shuo、ruo,za、ca、sa、fa,bie、pie、mie、die、tie、nie、lie 15个音节,都来自《广韵》的入声韵,当然,这些音节的阴平、阳平调,也都来自《广韵》的入声。

  规则三:

现代汉语普通话里,üe韵母的字,除了“瘸”、“靴”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