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467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docx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docx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学情分析:

备教材: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备学生:

小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教师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

教师首先要范读课文,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再指导学生读通顺。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最后达到背诵。

备教师:

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更不必讲古汉语知识。

重点词句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学弈》

一、引读“单元导语”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

学习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通过前几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地读书作文,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回忆导入,读懂题目

1.回忆总结,引导学法。

我们以前学过哪几则文言文?

对于学习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文章说明的道理”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2.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文言文两则》是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这节课学习第一则文言文《学弈》。

3.结合注释①,了解孟子其人和《孟子》一书,“学弈”的意思即是学习下棋。

三、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1.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

2.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范读。

语速较慢,便于边读边思考;停顿恰当,意思表达才清楚。

(2)再读课文,解决难读的语句。

例如: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需要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后读好停顿,并引导学生明白“理解了意思就容易读好停顿”的方法。

另外,“缴”和“为”是多音字,要注意读准在文中的字音。

3.领读课文,提升能力。

老师领读后,学生再齐读、自由读、抽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解决学生文言文难读通顺的困难。

四、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1.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同学讨论。

2.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如,“通国之善弈者也”一句是什么意思?

结合注释①已经知道“弈”的意思是下棋;结合注释③知道“通国”的意思是全国。

“善弈者”,揣摩“善”是“善于”“擅长”的意思,“善弈者”的意思就是非常擅长下棋的人,句子的意思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3.交流分享,理解大意。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4.有感情朗读。

理解课文内容后,先自由练读,再抽读评价,最后齐读,读出情感。

五、领悟道理,练习背诵

1.领悟道理。

我们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或者三心二意。

2.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提出背诵方法的建议,如,边读边理解边背诵,熟读成诵,同桌合作互相提醒着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一、引题、释题

   1、两个辛字中间加上什么分别可构成一个怎样的字?

   2、区分“分辩”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课题,生读课题,释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课前预习课文。

能说一说读古文的感觉吗?

  2、想听老师读读吗?

师范读,提出倾听要求(课件出示原文)

  3、听懂些什么吗?

(从读法上)

  4、教师领读,(课件出示有停顿提示的原文)

  5、学生自由练读,选择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师随机点拨]全班大声齐读课文。

  6、读通顺后,解决刚才学生读古文时困难中难读这一点,学生提出解决办法老师并相机板书。

三、质疑,指导学法

  1、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会怎样?

”而通过刚才咱们那么几遍的读,你知道他们在辩论太阳的什么呢?

你是怎么读懂的?

  2、让学生区分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之处,从而总结出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师板书)。

  3、让学生总结出完成学习目标所要采用的方法,更进一步指明如何学习文言文。

四、精读课文,解疑全文

  1、学习第一段,由学生说出整句话的含义,重点让学生理解“游”字。

  2、让学生区分两小儿,由此引出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学习第二小节。

   ⑴ 从“也”字入手,指导学生朗读。

   ⑵ 学生释意,老师随机板书。

  3、小结,让学生明白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就是太阳的远和近。

  4、合作学习三、四小节:

   ⑴ 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划出两小儿辩论太阳远近各自的理由。

   ⑵ 小组间练习朗读,采用你读他译,他读你译的方式(师生进行评价)

   ⑶ 重点学习“探汤”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古今两义,课件出示“孟”和“盖”的图片,并指导“孟”的书写,理解句意后指导朗读。

   ⑷ 课件出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两句话。

让学生找出两句类同之处,(从句式上,内容上)指导学生读出反问,自信的语气,并小结出两小儿各自的理由(远小近大,近热远凉)师板书让学生达成背诵的效果。

  5、学习最后一小节:

   ⑴ 这时候两小孩子问孔子,孔先生,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说的对呀?

孔子能判断吗?

能决断吗?

古文怎么说

   ⑵ 解释“熟为汝多知乎?

”孰是什么?

为是什么?

汝是什么?

多知又是什么?

连起来就是?

   ⑶ 学生试背这两句话,并提出两小儿说这句话时态度怎么样?

五、研读课文,读后明理

1、让学生重点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态度:

   ⑴ 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明白太阳离我们远近的有关科学知识,并让学生当堂概括。

   ⑵ 学生提供孔子的资料,老师对孔子进行评价。

   ⑶ 师生互动后课件出示孔子说过的话,让学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实就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

   ⑷ 让学生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笑,是在笑什么?

并指导朗读。

  2、拓展延伸,让学生书写感想,学习孔子实事求是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六、交流学法,诵读全文

  1、同学们我们初读古文收获就如此之大,从这篇古文中,让我们认识到学古文其实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过论交流明道理”(课件出示)

  2、生读课件内容。

3、师小结后,全班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全文,结束课文。

七、课后扩展

  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

【板书设计】

一人 → 专心致志 → 成功  条件一样

  学弈

一人 → 一心二用 → 失败  态度不同

      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

 

2、匆 匆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28日。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

课文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能给人一定的思想启迪。

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适合积累背诵。

备教师:

这篇课文作为教师应该非常熟悉,因为它选入在普通话测试的材料中。

但是教师的感悟却不一定深刻,故要细细阅读,走进文本,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备学生:

由于学生的年龄限制,对时间的匆匆不是很有感触,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定位时,教师要做充分的考虑。

学情分析:

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感受语言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使学生懂得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感受语言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真切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使学生懂得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预设

二次备课

一、背诵诗歌,导入新课

青青园中葵……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散文,看老师写课题。

“匆匆”是什么意思?

(急急忙忙的样子。

)我们常用匆匆来形容什么?

课文用匆匆形容什么?

是啊!

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回“匆匆”。

而且是一去不复返。

时间到底到那里去了呢?

让我们走进作家朱自清的《匆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旨在营造一种意境。

2、学生自读课文,力求读熟。

3、指名分段读课文,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时间的匆匆。

读着读着,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画出句子,即时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抓住语段,体会时间的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些什么的画面?

从这些画面你感受到什么?

(自然景物很美;这组排比说明这些事物有去有来;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2)问句。

他在问谁?

从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无奈、惋惜)简介作者。

(花有重开日,我们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形成对比,感叹时间一去不返)。

(3)指导进行个性化朗读。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交流读书感受。

画出表示数量的词语。

分别指什么的数量?

两个数字在什么内在的联系?

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日子的渺小,消逝得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2)所以当他想着这些,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查字典理解“头涔涔”“泪潸潸”

  作者为什么会“头涔涔而泪潸潸”?

作者简介1:

此时的朱自清已经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并在文坛小有名气。

从这"头涔涔而泪潸潸"你知道了什么?

第三自然段(文字略)

(1)合作朗读这一段。

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同桌合作。

(2)作者列举了什么来回答这无形的时间问题?

(日常生活、太阳)

(3)日常生活,我们还做什么?

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

时间就在这琐碎的日常生活的不经意间来去匆匆。

(4)读写太阳的句子,圈出你认为用得好字。

这些字让你感受到什么?

读出这种感觉。

(5)我掩着面叹息,唉,(         )。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1)这个句子把日子比作什么?

这样的比喻让你感受到什么?

(2)指导朗读。

(3)反复朗读这四个连续的问句。

你发现了什么?

(4)作者简介2:

我们一起来看作者留下的人生的痕迹。

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

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春》《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诗集《雪朝》

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

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

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散文集》《朱自清诗文集》

(5)再读这四个问句,读出感受。

四、整体回归,小结课文。

1、梳理所有问句。

借这些问句,师生合作串读全文。

2、最后的问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五、摘抄你喜欢的句子,背诵课文。

六、拓展背诵积累。

1、关于珍惜时间的诗、格言还有许多,你能背出一、二句吗?

2、朗读背诵《明日歌》

3、桃花心木

备教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

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备教师:

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如,种树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

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

桃花心木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围绕这些问题学习理解具体语句,对种树人的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的描写和作者听了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受到感动的部分,进行深入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探究种树人奇怪做法的原因。

在探究中使学生逐步体会其中的道理,受到启示,获得人生感悟。

备学生:

可以从以前学过的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导入,让学生回忆这些课文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预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教师及时补充介绍:

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

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

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学生可能会问:

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

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

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

教师板书:

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

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思考:

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

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

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

种树人的做法:

(1)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

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2)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3)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

(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也可以问:

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

学生答问的要点是:

(1)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

(2)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

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

(3)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

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理解要点如下:

(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

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

(2)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

(3)逆向思考:

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

7.思考: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

8.教师小结:

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

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

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它们会想些什么呢?

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

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1)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2)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3)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

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

2.借物喻人:

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

4、顶碗少年

备教材: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文章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

 

(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表现顶碗表演动作的高难度;

 

(2)具体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

 (3)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不仅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

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

备教师:

1、要把对学生的设问细化,比如可以问“少年在第一次表演失败后的反应如何,抓住表现少年动作、神态的词语去理解。

”此外,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些关键词到底有几个,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把握清楚。

2、教学目标一定要围绕课后习题展开。

要是不能对课后习题进行很好的审视,就会做一些无用功。

因为学生理应理解的情感目标没有达成,一味地凭空抒情不免显得有些牵强。

3、学生汇报朗读时如果没有读到位,可以让他们先说体会,如果理解到位后再去读,或者可以让读到位的同学范读。

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来练习学生的朗读。

备学生:

学生在生活中有过一定的失败体验,课前又做过相关调查,掌握了有关资料,很可能与顶碗少年在某些地方产生共鸣,容易激发起学生向顶碗少年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热情。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学习“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3、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预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这是作者赵丽宏回忆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

一个表演杂技的顶碗少年那一夜的表演,为什么会使他常常想起?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顶碗少年》这篇课文,就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初步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

2.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第一部分:

(1—5)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

(6—7)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一部分

  思考:

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

最后怎样了?

(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学习

  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三、学习第一部分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

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

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

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出示: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下,嘴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