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6788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docx

《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docx

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

浙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类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7、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

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4、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16(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

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5、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6、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7、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8、(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9、(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0、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11(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12(凹透镜)有(缩小)作用;能使光线(发散);不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13、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14、(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15、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16、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17、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18、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19、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第三单元《电和磁》

*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3、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4、只能使用(电池)实验,不能从插座接电。

*5、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7、常见的导体有:

各种金属(金、银、铜、铁、铝等);酸、碱、盐的水溶液(硫酸、盐酸等);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盐水;湿木头

*8、常见的绝缘体有:

塑料(塑料梳子);橡胶(橡皮);玻璃;陶瓷;干燥的木头;木铅笔等。

*9、避免触电的方法有:

(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10、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线是否连着。

利用这个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1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时,小灯泡不亮——电路不通;小灯泡亮了——电路通了;小灯泡变暗了——电路通了,但增加了用电器;小灯泡变亮了——增加了电池。

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可以看清楚。

2、微生物是(荷兰)国的(列文虎克)发现的。

3、动植物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都有微生物。

5、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7、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是(杆菌)、(球菌)、(螺旋菌)。

7、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变质)。

8、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对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生产腐殖质)、(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和产药品的生物塑料)、(帮助人消化)等,但也有这的不利之处,不利之处有(会引发和传播疾病)、(使食物腐败变质)等。

10、“脓”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11、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方法有(保证食物新鲜)、(及时加工食品)、(缩短存放时间)、(妥善保存)等。

12、食物或其他物品在(潮湿)的(温暖)的条件下很容易发霉。

13、细胞是(英)国的(胡克)最早发现的。

14、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等。

15、青霉菌是(英)国的(弗莱明)发现的。

青霉菌分泌出来的物质称为(青霉素)。

16、我们人类可以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17、生物体的生长了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8、细胞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是(细胞分裂)。

二、判断题。

1、捂住鼻子打喷嚏可以减少病毒和致病细菌的传播。

()2、细菌不会制造食物,也不需要“吃”食物。

()3、自制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4、我们人类的嘴巴很干净,没有任何细菌。

()5、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7、细胞体都是非常小的,都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8、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1、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天圆地方)的猜想。

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锅);地像(方形棋盘),是(平)的。

2、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

(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形状。

4、1519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

5、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6、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9、地球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地球赤道半径约是(6000)千米。

7、1961年,人类第一次登上太空,遥望地球、观瞻地球的宇航员是(苏联)的(尤里?

加加林)。

8、2003年,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9、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14)千米。

10、人类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来猜测地球内部。

11、人类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

12、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13、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

14、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而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

15、1976年,在我国(唐山)发生了一次7.6级的大地震,使那一带人们伤亡惨重,损失很大。

16、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是(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发明的。

17、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山脉,最高的山峰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4)米。

18、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沈括,晚年有一部著作《梦溪笔谈》。

书中阐述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19、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

20、风蚀石是(受风对岩石的作用)形成的。

21、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22、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由叫做侵蚀。

23、森林的价值有:

(出售)、(释放氧气)、(防止空气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地肥力)、(为鸟兽提供庇护所)。

二、选择题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

(1)地壳

(2)地幔(3)地核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1)大海

(2)湖泊(3)山地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1)地下温度太高

(2)地壳的运动(3)人类的活动4.地球的内部温度(),压力大,那里有炽热的岩浆.

(1)低

(2)高(3)与地表一样5.地球的表面有()的面积被水覆盖.

(1)1/3

(2)1/6(3)2/3

6.我们家乡的地形是()

(1)山地

(2)丘陵(3)平原7.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1)哥白尼

(2)布鲁诺(3)麦哲伦二、连线题(下面的地表现象是什么力量形成的)

风蚀石海边礁石石林山湖口

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强风的作用三、情景解答题

1.小红在路边捡了一块小砖块,用镊子夹着在家里的炉灶上加热,然后再放到冷水里,反复做了几次,小砖块会();在大自然里,大岩石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是()现象。

2.小明的家住十二楼,一天傍晚小明和爸爸妈妈正在客厅吃晚饭,突然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家里悬挂的家具也摇晃起来了,请问这可能发生了什么,小明一家该怎样保护自己,

科学第三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A、水分B、空气C、水分和空气D、温度2(紫甘蓝水是()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指示剂D、去污剂3(铁在什么地方会生锈()A、绝对无水的空气中B、煮沸过的蒸馏水里C、有氧气、二氧化碳和盐的水里D、浸泡在植物油里4(洗衣机洗衣服时,油污去了()A、空气中B、水中C、衣服里面D、衣服外面5(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A、橙子B、西红柿C、肥皂水D、桃子6(铁钉放到哪儿不容易生锈()A墙角B月球上C水里D盒子里

7(下列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B滴水成冰C水流成河D聚沙成塔8(纯净的水是()A酸性物质B碱性物质C中性物质

二、判断题

1、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3、铜、铝等许多金属在空气中都会生锈。

()4、不锈钢不容易生锈。

()

5、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

三、连线题

1(水的三态变化把白糖加热到熔化

火柴燃烧

蜡烛熔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铁水变钢锭

生鸡蛋变熟鸡蛋

压扁易拉罐

往澄清的石灰水吹起有新物质的产生

把鸡蛋放入白醋中

馒头发霉

2.污水管喷漆

自行车钢圈电镀

汽车刷沥青

四、情境解答

你发现你家的杜鹃花叶瓣发黄发枯,说明土壤可能偏碱性,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猜想呢,

《探索宇宙》课堂检测单

一、选择题

1、北斗七星指向正南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观星最适宜的地点是()

A、自家阳台上B、热闹的街道上C、空旷的地方3、1609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的是()A、牛顿B、列文虎克C、伽利略

4、下列对太阳的描述哪一句是正确的()A、太阳是恒星B、太阳上没有生命C、太阳围绕地球转5、观星比较适宜的时间是()

A、农历初一到初七B、农历十五C、农历二十三到三十6、月球上第一座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是()A、祖冲之B、万户C、李时珍

二、连线题

请给下列各类航天器连线

东方红1号空间站

神舟5号宇宙飞船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7、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

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1、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3、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4、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16(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

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5、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6、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7、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8、(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9、(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0、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11(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12(凹透镜)有(缩小)作用;能使光线(发散);不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13、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14、(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15、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16、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17、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18、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19、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第三单元《电和磁》

*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3、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4、只能使用(电池)实验,不能从插座接电。

*5、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7、常见的导体有:

各种金属(金、银、铜、铁、铝等);酸、碱、盐的水溶液(硫酸、盐酸等);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盐水;湿木头8、常见的绝缘体有:

塑料(塑料梳子);橡胶(橡皮);玻璃;陶瓷;干燥的木头;木铅笔等。

*9、避免触电的方法有:

(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10、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线是否连着。

利用这个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1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时,小灯泡不亮——电路不通;小灯泡亮了——电路通了;小灯泡变暗了——电路通了,但增加了用电器;小灯泡变亮了——增加了电池。

*12、常见的磁铁有(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条形磁铁)、(菱形磁铁)等。

13、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

*14、磁铁的性质有:

(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15、(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16、用(磁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指南针)。

17、指南针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是因为: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

18、消去缝衣针磁性的方法有:

(用木棒敲)、(在火上烤)、(与大磁铁放在一起)

*19、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磁性黑板)、(磁带)、(磁卡)、(软盘)、(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磁性铅笔盒)等。

*20、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电池)、(导线)、(铁钉)三部分组成。

*21(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是:

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再接通电路。

22、给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2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24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25、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

(都能吸铁)、(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示方向)。

*26、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

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27、电磁铁的应用有:

(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

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10、测肺活量的方法:

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

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

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

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

17、(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18、(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9、保护心脏的方法有:

(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2、做出正确解释,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合理思考。

3、(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4、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5、颜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光的三原色是:

(红)、(绿)、(蓝)。

*6、对发生在吸水纸上颜色分解的解释是:

一些颜色并不是我们所看见的那样,而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7、科学家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

毕达哥拉斯——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柏拉图——看见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