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笔记.docx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
AECT’94定义: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二、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
1.四次教育革命与教育技术
第一次:
专职教师——教师中心第二次:
书写文字和印刷术发明——书本中心第三次:
编班分级教学——课堂中心第四次:
教育技术——教育大众化、终身化、信息化,学习的自主化和创新化
2.美国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视听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视听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来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程序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思想和方法。
(3)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推动了系统理论的整体论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对教学过程系统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思想和方法。
三、教育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1.课堂教学领域
(1)以视听技术为基础的集体教学
(2)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3)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学习
2.远程教学领域
发展历程:
函授教育->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
教学方式:
群体讲授、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3.企业员工培训领域
四、教学媒体概述
1.媒体的定义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和工具。
2.双重含义
(1)承载信息的直接载体,如文字、图像等
(2)传递信息的物质实体,如电视、计算机等
3.教学媒体的定义
在教学活动中,承载、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五、教学媒体分类与特点
1.视觉教学媒体
特点:
提供形式多样,质量较高的视觉画面,教师自由控制。
2.听觉教学媒体
特点:
听觉教学媒体可提供声音的真实感受,创设教学气氛。
3.视听觉教学媒体
特点:
视听觉媒体具有同时发挥视觉与听觉感官接受信息的功能。
4.交互型教学媒体
特点:
可存储丰富的教学信息,而且能快速地进行处理、检索和提取,大大提高了教师与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
5.综合型教学媒体
六、视听教学理论经验之塔理论
说明:
(1)最底层的经验,是具体经验,越往上越抽象。
——这不意味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段,或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3)不能只满足于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
(4)在学校中,应用教学工具,使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5)如果把具体的直接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视了教育的普遍化,则是很危险的。
七、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标准化
(2)有利于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有利于实施个别化学习
(5)有利于开展特殊教育
(6)有利于探索和实现不同教学模式
八、教学媒体的编制要求
(1)共同经验原理
(2)抽象层次原理(3)重复作用原理
(4)信息来源原理(5)最小代价原理
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1.多媒体技术定义:
能够综合处理多种媒体(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且使信息之间建立逻辑关系,集成为一个交互性系统的技术。
主要特征是:
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2.超媒体技术
超文本技术是通过“热文字”来实现多媒体软件中相关页面的互联.
3.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虚拟现实世界的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各学科课程融合,以帮助学生增强对学习内容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效率和效益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十、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层次
(1)以知识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全方位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十一.教育技术与教学
一、关于学习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理论)
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即某情境仅能引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
强化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学习有三条定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特点:
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
重视外显行为的研究.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布鲁纳
观点: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运用已有经验和新的信息发生同化或顺应作用。
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主张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教师最好不要给学生现成的结论。
(2)信息加工理论
代表人:
加涅
重视学习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皮亚杰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协作活动和意义建构获得的。
学习的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强调:
世界是客观的,但人的认识是主观的,人对于世界的解释是依赖个人经验的。
(4)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
美国班杜拉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尤其是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不必事事亲身经历来获得直接经验,而是可以通过观察获取替代性的间接经验,所以这种学习称为观察学习。
一个完整的观察学习由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即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等。
基本观点:
☐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人的心智、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外界刺激)所以,强调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
☐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参加实际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改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经验。
二、关于教学
1.多元智能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该理论指出,人的智力有8种:
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突出贡献
第一,强调了智能的多元性。
第二,突出了智能的差异性。
第三,提出了智能的文化性。
第四,揭示了智能的发展性。
基本观点:
(1)每个人都具备所有至少八项智能。
(2)大多数人可以使每项智能达到很高的水准。
如果给以适当的鼓励、培养和指导,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能力使七项智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3)解决问题需要多种智能组合。
(4)每一项智能都有多种表现形式。
例如音乐智能包含了演奏、歌唱、写谱、指挥、批评与鉴赏等次类智能,所以一个人可能歌唱得不好却很会作曲,不会演奏却善于批评与鉴赏。
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
a教学目标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
b教学是为理解而“教”
c教学的评价功能、主体、内容、方式、过程等应显示其多元化
2.“四大支柱”教育理论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3.素质教育理论
三发展: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面发展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两重心:
素质教育的重点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一句话:
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受过充分的教育,具有广博的知识
☐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教学过程优化理论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教学的实际,教师制定或选择这样一个最佳的方案,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取得最好的效果。
四、关于教师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维度1:
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
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应用与创新意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对信息的兴趣与态度等。
维度2:
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
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的检索、加工与表达,信息安全与评价等。
维度3:
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维度4:
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
包括与信息利用及传播有关的道德、法律、人文关怀等。
第2章现代教学环境
一、校园网的主要功能
1.教学应用方面
(1)网络教学
(2)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共享(3)实施混合式教学
2.信息化管理方面
(1)网上行政办公
(2)网上教学管理(3)网上招生和网上计费
3.科学研究方面
信息检索、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探讨最新的思想,发表、交流学术观点,交换论文等。
第2节多媒体教室及其教学应用
二、多媒体教室的主要功能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2.直接讲解多媒体计算机上安装的各种程序软件
3.利用展台进行实物展示教学
4.播放录像、VCD、DVD等视频节目进行教学
5.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三.网络教室的类型
1.根据布局划分
1)并列型网络教室2)U字型网络教室3)环型网络教室4)树型网络教室
2.根据连接介质划分
(1)有线网络教室:
优点是信号传输稳定、价格相对便宜,缺点是大量的连接线需要占用一定空间。
目前,大部分网络教室还是有线的。
(2)无线网络教室:
特点是安装工作非常简单,节约了布线空间,且设备可以任意放置,但有时候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使信号传输不太稳定,成本较高。
四.数字化图书馆及其教学应用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
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各项服务中,几乎所有的图书信息都能以数字化形式获得
(二、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征
1.信息存储数字化2.信息组织网络化3.信息利用共享化4.信息提供知识化5.信息服务个性化
(三、数字化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1.师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通道2.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3.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5.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场所
第3章数字化教学资源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概述
1数字化教学资源概念:
用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教学资源。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类型:
一、多媒体素材二、多媒体课件三、网络课程四、电子百科全书五、电子期刊/书籍六、教育网站
3、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工具
(一、素材类工具:
文字工具图片工具声音工具视频工具动画工具
(二、集成类工具:
1演示型课件工具2交互型课件工具3网络型课件工具
(三、程序语言类工具:
1、多媒体编程语言2、网站编程语言
二.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技术形成的影视媒体格式。
三.多媒体课件
(一、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储存、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
(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一、教学性二、科学性三、交互性四、集成性
五、诊断性
(三、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1、资料工具型2、自主学习型3、课堂演示型4、练习测验型
5、模拟实验型6、教学游戏型
(四、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流程
选择课题
教学设计
系统设计
文字稿本编写
制作稿本编写
素材制作
编辑合成
调试打包
试用评价、修改
课件设计
课件制作
修改
应用、推广
封面设计:
主要包括课件标题设计和封面导言的设计
(1)封面导言的作用:
①引导使用者对课件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②引导使用者正确输入必要的信息。
③引导使用者正确使用课件。
④引导使用者自然地进入课件所创设的教学环境中。
⑤引导使用者对课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2)封面导言的主要类型:
①介绍型导言:
简要介绍课件的主要内容
②信息获取型导言:
用于获取有关使用者的信息
③序言型封面导言:
以简单的语言和文字引导使用者进入教学课件所创设的意境和学习环境中,重在创设气氛和激发情感
四.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类型
一、呈现型网络课程
其基本特点是通过网页给学习者提供教学材料和相关教学信息,以及与有关学习资源的链接。
二、异步双向交流型网络课程
除了具有呈现型网络课程的基本特征外,还设计有学习者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练习和测验等进行的异步双向交流教学活动和特定的教学环境。
三、同步双向交流型网络课程
还能够通过网上聊天室、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同步双向交流,开展在线讨论、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
第4章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
一.教学过程设计概述
教学过程设计的内涵
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充分应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系统方法对教学前、教学始、教学中和教学后四个阶段进行全面考虑,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目的是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定义可以看出三大点内容:
1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不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
2系统方法是教学过程设计的重要方法
3教学过程设计的结果是教学方案
二.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
教学系统层次教学过程层次教学产品层次
三.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模式(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
(一)基本要素:
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二)基本模式
1.以教为中心:
教师如何教、如何课备
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
分析学习者的特征
确定教学起点:
哪种难度等级和知识基础上施教
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
设计教的策略
进行形成性评价:
确定达到教学目标程度
2.以学为中心: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
教学目标分析,确定知识主题
情境创设
信息资源的设计与提供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合作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
强化练习设计
3.双主教学过程设计: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四.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内涵
广义:
与传统教学过程设计相对应的/教学环境和使用的资源不同
狭义:
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设计教学情境和发展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案的规划过程与操作程序,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发现,目的是激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通过写作、探究、实践、反思、综合、问题解决等高级思维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
特点:
1强调以真实任务或情境为核心驱动学习
2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3强调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主要致力于问题情境的创设,组织学习活动,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学习资源支持
4强调合作学习和学习资源的利用
5强调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主要依据是电子作品。
6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
7强调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展开
第2节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工作
五.编写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分类
认知学习领域:
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动作技能领域:
模仿理解协调熟练创新
情感学习领域:
接受思考兴趣热爱品格形成
(二)编写教学目标的方法:
1.ABCD方法的基本要求
对象(A)——教学对象
行为(B)——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
条件(C)——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程度(D)——规定行为应达到的程度或标准
2.对象与行为的表述3.条件表述4.标准的表述5。
基本部分与选择部分
六.教学策略的概念: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七.自主学习策略:
(一)支架式教学策略
(二)抛锚式教学策略(三)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八.教学评价的概念: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标准,采用一定手段和方法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
九.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基准划分: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根据评价功能划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方法划分: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根据评价对象划分: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十.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
第5章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概念:
在现代教学环境中,利用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稳定结构形式。
从表面来看,信息化教学模式集中表现在教学环境和知识承载介质的变化,事实上已经引发了更深层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关系的再认识
二.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事件
(一、基本教学事件
1、选题2、组织学习小组3、制定研究计划4、实施研究
5、处理结果,撰写报告6、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二、教师要做好的工作
1、设置探究情景
设置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首先引人入胜的情境需要与现实任务或案例有效结合,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升能力、知识与生活体验等;其次是要考虑将目标、角色、对象、情景、产品(绩效)、标准等要素纳入到情景中去。
2、建立评价标准
通常以量规的形式建立好评价标准。
要注意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性。
3、规划探究活动过程
主要是从时间上安排教学事件及其主要任务,为整个探究活动建立进度框架。
4、提供探究活动范例
为学生提供探究活动范例是使学生深入理解的有效措施。
三.探究型教学模式范例—WebQuest
一、WebQuest简介
主要是在网络环境和教师引导下,以任务驱动和研究为导向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一至三课时完成,其教学目标是获取与整合知识,学习者需要处理大量新信息。
而长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其教学目标是拓展与提炼知识,学习者需要深入分析”知识体”,学会迁移,并能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对知识的理解。
二、WebQuest组成与设计
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
1、导言:
目的是激发学习者探究的兴趣,为学习做准备。
2、任务:
帮助学习者聚焦到他们将要进行的活动上,特别是那些推动所有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的最终表现或成果。
3、过程:
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
4、资源:
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关资源清单,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5、评价:
向学习者描述他们的表现将被怎样评价。
详细说明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个体活动都将有共同的评价等级标准。
6、结论
对学习者通过完成这项活动或课程将会获得的或是学到的东西进行总结。
四.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概念:
CSCL(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Learning)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