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6402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x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x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教学案

一、考纲阐释

最新《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所谓“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对文言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理解”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文言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文言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

“翻译”是指将文言文(语法和表达)转换成现代汉语(语法和表达)。

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当然,考纲规定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给“难易”上画了一道线,生僻、古奥的文章不会出现了,但涉及的范围还是相当大,何况还有文体的不同。

近几年来,论述类、记游类甚至文言小说的出现均说明了这一现象。

所以,这一考点的空间很大,难度也不小。

二、考点透析

本考点是对文言实虚词的理解(包括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等的综合考查。

一般来说,一道翻译题3分左右,译出句子大意得1分,译出一个关键点得1分(这里所说的关键点,往往是一个重要词语特别是活用词语、一个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

鉴于前面已对文言实虚词作过专项阐述,在此只对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和固定结构作重点分析。

(一)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指某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和用法。

即把用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

词类活用的特点是临时性、语境性,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活用义就消失了。

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土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

例如:

“遂王天下”“大楚兴,陈胜王”中,“王”与“天下”相连,“陈胜”与“王”相连,分别构成动宾关系和主谓关系,两个“王”都活用为动词,“称王”的意思。

②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驴不胜怒,蹄之”,“蹄”后跟代词作宾语,在这里是动词,“用蹄子踢”。

③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寓舍”出现在“所”后做动同,“住宿、寓居”的意思。

④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樊於期乃前曰”中“乃”是副词,作状语,于是方位名词“前”就活用成了动词,“走上前”。

⑤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左右欲刃相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刃”“水”都活用为动词,分别为“杀”“游泳”之意。

⑥名词后面带丁介词结构做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厂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军”后省略了介词“于”,“军”活用为动词,“驻扎”的意思。

⑦名词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中间往往省略连词“而”,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于是相如前进缶”巾,“前”和“进”之间省略了连词“而”,这里表示前后相连的两个动作,“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2)名词作状语

①普通名词作状语

a.表示比喻。

例如:

“嫂蛇行匍伏”。

b.表示对人的态度。

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②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

a.表示每一。

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b.表示渐进。

例如: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c.表示往昔。

例如:

“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③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

单纯的方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把这些方位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往”“向”等来理解。

例如: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为“使(让)……”。

例如: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中“王”为使动用法,“使我称王”。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即名词含有对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成“以……为……”“把……当作……”“对……感到……”。

例如: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师”为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2.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例如:

“择善而从之”中“善”意为“好的意见”,“险以远,则至者少”中“险”“远”意为“险峻、距离远的地方”,都成了名词。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例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穷”作动词,“看尽”;“亲贤臣,远小人”中“亲”“远”都作动词,意为“亲近”“疏远”。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后跟宾语时,它就可以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

例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为使动用法,“使……变绿”。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还可以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翻译为“以……为……”“把……当作……”“对……感到……”。

例如:

“渔人甚异之”中“异”为意动用法,“对……感到奇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中“小”为意动用法,“认为……小”。

3.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如果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就使动词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例如: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中“谗”“讥”在句中作宾语,作名词,“诬陷、嘲讽的话”;“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中“捕”受“之”限制,作名词,“搜捕活动”。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的有些动词本来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该动词就作使动用法,且有“使宾语……”的意思。

例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为使动词,“使……活命”。

(二)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主要要求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重点是宾语前置句)四种。

1.判断句

判断句足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末连用的。

例如:

“夺项王足下者,必沛公也”。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邻之厚,君之薄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示判断。

这种形式也比较常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即今之僳然在墓者也。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此亡秦之续耳”。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其中“是”表示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问的“是”的区别。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是,代词,这样)”

(4)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

“予本非文人画士……”

(5)自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

判断句形式总结如下:

(1)”主语+谓语+也”。

(2)“主语+者+谓语+也”。

(3)“主语牛者十谓语”。

(4)“主语+渭语”。

(5)“主语+副词十谓语十(也)”。

(6)“主语+为+宾语”。

(7)“主语+是+宾语”。

2.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文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学于余。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如: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被动句形式总结如下:

(1)“及物动词十于+施事者”。

(2)“为+施事者十及物动词”。

(3)“见+及物动词”。

(4)“为+施事者+所+及物动词”。

(5)“被十(施事者)+及物动词”。

3.省略句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

常见的省略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介词和介词后的宾语。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例如:

“沛公谓张良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2)省略谓语。

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文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

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3)省略宾语。

例如: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之)斗卮酒。

”(省略动词宾语)(《鸿门宴》)“竖子不足与(之)谋!

”(省略动词宾语)(《鸿门宴》)

(4)省略介词。

文言文中介词“于”“以”也常常省略。

例如: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促织》)

4.倒装句

文言文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

其倒装现象主要有: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

(2)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渭语的施动对象。

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

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三种:

①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当渭语部分被否定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

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不余欺”应理解成“不欺余”。

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作渭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例如: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浯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装的现象。

例如: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同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再如:

沛公安在?

(《鸿门宴》)

③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把宾语提到动词之前。

这时“之”“是”便成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其他意义。

例如:

“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

(3)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

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句。

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4)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浯。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位置的成分往往是后置的状语。

例如: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句中“战”后面省略了的介词“于”,②③句中的“于”,三句中“于”后所带的内容都是它们前面动词的状语。

(三)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与实词(包括词组)配合,中间或前后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称之为固定结构或固定句式。

掌握这些固定结构,对准确、快速阅渎翻译文言文有很大帮助。

常见的固定结构有:

(1)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如: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

——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2)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如: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所)不躲避的。

(3)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如: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指南录>后序》)

——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兵,(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4)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

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如: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

(5)如……何,奈……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

①如大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②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西门豹治邺》)

——三老不回来,对他们怎么办?

(6)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如: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

(《师说》)

——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尤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7)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办法”。

例如: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8)不亦……乎,泽为“不也足……吗?

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

(9)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

“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①:

吾终当有以活汝。

(《中山狼传》)

——我总有可以拿来使你活F去的办法。

例②:

军中无以为乐。

(《鸿门宴》)

——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取乐的东西。

(10)庸……乎,泽为“哪……呢?

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1)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如: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2)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如:

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手?

(《记王忠肃公翱事》)

——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3)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如:

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

——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

(14)……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

”“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如:

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5)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个……”;孰若,泽为“哪里比得上”。

例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

(16)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7)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如: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

——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18)与其……孰若(无宁)……,翻译为“与其……。

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冯婉贞》)

——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19)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0)(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

——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1)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例②: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他的妻子说:

“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不能拆开理解。

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最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要擅自意译。

(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即准确、明白、通顺,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要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

具体来说,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将原文翻译出来。

所谓“达”,是指泽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要生动、形象、完美地表现原文的写作风格。

无论是翻译文段还是句子,都要求以直译为主,即要求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可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文言文翻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对关键词语不能正确把握,就很难译出文意。

在翻译时,要学会如何从句中找出关键词;要做到逐字逐句翻译,而不是对整体大意的翻译;要注意对省略内容和特殊句式的理解;要结合全文大意推知句子和词语的意思。

1.准确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词,孤立地看,一词一义的情形很少。

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

然而。

一个同一旦进入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只能表示一个意思。

而这个特定的意思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

例如: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

例句的“急”是什么意思?

联系下文,“法宽则失罪”与“法急则人残”是结构相同的一对句子,在这样的句子中,相对应的词语的意思通常具有相同或相反的关系。

可见“急”与“宽”词义应相反,当理解为“严”。

整个句子应译为:

治国的关键,在于刑法,刑法过严就会残害百姓,刑法过于宽松,就会让一些罪犯受不到惩治。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古代汉语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语法功能,并且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厂读音。

被称为词类活用。

常见活用方式有:

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例如:

将”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多”字是翻译该句的关键。

“多”指数量大,与“少”或“寡”相对,形容词,在该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为“称赞、赞扬”。

译文:

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3.转换古今句式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处理好古今句式之间的转换,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例如: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李将军之谓也?

这道题考查的重点除了“其”和“谓”两个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考查古今句式的转换能力。

本句是文言文中典型的宾语前置句,“李将军”是动词“谓”的宾语。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将其放在动词“谓”的后面。

译文:

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4.巧译修辞句

文言文中也使用比喻、比拟、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要根据上下文灵活恰当地翻译。

例如:

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陛下为官择人,无其人则阙。

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深矣。

“不惜美锦”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美锦”比喻“国家大事”。

译文:

大王您设置官位选择合适人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就会使官位虚设。

现在您拿国家大事让我来决断,这说明您对我了解得太深刻了。

(五)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如果从操作层面讲,文言文翻译还可用这几个词来概括其方法:

“留”,即保留文中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如时、地、人、事、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一般人都理解,可保留不译(硬要译,反而显得不通顺)。

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可以不译。

“换”,即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替换与现代说法不同、音节不一致的词,例如“吾子淹久于敝邑”(《殽之战》)。

“吾子”是敬词,相当于今天的“先生们”;“淹”可用“停留”或“留守”换译;“敝”是谦词,“敝邑”即我们国家。

“补”,即将原句省略的内容适当补出来,使句意完整通畅,例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将“焉”后省略的“而未至”(却没有到达)补进去翻译才连贯。

否则文意不通(“足以至焉”,怎么会“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呢?

)。

词类活用的翻译,要补上相关词语,如“使……”“以……”“用(拿)……”“为……”“像……”等等。

“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示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而现代汉语里又没有合适的词翻译它们,可以删去。

例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足语尾助词,翻译时可删去。

“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该句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不余欺”应调整为“不欺余”,即“没有欺骗我”。

又如: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句中“于弟子”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原句调整为“师不必于弟子贤”即“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

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翻译,译出的译文一定要准确保持原意,句子结构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语气畅达,文句形象生动,即符合常说的“信”“达”“雅”的要求。

三、命题规律

1.本考点要求翻译的句子,绝大多数直接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提取,也有另给一小段阅读文字,从中提取句子要求翻译的。

但是2010年和2011年没有出现这种考查形式。

2.本考点高考设题采用主观笔译题型,放在第Ⅱ卷,设2~4小题,赋分近几年经历了从5分到8分又到10分的增长过程,这表明文言文句的翻译越来越受重视,今后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