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6122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 漏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7漏教案与教学反思

27漏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市实验一小陈思思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教学目标

1.会认“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正确读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

利用字形识记“漏”;利用偏旁部首识记“婆、贼、颠”;结合象形识记“纵”,探究字理,换词理解。

写字:

左右结构的字较多,集中指导。

“喂、胖、驴、贼、狼、抱、胶、粘”,左右占位相似,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

“厉”字是半包围结构,可与同音字“历、励”进行比较来掌握。

2.朗读教学

本课文本较长,教学时,先重点指导朗读老公公与老婆婆的对话,让学生感受房子漏雨的无奈,然后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有关老虎和贼的表现及心理活动的句子,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读出老虎、贼的做贼心虚与狼狈。

由自由读到默读再到带着动作读,读出故事的趣味性。

3.复述课文

本课由梳理到精读再到复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快速回答“漏”是什么,围绕“漏”寻找老虎和贼的不同理解,前后对比。

再结合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引导学生借助课后习题给出的地点变化来复述故事。

复述故事时要体现出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激趣,初步感知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民间故事《白蛇传》,教师简介“民间故事”。

课件出示: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

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

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师:

民间故事的特点就是故事里的人有有义,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情节很有趣。

(2)联系已有认知,产生关联。

师:

你读过哪些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牧童》《神笔马良》等)

(3)导入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

(4)正音,学写“漏”。

①“漏”可以组什么词?

(漏雨、遗漏)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左边的三点水表明这个字与水有关。

右边的“尸”看起来像“户”,表明与房子有关)你看房子里有什么?

(有雨,原来是房子里雨了)

②观察占位,这个字在田字格中怎么占位呢?

③教师指导书写,纠正书写姿势并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

(5)师:

看到课文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2.认识人物,寻找关键。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角色呢?

请你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

课件出示:

(2)预测:

根据图画猜猜这些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白蛇传》的民间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学习的兴趣。

导入课文题目,学写“漏”字。

根据课本插图预测故事人物的特点,为复述故事做好了准备。

板块二初读课文,体理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

了解了主要角色,你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个故事吧?

快读读吧!

(1)学生自己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检查自学情况,教师机指导。

2.开火车名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jǐ脊zéi贼mò莫diān颠jiāo胶xuàn旋zònɡ纵

(1)教师指导正音和识记。

脊:

三声。

可以组词:

脊梁、脊背、脊柱。

旋:

多音字。

查字典,你发现它还可以怎么读?

课件出示:

xuán(旋律)

xuàn(旋风)

颠:

部首为“页”。

(2)重点指导“纵”:

纵,四声,平舌音。

课件出示:

(3)去拼音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

婆脊贼莫颠胶旋纵

3.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说意思或口头造句。

课件出示:

里屋莫非厉害发抖脊背松手粘胶跟前甘心惊恐

安安稳稳蒙蒙小雨倒栽葱

提醒学生“厉害”的“害”要读轻声。

4.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并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小组间交流故事的前因后果。

(2)全班交流。

①起因:

老虎和贼想偷老公公和老婆婆家的小胖驴,结果听到老婆婆说她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漏,于是老虎和贼被吓得乱了手脚。

②经过: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老虎用树蹭掉贼,贼爬上了树。

老虎和贼在树下相遇,一齐滚下了山坡。

滚下山坡后的老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都吓得昏了过去。

③结果:

老婆婆说的“漏”,其实是漏雨。

5.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填空,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

一天晚上,一只老虎和一个贼在________的时候,听到_______,吓得_______。

被雨一淋,老虎和贼清醒了,还_______,在________,又以为_______,老虎和贼吓得_______。

天亮了,屋顶_______。

(1)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漏。

(2)老虎和贼分别以为“漏”是什么?

老虎以为“漏”是比它还要可怕的动物。

贼以为“漏”是比他还要厉害的人。

为此,在课文中“漏”字用了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生字,教师半扶半放,有的放矢,既有识字方法的指导,又有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的指导。

如此,一篇长课文的结构在学生心中就分明了。

板块三指导书写,动静结合

1.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带田字格的字:

漏、喂、胖、驴、贼、狼、莫、厉、抱、架、胶、粘、偏。

①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②学生交流:

“漏、喂、胖、驴、贼、狼、抱、粘、胶、偏”都是左右结构。

其中“漏、喂、胖、贼、狼、抱、胶、偏”书写左窄右宽,“驴、粘”左右等宽。

指导“贼”右半边部件的书写笔顺。

“莫、架”是上下结构。

(2)重点指导“厉”的书写。

“厉”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个“万”。

“厉”可以组什么词?

“厉、历、励”三个同音字辨析。

课件出示:

厉(厉)色历(历)程鼓(励)

厉(厉)害历(历)险励勉(励)

再接再(厉)(历)史(励)志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喂:

口字旁应该放在左上格里,右边下面不要加“丿”。

驴:

右边的“户”点要偏向竖中线。

“户”的“丿”靠近竖中线。

狼:

左边先写“丿”,再写弯钩。

偏:

右边“扁”里面是一横两竖。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规范坐姿和握笔姿势。

学生互评互改,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字形,并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写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中国汉字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故事内容,和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查漏补缺

1.复习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这些生字你们还记得怎么认读吗?

(1)复习上节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指名认读。

(2)听写词语:

一人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①听写内容:

莫非、粘胶、小胖驴、厉害、里屋。

②集体评改。

2.梳理关键问题。

师:

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

老婆婆说的“漏”是什么?

(生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用听写的方式及时查漏补缺,强化记忆。

“‘漏’是什么”是课文的关键,此时梳理,引出后面老虎与贼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衔接自然顺畅。

本环节设计将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

板块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2自然段)。

(1)找关键语句。

①小胖驴长什么样?

(黑脊背、白胸脯)

②直观图片欣赏小胖驴。

(课件出示小胖驴图片)

(2)展开想象。

老虎嘴馋,一心想吃这头小胖驴。

他想——这小胖驴的肉一定很好吃,一定很美味。

贼手痒,一心想偷这头小胖驴。

他想——这小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3)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板书:

馋嘴手痒,眼红胖驴)

2.学习课文第2部分(第3~12自然段)。

(1)老公公、老婆婆是怎么说“漏”的?

课件出示相关段落,指导分角色朗读。

课件出示:

老公公说:

“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

“唉!

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2)他们说的“漏”指什么?

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3)老虎和贼听到“漏”这个字时,他们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老虎趴(pā)在驴圈里想:

“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mò)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

“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①师:

谁能读出他们的语气来?

②指导朗读。

这是描写心理活动,可以将声音压低一点。

把“什么都”读重一点,把“莫非”读得慢一点。

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

③你觉得此时老虎和贼听到“漏”有什么样的反应?

课件出示: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

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

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

“坏事,‘漏’捉我来了!

”撒腿就往外跑。

④师:

从“浑身发抖”“腿脚发软”,我们知道了老虎和贼害怕的程度。

这正是做贼心虚呀!

(相机板书:

偷听到“漏”,做贼心虚)

3.学习课文第3部分(第13~18自然段)。

(1)默读这部分,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意思?

说给大家听听。

(生自由交流)

(2)课文中是怎样写老虎和贼拼命逃跑的?

课件出示: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①老虎和贼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逃跑?

②请你也来写写老虎和贼逃跑的过程。

课件出示: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跑过了_______,跑过了________,跑过了_________,跑得老虎________,颠得贼_________。

(3)当他们互相甩掉了对方,故事是不是就此结束了?

(不是的,他们各自都不甘心)

课件出示:

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吃驴,就转身往回走。

贼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偷驴,就下树准备往回走。

(4)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并理解“倒栽葱”的含义;想象一下贼那滑稽的样子,他的头朝哪边?

他的脚朝哪边?

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示:

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心想:

“‘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

”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

(5)为什么老虎和贼看到对方,都吓昏了过去?

(老虎和贼都以为对方是“漏”)

课件出示: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

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

“‘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师:

你瞧瞧这一晚上,他们冒着雨跑啊跑,贼成什么样了?

老虎呢?

想象老虎和贼的狼狈样子。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描述贼和老虎的狼狈模样)(板书:

偷驴不成,反被吓昏)

(6)教师引导学生制作示意图,提取关键词。

(课件出示示意图)

课件出示: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部分(第19~20自然段)。

师小结:

同学们,老公公和老婆婆说“漏”,是怕屋顶漏雨,结果却吓跑了老虎和贼,这叫作“歪打正着”;老虎和贼听到“漏”吓得到处跑,这叫“做贼心虚”;整整一个晚上小胖驴都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待着,这叫“安然无恙”。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读出角色内心的感受。

(2)教师重点指导描写老虎和贼的动作、心理活动句段的朗读。

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小组内分角色读。

(2)全班分角色带动作表演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有意思的内容,和同学分角色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在自由轻松的氛围里,学生乐于投身其中,体会故事的趣味,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板块三借助图文,复述故事

1.回忆学过的复述故事的方法——图表法、画路线图、找关键句子,也可利用课后习题帮助梳理。

(1)这篇课文比较长,你想抓住哪几个要素来梳理课文呢?

(人物、时间、地点)

(2)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2.师:

复述故事的方法有很多,小组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复述故事。

(1)小组内合作。

(预设:

图表法)

起因

老虎和贼想偷老公公和老婆婆家的小胖驴,听到老婆婆说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漏”,于是老虎和贼被吓得乱了手脚

经过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老虎用树蹭掉贼,贼爬上了树

老虎和贼在树下相遇,一齐滚下了山坡

滚下山坡后的老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都吓得昏了过去

结果

结果老婆婆说的“漏”,其实是漏雨

结果老婆婆说的“漏”,其实是漏雨

(2)出示复述能力标准。

一星故事家:

能借助提示,复述清楚故事的大致内容。

三星故事家:

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详细复述觉得有意思的部分。

五星故事家:

能借助提示详细复述故事,复述时有声有色,有表情有动作,且吸引人。

(3)小组复述故事。

(4)依照复述能力标准集体评比。

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复述故事是学生对语言材料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本环节教师让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寻找复述的关键点,将语言训练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展开。

板块四个性表达,体会情感

1.人物评价,体味情感。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这是一个怎样的贼?

(2)你想对老公公、老婆婆、老虎、贼说些什么呢?

预设:

做了坏事的人,会因为担心被人发觉而感到不安、害怕。

2.展开想象,再编故事。

(1)给出可选题材,如老虎是怎样跟同伴描述“漏”这个可怕的怪物的,描写贼回家后的胆战心惊的样子或者学生自由发挥。

(2)学生讲故事。

3.总结全文。

(1)师:

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

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点;会复述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师小结:

民间故事生动有趣,故事情节跌宕精彩。

故事中的动物有动作,有表情,有心理活动,有性格特点。

希望同学们课后把“漏”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身边的朋友听,课后能读更多的民间故事。

(2)教师推荐民间故事书《宝缸》《宝莲灯》《猎人海力布》。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拓展故事,引导学生再编故事,让学生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推荐课外读物,达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眼界的目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这个民间故事贴近儿童生活,语言干净简洁,情节幽默风趣,写了老虎和贼做贼心虚、自己吓自己的故事。

整节课张弛有度,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以读贯穿,丰满形象。

朗读要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

民间故事的教学要尽量让语言文字形象化、图像化。

故事有着有趣的情节,丰满的角色,出人意料的结局。

这些特点,靠逻辑分析,无异于缘木求鱼;靠讲解,只能浮云遮望眼。

本课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故事的有趣,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在想象中丰满文本,在朗读中丰满形象。

2.关注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重在平时的点滴积累。

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在课文中发掘新词、好词,如采用换词的方法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纵”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引导学生发现典型句式的特点,进而用这种句式去想象、补写,如用“跑得老虎,颠得贼”的句式结构去想象老虎驮着贼狼狈逃跑的样子,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的有趣和实在。

在学生模仿的过程中,教师给予点拨指导,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规范起来。

3.自我帮助,练习复述。

“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篇幅较长,学生想有条理地复述故事,仍然需要借助“拐杖”。

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画路线法、找关键句法等种种方法,指导归纳总结,提取故事中的“趣”点,再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比赛等形式落实复述故事的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教学目标;复述要求亦很明确,设立不同等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提升!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

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

【素材积累】

不怕你不懂不会,旧怕你不学不干。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摘避风的港湾里,找不到昂扬的帆。

如果爱,请深爱;如不爱,请离开。

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