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3945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8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docx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docx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

语文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复习

一、单元知识概览(思维导图)

二、单元知识精梳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4段)

回顾历史,道出了召开人们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人们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

第二部分(5~9段)

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第三部分(10~16段)

展望未来,并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语言整合】

1.字音字形

①渴望(kě)②勉强(miǎn)③残酷(kù)④妥协(tuǒ)

⑤侮辱(wǔ)⑥松懈(xiè)⑦阴谋(móu)⑧警惕(tì)

遗志(yí)规模(mó)

⑨遗⑩模

遗送(wèi)模样(mú)

剥削(xuē)复辟(bì)

⑪削⑫辟

削皮(xiāo)透辟(pì)

2.词义辨析

制定&制订

制定

定出,强调不得变更,必须执行。

如:

“制定纲领”“制定计划”。

制订

创制拟定,强调从无到有的创制,草拟而后的订立。

如:

“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语言赏析】

赏析点1:

文中运用“任何”“一切”“完全”“从来”“必须”“决无”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参考赏析:

这些词语是“全称”词语,即包含了所有情况,强调“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的不可信,从语气上看,有坚定无疑的意味。

他在演讲中大量使用这些词语,意在告诫人民要放弃一切幻想,抱定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反映了毛泽东广阔的胸怀、对时局的清醒认识,也令他的讲话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

赏析点2:

赏析整篇演讲词的语言技巧。

参考赏析:

①大量判断句的使用。

如在第2段里,毛泽东先就代表的组成成分进行了说明,然后得出结论:

“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给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作了判定,给人一种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感觉。

接下来的“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这句话则强调了胜利的来之不易。

判断句就是得出结论,就是明白无误地给事物直接定性,因此,大量判断句的使用,给人一种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的感觉。

②大量运用了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

强调性的词语有“决无”“必然”“从来”等,这些强调性的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如“决无”“一切”等;或是涵盖一切可能,如“必然”“必将”等,都给人以确凿无疑的感觉。

强调性的句式主要有“是……的”“之所以……,是因为……”“只要……就……”句式,这些句式,给人一种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意味。

【内容理解】

理解点1:

题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具体含义。

参考答案:

“站起来了”的意思是新中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打倒了内外压迫者,从此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地位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

表达了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

理解点2:

整篇演讲体现出的毛泽东主席的性格形象。

参考答案:

①清晰的民族认识。

②清醒的历史观、人民观。

③长远的大局观、发展观。

④冷静客观的时局观。

【知识积累】

1.开幕词

●概念: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

●特点:

①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②口语化,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③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④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⑤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会议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写作方法:

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

①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

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是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②称谓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朋友们”“各位代表”等,称呼后一定要加冒号。

③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

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等。

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的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

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富于鼓舞力量。

最后是结尾,一般是“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的话。

2.毛泽东其人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

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3.人物名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试题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

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

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永不言败、愈挫愈勇的斗争意志,是党和人民战天斗地的战斗力。

弘扬革命精神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我们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必须要弘扬这种革命精神。

 

《长征胜利万岁》

【语言整合】

1.字音字形

①蓝盈盈(yíng)②窑洞(yáo)③衷肠(zhōng)④迂回(yū)

⑤慰问(wèi)⑥爽快(shuǎng)⑦骤然(zhòu)⑧寒噤(jìn)

⑨奔

⑩恶

⑪给

⑫脉

2.词义辨析

①词语

惦记·惦念

惦记

意思为记得,心里记住。

惦念

意思为思念、挂念某人,有相思的意味,程度比“惦记”深。

②成语

含义:

恨之入骨:

意思是恨到骨头里去。

形容痛恨到极点。

拍手称快:

拍着手说痛快。

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

一言为定: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运筹帷幄:

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

后泛指策划机要。

艰苦卓绝:

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此起彼伏:

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判断:

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

【技巧赏析】

赏析点1:

分析本文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手法。

参考赏析:

1.正面描写

①场面描写:

如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

②动作描写:

如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冲”“跑”的动作描写。

③心理描写:

如“我们都很高兴”,“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直接写出了战士们的情感和心情。

④语言描写:

如与邓小平同志的对话,以及毛主席的宣讲。

⑤细节描写:

如“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一下”,“他扳着手指说……”等,写出了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每一个细节都不想错过的高度集中。

2.侧面描写:

如“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灿烂的阳光”,侧面烘托出指战员喜悦的心情。

【内容理解】

赏析点1:

仔细阅读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这一论述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①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时间。

包含了总的长征时间、战斗时间、休息时间、行军时间。

②总结了红军长征途经地。

共走过十一个省,走了二万五千里,是前所未有的长征。

③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成就。

占领几十个城镇、筹款数百万元,建立数百苏维埃政府。

④总结了红军长征的困难。

路途遥远,敌人围追堵截,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⑤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赏析点2:

小平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①平易近人。

见到自己的下级,亲切问候。

②关心同志。

要求给宣传队、机关的同志做衣服。

赏析点3:

这篇文章展示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①骁勇善战、有勇有谋。

②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

③热爱中国共产党。

④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

【知识积累】

1.回忆录

回忆录是散文的一种。

用叙述或描写的方法追记自己或自己所熟悉的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回忆录的写法,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

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

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

2.杨成武其人

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是中共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

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3.长征胜利前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精神】

长征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文化遗产,中国工农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人类文化瑰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长征精神永不消逝。

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就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

 

*《大战中的插曲》

【语言整合】

1.字音字形

①襁褓(qiǎngbǎo)②频繁(pín)③安顿(dùn)④无辜(gū)

⑤扎

⑥挑

⑦横

⑧创

2.词义辨析

①词语

安顿&安置

安顿

“安顿”作为动词,表示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侧重在有着落。

用于口语和书面语,适用范围较窄,一般用于人的起居饮食。

安置

“安置”侧重于指人或事物的处置各得其所,有适当的位置。

多用于书面语,适用范围较广,可以用于人,指人的职业或工作有着落,也可以用于器物,指摆放。

②成语

刀光剑影:

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

孤苦伶仃:

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翻山越岭:

翻越不少山头。

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背井离乡:

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

兵荒马乱:

指社会秩序不安定。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

来龙去脉:

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

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化干戈为玉帛: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兵戎相见:

发生武装冲突。

兵戎,指武器、军队。

【技巧赏析】

赏析点1:

《长征胜利万岁》和《大战中的插曲》都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场景、刻画人物,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参考赏析:

《长征胜利万岁》详细描写了敌人被围剿的场面,这一场面描写以下特点:

①现场感强。

“这时突然见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直接描写了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场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细节描写突出。

“有的腿还挂在脚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这一细节描写较为突出,展现了敌人在受到打击时的狼狈。

③记叙和议论相结合。

既详细的记叙了战斗的场面,又有相关的解说和议论,使得描写详尽清晰。

《大战中的插曲》中“我先抱起那个受伤的婴儿”“看看附近村里有没有正在哺乳期的妇女,赶快给孩子喂喂奶”“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等句子,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聂元帅对两个日本小姑娘的关爱之情。

“抱起”“赶快”“牵着”“拿来梨子”等一系列动词突出表现了元帅对孩子的细致和关爱,更加表现了元帅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知识积累】

1.聂荣臻其人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终年93岁。

【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1940年,八路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华北敌后战场数十万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浴血奋战。

百团大战对日军的打击是沉重的。

消灭敌伪日寇20645人,俘虏日寇281人,八路军粉碎了日军的报复“扫荡”。

可就在这战火纷飞的“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却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姑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老子

《别了,“不列颠尼亚”》

【词语建构】

1.字音字形

①港督(dū)②紫荆花(jīng)③瞩目(zhǔ)④旗帜(zhì)

⑤冉冉(rǎn)

①绿

②泊

③载

④场

2.词语辨析

邻近·临近

邻近

只表示空间位置上的接近,“邻近”连接的词语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临近

多表示时间的靠近,还可以表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临近”所连接的两个词语具有主从关系。

【知识积累】

1.新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泛指整个新闻事业;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特定访问等。

狭义的“新闻”则是指一种文体,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它有同记叙文一样的基本要素,但由于各部分的内容要求不同,故其各个部分的概述要点不尽相同。

介绍新闻必须具备五个“W”一个“H”,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HOW(结果、意义)等六个要素。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1)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主标题(一行标题)和副标题(多行标题)之分。

其主标题旨在提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又称辅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做出内容提要等。

概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主标题(即一行标题)的概写。

(2)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

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

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3)主体。

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

(4)背景。

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5)结语。

结语(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它主要用于揭示事实的本质。

2.香港回归

《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于1997年7月1日,也就在那一天的零点,在中国香港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那便是香港在这一时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词语建构】

1.字音字形

①饲养(sì)②内疚(jiù)③安慰(wèi)④半晌(shǎng)

⑤跋涉(báshè)⑥淤塞(yūsè)

⑦难

⑧畜

2.词义辨析

制服&制伏

制服

既指军人、机关工作者、学生等穿戴的有规定式样的服装,又指“使服从“的意思,强调的是动作。

制伏

指用强力压制使服从,重在用强制手段降伏。

【知识积累】

1.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①特点

消息和通讯都属于新闻体裁,都具有新闻性,强调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要具有新闻价值,都必须真实,不能进行艺术虚构。

消息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在反映现实的速度方面居于各种文体之首,实效性强是消息又一突出特点。

它必须迅速及时地把最新的事实报告给读者,延误了的信息就失去了新闻价值。

通讯则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裁之一,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报道具有新闻特性的典型人物、事件和经验的文体。

它的表现形式较多,如一般通讯、特写、速写,还有访问记、侧记、记谈、札记、散记、巡礼、见闻等等,大体皆可以归入通讯一类。

②区别

1)外表形式不同(标题、开头形式不同)。

2)时效性不同

3)详尽程度不同

4)主体结构不同

5)表现手法不同

2.焦裕禄其人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