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774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x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docx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史

►阶段一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其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秦汉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此时期的文化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造成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新旧秩序交替的过程推动了思想的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出现的各家学说为以后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具体时段

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政治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世卿世禄制

社会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

宗法分封制趋于瓦解;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通过变法运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逐渐出现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

汉承秦制并不断完善

经济

以西周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集体耕作;工商食官制度

铁犁牛耕标志着生产力大发展;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

私营工商业兴起

实行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

农耕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丝绸之路出现

思想

文化

商代,甲骨文形成;

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科技繁荣;

《诗经》和楚辞代表早期文学成就

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科技成就大量出现;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阶段二 魏晋、隋唐、宋元——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加强,江南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推行完善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强盛稳定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辉煌。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理学形成,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总之,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动荡,隋唐和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具体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隋唐时期(581~907年)

宋元时期(960~1368年)

政治

国家分裂,出现民族大融合;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三省制雏形出现;

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强大

结束分裂,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形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

宋代二府三司制、元朝一省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经济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得到开发;

北魏均田制形成;

草市产生

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农耕经济繁荣;

手工业发达,瓷器出口;

商品经济繁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商品经济活跃,在城市里突破了市、坊界限,农村形成大量草市,交子的使用;

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宋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租佃关系发展;

瓷器生产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思想

文化

三教并行,儒学危机;

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深刻影响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方向

政策宽松,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

科技领先世界,文化繁荣,形成中华文化圈

儒学处于转型时期,出现理学和心学;

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使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阶段三 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明清文化异彩纷呈。

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总之,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强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学艺术的反叛性都体现了社会转型的特点,中国处于近代的前夜。

具体时段

明代(1368~1644年)

清前期(1636~1840年)

政治

明太祖设三司、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经济

(1)农业:

大兴水利;

(2)手工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部分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3)商业:

商帮、会馆出现,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受限

(1)农业:

重视河防、海塘建设;

(2)手工业:

粉彩瓷器;

(3)商业:

商业区相当繁华,但对外贸易受限,“闭关锁国”政策,“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思想

文化

(1)科技:

铜活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2)文艺:

小说《西游记》等

(1)思想: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提出反君主专制思想;

(2)文艺:

《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京剧形成

古代希腊、罗马史

在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与古希腊人相比,古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

在扩张征服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创造了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总之,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具体时段

古希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

古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6世纪)

政治

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为特色的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打破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成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其基本的民主原则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共和国时期:

起源——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帝国时期:

发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东罗马帝国时期:

完成——编订《民法大全》

古罗马法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

奴隶制经济非常繁荣,工商外贸繁荣,海外殖民扩张

先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以农业为基础,后随着帝国对外征战,获得大量奴隶,奴隶制经济繁荣发展起来

文化

突出人的价值,人文精神觉醒,是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

崇尚理性,信奉自然法则

 

考点一 周秦之际的政治文明

1.先秦时期

(1)主要政治制度

①分封制:

为巩固统治,周王把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加强了王权,形成了等级序列,统治效果加强。

②宗法制:

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强化了王权。

③礼乐制:

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2)主要特点

①贵族政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②地方分权:

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③等级森严:

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2.秦朝时期

(1)中央体制

①皇帝制度:

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三公九卿制:

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2)地方体制

①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重点深化] 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演变

(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

由商周天子权力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

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免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

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抓题眼 商汤覆夏立商与其将捕捉鸟兽的网去掉三面的“仁德之心”间的关系。

答案 A

1.(2018·衡水金卷考试模拟)春秋战国时期,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

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A.血缘宗法制度的破坏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政治伦理观念的变化

D.诸侯国各种矛盾的缓和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由“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说明血缘关系的成分在逐渐减弱,体现了血缘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

2.(2018·黄山二模)有学者认为: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西周与秦以后的制度没有联系

B.周秦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

C.作者对秦以后的“独制”持否定态度

D.“大变局”指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答案 B

解析 秦朝及以后的朝代还是从西周政治之中继承了若干制度,诸如贯穿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宗法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可知,西周与秦朝制度一个根本的变化就是由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故B项正确;该作者所陈述的仅是一种客观的史实,并没有夹杂个人的主观评判,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变局”很明显指的是政治制度由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转变而非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D项错误。

考点二 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1.秦朝

(1)皇帝制度:

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

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三者相互配合牵制,便于皇帝集权。

2.汉朝

中外朝制: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侍从建立中朝,与原来的三公九卿合称中外朝,削弱相权。

3.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

4.宋朝

二府三司制:

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

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5.元朝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6.明朝

(1)废丞相:

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

(2)内阁:

明成祖设立,它是皇帝的内侍机构,皇权加强。

7.清朝

(1)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国家大事的决策机构。

(2)南书房:

康熙帝时为了对抗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

(3)军机处: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重点深化] 古代中国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

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

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

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抓题眼 增加宰相数量并非扩大二省职权;目的不同于客观效果;分割相权是为了加强皇权。

答案 C

3.(2018·江西高三第二次联考)汉武帝之前,凡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移归私第,皇帝车驾往吊,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

这主要表明(  )

A.皇帝亲近管理人才B.当时丞相位高权重

C.丞相发挥辅君职责D.相权尚未威胁君权

答案 B

解析 丞相不能代表管理人才群体,故A项错误;皇帝对丞相的重视反映出早期丞相位高权重,故B项正确;丞相是辅助君主的重要官员,但汉代以后的君相关系并非这样密切,故C项错误;相权只要存在就会威胁君权,故D项错误。

 

4.(2018·南充一模)据下列朝代皇帝与大臣关系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朝代

皇帝与大臣的关系

三省体制下,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序中

皇帝指令须中书、门下、枢密院以联合公布的方式颁行,宫内直接发出的指示被认为是“灭裂纲纪”

一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照样运转

A.三省制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

B.君主专制呈现强化趋势

C.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弱化

D.官僚政治制约皇帝专权

答案 B

解析 中国古代是人治社会,三省分权最终的目的是为皇权服务,不是分权制衡,故A项错误;表格信息表明在唐宋时期政府机构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到了明朝皇帝对政府的控制空前加强,这体现了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加强,不是削弱,故C项错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官僚政治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权,故D项错误。

考点三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1.秦朝

郡县制: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2.汉朝

(1)郡国并行制:

汉初实行这一制度导致王国问题产生,出现“七国之乱”。

(2)推恩令:

汉武帝推行该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朝

节度使:

唐中后期大量设置节度使,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4.宋朝

(1)军事上,剥夺节度使权力,军权收归中央;

(2)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派转运使管理财政。

5.元朝

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6.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重点深化] 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辖的特点

(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度。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收归中央。

(5)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元代由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抓题眼 “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拥兵自重不上供的只占少数,大部分由朝廷驻重兵,功能主要是防范骄纵的藩镇。

答案 D

5.(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异姓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

这一变化说明(  )

A.郡国并行制实现了对地方有效管理

B.汉中后期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

C.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成效不大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必然

答案 B

解析 汉初郡国并行制,削弱了中央权力,导致后来王国问题的产生,故A项错误;据材料“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汉武帝以后中央集权加强,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故B项正确;据材料“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汉武帝以后中央集权加强,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表明汉武帝后期王国依然存在,故D项错误。

6.(2018·郑州一模)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销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

这一变化(  )

A.扩大了地方权力

B.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答案 C

解析 元朝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长官,明朝改用流官治理,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地方的权力受到了削弱,故A项错误;改土归流的实施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改土归流加强了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改土归流便于中央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地方政策的延续性,故D项错误。

考点四 古代中国的选官和监察制度

1.选官制度演变

(1)夏、商、西周——世官制

①内容:

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②影响:

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2)战国、秦朝和汉初——军功爵制

①内容:

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②影响:

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3)两汉时期——察举制

①内容:

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②影响:

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①内容:

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②影响:

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5)隋、唐、宋、明、清——科举制

①内容:

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②影响:

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古代监察制度变化

(1)秦朝——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度有一些变化。

(2)西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及地方高官。

(3)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4)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监察地方。

[重点深化]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从本质上看,选官制度是加强统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

其发展趋势如下:

(1)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

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

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

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

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该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抓题眼 北宋宰相受门第影响很大,但到了南宋,祖上无官职记录的占了主流。

答案 B

7.(2018·黄石高三9月调研)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述古代某一制度时说: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

B.该制度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该制度下选官重视品行

D.该制度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可以判断此制度是科举制度,故A项错误;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没有分割相权,故B项错误;科举制度下选官注重才能,故C项错误;科举制度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

8.(2018·滨州高三期末)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

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

这说明中国古代(  )

A.通过司法介入维护纲纪

B.明确监察机构相关职责

C.加强监察官员权力制约

D.重视监察官员选拔资历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

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说明宋明非常重视监察官员选拔资历,故D项正确。

[考向一 主干知识迁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基本矛盾

命题点1 唐宋元中央机构比较

观察下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

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相权由相互牵制演变为相对集中

B.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削弱

C.中央机构的行政职能被不断强化

D.元朝相对于唐宋实现了皇权独尊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主要展现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没有提及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展现了中央机构的变化,没有涉及行政职能的强化问题,故C项错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皇权是一直加强的趋势,皇帝一直处于独尊的地位,故D项错误。

命题点2 明清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

清朝固定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到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

不再设立巡按御史。

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

A.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讲述的清朝把原来的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变为固定的督抚制度,实际上把行政权力归三为一,把权力进一步集中了,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故A项正确。

史论链接

⊙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始终矛盾交织: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地方和中央关系的博弈;政治行政手段和不同程度思想文化专制措施的结合。

[考向二 能力方法渗透]

周秦政制之比较及察举制的历史理解

命题点3 比较历史现象的相同本质

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  )

A.职位世袭的权力B.建立武装的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