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520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201*年医务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按照市卫生局关于开展“疗质量管理年”活动的文件精神,根据院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医院全体人员万众一心、群策群力,使我院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提高,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第一季度共接收住院人次:

1163人次,门诊人次:

18726人次。

共上报传染病11例,其中梅毒9例,手足口1例,细菌性痢疾1例。

漏报率为0。

进修学习5人;其中短期进修培训2人。

二、具体工作:

(一)总结201*医疗质量、数量目标完成情况。

(二)进行201*年病历资料归档。

对上交病历逐份进行审核,发现不合格病历返回科室重新书写。

出院病历三日内上交归档。

(三)完成临床医技人员年终技术考核。

(四)制订《201*年质量管理年活动方案》和《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完善201*年医务科工作计划并制订业务学习方案。

(五)制订《突发医疗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与《手术分级管理规范》以及拟定医院《会诊制度》。

(六)每周四对各科室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检查督导。

(七)组织全员职工开展《医疗质量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并写出心得体会。

(八)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三门峡一级医院管理评价标准》《医务人员行为规范》。

(九)举行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座谈会(产科、儿科各1次)。

(十)组织学习《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为四月份病历书写竞赛做准备。

(十一)完成201*执业医师报名工作,共12人。

三、存在问题:

(一)某些医疗管理制度还有落实不够的地方。

个别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对首诊医师负责制、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制度有时不能很好的落实,病例讨论还有应付的情况。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健全,对手术病人的风险评估,仅限于术前讨论或术前小结中,还没建立起书面的风险评估制度。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个别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无指征应用抗菌素;妇科、产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抗生素应用档次过高,时间过长。

(三)住院病历书写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病程记录中对修改的医嘱、阳性化验结果缺少分析,查房内容分析少,有的象记流水帐;

2、医生在知情同意书上乱涂乱画;3、病人签字不签时间;

4、病历书写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等;5、质控医生未真正起到质控作用。

整改措施:

二、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及安全意识。

医务人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质量管理知识缺乏,质量意识不强,这样就不能自觉地、主动地将质量要求应用与日常医疗工作中,就很难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质量管理是一门学科,要想提高医疗质量,不但要学习医学理论、医疗技术,还要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不断更新质量管理理念,适应社会的需求。

只有使医务人员树立起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掌握质量管理方法,才能变被动的质量控制为主动的自我质量控制。

因此,培训全体医务人员质量管理知识,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之一。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

1、医务科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查房和运行病历检查工作,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是很好的措施,但是要注重实效,不能流于形式,对查到的问题除了当面讲解以外,对屡犯的一定要通过经济处罚,给予惩戒。

2、要加强三基训练与考核,要不断完善考核办法,注重考核的实效,不能流于形式。

科室负责人要重视三基训练,要经常对医务人员讲三基学习的重要性,保证每月进行一次科内考核,这对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3、加强病案质量的管理。

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及病历检查标准,要制定奖惩办法,保证住院病历的及时归档和安全流转。

4、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按照市卫生局《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法规汇编》要求,制定我院具体实施办法及奖惩制度,注重监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

要进一步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

(三)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1、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教育,让医务人员明确:

“医家首在立品”,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傲的工作作风,立志做一个医德高尚,受人尊敬的医务人员。

要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要真正做到将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不谋私利。

2、院办要制定奖惩措施,保证医务人员在医院执业时要有好的服务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端正态度,才能认准出发点。

要时时刻刻谨记我们是为了治病救人,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决不允许在诊疗工作中找任何借口对病人采取冷漠、推诿、粗暴等不负责任的态度。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情况下,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带不良情绪与病人打交道。

要善于调节自我,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上岗,把自己阳光的一面充分地展现给患者。

(四)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密切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发生,营造和谐就诊环境。

下阶段医务科将进一步对临床各科室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培训、检查、督导等方式,逐步规范我院的医疗工作。

医务科201*年4月10日

扩展阅读:

201*年医务科工作总结

201*年医务科工作总结

201*年医务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严抓医疗规范化和核心制度的落实,从源头防控医疗隐患,规范执业行为。

在院领导及相关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现汇报如下:

一、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医务科把“严抓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首要任务,经过严格管理、狠抓落实,我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严抓基础医疗质量:

医务科与主管院领导一起,在年初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

根据我院工作实际,完善了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一次医疗质量检查,督促各科室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

加强对各科室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对基础医疗质量和环节医疗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使我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环节质量管理: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主要抓了几方面的工作:

(1)首诊负责制。

(2)住院病人的三级查房制度的落实。

(3)加强临床安全用血的管理,为确保用血安全,年初医务科组织全体临床医生由输血科陈主任讲解了《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安全用血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同时经常与主管院领导、输血科陈主任就临床用血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5月份抽查全院输血病历14份,合格率86%,把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室及个人,限期整改。

8月份医务科和输血科共同参加了在石家庄举行的“临床输血新技术与科学合理用血”培训班,培训结束后,根据会议精神及临床安全用血要求及时给各临床科室下发了《泊头市医院关于对临床安全用血进行评价的通知》。

今年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临床用血工作中未出现任何差错。

(4)严格规范各级医务人员的执业范围,严禁无证或助理人员单独值班,通过多方面的督导检查,此项工作已落实到位。

(5)严格落实了危重病人的告知、抢救、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等制度。

(6)急诊会诊、院内会诊必须按时间要求到位,通过现场抽查所有参加人员基本能按要求做到。

(7)为使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病人的检查信息,更迅速的为患者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我们制定了“危急值报告制度”。

该制度的出台,增加了临床与辅助科室之间的沟通,提高了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

3、规范电子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根据《河北省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对住院病历的书写加强了检查力度,医务科每周对运行病历进行检查,根据电子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于今年3月和5月由医务科安康大夫对全院医生进行病历书写专题培训3次。

同时每月由各科质控人员、医务科对运行病历进行抽查,每月由病案考评人员对终末病历进行考评,其考评结果纳入医疗质量考核。

4月份全院电子医嘱试运行,医务科和微机中心共同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2场,在运行期间出现了很多问题,医务科与王永吉科长多次下科室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工程师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电子医嘱运行基本顺利。

通过各级监督与检查,在各临床科室与医务科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目前的病历内在质量较去年明显提高,内科系统出院患者病历甲级率达到了97%,外科系统低于内科系统,但在细节上有所提高。

出院病历按时归档率均达到了100%。

10月份,给全院外科系统下发了《关于外科系统手术安排的通知》,对手术进行信息化管理,方便了手术相关指标的统计。

二、医疗安全管理

1、切实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将核心制度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

(1)加强医疗安全教育,为了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科在今年3月份组织全院医、护、技人员进行了“医疗纠纷案例解析及纠纷防范”专题培训;7月份组织年轻医师进行了“危重症抢救与纠纷防范”专题培训。

(2)为了增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防范意识,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今年5月份医务科向全院各临床科室下发了“关于医务人员履行知情告知义务的补充说明”,其中特别强调了“侵权责任法”中提到的“替代医疗方案”,并要求各临床科室认真执行,做好医疗防范。

(3)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加强了对危重患者管理,即接到科室上报信息后,主动到科室了解患者情况、医疗信息,安排、组织和参加会诊,全年组织大会诊13次,使疑难危重病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诊治。

3月份由主管院长主持、医务科召集内科系统主任就急诊会诊问题召开了专题会议,强调了会诊要求,并规范120接诊医师的行为。

(4)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制定了“泊头市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下发至各个科室,要求各科室认真执行,并将该制度的报告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内容。

2、加强知情告知,重视医患沟通:

针对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式,医务科加强对病情告知的督查力度,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上级医院的经验、与科主任沟通,规范了一些常规告知的具体内容,如各种穿刺、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同意书,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检查告知,孕期医学保健知情告知,同时下发了医患沟通制度,严格要求临床人员在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

3、根据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手术分级管理要求》。

为了保障手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务科制定了我院手术分级管理相关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实施细则,医务科就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经常检查并纳入医疗质量考核;为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医务科对全院手术病人病历进行了抽查,全年无超级别手术情况,降低了手术风险,确保了手术安全。

4、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根据沧州市卫生局《201*年沧州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于6月份由医务科组织、肖院长主持召开了临床科主任专题会议,强调科主任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第一责任人,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临床各级医师进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对住院病历、出院病历进行了系统的检查,5至9月份检查出院病历300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馈、整改,并根据上级要求如实上报。

通过督促与检查,我院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观,特别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比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明显降低。

5、尝试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

根据上级精神,制定了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办法,现已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病例8个病种:

声带息肉、慢性硬膜下血肿、门静脉高压、腰椎间盘突出症、支气管扩张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输卵管妊娠、短暂脑供血不足。

此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加强在职人员三基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及教学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