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4205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docx

《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docx

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

2021应用心理硕士林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笔记

6下面(  )项不是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

[浙江理工大学2018年研]

A.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B.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激发事件

C.比较容易产生抑郁感、孤独感、衰老感和自卑感

D.比较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

【答案】D~~~~

【解析】人到老年期,由于生理、心理的退行性变化以及退休后角色地位、社会交往的变化,比较容易产生抑郁感、孤独感、衰老感和自卑感等消极情绪情感。

7普莱尔(W.Preyer)奠定科学儿童心理学基石的代表作是(  )。

[统考2018年研]

A.《一个婴儿的传略》

B.《儿童心理》

C.《科学儿童心理学》

D.《儿童心理之研究》

【答案】B~~~~

【解析】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

这本书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8皮亚杰认为,思维起源于动作,而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  )。

[统考2018年研]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适应

【答案】D~~~~

【解析】皮亚杰认为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才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

9在儿童早期,常常会说出一些简略、断续、语法不完整的句子。

这一现象被称为(  )。

[统考2018年研]

A.单词句

B.电报句

C.词汇爆炸

D.规则扩大化

【答案】B~~~~

【解析】婴儿在10~15个月平均每月掌握1~3个新词,19个月的时候能说出50个词,此后婴儿掌握新词的速度进一步突然加快,平均每月掌握25个新词,这就是19~21个月的“词语爆炸”现象。

在此后的2个月内,婴儿说出的第一批一定声调的双词句,从而结束单词句阶段。

双词句比单词句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已经具备语句的主要基本成分。

但是,它仍然简略、断续、不完整。

有些看起来更像人们打电报时所用的语言,被称为电报句;有些则是由一个常用词作为主词,再加上一个指代事物、动作或属性特征的词语,称为主词句,如“那书”“嘿,气球”“更多牛奶”等。

10在儿童大脑机能发展过程中,α波和θ波之间对抗最激烈的年龄一般是(  )。

[统考2018年研]

A.2~3岁

B.5~6岁

C.7~8岁

D.9~10岁

【答案】B~~~~

【解析】幼儿脑电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在5~6岁,表现为枕叶α波和θ波斗争最为激烈,α波逐渐超过θ波;第二个加速期出现在13~14岁,表现为除额叶外,整个皮质中α波和θ波斗争基本结束,θ波基本上被α波所代替。

11持后天决定论的是(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

A.经典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皮亚杰

D.人本主义

【答案】A~~~~

【解析】A项,经典行为主义是后天(环境)决定论,否定先天遗传的作用。

B项,精神分析学派主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并重。

C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并重。

D项,人本主义主张人性本善,人会变坏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即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并重。

12横向研究是(  )。

[中山大学2017年研]

A.相同的人在不同时间的再次测量

B.不同年龄组在同一时间被测量

C.个体的不同性格属性在同一时间内被测量

D.一个群体的行为被不同研究者同时测量

【答案】B~~~~

【解析】横向研究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研究设计。

13向幼儿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诉幼儿东郭先生让狼藏进了自己的书袋,后来猎人赶来了。

这时候向儿童提问“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这一问题考察的是(  )。

[统考2017年研]

A.空间认识

B.道德判断

C.自我观念

D.心理理论

【答案】D~~~~

【解析】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的认知能力,即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意图的理解能力。

对心理状态的常数认识以“信念-愿望系统”为基础,个体在4岁左右开始形成,成功的标志为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对幼儿来说是“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14根据塞尔曼对观点采择的研究,儿童能从中立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行为,这属于(  )。

[统考2017年研]

A.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C.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D.相互观点采择

【答案】D~~~~

【解析】3~6岁,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的观点阶段,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6~8岁,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原因;8~10岁,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儿童能考虑他人观点,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10~12岁,相互观点采择阶段,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从中立的第三者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和行为,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因此属于相互观点采择阶段。

15在人生的不同发展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性质)不同,儿童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而成年时期智力活动的性质是运用。

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

[统考2017年研]

A.沙伊

B.莱文森

C.哈维格斯特

D.埃里克森

【答案】A~~~~

【解析】沙伊提出智力适应理论,认为智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发展,他将人的智力发展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

①获取阶段——儿童青少年时期;②实现阶段——青年期;③责任阶段——中年期;④行政阶段——成年期;⑤整合阶段——老年期。

1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首都师范大学2016年研]

A.横断研究发现智力在25岁左右的开始下降

B.纵向研究发现成年人的智力稳定不变

C.横向研究的主要缺点在于练习效应

D.纵向研究的主要缺点在于同辈效应

【答案】B~~~~

【解析】A项,横断研究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因此横断研究无法发现智力随年龄发展变化的资料。

B项,纵向研究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因此能发现成年时期智力的稳定情况。

C项,横断研究只测量一次,因而不存在练习效应。

D项,横断研究可能出现同辈效应,而纵向研究可能出现跨代效应。

17埃里克森认为主动感的获得是幼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获得主动感可能会影响其(  )。

[西南大学2016年研]

A.希望品质

B.能力品质

C.意志品质

D.目标品质

【答案】D~~~~

【解析】埃里克森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并提出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品质。

A项,婴儿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B项,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C项,儿童早期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D项,幼儿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标的实现。

18婴儿主要的思维形式是(  )。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研]

A.抽象逻辑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直觉行动思维

D.初期创造思维

【答案】C~~~~

【解析】C项,直觉行动思维是婴儿的主要思维方式。

A项,抽象逻辑思维是在幼儿时期开始萌芽,直至青少年时期才开始占优势。

B项,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时期占主导的思维方式。

D项,初期创造思维是学龄期儿童逐渐发展出来的。

19进行三段论推理时,有时出现错误的结论。

例如“有些哲学家是诗人,有些诗人是画家,所以有些哲学家是画家。

”伍德·沃斯对这种错误推理的解释是(  )。

[统考2016年研]

A.前提逻辑量词产生气氛影响人的结论

B.没有根据前提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

C.在推理过程中没有集中注意力

D.个体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答案】A~~~~

【解析】三段论推理中,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具体地说,就是两个肯定前提使人得出肯定结论,两个否定前提使人得出否定结论,而一个肯定前提和一个否定前提则使人倾向于作出否定结论,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如所有、一些等)产生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但是这样的逻辑推论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题中推理的错误主要是由于逻辑量词产生的气氛效应。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语言的特征的是(  )。

[统考2016年研]

A.具有社会性

B.具有句法规则

C.有限的词语能产生无限的语句

D.词语与其所代表的意义的联系是必然的

【答案】D~~~~

【解析】语言的特征有:

①创造性,是指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组合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②结构性,是指语言受到规则的限制,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将个别单词组合成有意义的句子;③指代性,是指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④社会性与个体性,是指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活动,因此具有社会性,而语言行为也据有个体的特点;⑤意义性,是指每一个词或者句子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能够式彼此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

但语言符号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的联系。

二、发展心理学的变迁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儿童心理》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它包括三部分:

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或动作)的发展,儿童理智(或言语)的发展。

(2)《儿童心理》的内容

①在《儿童心理》中,普莱尔肯定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可能性,并系统地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

②他比较正确地阐述了遗传、环境与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当时盛行的“白板说”;

③他运用了系统观察和儿童传记的方法,开展了比较研究,对比了儿童与动物的异同点,对比了儿童与成人,特别是有缺陷的成人在智力上的异同点。

(3)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普莱尔的《儿童心理》问世的时间、目的和内容、方法和手段及影响这几个方面共同决定了他成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①从时间上看

《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第一版,是儿童心理研究一类著作中较早出版的一本。

②从写作的目的和内容上看

普莱尔之前的学者,不完全是以儿童心理发展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

而普莱尔写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即对儿童的体质发育和心理发展分别加以专门的研究,他也是从这一角度来展开研究内容的。

因此,从一开始《儿童心理》就是以儿童心理学的完整体系出现的。

③从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看

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起直到3岁不仅每天进行系统的观察,而且也进行心理实验。

这些方法中有霍尔强调的使用反应时间、心理程序和证明感知觉之间关系的内省法,即科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④从影响上看

《儿童心理》一问世,就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看成是儿童心理学的最早的经典著作,儿童心理学研究也随之蓬勃地开展起来。

2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时期

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

在近代社会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近代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过许多科学家对儿童的研究,终于在19世纪后期诞生了科学的儿童心理学。

(2)形成时期

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

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一批心理学家,开始用观察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

普莱尔是最杰出的奠基人。

继普莱尔之后,如美国的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法国的比奈和德国的施太伦等开拓者,都为这门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3)分化和发展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

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和著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受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出现了各种心理学家,如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格赛尔、奥地利的彪勒夫妇和法国的瓦龙等。

儿童心理学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4)演变和增新时期

二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理论观点的演变和具体研究工作上的演变。

(二)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

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1)《青少年:

它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

1904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

它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即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

(2)《衰老:

人的后半生》

霍尔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于1922年出版了《衰老:

人的后半生》,但他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

2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

(1)荣格

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荣格对个体全程发展,特别是对成年期心理发展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理论于30年代。

荣格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①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

在生命周期的前半生和后半生,人格沿着不同的路线发展,25~40岁是分界的年限,前半生比后半生的人格要显得更向外展开,致力于外部世界。

②重视“中年危机”

大约40岁,个体开始产生压抑感、呆滞感和紧迫感。

中年的标志是从关注外部世界到关注自己的内心。

内心促使人们去听从意识,去开发自己的潜力。

③论述老年心理

特别是阐述了临终前的心理。

老年人面临死亡时如何理解生命的性质。

(2)埃里克森

在荣格研究的基础上,埃里克森将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划分到青春期的年龄阶段扩充到老年期。

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研究

(1)霍林沃思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并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2)古迪纳夫

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于1935年出版了在科学性与系统性上都超过霍林沃思著作的《发展心理学》。

(3)《心理学年鉴》

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作章名。

此后,西方心理学家对发展心理学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成人心理发展作了有创新意义的研究。

在研究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毕生发展或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论文和著作。

(4)巴尔特斯

就近年来的发展心理学新进展而言,有影响的毕生发展心理学家是巴尔特斯,他提出毕生发展研究的六条基本原则:

①发展与人的毕生相伴;

②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有得有失的过程;

③生物学与文化的影响在毕生发展中会有所变化;

④发展涉及资源配置的变化;

⑤发展具有可塑性;

⑥发展会受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

(三)发展心理研究的中国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先哲提出了朴素的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思想。

现代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在中国诞生和发展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中国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大都停留在学习与模仿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既强调与国际接轨,更注重自主创新。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在四个层次上的突破

(1)四个层次

台湾大学杨国枢教授从四个层次,讨论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方向和尝试:

①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

②研究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现象;

③修改或创立概念与理论;

④改变旧方法与设计新方法。

(2)突破

①在建构和谐中国的大背景下开展发展心理学各项内容的研究;

②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上,必须逐步处理好十大关系。

2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发展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中国化的途径可用七个字来概括:

摄取——选择——中国化。

(1)摄取

我国发展心理学研究与外国相比,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学、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工具等四个方面都存在差距。

因此,对待外国的发展心理学资料,必须重视,应当摄取其中的营养,用以发展自身。

(2)选择

在摄取外国的要素时,绝不能全盘照搬,而要适当地加以选择。

选择意指批判地吸收。

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心理特点既存在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如果照搬外国的特征,势必失去客观性、真实性,也会影响到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科学性。

(3)中国化

中国发展心理学,既然有本民族的特点,这就导致外国发展心理学资料被摄取之后,要经过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与中国的特殊性相融合。

中国化首先应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以便在学习和研究时能取其所长,去其所短。

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中国发展心理学,应加入中国式的想法和看法,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推陈出新、有所突破。

总之,中国的发展心理学要注意咀嚼和消化摄取外国的要素,使之与中国发展的实际相融合,形成中国当代发展心理学的模式和各类学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