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4118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

1、(2019高淳区二模)某实验小组同学对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后,体系中各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行研究。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进行实验】以下实验中所用硫酸都是过量的。

实验1:

将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60mL、10%稀硫酸混合,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铁粉/g

氧化铜/g

实验现象

1-1

0.56

1.6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1-2

1.12

1.6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1-3

1.68

1.6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待红色固体不再增加后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实验2:

将1.12g铁粉和1.6g氧化铜的混合物与30mL不同浓度的硫酸混合,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硫酸浓度/%

实验现象

2-1

20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2-2

30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瞬间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蓝色

2-3

50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瞬间产生大量气泡,反应过程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同时持续产生细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蓝色

【解释与结论】

(1)浅绿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H2SO4、FeSO4。

(2)实验中出现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依据实验1推测,在稀硫酸浓度为10%,且硫酸足量的条件下,铁粉、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先后顺序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先反应,铁与稀硫酸后反应。

(4)对比分析实验1-2与1-3,解释实验1-2没有产生气泡的原因氧化铜与稀硫酸先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再与铁反应,消耗了铁,没有剩余的铁与稀硫酸反应。

(5)在实验1-3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多为0.02g。

(6)根据实验2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填字母序号)。

A.硫酸浓度为20%,CuO先于Fe与硫酸反应

B.硫酸浓度为40%,Fe将先于CuO与硫酸反应

C.硫酸浓度为50%,Fe与CuSO4反应的同时也与硫酸反应

2、(2019溧水区一模)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

(1)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

(2)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12和NH4Cl等组成

(3)有关数据见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H4Cl

29.3

37.2

45.8

55.3

65.6

77.3

ZnCl2

343

395

452

488

541

614

【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图2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

(1)溶液A中溶质主要有ZnC12和NH4Cl(填化学式),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

(2)欲从固体M 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灼烧。

【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生成。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ZnCl2的有AB(填字母序号)。

A.ZnO与稀盐酸             B.ZnSO4溶液与BaC12溶液

C.ZnCO3与NaCl溶液        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

(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ZnSO4(填化学式);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2种溶质。

③若将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0.2g(选填“<”、“>”或“=”)。

3、(2019溧水区二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

(1)如图A所示,将两块金属片进行相互刻划。

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

(2)用坩埚钳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较高温度时,轻轻摇晃,发现熔化的铝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资料:

铝的熔点660℃,氧化铝的熔点2054℃)。

请解释原因铝箔表面有一层氧化铝。

【实验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

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在15%氯化铜溶液中,观察到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且附着红色物质,过一段时间还有白色沉淀产生。

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1、2所示)。

【实验反思】

(1)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Cl2═2AlCl3+3Cu。

(2)结合图1分析,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是氢气(填名称)。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氢氧化铝、氯化亚铜(CuCl)均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②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

③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Cl-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方案】将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并洗涤干净后,加入浓氨水,沉淀部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适量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Cl-

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无色溶液变蓝色

该溶液中含有Cu(NH3)2+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CuCl。

【反思与评价】

(1)小组同学将Cu粉与15% CuCl2溶液混合,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

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图2“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对实验进行改进,确证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CuCl.请你写出改进后的实验方案是将Cu粉与15%CuCl2溶液混合,加热。

(2)经过讨论CuCl是Cu与CuCl2化合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uCl2=2CuCl;

【思维拓展】

(1)查阅资料: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

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强,两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据此推测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强弱规律是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时,电子层数越多,失去电子能力越强;据此规律,结合图乙中钾、铷(R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Rb的活动性比钾

强(填:

强或弱)。

(2)金属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化学电池(如图C)。

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小电珠发光、烧杯中溶液始终无色。

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BD。

(填序号)。

A.铜与稀硫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B.铜的金属活动性变得比锌强

C. 烧杯中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

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E.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4、(2019溧水区模拟)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

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I

实验II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资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

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

看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5、(2019溧水区一模)如图1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的实验及现象。

(1)实验1: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实验2:

二氧化碳、水继续与碳酸钙沉淀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a(HCO3)2

实验3:

实验3中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 2

CaCO3↓+H2O+CO2↑,从该实验可得出结论:

CaCO3比Ca(HCO3)2热稳定性强(选填“强”或“弱”)。

(3)某地区硬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Ca(HCO3)2、Mg(HCO3)2。

①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煮沸硬水可降低水的硬度,同时生成难溶性混合物固体A。

【探究实验一】上述固体A的成份是什么?

【猜想】固体A中除CaCO3外,还含有:

猜想1:

只含MgCO3 猜想2:

只含Mg(OH)2 猜想3:

MgCO3和Mg(OH)2

【实验1】取10.0g干燥的固体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4.4gCO2气体。

【结论1】

①猜想1、2错误。

其中判断猜想1错误的理由是只含有碳酸镁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大于4.4g。

②猜想3正确,固体A中MgCO3和Mg(OH)2的质量比是21:

4。

【探究实验二】判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否能发生反应

(1)实验a:

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

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瓶比加入水时更瘪。

实验中,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塑料瓶内气压减小时容易变瘪。

此对比实验可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2)实验b:

如图2所示的方案中:

当A中没有现象,B中出现白色浑浊,也可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

该装置中,则B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3)实验c:

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图4所示)。

资料显示:

在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 NaHCO3液的pH分别为11.0和8.5。

由图3可知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

①图3中,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

P点时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NaHCO3(写化学式)。

②图4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

6、(2019溧水区联考)硫酸亚铁晶体(可表示为FeSO4•xH2O)又称绿矾。

工业上,一般用含铁锈的废铁屑与稀硫酸原料来制备FesO4•7H2O,写出铁锈的主要成份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它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1)硫酸亚铁晶体加热时,容易先失去结晶水,温度升高则继续分解产生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

(2)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品体(FeSO4•xH2O)样品,按图1装置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并对所得产物进行分析,利用热分析仪获得硫酸亚铁晶体热分解时的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数据分析】(假设反应均完全)

(1)图1:

B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说明产物中有(填化学式,下同)H2O;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SO2。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从理论上分析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写出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FeSO4Fe2O3+SO2↑+SO3↑

(3)请根据上述实验及图2中有关数据,计算出FeSO4•xH2O中的x为7,绿矾样品的质量a为27.8g。

【交流讨论】

(1)实验中选择通入氮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

(2)反应完全后仍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2019南京市联合体)某项目学习小组用鸡蛋壳进行了如下探究。

(鸡蛋壳主要成分是 CaCO3,其他 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回顾】鸡蛋沉浮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

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石灰水 变浑浊。

(1)鸡蛋出现沉浮现象的原因是鸡蛋的重力比受到的浮力大,下沉,随着蛋壳表面气泡增多,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到接近液面时部分气泡破裂,重力大于浮力又下沉。

(2)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Ca(OH)2+CO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1】鸡蛋壳溶解 查资料知:

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离子浓度越大。

实验设计:

在 20℃时,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加入蛋壳粉,搅拌,测得 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

由图 1 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填字母)。

A.a-b 段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极少量的 H+和 OH-

B.b-c 段说明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中解离出 Ca2+和 CO32-

C.c-d 段说明溶质溶解逐渐达到饱和,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实验探究 2】鸡蛋壳代替牙齿探究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 查资料知:

鸡蛋壳、牙齿与含氟牙膏反应的化学原理相似。

(1)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含氟牙膏(含氟成分为 NaF)与鸡蛋壳中碳酸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更难溶的氟 化钙保护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F+CaCO3═CaF2+Na2CO3。

实验设计:

先检查图 2 装置气密性,方法是 连接装置,外拉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回到原处,说明装置不漏气。

再称取 0.50g“牙膏处理过的蛋壳(用牙膏液浸泡、洗涤、晾干)”于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 20mL3.5%的盐酸(模拟形成龋齿的酸性环境),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将盐酸快速压入锥形 瓶,关闭开关;再用“未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

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 图 3 所示。

【交流与反思】根据图 3 的数据分析,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为什么?

能,单位时间内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产生二氧化碳较少。

【拓展应用】某同学称取 6g 蛋壳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

计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 0.1%)

8、(2019玄武区二模)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 实验。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活塞,制取 CO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 CO2,B 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填试剂名 称)。

反应结束后,关闭活塞,干燥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和液体分离。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稀盐酸,其原因是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2)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表: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1

打开活塞,待玻璃管中充满二氧化碳后,点燃酒

精灯加热。

产生大量白烟,玻璃管壁上有黑色固体产生。

2

冷却后,将玻璃管中的固体全部取出,并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过滤。

滤纸上留下黑色物质,滤液为无色溶液。

①验证玻璃管中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E导管口处,木条熄灭。

②为检验玻璃管中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 2 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 1 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液变浑浊。

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化学式是D(填标号)。

A.Na2O  B.Na2O2C.NaOHD.Na2CO3

③经检验,滤纸上留下的黑色固体是一种单质,请写出它能与其他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2CuO+C2Cu+CO2↑(任写一个)。

④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

9、(2019秦淮区二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

(1)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CO2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有明显的现象,而CO2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因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因此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比澄清石灰水含有更多的溶质,吸收CO2的效果更好。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对饱和石灰水和浓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差异进行了验证。

【实验准备】实验装置如图 1,关闭 K1、K2,从A口通入二氧化 碳(填“A”或“B”),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处,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集满。

【数据采集】实验图象如图 2,实验步骤如下:

①证明二氧化碳集满后,A 口用橡皮塞塞紧,B 口连接压强传感器,采集数据,生成图象。

②打开 K1,向瓶内注入 50mL 饱和石灰水,关闭 K1,略微振荡。

③待曲线平稳后,打开 K2,向瓶内注入 50mL 浓氢氧化钠溶液,关闭 K2,略微振荡。

④待曲线平稳后,充分振荡。

【图象分析】

①起点至a点:

反映的是瓶内原始气压。

②a点至b点:

曲线上升,是由于加入饱和石灰水对瓶内气体形成挤压。

③b点至c点:

曲线下滑,是由于Ca(OH)2+CO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点高于a点,说明加入液体气体被挤压后,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差,只吸收了少量的CO2,气体仍然被挤压,所以气体气压仍然大于初始状态。

④c 点至d点:

曲线又上升,是由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了50mL浓NaOH溶液,对瓶内气体形成挤压,使气体气压变大。

⑤d 点至e点:

曲线下滑幅度很大,是由于浓氢氧化钠溶液正快速吸收瓶内 CO2。

⑥f 点至g点:

曲线又进一步下滑,是由于充分振荡,浓氢氧化钠溶液又充分吸收了瓶内 残余的二氧化碳。

(3)15.4g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固体,与 2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所得 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 22.8g,则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参考答案

1、解:

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填:

CuO+H2SO4=CuSO4+H2O;

(1)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填:

FeSO4;

(2)铁比铜活泼,所以铁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填:

Fe+CuSO4=FeSO4+Cu;

(3)依据实验1的现象推测,在稀硫酸浓度为10%,且硫酸足量的条件下,铁粉、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先后顺序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先反应,铁与稀硫酸后反应;故填:

氧化铜与稀硫酸先反应,铁与稀硫酸后反应;

(4)对比实验1-2与1-3,实验1-2中铁的量较少,氧化铜与稀硫酸先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再与铁反应,消耗了铁,没有剩余的铁与稀硫酸反应;故填:

氧化铜与稀硫酸先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再与铁反应,消耗了铁,没有剩余的铁与稀硫酸反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由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Fe+CuSO4=FeSO4+Cu可知,铁、氧化铜与硫酸铜之间存在如下质量关系:

Fe--CuSO4--CuO

设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则:

Fe--CuSO4--CuO

56                  80

x                    1.6g

56:

80=x:

1.6g

x=1.12g

则与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1.68g-1.12g=0.56g

设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则:

Fe+H2SO4=FeSO4+H2↑

56                         2

0.56g                    y

56:

2=0.56g:

y

y=0.02g

故填:

0.02;

(6)根据实验2中的现象可知:

A.硫酸浓度为20%,CuO先于Fe与硫酸反应,正确;

B.硫酸浓度为40%,CuO先与硫酸反应,铁后与硫酸反应,错误;

C.硫酸浓度为50%,Fe与CuSO4反应的同时也与硫酸反应,正确。

故填:

B。

2、解:

【实验探究一】

(1)溶液A中溶质主要有ZnC12和NH4Cl,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

故填:

ZnC12和NH4Cl;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

(2)欲从固体M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灼烧,这是因为灼烧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锰不能反应。

故填:

灼烧。

【实验探究二】

(1)①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故填:

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A.ZnO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

B.ZnSO4溶液与BaC1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锌;

C.ZnCO3与NaCl溶液不能反应;

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不能反应。

故填:

AB。

(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锌;

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即只含有铜时,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因此溶液E中最少含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2种溶质。

故填:

ZnSO4;2。

③锌、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Zn+H2SO4═ZnSO4+H2↑,

65                          2

6.5g                    0.2g

Fe+H2SO4═FeSO4+H2↑,

56                        2

6.5g                   0.23g

由以上分析可知,若将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

故填:

>。

3、解:

【实验回顾】

(1)如图A所示,将两块金属片进行相互刻划。

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

故填:

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

(2)发现熔化的铝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是因为铝箔表面有一层氧化铝。

故填:

铝箔表面有一层氧化铝。

【实验反思】

(1)生成红色物质,是因为铝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CuCl2═2AlCl3+3Cu。

故填:

2Al+3CuCl2═2AlCl3+3Cu。

(2)结合图1分析可知溶液显酸性,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是铝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

故填:

氢气。

【实验方案】

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

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